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要点(精华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复习提要
第一讲:概论(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
一.文学的含义
广义的文学观——文学的文化含义
狭义的文学观——文学的审美含义
二.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属性
1. 是一种的社会意识形态
从“社会结构”看,文学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是一种的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创作和文学史研究,应当置于宏观的社会结构之中,才能对文学活动作出科学的解释。
2.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艺术(包括文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
3.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与其他审美意识形态的区别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材料(工具)不同——语言。
文学话语与其他社会领域话语的不同——话语蕴藉(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状况的概括,指文学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一般来说,言语要符合语言规则,如词义与事物的对应性,语义与逻辑的对应性等。
而文学中,言语突破语言的状况比比皆是,如违背词语搭配,违背语法结构规则与逻辑规则。
三.文学在人类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四.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文学的意义)
五.文学理论的性质
1.学科归属:
通常把研究文学的诸学科称为文艺学。
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研究范围:
文学理论在文艺学中,是属于研究一般的范围,同时,是属于共时研究的范围。
所谓一般,是指它研究的是关于文学的普遍规律性问题,诸如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的过程等问题,而不是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具体文学现象的批评和具体作家的批评;所谓共时,是指从横向的角度,对文学的构成要素、创作过程、作品的题材和体裁、文学风格、文学的批评和鉴赏等问题进行讨论,而不是对上述诸问题进行历史的梳理和评述。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教材8-10)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79)
第二、三讲诗歌
俄国形式主义的主要观点(33)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201)
从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角度来考察文学,立足于这个立场,文学的基本形态有三个:诗歌、散文、小说。
剧本不是独立自足的语言艺术--文学。
一.诗歌的本质
各民族最早的文学形式都是诗歌。
诗的发展:据闻一多考证,汉语中,“诗”有三个含义:记忆、记录、怀抱(也代表了诗歌发展的三阶段)。
有学者认为:诗在本质上是高级的感性直觉,是一种高级的心智活动,这种心智活动能洞见人与世界的内在联系,能沟通人的精神与世界的联系,诗歌在文艺殿堂中居于最高层次。
文学超越语言,这种超越是在美学层面完成的。
语言有个“言不尽意”的问题,庄子做了解释:《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文学对语言这一物质媒介的依赖程度影响其艺术境界,超越语言,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翻译和转移(如魏尔伦德彪西《月光》,王维诗画)。
二.诗歌的基本特征(教材192)
三.诗歌的传达方式
“赋比兴”手法
四.诗歌的意境(教材216文学意境的特征)
1.意境的表现类型
2.意境的高下
(1)真情与涂饰
王国维提出了“隔”与“不隔”这对审美概念,认为,“真”则“不隔”,涂饰则“隔”。
(2)含蓄与直白
《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五诗歌的理趣
第四、五讲小说
一.小说史略及小说观念的演变
小说相对于诗歌、散文、剧本,是出现较晚、成熟较晚的一种文学样式。
小说从诞生到现在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情节小说、性格小说、心态小说、游戏小说)及其在艺术特征上的主要区别。
二小说的一般特征(教材193)
三.小说构造的组成要素(教材232叙事理论三要素)
1. 情节
2. 人物
3. 环境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四.结构与叙事视角
1结构:包括:对事件发展顺序的安排;对构成整体故事的不同情节线索的的安排,可以单线索,也可以多线索,所谓立体结构。
2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模式):
(1)第三人称叙事:“全知叙事”、或“全知全能”式叙事。
第一人称叙事:“限知叙事”。
在作品中出现叙述者“我”,“我”是作者吗?
第六讲散文(教材196)
第七讲剧本
一、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与戏剧是不同的概念。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要素。
其中的文学要素,就是剧本,剧本就是所谓的戏剧文学。
(一)戏剧文学剧本的基本特征(教材195)
从表演形式看,戏剧可分为歌剧、舞剧、话剧、戏曲等;从结构形式来看,有独幕剧、多幕剧;从内容性质上分,有悲剧、喜剧、正剧。
正剧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所以又称为“悲喜剧”。
二、影视文学剧本
(一)影视艺术的特点
(二)影视文学剧本的特点
影视文学剧本应注意到影视艺术的特点。
1.提供具体生动的视觉形象。
2.强烈的动作性与简练的人物语言。
在影视画面中,人物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动作,人物性格与情节主要通过动作来表现。
早期的无声电影就是个例子。
影视中语言过多,是艺术无能。
如人物总是说不停,像是演讲,影视的表现力就会大大降低,因为影视主要靠画面。
3.按照蒙太奇要求安排结构。
影视文学剧本的结构,必须根据影视艺术蒙太奇结构的特点和要求来安排
第八、九讲文学创造
一.文学创造的两种基本方式——镜与灯——再现与表现
1.镜子:模仿说——发展成再现说
2.灯(发光体):表现说)
总结:不存在绝对的再现与表现,只是侧重不同
(教材31页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
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的特点(教材110)
二.文学创造的过程
一般说来,文学创造过程可分为发生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一)艺术发生
1.艺术发生的基础——生活积累
只有经验没有体验,作家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诗意化的情感。
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关键不在于他了解和掌握了多少材料,而在于他积累了多少真实的生活感受,这才是他创作作品的血和肉。
2.艺术发现(教材127,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3.创作冲动
(二)艺术构思
(三)艺术传达(艺术表现、物化)
三文学创造的艺术思维
(一)思维与文学思维
文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它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思维方式或运思方式上的鲜明特色——艺术思维——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相互渗透中,伴随着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思维。
(二)文学思维的过程
1.虚静
2.神与物游
3.妙悟
(三)文学思维几种重要的心理现象。
1.灵感与直觉(灵感教材134页,与直觉的区别,教材136)
2.渐修与顿悟
3.意识与无意识
第十讲文学接受(教材十五章)
读者,其地位是双重的:既是合作者(阅读主体),又是对象(被创造)
一.作为主体的读者——文学接受过程。
关于接受美学:
代表人物姚斯、伊瑟尔。
作品存在于读者的接受与创造中。
期待视野(教材324)的层次:
期待视野与人生体验:
期待视野与艺术素养:
期待视野与文化知识:
二.作为对象的读者——读者的被创造
马克思: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
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
这里还有个问题:美的作品为前提。
涉及到作家,是迎合还是提升读者?
鲁迅“迎合和媚悦,是不会对大众有益的”
当然,读者也不能迁就自己的“爱好”。
第十一、十二讲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社会历史批评。
(一)文学的“环境、时代、种族”因素
斯达尔夫人《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
泰纳《艺术哲学》。
“三因素”,指的是“种族、环境和时代”。
在泰纳看来.文艺创作及其发展趋向,是由种族、环境和时代三种力量所决定的。
(二)文学的“服务于社会”功能
别林斯基(1811—1848)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
(三)文学的社会因素的结构拓进
社会学批评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作家个性与社会的关系。
俄国著名批评家卢那察尔斯基在这一问题上给以了充分的重视,其成功的批评范例是在《艺术史中的社会学因素和病态学因素》中对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的解读。
戈德曼(法国1913—1970)
戈德曼提出了“有意义的结构”概念,即,在文本、创造文本的个人主体、作为社会文化的超个人主体等三重系统之间,存在着同构的关系,从而导致意义的发生。
二.精神分析批评
(一)精神分析方法的四块理论基石
1.无意识理论。
2.性本能理论。
3.梦的理论。
4.文化的理论:文化和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本能的升华。
(二)案例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到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再到陀思妥耶夫斯的《卡拉玛佐夫兄弟》,都表现了一个共同主题:“俄狄浦斯情结”。
三.神话原型批评
(一)源起
人在寻找自己
(二)两大理论学派理论
1.剑桥学派
弗雷泽(1854~1941)
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中,交感巫术理论。
2.荣格学派
荣格
集体无意识
(三)原型批评的鼎盛
弗莱(1912年-1991年)
是第一个真正把“原型”理论自觉运用到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
弗莱认为,文学植根于原始文化之中,文学是神话、仪式和传说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
传统文学理论单纯强调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或模仿,殊不知在原型理论看来,文学受其自身传统所
制约,更直接地模仿文学。
(四)案例
1.俄狄蒲斯作为替罪羊的原型
费格生
四.形式主义批评
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
“陌生化”,小到一门具体的艺术,大到作为整体的艺术史,都可以被描述为“自动化∽陌生化”之间的循环往复的运动。
案例:普希金的一首诗《为回到遥远祖国的岸》,日尔蒙斯基曾对它进行过分析,说明反常化程序。
五.新批评(英美新批评)
(一)源起
1. 艾略特的诗歌非个人化理论
2. 瑞恰兹的语义学理论
(二)新批评的解读法和批评范畴
复义、张力、悖论、反讽、隐喻、细读法
“细读法”是新批评创造的一种具体的批评方法,它建立在对文本语义的细致分析的基础上。
美国的文森特·B·雷奇对“细读法”作了概括。
六.文化批评
(一)女性主义批评
1.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的思想先驱
弗吉尼亚·伍尔夫。
“双性同体”的思想。
西蒙·德·波伏娃
第二性。
《第二性》
2.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及关键词
(1)“天使”与“妖妇”
(2)双声话语
(3)身体写作(西苏)
3.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个案示例
(1)《简爱》的女性主义叙述声音
(二)后殖民主义批评
1.爱德华·赛义德与“东方主义”
2.斯皮瓦克与文化身份、女性话语
3.霍米·巴巴与民族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