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临床意义分析

肺功能临床意义分析
肺功能临床意义分析

肺功能各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及适应症为:

1.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疾病功能及病变部位诊断;

2.评估疾患的病情及预后;评定药物等临床疗效;

3.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

4.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

5.危重病人的监护等。

肺功能检查的项目通常包括:

1.肺通气功能是反映肺活量气体的吸入和排出功能是否正常;

2.肺弥散功能是反映肺泡内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能力;

3.肺容量仅反映肺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

4.气道阻力是反映气道内是否有炎症或气道痉挛;

5.其它一些辅助检查如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可对支气管哮喘和气道敏感性进行检查。

一、肺通气功能检测

1.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内容

(1)慢肺活量的测定

主要参数:VC、VT、ERV、IC 、MV

临床意义:测试参数与其他测试项目参数结合起来进行评估(2)流速容量换及时间肺活量的测定

主要参数:FVC、PEF、FEV1、FEV1% FVC 、MEF25-75临床意义:测试阻塞型、限制型、混合和型通气功能障碍,检测COPD(慢阻塞),小气道病变;

(3)每分最大通气量的测定

主要参数:MVV

临床意义:MVV是一项简单而实用的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肺组织的弹性、气道阻力、胸廓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是一项综合评价

肺通气功能储备量的可靠指标。MVV及其相应指标通气储量(%)常用于胸腹部手术前肺功能的评价。

2.残气和肺总量检测

主要参数:RV、TLC

临床意义:残气容积(RV)与肺总量(TLC)的比值(RV/TLC%)对评价肺总量是非常有意义的。如在正常健康青年RV/TLC%应在20%与35%之间,比值超过35%提示阻塞引起的气体滞留。

3.通气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

(1)判断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及程度:

判断是测试阻塞型、限制型还是混合和型通气功能障碍并且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的。

(2)评估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测定,可对治疗疗效进行有效性评估,并常常作为优化治疗方案的重要评估手段。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间质性病变等疾病的疗效评估。

(3)评估胸肺手术及劳动能力的耐受力。

正常肺功能取决于胸廓完整,气道通畅,呼吸肌健全,胸廓及肺组织顺应性良好,以及肺组织血流灌注良好,胸腹部外科手术是创伤性治疗,可直接损坏胸廓完整性、损伤肺组织及损伤呼吸肌肉而影响肺功能,而术前肺功能检查,不但有助于确定手术适应症,且关系到

手术及术后的安全性、疗效和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价。

此外,某些重体力活动需要有良好的肺功能基础。职业性肺损伤的评估也根

据肺功能的结果作出判断。

二、肺换气功能检测

1.弥散功能

弥散功能是指肺的换气功能直接反映肺的气体交换能力,它是肺泡气和肺毛细血管中气体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循高分压向低分压移动的原则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一种被动扩散过程。它的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如在重度COPD病人,当出现肺弥散功能障碍时,可加重缺氧,进尔出现Ⅱ型呼衰,又如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早期即出现肺弥散功能障碍。

2.临床意义

弥散量降低多见于:肺间质病,重度COPD,肺部感染,矽肺、石棉肺等职业性疾病,肺血管病(如原发肺动脉高压),肺切除术后,肺结核毁损肺,肺炎(尤其病毒性肺炎),部份肺癌,临床上有些不明原因的憋气也是由于肺弥散降低引起。

弥散量增加可见于红细胞增多症、某些代谢性疾病,运动等。

单纯由于弥散功能减退引起的缺氧并不多见。在弥散功能减退的同时,早已有通气/血流比率失调。

成本回收可行性分析

北京市收费标准:

常规通气:45/人/次;

弥散:75/人/次;

残气:40/人/次;

常规通气+弥散+残气:160/人/次

若仪器购买价格按40万元计算:

如果平均每天测试10个病人,每个病人平均收费100元(按平均测试费用计算),那么,400000/100/10=400(天)。不到一年半可收回成本。

如果平均每天测试15个病人,每个病人平均收费160元(按最高测试费用计算),那么,400000/160/15=167(天)。不到半年可收回成本。

可见,仪器成本回收期在半年到一年半之间。如果肺功能没有耗材,也不需要太多维护费用,那么按其使用寿命10年计算,利润期至少要8年以上,回报率可能达到8到12倍。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及意义复习课程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肺功能检查适应症及临床意义 适应症: 1—外科手术前(胸部或上腹部手术,如肺切除;麻醉时间长。术前肺功能评估,了解肺通气储备容量大小,以评价肺功能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及发生术后肺部合并症的危险程度,尤其年龄大于50岁、长期吸烟、既往有慢支哮喘等肺部疾病病史者)。 2 .内科疾病的诊断、鉴别、疗效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肺弥漫性间质性或肺泡性疾病。 3.体检。污染环境下工作的人,公司或学校等进行群体体检,用于伤害定性和赔偿检查,长期吸烟者。 6.其它。不明原因的胸闷、心悸;反复发生的支气管炎和肺炎;申经肌肉疾病;风湿性疾病的肺损伤;劳力性呼吸困难。 禁忌症: 活动性咯血;活动性肺结核;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 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 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胸肺疾病及呼吸生理的重要检查内容。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度及其预后, 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疗效,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肺功能检查均是必不可少的。 1、用于检测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的大小,了解通气功能损害程度,鉴别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如: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是对有吸烟病史的人检测是否有CAO(慢性气流阻塞)存在的“金标准”以及诊断COPE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标准”。 2、鉴别气道梗阻的类型如胸内型、胸处型或固定型、可变型。 3、用于胸腹部外科手术前肺功能评估,了解肺通气储备容量大小,以评价肺功能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及发生术后肺部合并症的危险程度。 4、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确诊支气管哮喘。对可疑哮喘病人或以咳嗽表现为主的可疑哮喘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也可以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了解有无气道反应性。 精品资料

肺功能仪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仪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一秒用力呼气量 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PEFR) 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 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女:2.887L/S(升/秒).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 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MET"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FVC) 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 临床意义:本项检查实质是通气储备能力试验.用以衡量胸廓肺组织弹性,气道阻力,呼吸肌力量.医学上多用实测值与理论预计值的比例来表示其大小.正常大于80%,低于60%为异常-通气储备能力降低.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 正常范围:4.2L(升)左右 . 检查介绍: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才是有效通气量.由潮气量(VT)减去生理死腔量(VD),再乘以呼吸频率.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 正常范围:男:6.663+0.2L 女:4.217+0.16L.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一、对肺、气道疾病的早期诊断 人体的呼吸功能有巨大的代偿能力,在疾病的早期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往往没有临床显著的不适。同时,大多数的疾病其发展是缓慢进行的,人体能够逐渐对其适应,也因而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例如很多吸烟患者可能有数年、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慢性咳嗽、咳痰的症状,虽然他们会认识到这是吸烟引起的症状,但由于还没有影响到他的生活质量,因而常常得不到重视。引起患者对呼吸道疾病最大关注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气促或称呼吸困难。但是呼吸困难大多数是在呼吸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又如支气管哮喘(包括咳嗽变异型哮喘),在疾病的早期,其喘息症状不甚明显,有些患者可能只是反复地出现咳嗽,或有咳痰、胸闷。临床上这些患者也常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但如及时地对这些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了解其气道对刺激的反应性,如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这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可能有决定性的意义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也特别指出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哮喘患者,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进行鉴别。肺功能检查就是早期诊断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二、诊断病变部位 临床上对有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的患者,常常轻易地做出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但实际病情却并不一定如此。肺功能检查可结合胸部X线片、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鼻咽镜检查等做出病位诊断。通过流量-容积曲线检查,能够简便快速地对是否合并有气流受限以及气流受限发生的病变部位加以诊断,当流量-容积曲线的吸气相出现平台样改变,往往提示是胸外型的上气道阻塞,病变位于胸廓入口以上的气道到声门之间;而流量-容积曲线的呼气相出现平台样改变,则提示是胸内型的上气道阻塞,病变位于胸廓入口以下的气道至气管隆嵴之间;流量-容积曲线显示吸气相和呼气相的后期均出现流量受限,呈双蝶型改变,则提示病变位于单侧主支气管,并导致该主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阻塞程度已经超过该主支气管横截面的1/2)。流量-容积曲线呈呼气相高位小平台样改变,但通气功能正常,则提示病变部位可能在上呼吸道(主要是指鼻咽部)。我们在临床上经肺功能检查已多次发现和纠正临床误诊、漏诊,当然,在肺功能检查提示有气道阻塞后,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 呼吸困难是一种症状,常常是胸肺疾病患者的一个主诉。但是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却有很多。呼吸系统疾病当然是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疾病,但除此之外,

肺功能测定结果的判断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结果的判断及其临床意义 一、肺功能测定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 1.判断肺功能测定指标是否异常 肺功能指标的正常值受到年龄、性别和身高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又与人种、民族、职业、营养和生活环境有关。不同仪器测得值也有差异因此各实验室最好使用适合于本地区人群的,使用本实验室仪器的正常值。如本实验室无正常值,也可参考我国各大区报告的正常值。 2.通气功能障碍的分型 通气功能障碍可分为阻塞性、限制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的肺功能改变见表3。阻塞性见于COPD和支气管哮喘等,限制性见于胸廓畸形、胸膜肥厚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等。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者同时存在阻塞和限制性病变,如支气管内膜结核引起气道狭窄同时伴有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或见于石棉肺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表3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变化 阻塞型限制型混合型 ↑增高↓降低N正常 气速指数对于鉴别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有一定帮助,气速指数<1为阻塞性,>1为限制性。 气速指数=最大通气量的实测值/预计值÷肺活量实测值/预计值 3.换气功能障碍的原因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换气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由于通气或血液分布不均匀,引起肺泡水平上通气过度或肺血流过多,造成死腔通气增高或静脉血掺杂。而静脉血分流则是肺血流过多的极端表现,见于肺血流经过没有通气的肺泡,如肺不张即是典型。弥散功能障碍也是换气功能障碍的一个原因。 4.气道阻塞性改变的可逆性

一般做支气管扩张试验,先测基础FEV1或峰流速(PEF),然后,吸入支氧管解痉剂,15分钟后重复测定FEV1或PEF。 改善率=(吸药后值-吸药前值)÷1/2(吸药前值+吸药后值)×100% 改善率≥15%为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支气管暑喘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比较明显,因此改善率往往≥15%,COPD患者气疲乏阻塞的可逆性较差,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率较低。 5.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1)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功能测定是生理功能检查,不能显示病理解剖的改变。但有时能提供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用的资料。如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RV、TLC和RV/TLC增高,FEV1/FVC和FEV1降低,气体分布不匀和弥散功能减退等。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肺气肿相比。前者在肺功能上有以下几点可供鉴别诊断之用,①气道阻塞的可逆性较大;②肺功能昼夜波动比较明显;③气道高反应性明显;④弥散功能正常。 (2)指导临床治疗和考核疗效 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解痉剂后FEV1的变化可有助于药物的选择。Ⅱ期结节病患者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者,肺活量增加,弥散功能和气体分布可改善,PaO2提高。 (3)估计预后 肺功能能状况和动脉血气改变是影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以COPD为例,FEV1是影响COPD预后的最主要的独立因素,FEV1越低,或下降速度越快,生存期越短。 (4)外科手术安全性的评估 肺功能测定对于确定手术方式、范围、麻醉方式和术后监测的必要性以及预估手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活动能力都有一定帮助。如胸外科病人术前可作肺容量和通气功能测定进行筛选试验。肺功能不全者则进一步作分侧肺功能。必要时作运动试验或一侧肺动脉闭塞试验。 (5)危重病人的肺功能监测 对于危重抢救病人尤其是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床旁肺功能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并有助于机械呼吸参数的调节、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入气氧浓度的设置,判断能否撤离呼吸机等。 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和临床意义 1.低氧血症 低氧血症是指PaO2低于正常。根据PaO2的高低,将低氧血症分度,PaO260~80mmHg为轻度低氧血症,40~59mmHg为中度低氧血症,<40mmHg为重度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的原因有吸入气氧分压太低,肺泡通气不足,机体耗氧量增高,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静脉血分流等。肺泡通气不足引起低氧血症的同时伴有高碳酸血症。 2.高碳酸血症 高碳酸血症是指PaCO2高于正常。高碳酸血症由于肺泡通气不足所引起,

心肺复苏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沂市“心肺复苏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 ) 次/ 分。 2、《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 气的比率为:(30:2 )。 3、《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推荐的院内心脏骤停生存链 共分为( 5 )个步骤。 4、《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推荐的院外心脏骤停生存链, 第一个步骤是(识别和启动应急系统)。 5、《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如果使用双相波除颤, 首次使用的能量为(120-200 )J。 6、《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 压的深度为:(5-6 )cm。 7、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仰头举颌法)。 8、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仰卧在坚硬的平面 上)。 9、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先行(胸外按压),在( 5 ) 组心肺复苏 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10、《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推荐,应每( 2 )分钟 轮换按压者,以避免疲劳.

11、《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不推荐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即(0.1-0.2 )mg/kg为心脏骤停常规治疗。 12、β-肾上腺能阻滞剂提高儿茶酚胺活性,可诱发(心律失常)。 13、《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认为,对心脏骤停病人使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每3-5分钟(1.0mg )mg是合理的。 14、《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对已知或怀疑鸦片过量,确定有脉搏无呼吸或仅叹气(即呼吸停止)的病人,除给标准BLS急救外,培训BLS医务人员经鼻或肌注(纳洛酮)是合理的。 15、《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时(多巴胺)药物主要用于自主心跳恢复后的血压维持。 16、《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出现症状性心动过缓时可选用(阿托品)。 17、《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博应给予(肾上腺素),不推荐使用(阿托品)。 18、《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后心脏节律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目标血压是:(收缩压>90 mm Hg) 19、《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呼吸兴奋剂在(循 环复苏满意后)情况下使用。 20、201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更新指南》中认为心肺复苏后血糖应控制在(8~1O )mmoI/L

成人常规肺功能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成人常规肺功能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成人常规肺功能包括肺容积、通气功能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可以较完善地反映气道阻塞、胸肺组织病变及其他相关组织病变的存在、性质和严重程度。由于环境条件、地域、个体因素等皆可影响测定结果,故需进行标准化校正和预计值计算。常规肺功能测定时校正为生理条件(body temperature and ressure,saturated,BTPS),即正常体温、标准大气压及饱和水蒸气状态。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时相,若无特别说明,一般指呼气相的变化。 一、肺容积 机体呼吸运动及其幅度的变化将导致肺容积的变化,包括4项基础肺容积(basal lung volume)和4项基础肺容量(basal lung capacity)参数。容积或容量是指安静状态下,一次呼吸的气量变化,不受时间限制,具有静态解剖学意义。基础肺容积彼此互不重叠,包括潮气容积(tidal volume,VT)、补吸气容积(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IRV)、补呼气容积(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和残气容积(residual volume,RV)。基础肺容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肺容积所组成,包括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功能残气量(function residual capacity,FRC)和肺总量(total 1ung capacity,TLC)。 1.潮气容积:习惯上称为潮气量,指静息呼吸时,每次呼出的气量。在安静状态下潮气容积大致是稳定的,约为10ml/kg。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为了降低气流阻力,减少呼吸功,常代偿性采用深慢呼吸形式,潮气容积较大;但在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不仅气流阻力增加,FRC也显著增加,胸-肺组织的弹性阻力明显增大,即伴随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且可出现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此时机体无法代偿,常出现浅而略快的呼吸,潮气容积减小,PaCO2升高。在限制性通气障碍的患者,为克服显著增加的肺弹性阻力,常代偿性采用浅而快的呼吸,潮气容积减小;在急性肺组织病变,由于各种机械性感受器和化学性感受器过度兴奋,不仅呼吸频率(RR)显著增快,潮气容积也较大,每分钟通气量(VE)显著增加,常伴随PaCO2的下降。 2.IRV:习惯上称为补吸气量,指平静吸气末用力吸气所能吸人的最大气量。较少用。 3.深吸气量:平静呼气末用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深吸气量=潮气容积+IRV,一般占肺活量的2/3,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主要由深吸气量部分完成。 在大多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其容量下降主要是深吸气量的下降。在轻、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深吸气量的变化不明显,可有ERV的下降;若出现严重阻塞,则深吸气量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一秒用力呼气量 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PEFR) 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 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 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女:2.887L/S(升/秒)。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 MET"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FVC) 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临床意义:本项检查实质是通气储备能力试验。用以衡量胸廓肺组织弹性、气道阻力、呼吸肌力量。医学上多用实测值与理论预计值的比例来表示其大小。正常大于80%,低于60%为异常-通气储备能力降低。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 A) 正常范围:4.2L(升)左右。 检查介绍: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才是有效通气量。由潮气量(V T)减去生理死腔量(VD),再乘以呼吸频率。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 正常范围:男:6.663+0.2L 女:4.217+0.16L。 检查介绍: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VE为潮气量(VT)与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的乘积。 临床意义:低于3升表示通气不足,高于10升为通气过度。应当指出,此项数值正常并不等于呼吸功能正常。 肺容量测定(静态肺容量) 正常范围:潮气容量:500ML。补吸气量:男2.16L左右;女:1.5L。 检查介绍:潮气容量(VT):这是指平静呼吸时,进入肺内的气体量。 补吸气量(IRV):指平静吸气后再用力吸入的最大气量。 临床意义:医学上以肺活量实际测定值占理论预计值百分比表示,低于80%为异常。患有胸畸形、胸肺扩张受限、气道阻塞、肺损伤、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炎等疾病时,肺活量均降低。如肺活量、肺总量同时降低,多表示通气量减少。健康人随年龄增加肺泡老化,因弹性减退而扩张,残气、功能残气量相应增加。如两者同时异常增加则表示气道阻塞性通气不良,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 正常范围:吸空气时为20mmHg; 吸纯氧时低于70mmHg; 儿童为5mmHg(0.66千帕); 正常青年人平均为8mmHg(1.06千帕;) 60~80岁可达24mmHg (3.2千帕); 一般不超过30mmHg。 检查介绍: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A-aDO2)为肺泡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之间的差值。此值可作为临床判断肺换气功能。临床意义:显著增大表示肺的氧合功能障碍。同时,氧分压

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蔡映云 肺功能是建立在临床生理学基础上的呼吸功能的测定。其实肺除了呼吸功能之外,还具有防御、代和免疫等功能,但本节仅涉及肺的呼吸功能。在少数情况下,肺功能对疾病的病理和病因诊断可提供有力依据,如肺动静脉瘘患者作静脉血分流测定,职业性哮喘患者作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及睡眠一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睡眠生理监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肺功能测定仅仅提供了呼吸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 肺功能测定的主要目的如下: ①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②了解胸部或胸外疾患所引起的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程度。③协助疾病的诊断。④胸部或胸外疾患治疗的的疗效评估。⑤分娩或手术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术后肺功能预测。⑥指导疾病的康复。⑦重症抢救的监测。⑧劳动力鉴定。 呼吸过程主要由呼吸系统、血液和循环系统密切配合而完成的。肺循环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而体循环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则称为呼吸。肺功能只研究外呼吸过程。 外呼吸包括通气和换气两个过程。所谓通气是指肺泡与外环境的气体交

换,而换气则是肺泡与肺循环的气体交换。现将常规肺功能测定的项目简述于下 一.肺功能测定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一)肺容量 1.肺容量的组成(图1)。 图1肺容量及其组成 肺容量的组成有八项,其中潮气量、补呼气量和残气量是不能再分割的容量,称为基础容积(basal lung volume);另四项为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活量和肺总量均由二项或二项以上的基础肺容积组成,称为基础肺容量(basal lung capacity)。 潮气量(tidal volume,VT):平静呼吸时,每次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补吸气量(inspirator y reser ve volume,IRV):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最大气量。 补呼气量(expirator y reser ve volume,ERV):平静呼气后所能呼出最大气量。 残气量(residual volume ,RV):最大呼气后肺的气量。 深吸气量(inspirator y capacity,IC):平静呼气后所能吸入最大气量,由潮气量与补吸气量组成。 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最大气量,由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组成。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及意义

肺功能检查适应症及临床意义 适应症: 禁忌症: 活动性咯血;活动性肺结核;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 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 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 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胸肺疾病及呼吸生理的重要检查内容。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度及其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疗效,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肺功能检查均是必不可少的。 1、用于检测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的大小,了解通气功能损害程度,鉴别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如: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是对有吸烟病史的人检测是否有CAO(慢性气流阻塞)存在的“金标准”以及诊断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标准”。 2、鉴别气道梗阻的类型如胸内型、胸处型或固定型、可变型。 3、用于胸腹部外科手术前肺功能评估,了解肺通气储备容量大小,以评价肺功能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及发生术后肺部合并症的危险程度。 4、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确诊支气管哮喘。对可疑哮喘病人或以咳嗽表现为主的可疑哮喘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也可以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了解有无气道反应性。

5、支气管扩张试验:用于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人,了解阻塞后可逆程度,是否可以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6、弥散功能测定是诊断肺换气功能不全的“金指标”,特别适用于肺间质性疾病及肺实质病变的诊断。 肺功能检查通常包括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呼吸调节功能及肺循环功能。检查项目繁多、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是通气功能检查,它可对大多数胸肺疾病作出诊断;其它检查如弥散功能测定、闭合气量测定、气道阻力测定、膈肌功能测定、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气道反应性测定等,可对通气功能检查作不同程度的补充。此外,血气分析亦是肺功能检查的一部分。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对肺功能评估认识的不断深入,肺功能检测已成为临床肺部疾病三大诊断之一(另二者为病因诊断和病理诊断)。 通过肺功能检查协助临床工作,完成肺功能检查的目的。可以帮助临床医师诊断和鉴别诊断,如呼吸困难的患者,若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换气功能、运动心肺试验均正常,可能为心理性呼吸困难所致。对外科手术而言可以帮助评价手术的风险性,做好术前、术后准备工作。已存在肺功能减损者应提醒注意并提出建议,如戒烟、控制体重、改善营养等。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活量(VC)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C减少是由于 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 2、呼吸肌功能不全; 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 (二)、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RV和RV/TLC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FRC和RC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 (三)、肺总量(TLC)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 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 减少。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一)、最大通气量(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当MBC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 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 2、呼吸肌功能不全; 3、限制性肺疾病。 气速指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的影响并不一致。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VC减少则主要由限制性肺疾病引起。因此,测定气速指数有助于了解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气速指数=(MBC实测值/预计值)/ (VC 实测值/预计值) (二)、用力肺活量(FVC) 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时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FVC的临床意义同VC。正常人FVC与VC 相等,而在COPD患者FVC往往明显减少,低于VC。 (三)、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及FEV1 %是指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在第1秒钟呼出的气量。临床上常用FEV1%(FEV1 /FVC或FEV1实/预)来表示。当FEV1 /FVC <70%时即为降低,7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当FEV1实测值/预计值(%)<70%时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FEV1临床意义: 1、FEV1及FEV1 %是常用且较敏感的检测大小气道气流受阻的肺功能指标。 2、FEV1是评价支气管解痉药物疗效的常用指标。 3、FEV1是气道阻塞可逆性的判定指标。 4、FEV1 /FVC与FEV1实/预综合判断有利于COPD分级。 5、作为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的反应指标。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 心肺复苏活动篇一:2013年心肺复苏演练总结 2013年心肺复苏演练总结 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急救知识、技能水平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推动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院于2013年11月30日-12月1日对全院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后勤、司机等)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参加人员共215人,人人严格按照心肺复苏的操作规程要求圆满完成操作考核。 这次考试得到了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1、为各科的临床技能操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2、达到了锻炼队伍、整合资源、提高水平的目的。但在考试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1、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欠妥 2、体位摆放不对 3、按压方法不对(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4、按压频率和深度欠规范(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5、部分员工的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医务科

2013-12-2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篇二: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急诊科业务学习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为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我科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及抢救成功率,根据我科医师技能培训,我科于2012年1月开展了心肺复苏技能学习及考核,现将学习考核结果总结如下: 我科全体医务人员对于学习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及训练,最终参加考核,体现我科医生的综合急救处理能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同志对于2010年心肺复苏最新指南—美国心脏协会修订未能完全掌握,如以下几点: 1、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应做到快速、准确,快递检查患者有无呼吸及或是否能正常呼吸,检查脉搏时间不能超过10秒。 2、在心脏按压环节,应做到成人胸骨压下深度5cm,每分钟频率100次/分,抢救者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 3、打开气道环节,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仰头拉颌法。 根据上次考核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操作演练及业务学习,再次组织考核,我科医务人员已做到人人过关。 心肺复苏活动总结篇三:2015年上半年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2015上半年全院心肺复苏考核总结心肺复苏是针对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活量(VC)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C减少是由于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 2、呼吸肌功能不全; 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 (二)、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RV和RV/TLC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FRC和RC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 (三)、肺总量(TLC)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 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减少。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一)、最大通气量(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当MBC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

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 2、呼吸肌功能不全; 3、限制性肺疾病。 气速指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的影响并不一致。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VC减少则主要由限制性肺疾病引起。因此,测定气速指数有助于了解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气速指数=(MBC实测值/预计值)/ (VC 实测值/预计值) (二)、用力肺活量(FVC) 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时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FVC的临床意义同VC。正常人FVC与VC 相等,而在COPD患者FVC往往明显减少,低于VC。 (三)、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 % 是指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在第1秒钟呼出的气量。临床上常用FEV1%(FEV1 /FVC或FEV1实/预)来表示。当FEV1 /FVC <70%时即为降低, 7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当FEV1实测值/预计值(%)<70%时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FEV1临床意义: 1、FEV1及FEV1 %是常用且较敏感的检测大小气道气流受阻的肺功能指标。 2、FEV1是评价支气管解痉药物疗效的常用指标。 3、FEV1是气道阻塞可逆性的判定指标。 4、FEV1 /FVC与FEV1实/预综合判断有利于COPD分级。 5、作为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的反应指标。 (四)、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秒用力呼气量 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PEFR) 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 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女:2.887L/S(升/秒)。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 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MET"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FVC) 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临床意义:本项检查实质是通气储备能力试验。用以衡量胸廓肺组织弹性、气道阻力、呼吸肌力量。医学上多用实测值与理论预计值的比例来表示其大小。正常大于80%,低于60%为异常-通气储备能力降低。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 正常范围:4.2L(升)左右。 检查介绍: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才是有效通气量。由潮气量(VT)减去生理死腔量(VD),再乘以呼吸频率。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 正常范围:男:6.663+0.2L 女:4.217+0.16L。 检查介绍: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VE为潮气量(VT)与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的乘积。

肺功能检查临床应用

肺功能检查临床应用 意义:对呼吸生理功能状况作出质与量的评估明确肺功能障碍的程度与类型观察肺功能损害的可复性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疗效、疾病的康复劳动力鉴定评估胸、腹部大手术的耐受性第一节肺容积检查种基础肺容积:潮气、补吸气、补呼气、残气容积种基础肺容量:深吸气量、肺活量、功能残气量、肺总量容积:指安静状态下一次呼、吸所出现的呼吸气量变化。 肺容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肺容积所组成。 潮气容积(VT):一次平静呼吸进出肺内气量正常约ml。 大小主要取决于膈肌功能与运动。 补呼气容积(ERV)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最大气量正常男约±ml、女约±ml。 补吸气容积(IRV):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最大气量深吸气量(IC):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能吸入最大气量C=VTRVC应占肺活量(VC)的~为补呼气容积倍。 正常男性±ml女性±ml影响C的主要因素是吸气肌力。 肺活量(VC):最大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VC=CERV右肺活量占全肺活量的%左肺约占%正常男±ml女性±ml实测值/预计值<%为降低意义:VC表示肺最大扩张和最大收缩的呼吸幅度↓:见于胸廓/肺活动受限或减弱情况如胸廓与脊柱畸形胸膜疾病(胸膜肥厚、积液、气胸)肺疾病(肺不张、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呼吸肌功能障碍高度肥胖功能残气量(FRC):

FRC=RVERVFRC与RV(残气容积)意义:呼气末肺内仍有足够气量继续进行气体交换(弥散呼吸)肺总量(TLC):TLC=VCRV是深吸气后肺内所含全部气量。 意义:TLC↓见于限制性疾病↑见于阻塞性肺气肿RV↑提示肺内充气过度如肺气肿↓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肺病第二节通气功能检查通气功能又称动态肺容积是在单位时间内随呼吸运动出入肺的气量和流速。 (一)肺通气量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正常男±ml女±ml异常>ml示通气过度最大通气量(MVV)正常男±L女±L判定:实测值/预计值%<%为降低·意义:)MVV↓:见于①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②呼吸肌力降低③肺实质/肺间质疾病。 )通气储备功能考核:正常应>%<%储备不佳%~%为气急阈·(二)用力肺活量(时间肺活量FVC)FVC是深吸气至TLC位后以最大用力、最快速度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 FEV是最大吸气至TLC位、第一秒钟内用力呼出的气量应用最广FEV/FVC简称一秒率正常无论男女均应>。 意义:气道阻塞疾病如重症慢支、阻塞性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时降低肺纤维化时增高。 (三)临床应用通气功能的判定()肺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分级VC或MVV实预%FEVFVC%基本正常轻度减退显著减退严重减退呼吸衰竭>~~~≤>~~≤()通气功能障碍分型通气功能障碍分型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FEVFVC%MVVVC气速指数↓↓↓↓N*或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及意义

肺功能检查的适应证及意 义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肺功能检查适应症及临床意义 适应症: 部合并症的危险程度,尤其年龄大于50岁、长期吸烟、既往有慢支哮喘等肺部疾病病史者)。 2.内科疾病的诊断、鉴别、疗效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过敏性,肺弥漫性间质性或肺泡性疾病。 3.体检。污染环境下工作的人,公司或学校等进行群体体检,用于伤害定性和赔偿检查,长期吸烟者。 6.其它。不明原因的胸闷、心悸;反复发生的支气管炎和;神经肌肉疾病;风湿性疾病的肺损伤;劳力性呼吸困难。 禁忌症: 活动性咯血;活动性肺结核;未经胸腔引流的气胸; 心血管疾病,用力呼吸测试可能会加剧心绞痛或者引起血压改变,或者最近有心肌梗塞或肺栓塞; 胸部、上腹部或者头颅的血管瘤(胸内压增高会引起破裂的危险); 近期的眼部手术,如白内障。 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胸肺疾病及呼吸生理的重要检查内容。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度及其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疗效,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肺功能检查均是必不可少的。 1、用于检测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的大小,了解通气功能损害程度,鉴别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如: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是对有吸烟病史的人检测是否有CAO(慢性气流阻塞)存在的“金标准”以及诊断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标准”。 2、鉴别气道梗阻的类型如胸内型、胸处型或固定型、可变型。 3、用于胸腹部外科手术前肺功能评估,了解肺通气储备容量大小,以评价肺功能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及发生术后肺部合并症的危险程度。 4、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确诊支气管哮喘。对可疑哮喘病人或以咳嗽表现为主的可疑哮喘患者进行鉴别诊断,也可以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了解有无气道反应性。

小儿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张皓 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时期的最常见疾病,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儿科疾病的首位,其中2/3发生在小于3岁的婴幼儿。 肺功能测定是重要的临床检测与生理研究的手段之一,在成人中应用广泛,已成为肺部疾患及外科手术术前必须的检查之一。尤其是胸外科,它是患者能否胜任手术,术后能否撤机的依据,关系到手术的成败。由于常规肺通气功能的检查需患者的理解和配合。故以往儿童肺功能开展得非常少。随着越来越新的肺功能测试仪不断问世,目前不需小儿配合的肺功能测试已可进行,包括潮气呼吸、阻断,强迫震荡,体描仪或SF6气体测功能残气和快速胸腹腔挤压等方法。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1上呼吸道:婴幼儿鼻腔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于感染。 2下呼吸道: A气管和支气管管腔较狭小,软骨柔软,黏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纤毛运动较差,清除能力弱,易因感染而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呼 吸道阻塞。在呼气过程中,随肺容量减少,在潮气呼气末小气道发生不同 程度的塌陷,使呼气阻力增大,流速受限。 B肺的弹力纤维发育差,支撑不力,因此维持小气道开放的力量较弱。在炎症情况下,气道管腔由于痉孪,分泌物阻塞,气道管腔更狭窄。 C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造成肺含血量丰富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易于感染,并易引起间质性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3胸廓:呈桶状,胸腔较小而肺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活动范围小,肺不能充分地扩张,影响通气和换气;纵隔相对较大,因而吸气时肺扩张 受到限制。 二生理特点: 1呼吸频率和节律:小儿代谢旺盛,需氧量高,但因其解剖特点,潮气量受到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