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实验

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实验
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实验

实验六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实验

实验目的:根据例10.5.2中的数据,用SPSS制作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

实验步骤:

生成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的关键是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差。在SPSS中,可以利用“描述”命令来计算序列的平均值与标准差,然后选择“图形”菜单下的制图命令生成相应的图即可。

步骤1:输入和准备数据。

步骤2:选择“分析/统计描述/描述”命令,计算均值和标准差,得如表7.1所示数据。

表7.1控制图数据计算表

组号

测定值

s i x i1x i2x i3x i4x i5

1 76.4

2 76.54 76.45 76.57 76.

3 76.46 0.1069

2 76.41 76.35 76.44 76.29 76.47 76.39 0.0722

3 76.21 76.5

4 76.29 76.21 76.26 76.30 0.1374

4 76.48 76.39 76.39 76.52 76.69 76.49 0.1234

5 76.39 76.22 76.5

6 76.36 76.4

7 76.40 0.1271

6 76.46 76.21 76.4

7 76.42 76.49 76.41 0.1147

7 76.23 76.42 76.36 76.26 76.41 76.34 0.0868

8 76.2 76.48 76.46 76.54 76.42 76.42 0.1304

9 76.47 76.38 76.46 76.37 76.31 76.40 0.0669

10 76.41 76.35 76.36 76.56 76.48 76.43 0.0881

11 76.55 76.39 76.51 76.42 76.29 76.43 0.1026

12 76.43 76.42 76.35 76.36 76.42 76.40 0.0378

13 76.48 76.29 76.23 76.25 76.58 76.37 0.1553

14 76.49 76.23 76.43 76.47 76.41 76.41 0.1033

15 76.2 76.51 76.34 76.51 76.36 76.38 0.1305

16 76.19 76.43 76.34 76.3 76.43 76.34 0.1003

17 76.48 76.39 76.31 76.53 76.51 76.44 0.0921

18 76.23 76.46 76.59 76.3 76.39 76.39 0.1401

19 76.46 76.31 76.4 76.36 76.58 76.42 0.1040

20 76.42 76.23 76.39 76.48 76.51 76.41 0.1092

21 76.52 76.63 76.62 76.36 76.35 76.50 0.1358

22 76.31 76.39 76.26 76.92 76.31 76.44 0.2734

23 76.58 76.39 76.52 76.43 76.32 76.45 0.1033

24 76.32 76.43 76.65 76.39 76.38 76.43 0.1270

25 76.45 76.53 76.26 76.39 76.33 76.39 0.1045

平均值76.41 0.1149 步骤3:查控制图系数表,得控制界限。

步骤4:整理均值数据和方差数据,形成序列,选择“图形/线图”,生成如图7.1的均值控制图和7.2所示的标准差控制图。

图7.1 均值控制图

图7.2 方差控制图

控制图

控制图 一.前言: 为使现场的质量状况达成目标,均须加以管理。我们所说的“管理”作业,一般均用侦测产品的质量特性来判断“管理”作业是否正常。而质量特性会随着时间产生显著高低的变化;那么到底高到何种程度或低至何种状态才算我们所说的异常?故设定一合理的高低界限,作为我们分析现场制程状况是否在“管理”状态,即为控制图的基本根源。 控制图是于1924年由美国品管大师修哈特(W.A.Shewhart)博士所发明。而主要定义即是[一种以实际产品质量特性与依过去经验所研判的过程能力的控制界限比较,而以时间顺序表示出来的图形]。二.控制图的基本特性: 一般控制图纵轴均设定为产品的质量特性,而以过程变化的数据为刻度;横轴则为检测产品的群体代码或编号或年月日等,以时间别或制造先后别,依顺序点绘在图上。 在管制图上有三条笔直的横线,中间的一条为中心线(Central Line,CL),一般用蓝色的实线绘制;在上方的一条称为控制上限(Upper Control Limit,UCL);在下方的称为控制下限(Lower Control Limit,LCL)。对上、下控制界限的绘制,则一般均用红色的虚线表现,以表示可接受的变异范围;至于实际产品质量特性的点连线条则大都用黑色实线绘制。 控制状态: 96 品管七大手法 上控制界限(UCL) 中心线(CL)

三.控制图的原理: 1.质量变异的形成原因: 一般在制造的过程中,无论是多么精密的设备、环境,它的质量特性一定都会有变动,绝对无法做出完全一样的产品;而引起变动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偶然(机遇)原因;一种为异常(非机遇)原因。 (1)偶然(机遇)原因(Chance causes): 不可避免的原因、非人为的原因、共同性原因、一般性原因,是属于控制状态的变异。 (2)异常(非机遇)原因(Assignable causes): 可避免的原因、人为的原因、特殊性原因、局部性原因等,不可让其存在,必须追查原因,采取必要的行动,使过程恢复正常控制状态,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第七章 控制图 97 2.控制界限的构成: 控制图是以常态分配中的三个标准差为理论依据。中心线为平均 (偶然原因的变动) (异常原因的变动)

控制图计算公式

2.判断异常的准则 在讨论控制图原理时,已经知道点子出界就判断异常,这是判断异常的最基本的一条准则。为了增加控制图使用者的信心,即使对于在控制界限内的点子也要观察其排列是否随机。若界内点排列非随机,则判断异常。 判断异常的准则:符合下列各点之一就认为过程存在异常因素: (1)点子在控制界限外或恰在控制界限上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 (2)链:连续链,连续7个点以上排列在一侧;间断链,大多数点在一侧 (3)多数点靠近控制界限(在2一3倍的标准差区域内出现) (4)倾向性与周期性。 控制图是用于确定生产或工作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图形,通过它可以发现并及时消除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失控情况。 控制图是通过对过程中各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和监察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在控制图中有两条平行的上下控制界限和中心线,并有按时间序列排列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如果控制图中描点落在控制界限之内,则表明过程正常;若控制图中描点落在控制界限之外或描点序列在界限之间有某一种或几种不正常的趋势,则表明过程异常。 (一)控制图的分类 控制图可以分为两类,即计量值控制图和计数值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所依据的数据均属于由测量工具实际测量出来的数据,如长度、重量等控制特性,具有连续性,它包括: ①单值控制图; ②平均值与极差控制图; ③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 ④中位值与极差控制图; ⑤个别值与移动极差控制图。 计数值控制图所依据的数据均属于以单位个数或次数计算,如不合格品数、不合格品率等。它包括: ①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②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③缺陷数控制图; ④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二)控制图的应用 控制图可用于以下几方面: ①预测,通过现有图形的分析和研究可大致预测下一步可能的位置。 ②评价与诊断,可以评价过程的变化情况,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并能与其他方法结合,可以找到产生状况的原因。 ③控制,可对品质状况及时掌控,决定何时需要调整,何时需要保持原有状态。 ④确认,比较后确认某一过程的改进。 [例题8] 控制图可用于() A. 预测,通过现有图形的分析和研究可大致预测下一步可能的位置 B. 评价与诊断,可以评价过程的变化情况,可以找到产生状况的原因 C. 可以显示波动的状况 D. 控制,可对品质状况及时掌控,决定何时需要调整,何时需要保持原有状态1 E. 确认,比较后确认某一过程的改进 答案:ABDE (三)控制图的作法 (1)选择控制特性。 (2)选择合适的控制图。

控制图的基本特性与原理

第七章控制图95 第七章控制图 一.前言: 为使现场的质量状况达成目标,均须加以管理。我们所说的“管理”作业,一般均用侦测产品的质量特性来判断“管理”作业是否正常。而质量特性会随着时间产生显著高低的变化;那么到底高到何种程度或低至何种状态才算我们所说的异常?故设定一合理的高低界限,作为我们分析现场制程状况是否在“管理”状态,即为控制图的基本根源。 控制图是于1924年由美国品管大师修哈特(W.A.Shewhart)博士所发明。而主要定义即是[一种以实际产品质量特性与依过去经验所研判的过程能力的控制界限比较,而以时间顺序表示出来的图形]。 二.控制图的基本特性: 一般控制图纵轴均设定为产品的质量特性,而以过程变化的数据为刻度;横轴则为检测产品的群体代码或编号或年月日等,以时间别或制造先后别,依顺序点绘在图上。 在管制图上有三条笔直的横线,中间的一条为中心线(Central Line,CL),一般用蓝色的实线绘制;在上方的一条称为控制上限(Upper Control Limit,UCL);在下方的称为控制下限(Lower Control Limit,LCL)。对上、下控制界限的绘制,则一般均用红色的虚线表现,以表示可接受的变异范围;至于实际产品质量特性的点连线条则大都用黑色实线绘制。 控制状态: 96 品管七大手法 上控制界限(UCL) 中心线(CL) 下控制界限(LCL)

三.控制图的原理: 1.质量变异的形成原因: 一般在制造的过程中,无论是多么精密的设备、环境,它的质量特性一定都会有变动,绝对无法做出完全一样的产品;而引起变动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偶然(机遇)原因;一种为异常(非机遇) 原因。 (1)偶然(机遇)原因(Chance causes): 不可避免的原因、非人为的原因、共同性原因、一般性原因,是属于控制状态的变异。 (2)异常(非机遇) 原因(Assignable causes): 可避免的原因、人为的原因、特殊性原因、局部性原因等,不可让其存在,必须追查原因,采取必要的行动,使过程恢复正常控制状态,否则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第七章 控制图 97 2.控制界限的构成: (偶然原因的变动) (异常原因的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