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眼眶骨性解剖及临床

合集下载

眼眶骨性解剖及临床

眼眶骨性解剖及临床

29/35
眼眶与鼻窦关系
眼眶周围被四个鼻窦所围绕,上有额窦,下有上颌窦,内有筛窦,后有蝶窦。 眼眶与鼻窦关系亲密,眼眶外伤、骨折等大多发生于眼眶和鼻窦之间眶壁, 造成眼眶内容物疝入或嵌顿到鼻窦内。
①额窦 ②上颌窦 ③筛窦 ④蝶窦
眼眶骨性解剖及临床
30/35
额窦
额窦:位于眼眶前上方,出生时在筛漏斗前上方存在额隐窝,今后逐步扩大形成额窦。 大约25岁左右额窦发育正常。
蝶骨炎症、外伤和占位病变早期可引发视力下降
眼眶骨性解剖及临床
35/35
眼眶骨性解剖及临床
9/35
眶顶有几个特殊结构
1.泪腺窝:位于额骨颧突后方,宽大平滑凹陷,泪腺位于其中。 2.滑车凹:位于内眦突附近,距眶缘4mm圆形小凹,为上斜肌软骨性滑车附着处。 3.视神经孔:位于眶顶尖端,卵园形,视神经由此进入颅中窝。 4.眶上切迹:眶上缘由额骨形成,其内1/3与外2/3交界处,眶上血管和眶上神经由此经过。
是修复眼眶关键性标志
泪囊窝
由上颌骨额突、泪骨组成 卵圆形,前后界分别 为泪前 嵴、泪后嵴 上半部分与筛窦为邻,下半 部与中鼻道为邻
眼眶骨性解剖及临床
14/35
眶内壁解剖特点
眶内侧壁几个主要结构给修复带来一定困难:
(1)内眦韧带 (2)泪道系统
眼眶骨性解剖及临床
15/35
内眦韧带
内眦韧带大部分附着于由上颌骨额突组成前泪嵴上,小部分附着于由泪骨 组成后泪嵴上,眶内侧壁骨折移位造成内眦韧带断裂移位,临床表现为外 伤性眶距增宽症。
眼眶骨性解剖及临床
24/35
眼眶裂、管和孔解剖特点
在眼眶四个壁之间,有许多裂、骨和孔,为血管及神经通路。
1.眶上裂 2.眶下裂 3.视神经孔或视神经管

人体眼眶解剖实验报告

人体眼眶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眼眶的解剖结构,包括眼眶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内部结构。

2. 掌握眼眶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

3. 认识眼眶内主要组织的层次和相互关系。

二、实验器材1. 人体眼眶标本2. 解剖刀3. 解剖剪4. 解剖镊5. 水彩笔6. 解剖图谱三、实验步骤1. 观察眼眶的整体结构- 观察眼眶的形状、大小、位置,了解眼眶在头颅中的位置关系。

- 观察眼眶的骨性结构,包括眶顶、眶底、眶壁等。

2. 切开眼眶- 使用解剖刀在眼眶的侧面切开皮肤,暴露眼眶。

- 切开眼眶的骨膜,暴露眶骨。

3. 分离眼眶内的软组织- 使用解剖剪和镊子分离眼眶内的软组织,包括肌肉、脂肪等。

- 观察眼眶内的血管、神经走行。

4. 观察眼眶内的结构- 观察眼眶内的眼球、视神经、眼外肌等结构。

- 观察眼眶内主要组织的层次和相互关系。

5. 描绘眼眶解剖结构- 使用水彩笔在解剖图谱上描绘眼眶的骨性结构、软组织、血管、神经等。

四、实验结果1. 眼眶呈四棱锥形,位于头颅的额骨、颧骨、蝶骨和筛骨之间。

2. 眼眶的骨性结构包括眶顶、眶底、眶壁等。

3. 眼眶内的血管有眼动脉、眶上动脉、眶下动脉等。

4. 眼眶内的神经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展神经等。

5. 眼眶内的主要组织包括眼球、视神经、眼外肌、泪腺等。

五、讨论1. 眼眶在头颅中的位置关系对其功能有何影响?2. 眼眶内的血管和神经在眼眶的生理功能中扮演什么角色?3. 眼眶内的组织层次和相互关系对眼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六、结论本次实验成功观察了人体眼眶的解剖结构,掌握了眼眶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内部结构。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眼眶生理功能的理解,为后续的眼科临床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观察时要细致,注意眼眶的各个结构,特别是血管和神经的走行。

3. 实验报告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以便后续的总结和分析。

八、致谢感谢实验室老师的悉心指导,使我顺利完成了本次实验。

优选眼眶骨性解剖与眶壁减压演示ppt

优选眼眶骨性解剖与眶壁减压演示ppt

手术径路
• 经上颌窦减压(眶下壁减压) •为经主前,也路可开单眶纯减眶压内(壁以减眶压下)壁减压 • 侧方开眶平衡减压
(以眶内外壁平衡或联合眶下壁减压 )
• 冠状切口眶减压 (三壁甚至四壁减压)
vivian
第40页,共48页。
vivian
第41页,共48页。
第42页,共48页。
第43页,共48页。
第22页,共48页。
眶解下剖壁要减点压
vivian
第23页,共48页。
vivian
第24页,共48页。
vivian
第25页,共48页。
sequence03
vivian
第26页,共48页。
vivian
第27页,共48页。
vivian
第28页,共48页。
vivian
第29页,共48页。
vivian
第17页,共48页。
眼科治疗
• 药物治疗(局部、全身) • 物理治疗(局部为主) • 放射治疗(局部、外照射) • 手术治疗(眼睑、眼肌、眼眶)
➢手术顺序:眼眶减压术--眼肌
手术--眼睑手术
vivian
第18页,共48页。
• 眼眶手术对策
减少眶内容物(眶脂肪脱出术)
2~3 mm
2.扩大骨性眶腔(眶壁减压术)
眶骨内性软结组构织 容体积积
vivian
第10页,共48页。
sequence01
vivian
第11页,共48页。
sequence02
vivian
第12页,共48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 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
vivian

眼眶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眼眶的应用解剖及生理

眼眶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眼眶是指包围着眼球的一对骨腔,是眼睛的保护结构。

眼眶由多个骨头组成,包括额骨、上颌骨、蝶骨、筛骨和眶骨等。

它不仅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还提供眼球运动所需的肌肉附着点,并通过眼眶孔洞与其他组织和结构相连。

眼眶的解剖结构包括硬脑膜、软脑膜、眶前脂肪体、感觉神经、血管及筋膜等。

硬脑膜位于眼眶外侧,将眼眶分隔成两个腔室。

软脑膜位于硬脑膜的内侧,覆盖着眼球及其附属结构。

眶前脂肪体是一层脂肪组织,位于眼眶前方,起到缓冲眼球运动的作用。

眼眶内有三个重要的感觉神经,即视神经、动眼神经和三叉神经。

视神经是眼球的主要感觉神经,负责传递视觉信息到大脑。

动眼神经支配着眼球的多个肌肉,使之能够实现上下左右的运动。

三叉神经则负责眼睑和前额的感觉。

眼眶中还有丰富的血管网络,供应眼球及相关组织的血液。

其中,颈内动脉是主要的血液供应源。

此外,眼眶还有一些筋膜,包括眼外肌筋膜(外眼肌的连接组织)、眶隔(分隔脂肪和肌肉)和眼球固定筋膜(维持眼球位置稳定)。

除了保护眼球外,眼眶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

首先,眼眶内的肌肉附着点使眼球能够进行精确的运动,从而实现正常的视觉。

例如,动眼神经刺激眼外肌,使眼球能够快速、准确地朝向目标物体。

其次,眼眶的脂肪组织起到填充眼眶空间的作用,使眼球与骨头之间保持正确的距离。

这有助于眼球的正常运动,同时还可以减轻眼球受伤的风险。

眼眶还与鼻腔和上颌窦相连,这两个结构在呼吸和声音传导中起到重要作用。

眼眶通过眼眶内孔与上颌窦相连,使两者之间的压力能够均衡。

同时,眼泪通过鼻腔排出,与鼻腔的连接部分就位于眼眶中。

总之,眼眶是眼球的保护结构,由多个骨头组成。

它包含了硬脑膜、软脑膜、眶前脂肪体、感觉神经、血管和筋膜等重要结构。

眼眶的生理功能包括眼球运动、眼球填充、鼻腔和上颌窦的连接以及在呼吸和声音传导中的作用。

了解眼眶的解剖及生理对于理解眼睛的功能和保健至关重要。

眼眶影像解剖 (100页)

眼眶影像解剖 (100页)
眶尖骨折 视神经孔
眶内爆裂骨折
眶内及/或下壁连续性中断 眶内及/或下壁塌陷 筛骨小房/上颌窦内积血 内直肌肿胀内移/眶下壁“泪滴征” 眼睑/面颊部软组织肿胀/眶内积气/皮下气肿
眶壁塌陷/软组织嵌顿/泪滴征
眶周(眶缘)骨折
颧骨、蝶骨骨折波及眼眶外壁(缘) 额骨垂直部骨折波及额骨水平部(眶顶) 上颌骨体骨折波及眶 下缘
眼眶内壁纸样板骨折的分类(轻、中、重度)
轻度:纸样板内陷4mm以下 中度:纸样板内陷5-7mm 重度:纸样板内陷8mm以上
——《安徽医学》
29Y/O.M only right eye being hit
29Y/O.M only right eye being hit
34 Y/O. M Only left eye being hit
眶上裂
* *
* *
眶下裂
*
*
视神经管
* *
鼻泪管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52021/5/15Saturday, May 15,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52021/5/152021/5/155/15/2021 1:24:29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52021/5/152021/5/15May- 2115-M 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52021/5/152021/5/15Saturday, May 15,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1/5/152021/5/152021/5/152021/5/155/15/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2021/5/152021/5/152021/5/15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2021/5/152021/5/152021/5/155/15/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52021/5/15May 15,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5/152021/5/152021/5/152021/5/15

眼眶骨性解剖及临床

眼眶骨性解剖及临床

眶顶结构与临床
泪腺区手术经皮切口不超过中内1/3处 眶上神经断裂后如可能尽量修复 内上方感觉神经较多,是神经鞘瘤多发区
眶顶结构与临床
内上方的手术操作易损伤滑车,发现滑车脱落要复位
眶内壁解剖特点
眶内侧壁大致成长方形 由四块骨构成:
①上颌骨额突,位于眶内侧壁前方。 ②泪骨,位于前下方。 ③筛骨纸板,构成眶内侧壁的中心部分。 ④蝶骨体的侧部,形成眶壁的前部有颧骨和额骨组成,较坚固,故单纯眶外侧壁前部 骨折发生率不高,往往由于颧骨骨折移位导致眶外侧壁骨折。 眶外侧壁后部由蝶骨大翼构成,较薄,也可发生爆裂性骨折。眶外 侧壁位于颅面中央最外侧,在颅颌面外伤时,眶外侧壁易受累骨折。
外侧开眶时用锯锯开前端,再用咬骨钳向外骨折较容易
眼眶及眶周围部位的解剖知识是理解 疾病影响及手术干预的基础 眼眶影像学的进步为临床解剖提供了 更加详尽的细节描述
眼眶骨性组织解剖
视觉功能的主体-----眼球及视神经
眼眶内是由眼球、视神经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 血管、分泌结构等结成的复合体 周围被鼻窦 、颅内组织、深部面组织所围绕
眼眶
眼眶为两个四棱锥状骨腔, 位于颅面正中垂直线两侧, 左右对称, 眶口向前向外, 眶尖向后 和颅腔相通. 眼眶分为上、下、内、外四壁 上壁、下壁又称眶顶和眶底。
视神经管内通过下列组织:
①视神经及其三层鞘膜; ②眼动脉; ③来自交感神经的分支。
眼眶与鼻窦的关系
眼眶周围被四个鼻窦所环绕,上有额窦,下有上颌窦,内有筛窦,后有蝶窦。 眼眶与鼻窦关系密切,眼眶外伤、骨折等大多发生于眼眶和鼻窦之间的眶壁, 导致眼眶内容物疝入或嵌顿到鼻窦内。
①额窦 ②上颌窦 ③筛窦 ④蝶窦
眼眶裂、管和孔的解剖特点
在眼眶的四个壁之间,有许多裂、骨和孔,为血管及神经的通路。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2023-11-04•眼眶的概述•眼眶的解剖结构•眼眶的生理功能目录•眼眶疾病与诊断•眼眶疾病的治疗•眼眶解剖的临床应用01眼眶的概述它容纳了眼球、视神经、眼肌和泪腺等组织。

眼眶由上方的额骨、前方的蝶骨、外侧的颧骨和下方的上颌骨等组成。

这些骨头形成了眼眶的四个壁,即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

眼眶的作用维持眼球位置稳定眼眶通过提供足够的空间来维持眼球的正常位置,防止眼球脱出。

支持眼球运动眼眶内有肌肉和神经,可支持眼球的转动和调节焦距。

提供眼球必要的保护眼眶能保护眼球免受外界冲击和损伤。

02眼眶的解剖结构眼眶的表面结构眶骨眼眶是一个由多块骨头组成的骨性结构,包括额骨、筛骨、蝶骨、上颌骨、颧骨和腭骨等。

这些骨头形成眼眶的外部轮廓。

眼睑眼睑是覆盖在眼眶入口的软组织,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

它们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保持眼球湿润。

眼眶的内容物眼肌眼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横纹肌,包括六条外直肌、四条内直肌和两条上下斜肌。

泪器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负责产生和排出眼泪。

眼球眼球是位于眼眶正中央的球形器官,负责接收光线并转化为神经脉冲,传递给大脑以产生视觉。

眼眶的血管和神经血管眼眶内有丰富的血管,为眼部和眼眶内的组织提供营养。

神经眼眶内的神经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眼球运动。

03眼眶的生理功能眼眶的骨性结构为眼球提供了保护,避免眼球受到外界冲击或压迫。

眼眶内的脂肪和结缔组织能够减缓外界冲击,进一步保护眼球。

眼眶的骨性结构还能防止眼球过度突出或凹陷,以维持眼球的正常位置。

保护眼球调节眼球压力眼眶内的泪液循环和房水循环共同维持眼球的正常压力。

当眼球压力升高时,房水通过小梁网进入脉络膜上腔,再通过巩膜表面的血管排出,以降低眼球压力。

当眼球压力降低时,泪液通过泪道进入鼻腔,再通过血液循环回到眼眶,以维持眼球压力的稳定。

维持眼球位置眼外肌包括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和斜肌等,它们通过收缩和松弛来控制眼球的运动。

眼眶解剖和病变

眼眶解剖和病变
下斜肌起始于眶下壁旳内侧份近前缘处,向 外侧走形,恰好位于下直肌之下方。
提上睑肌大部分行程与上直肌平行,位于其 上方,抵止在上眼睑皮肤上。
(五)眼静脉及眼动脉
• 眼上静脉起自于眼眶旳前内部,然后向外 走形在上直肌下方,跨越视神经。在眶尖, 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会和进入眶上裂,汇 入海绵窦。
• 眼动脉:颈内动脉穿出海绵窦后,在前床 突内侧发出眼动脉,先居于视神经外侧, 再经视神经上方与上直肌之间至眶内侧。
Grave眼病
• 多数格氏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旳体现, 甲状腺肿大和眼球突出,上睑回缩及眼肌 麻痹等。
• 如只有眼征,而无甲亢,则称为眼型格氏 病。
• 常双侧对称性 • 眼外肌增大,视神经增粗,眼球突出。 • 内、下直肌较多累及 • 肌腹增厚,肌腱附着处正常
• 反复怕热、多食、 多汗一年余
眼肌增粗,以肌腹为主
2.颈动脉海绵窦瘘
• 是颈内动脉和海绵窦旳异常沟通,多由外 伤所致。
• 临床呈搏动性突眼,眼静脉因回流海绵窦 受阻而异常扩张。
诊疗要点:
• 眼上静脉扩张 • 患侧海绵窦扩大,密度增高 • 动脉期海绵窦显影
动脉期双侧海绵窦提早显影,范围扩大,左眼上静脉迂曲扩张
右侧后床突旁海绵窦
区较对侧增宽,右侧 海绵窦及右侧眼静脉 较对侧早显
眶下裂是眼眶和翼腭窝、颞下窝之间旳通道。
(三)眼眶骨膜和眶隔
• 眼眶骨膜覆盖在眶壁上, 经过多种裂缝与覆盖颅骨 内面旳骨膜即硬脑膜相连。
• 眶隔是前眶缘旳骨膜旳反 折。分隔前和隔后。
(四 )眼外肌
四块直肌起源于眶尖旳总腱环,向前延伸, 逐渐散开,平行于眼球壁,形成肌锥。
上斜肌也起始于眶尖,紧贴眼眶上内壁走形, 到达滑车,由滑车处折回,走向外侧。

眼眶解剖特点PPT课件

眼眶解剖特点PPT课件

3
全身性疾病在眼眶的表现
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结节病等,可累及眼眶多个 结构。
外伤性损伤对眼眶结构影响
眶壁骨折
可导致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和 移位,引起眼球内陷、复视等
症状。
眶内出血
外伤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可引 起眶内压升高和视力下降。
眼球损伤
外伤可直接损伤眼球,导致角 膜擦伤、前房积血、晶状体脱 位等。
视神经损伤
04
CATALOGUE
眼部血管和神经分布
动脉供应及静脉回流途径
眼动脉
是颈内动脉的分支,经视神经管 入眶,分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 状后动脉。
静脉回流途径
眼部静脉血液经眼静脉回流至海 绵窦,再汇入颈内静脉。
眼部神经支配及功能
01
02
03
04
视神经
传导视觉冲动,维持正常视力 。
动眼神经
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 肌等,负责眼球向上、向内运
动及上睑提起。
滑车神经
支配上斜肌,使眼球向外下方 运动。
展神经
支配外直肌,使眼球向外运动 。
自主神经系统在眼部表现
交感神经系统
使瞳孔扩大、眼睑平滑肌收缩等。
副交感神经系统
使瞳孔缩小、眼睑平滑肌舒张等。
05
CATALOGUE
眼眶疾病相关解剖特点
常见眼眶肿瘤发生部位及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
多起源于眶内软组织,如泪腺混合瘤、皮样囊肿等,生长缓慢, 可压迫眼球和视神经。
与颅脑的关系
通过视神经孔与颅中窝 相通,眶上裂与颅中窝
的颞叶相连。
与副鼻窦的关系
额窦位于额骨内,筛窦 位于筛骨内,均与眼眶
相邻。
与鼻腔的关系
通过鼻泪管与鼻腔相通 ,下鼻甲后端距眶内壁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

眼及眼眶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
眶 骨: 呈低信号 玻璃体: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球后脂肪: T1WI高信号,T2WI高信号 眼外肌视神经: 呈等信号强度 晶状体及眼环: 呈等信号强度
11
眼球下部横断层面CT扫描像
12
眼球后缘冠状层面CT扫描像
13
眼球中部横断层面MR扫描像
14
异常影像学表现
• 大小与形态异常 • 密度(信号)异常 • 位置异常 • 眶壁骨质异常 • 眼眶通道异常 • 肿块 • 邻近解剖结构改变
15
眼眶蜂窝织炎
• 眶内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 • 上面部静脉吻合多,邻近感染累及。 • 起病急,局部炎症症状+全身感染症状。 • 严重者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
和败血症。
16
眼眶蜂窝织炎
• CT表现:不具特征性。分肌锥内、肌锥外和骨膜 下三类,肌锥外最常见。眶内正常结构界限不清 或消失,眼睑肿胀,眼球壁增厚,眼外肌增粗, 球后脂肪密度增高。脓肿则为软组织肿块,增强 不规则或环形强化。
30
球内肿物,可见钙化斑
R
L
CT 平扫 AX
31
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
R
CT 平扫 AX
L
32
R
L
T2WI
AX
T1WI
33
R
L
AX 增强(FAT)
34
泪腺肿瘤(Tumor of the lacrimal gland)
• 原发眶内肌锥外最常见原发肿瘤。 • 泪腺窝区肿块。 • 混合瘤(50%)最常见,泪腺癌(30%)。 • 良性混合瘤多见于中年男性,病程长,病
质激素治疗有效。
20
CT影像表现:
眶隔前炎型:眼睑组织肿胀增厚 巩膜周围炎型:眼球壁增厚 泪腺炎型:泪腺肿大 肿块型:眶内软组织肿块,边界清,轻中度 强化 肌炎型:眼外肌的肌腹及肌腱同时增粗,上 直肌及内直肌常见;

眼眶解剖-精品文档

眼眶解剖-精品文档
眼眶骨折
包括眼眶内壁骨折、眼眶下壁骨折等,伴有视力障碍、复视、 眼球内陷等症状。
眼眶炎症
如眼眶蜂窝织炎、眼眶骨髓炎等,可导致眼睑肿胀、结膜充血 、眼球突出等症状。
眼眶手术的禁忌症
伴有严重心、肝、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的患 者不宜进行眼眶手术。
急性炎症期患者应暂缓手术,以免炎症扩散导 致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01
眼眶骨折
眼眶骨折是最常见的眼眶病变之一,通常由外部暴力引起,导致眼眶
骨连续性中断,可能伴有眼球内陷、视力下降等。
02
眼眶炎症
眼眶炎症包括眼眶蜂窝织炎、眼眶骨髓炎等,主要由感染引起,导致
眼眶内组织炎症和水肿。
03
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血管瘤、脂肪瘤等,恶性
肿瘤如淋巴瘤、骨髓瘤等。
跨学科融合
眼眶解剖研究将与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拓 宽研究视野。
精细化研究
针对眼眶不同部位和不同疾病的研究将更加精细化,提高研究的 针对性和准确性。
临床应用拓展
眼眶解剖研究将不断拓展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医疗水平和治疗 效果。
眼眶解剖研究的应用前景
医学教育
通过对眼眶解剖的研究,完善医 学教育内容,提高医学生的临床 实践能力和医学素养。
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应慎重 考虑手术。
眼眶手术的护理
术前准备
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如视力检查、眼球突出度测量等,同时进行CT或MRI 等影像学检查,了解病变范围和性质。
术后护理
注意眼部清洁,避免感染;注意观察眼部肿胀、疼痛、结膜充血等症状是否 加重;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疾病预防与治疗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眼眶影像解剖精品PPT教学课件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眼眶影像解剖精品PPT教学课件

2020年10月2日
4
3、眶下壁(底壁) 大致呈三角形,是 眶壁中最短的一壁,由上颌骨眶面、颧 骨眶面和腭骨眶突构成,最薄处仅为 0.5~1mm。在眶下壁眶下裂处可见眶下 沟,向前形成眶下管,开口于眶下孔, 有眶下血管和神经通过。
2020年10月2日
5
眶外壁 三角形,与矢状面呈45。。由蝶 骨大翼的眶面和颧骨眶面组成,是眶壁 中最厚的部分。
2020年10月2日
3
2.眶内壁 呈长方形,由上颌骨额突、泪 骨、筛骨纸板、蝶骨体(仅有一小部分) 四块骨从前向后连接。前部为泪囊窝, 向下借鼻泪管与鼻腔相通。筛骨纸板构 成眶内壁的大部分,是眶壁中最薄的部 分,厚度仅为0.2~0.4mm,骨壁薄如纸。 筛骨纸板与额骨眶板交界处有筛前孔和 筛后孔。
2020年10月2日
10
眶骨缝
蝶额缝、颧筛缝、蝶颧缝、颧颌缝、肋 颌缝、筛颌缝、泪颌缝、泪筛缝及额颌 缝等
2020年10月2日
11
眶骨膜
位于眶骨眶面上,在骨缝处紧密粘连。 于眶缘处增厚并与面部骨膜相续,经眶 下裂、视神经管及筛前、后管与硬脑膜 相连。经眶下裂连续到颞下窝骨面的骨 膜,经颧孔与颧骨前面的骨膜连续,可 延鼻泪管向下与下鼻道的骨膜相连。
2020年10月2日
16
视路
(1)视神经Biblioteka 全长约5cm,分为球内段、 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有髓鞘包绕。
(2)视交叉:长方形的扁带状结构
(3)视束:视神经纤维束位置重新排列
(4)外侧膝状体:大脑脚外侧的后丘脑
(5)视辐射:扇形分布,绕过侧脑室下 角及后角。
(6)视皮质:枕叶纹状区,每一侧与双 眼同侧一半的视网膜相关联。
14
眼外肌 (1)上直肌:起于Zinn总腱环外上部 (2)下直肌:起于Zinn总腱环下部 (3)内直肌:起于Zinn总腱环及视神经鞘 (4)外直肌:展神经支配 (5)上斜肌:滑车神经支配 (6)下斜肌:动眼神经下支支配 (7)上睑提肌:动眼神经上支支配

眼眶骨性解剖与眶壁减压

眼眶骨性解剖与眶壁减压

手术径路
• 经上颌窦减压(眶下壁减压) •压经为前主路,也开可眶单减纯压眶(内以壁眶减下压壁)减 • 侧方开眶平衡减压 (以眶内外壁平衡或联合眶下壁 减压) • 冠状切口眶减压 (三壁甚至四壁减压)
精选2021版课件
vivian
精选2021版课件
41
精选2021版课件
42
精选2021版课件
43
精选2021版课件
vivian
手术径路
• 经上颌窦减压(眶下壁减压) •压经为前主路,也开可眶单减纯压眶(内以壁眶减下压壁)减 • 侧方开眶平衡减压 (以眶内外壁平衡或联合眶下壁 减压)
精选2021版课件
vivian
眶内外壁平衡减压
精选2021版课件
vivian
解剖要点
眶外壁
眶内壁
精选2021版课件
vivian
眼眶正常的匹配关系是执行正常生 理功能的基础
1.眼球运动 2.保持正常眼球突出度 3.维持正常的眶压 4.血液供应及回流
精选2021版课件
vivian
眼眶正常的匹配关系是执行正常生 理功能的基础
1.眼球运动 2.保持正常眼球突出度 3.维持正常的眶压 4.血液供应及回流 5.视神经电冲动的传导
眼眶正常的匹配关系是执行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
骨性结构 容积
眶内软组织 体积
精选2021版课件
vivian
眼眶正常的匹配关系是执行正常生理功 能的基础
1.眼球运动
精选2021版课件
vivian
眼眶正常的匹配关系是执行正常生 理功能的基础
1.眼球运动 2.保持正常眼球突出度 3.维持正常的眶压
精选2021版课件
精选2021版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眼眶的四个壁之间,有许多裂、骨和孔,为血管及神经的通路。
1.眶上裂 2.眶下裂 3.视神经孔或视神经管
25
眶上裂
眶上裂外侧由额骨封闭,内侧较宽,位 置在视神经孔的下方,由此向外此裂逐 渐缩小,故此裂又被分为两部分, 外侧部分位于眶顶和眶外侧壁之间向前 方伸展,内侧部分在眶顶尖端及视神经 孔之间, 两部分形状不同,外侧较窄,内侧较宽。 眶上裂为眶顶和颅中窝之间的最大交通, 其尖端距额颧缝30-40mm。
眶顶结构与临床
泪腺区手术经皮切口不超过中内1/3处 眶上神经断裂后如可能尽量修复 内上方感觉神经较多,是神经鞘瘤多发区
11
眶顶结构与临床
内上方的手术操作易损伤滑车,发现滑车脱落要复位
12
眶内壁解剖特点
眶内侧壁大致成长方形 由四块骨构成:
①上颌骨额突,位于眶内侧壁前方。
②泪骨,位于前下方。
③筛骨纸板,构成眶内侧壁的中心部分。
17
眶底解剖特点
眶底似三角形,由内向外稍向下倾斜,外侧的前部最低。 眶底由三块骨构成
①上颌骨的眶面,形成其中心区的大 部分。 ②颧骨的眶面,形成外侧前部。 ③腭骨的眶尖,组成后方的一个小三 角区。
眶下缘由上颌骨与颧骨构成,各占一半
18
眶底解剖特点
眶底有眶下沟经过,此沟在眶Fra bibliotek裂的下内侧向前行进,最后变成眶下管, 约在眶下缘下方4mm处开口,成为眶下孔,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通过此孔。
8
眶顶解剖特点
眶顶类似三角形
(1)由额骨的 眶板形成前方的 大部分 (2)蝶骨小翼 形成后方的三角 形眶尖
9
眶顶有几个特殊结构
10
1.泪腺窝:位于额骨颧突后方,宽大的平滑凹陷,泪腺位于其中。 2.滑车凹:位于内眦突附近,距眶缘4mm的圆形小凹,为上斜肌软骨性滑车附着处。 3.视神经孔:位于眶顶尖端,卵园形,视神经由此进入颅中窝。 4.眶上切迹:眶上缘由额骨形成,其内1/3与外2/3交界处,眶上血管和眶上神经由此通过。
5
眼眶
内壁大致平行, 相距 2.5cm,长4.4~5cm 外壁互成直角,长4~ 4.5cm 从眶下缘的前缘到眶下 沟的后缘的距离是 2.5~3cm.
6
眼眶
眼眶由七块骨组成 额骨 颧骨 蝶骨 筛骨 泪骨 腭骨
上颌骨
7
眼眶骨性结构局部解剖与临床
• 眶顶 • 眶内壁 • 眶底 • 眶外壁 • 眼眶裂、管和孔 • 眼眶与鼻窦的关系
19
眶底结构与临床
然而这部分也是眶底 中最脆弱的部位,极 易受外力的冲击,导 致突出结构消失,引 起眼球移位。同时, 该部位的眼眶结构不 易矫正,许多手术的 成败关键就在于此。
20
眶底结构与临床
1.眶下神经沟不要误诊为骨折 2.修复眶下壁骨折时易损伤眶下神经
21
眶外壁解剖特点
眶外侧壁由两块骨组成: 眶外侧壁呈三角形,由前向后向内倾斜,与正中矢状面成45度角。 ①颧骨的眶面形成其前1/3部分 ②蝶骨大翼形成其后2/3部分。
视神经管内通过下列组织:
①视神经及其三层鞘膜;
②眼动脉;
29
③来自交感神经的分支。
眼眶与鼻窦的关系
13
④蝶骨体的侧部,形成眶内侧壁的一小部分。
眶内壁解剖特点
额筛缝
相当于筛前、后孔的水平 是眶内壁减压的重要标志 标志筛窦顶部 手术前应行冠状CT,了解筛 骨水平板的位置、形态至关重 要
筛骨后缘
标志着眼眶内侧壁的中后部 交界
是修复眼眶的关键性标志
泪囊窝
由上颌骨额突、泪骨组成 卵圆形,前后界分别 为泪前 嵴、泪后嵴 上半部分与筛窦为邻,下半 部与中鼻道为邻
眶外侧壁的前部有颧骨和额骨组成,较坚固,故单纯眶外侧壁前部 骨折发生率不高,往往由于颧骨骨折移位导致眶外侧壁骨折。 眶外侧壁后部由蝶骨大翼构成,较薄,也可发生爆裂性骨折。眶外 侧壁位于颅面中央最外侧,在颅颌面外伤时,眶外侧壁易受累骨折。
外侧开眶时用锯锯开前端,再用咬骨钳向外骨折较容易
24
眼眶裂、管和孔的解剖特点
眼眶及眶周围部位的解剖知识是理解 疾病影响及手术干预的基础
眼眶影像学的进步为临床解剖提供了 更加详尽的细节描述
1
眼眶骨性组织解剖
2
视觉功能的主体-----眼球及视神经
3
眼眶内是由眼球、视神经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 血管、分泌结构等结成的复合体 周围被鼻窦 、颅内组织、深部面组织所围绕
4
眼眶
眼眶为两个四棱锥状骨腔, 位于颅面正中垂直线两侧, 左右对称, 眶口向前向外, 眶尖向后 和颅腔相通. 眼眶分为上、下、内、外四壁 上壁、下壁又称眶顶和眶底。
28
眶下裂通过的血管神经有: ①第v颅神经上颌支; ②眶下动脉; ③颧神经; ④蝶腭神经节分支; ⑤至翼腭丛的眼下静脉分支。
视神经孔
由蝶骨小翼两根相连而成。 视神经管向后向内走行与矢状面成36 °角, 通过此管,眼眶与颅中窝交通。
视神经管呈漏斗状,前方开口为卵圆形,垂直径较大,其颅内的开口则上下较扁平。
14
眶内壁解剖特点
眶内侧壁的几个重要结构给修复带来一定困难: (1)内眦韧带 (2)泪道系统
15
内眦韧带
内眦韧带大部分附着于由上颌骨额突构成的前泪嵴上,小部分附着于由泪 骨组成的后泪嵴上,眶内侧壁骨折移位造成内眦韧带断裂移位,临床表现 为外伤性眶距增宽症。
16
泪道系统
由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位于前后泪嵴间泪囊窝内的泪囊和 骨道中的鼻泪管组成 眶内侧壁外伤骨折极易累及泪道系统,造成泪道阻塞、流泪,流脓。
22
眶外壁解剖特点
眶外侧缘的下方为颧骨的额突,上方为额骨。 额骨在上部较突出,保护眼球,使来自上方的外伤不易损伤眼球。 眶外侧缘向后呈弯曲状,使视野扩大。眶外侧壁在前方隔开眶与颞窝,在后方隔开眶 与颅中窝和大脑颞叶。 外直肌在眶内走行中均与眶外侧壁接触,其上方为泪腺神经和泪腺动脉。
23
眶外壁解剖特点
26
眶上裂
通过眶上裂的血管神经有: ① 第Ⅲ、Ⅳ、Ⅵ颅神经; ② 泪腺神经、额神经及鼻睫神经; ③ 眼静脉; ④ 脑膜中动脉的回返支; ⑤ 睫状神经。
27
眶下裂
位于眶外侧壁和眶底之间,此 裂将眶外侧壁后2/3与眶底隔 开 上界为蝶骨大翼,下界在前方 为上颌骨,在后方为腭骨。 此裂起自视神经孔的下外方及 眶上裂内侧端附近,向前向外 行进,其前端距眶下缘约20mm 左右。 眶下裂在后方与翼腭窝相交通, 在前下方与颞下窝相连,后端 开口于圆孔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