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分析——以湛江市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41/No.04/Westleather

-47-

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分析

———以湛江市为例

黄雯慧

作者简介:黄雯慧,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专任教师,北部湾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广东湛江524000)

摘要:本文尝试从各产业劳动力投入、固定资本投入状况等分析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

——湛江市的产业结构。关键词:湛江;产业结构;分析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4-0047-021

引言

2012年,湛江市三次产业比例为20.6:37.4:42.1,首次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其后,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比仍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2017年,湛江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8.6:38.8:42.6。作为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湛江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对本市、甚至对整个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

三次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表1

全市及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

时期全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十五”10.0 4.713.110.6“十一五”13.0 6.813.116.7“十二五”

10.6

4.4

12.1

11.9

(数据来源:各年湛江市统计年鉴)

按可比价计算,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第一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均落后于全市总的增长水平,第二、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市总的增长水平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7%,高于第二产业在此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但在“十二五”期间滑落至11.9%,略低于第二产业在此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

3

各产业劳动力投入结构分析

表2

2003-2017年湛江市各产业劳动力投入结构

(%)、元

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一产69.468.068.067.067.565.862.863.064.964.360.160.059.859.659.6二产11.711.711.611.911.312.613.413.214.715.115.215.115.215.115.2三产18.920.320.321.121.221.623.723.820.420.524.724.825.025.325.2人均GDP

7793845010269119371351415964167672008524351263152885731230327023528538508

(数据来源:各年湛江市统计年鉴)

2003年,湛江市人均GDP 为7793元,近似1000美元。按照西蒙·库兹涅茨模式,当人均GDP 达到1000美元时,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比应为17.7ʒ45.3ʒ37.0,而湛江市的三次产业劳动

力结构比为69.4:11.7:18.9,差距甚大,且在其后几年仍未出现趋近的迹象。

表32006-2017年湛江市各产业内部劳动力投入结构

(%)

指标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农、林、牧、渔业67.067.565.462.862.662.061.260.160.059.859.659.6

制造业

8.27.98.89.610.19.79.99.89.69.69.49.4建筑业 2.8

2.7

3.0

3.0

3.3

3.7

3.8

4.6

4.7

4.7

4.9

5.1

批发和零售业7.97.07.48.88.19.69.99.910.010.110.210.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5 2.2

2.1

2.2

2.2

2.7

2.6

2.6

2.4

2.4

2.4

2.4

住宿和餐饮业 2.4

4.2

3.7

3.9

3.8

2.6

2.7

2.8

2.7

2.6

2.7

2.7

教育

2.6 2.6 2.7 2.8 2.9 2.8 2.8 2.8 2.8 2.8 2.8 2.8

(数据来源:各年湛江市统计年鉴)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投入比例占比最大,虽然逐年下降,但总体跌幅比较少,维持在60%左右。

第二产业:制造业的劳动力投入比率最大,其次是建筑业。其中,制造业的投入比率在2010年达到10.1%后稍有下滑,但总体仍保持稳定;建筑业则呈现出逐年缓慢上升的趋势。

第三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劳动力投入比率最大,其后是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6年达到10.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略有波动,但总体较稳定,维持在2.1%—2.7%之间;住宿和餐饮业在2007年出现较大涨幅,由2006年的2.4%跃升至4.2%,在2011年又经历了较大跌幅,由3.8%跌落至2.6%,之后维持在2.6%—2.8%之间;教育在2003-2017年间,劳动力投入比例均较稳定,维持在2.6%-2.9%之间。

4

固定资本投入

THEORIES AND RESEARCH

理论与研究

-48-2004-2016年湛江市三次产业内部固定资本投入结构

指标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农林牧渔业0.71 1.79 2.16 2.88 2.09 1.95 2.25 4.3910.11 6.82 4.65 5.968.05采矿业 5.86 4.7913.5419.4123.9417.95 2.90 5.96 6.21 1.61 3.28 1.85 2.24制造业24.8621.4724.5221.7316.3120.5415.9638.5630.8325.9935.2436.5526.7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8519.6813.36 6.62 5.16 5.957.627.797.69 5.03 4.16 5.078.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2.9431.0214.179.589.3913.2716.1913.5911.5111.687.1310.028.49房地产业0.260.3119.3223.5028.3527.0730.68 3.41 6.4023.3819.5615.7816.6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52 5.15 4.04 6.727.43 5.6017.9114.5210.788.757.7511.6313.69

(数据来源:各年湛江市统计年鉴)

第一产业:2004-2012年间,固定资产投资逐渐上升,于2012年达到10.11%,其后四年间出现波动调整。

第二产业:制造业的固定投资比例最大,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次之。其中,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在2004-2016年间总体呈现较稳定的波动变化趋势,值得关注的是,在2010年跌至最低点1520.96%后,于2011年立刻攀升至最高点38.5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2004-2006年间保持较大的固定投资比例,2007年经历较大跌幅,由06年的13.36%跌至6.62%,其后保持稳定,在2016年略有回升。

第三产业:占据较大比例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2006年之前占有较大的比例,达到30%以上,在2007-2016年间比例维持在8.49%—16.19%之间;房地产业则呈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情况,在2006年之前所占的全年固定投资比例低于0.5%,2007年开始出现迅猛增长,2010年达到最高点30.68%,但在2011、2012年出现个位数的占比,其后维持在16.67%—23.38之间。

参考文献:

[1]高原.湛江产业结构调整思路[J].科技创业月刊,2010(3):9-12.[2]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

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檴

1985.

(上接第46页)本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了62.46%,主要系收购H和G公司营业收入并入所致。可见,DF公司收购优质资产为其“保壳”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总体来说,*STDF公司摘星摘帽后改为DT公司后的发展情况还有得观察。

5相关建议

通过研究*STDF公司摘星摘帽的“保壳”,以及在搜集资料中了解到的关于上市公司为了保住“壳”资源而进行的手段,可见盈余管理是大多数上市公司摘帽保壳的手段。既然被披星戴帽就证明其主营业务受到了影响,那么想要在短期内依靠主营业务提升来“保壳”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此时为了快捷上市公司便会通过其余手段来达到目的,其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就是盈余管理。但是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手段美化报表影响了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会扰乱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也可能会导致投资者的相关利益受到损失。因此,笔者针对*ST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手段“保壳”提出以下相关建议:5.1完善法律法规与准则

大多数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手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因此相关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的要求迫在眉睫。比如合理规划ST公司退市制度,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每年的退市率远低于英国、美国等发展较成熟的资本市场,甚至低于香港、台湾等新兴市场的退市率,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退市制度对于A股市场几乎就是形同虚设,上市公司ST制度和退市制度相关规定存在明显的缺失和不足。

5.2改进监管指标,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目前上市公司有关退市或者特殊处理的指标还是以净利润为主,通过以上分析也可以看出,关联方交易是公司实现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因此,对于有重大关联交易的公司,应予以重点关注,及时辨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另外,对于上市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条件,需要做到既要考虑上市公司亏损的程度,也要考虑其性质性质,比如亏损是由于主营业务亏损还是其他亏损,还要结合公司的相关重要财务指标,如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要切实改变以净利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和认定标准。

5.3关联交易的价值评估与披露。

我国《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等法律法规和准则都对上市公司的关联方交易做出了规定,但因实务中上市公司内部关联交易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较难进行监督,因此还应重点加强对ST公司关联交易的时间、资产价值评估和商业目的的监管力度。资产评估机构对上市公司资产价值评估结果具有极大影响,要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提高资产评估师等执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及素养,确保资产评估机构及其职业人员的客观、公正和独立性。实务中对于重大关联交易都发生在临近会计期末,且很可能不具有或缺乏合理的商业目的的交易从而实现扭亏为盈的*ST公司,监管部门不应批准其“摘帽”申请。

5.4上市公司应提高自律意识

上市公司是社会的一分子,保证财务信息质量水平、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其应有的责任。因此上市公司自身也应该加强自律意识,提升高层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可引入相关部门进行年报监察,保证年报质量。

参考文献:

[1]彭迪云,王江寒.我国ST公司实现摘帽的盈余管理案例研究———以ST凤凰为例,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1.

[2]廖楚君,袁春生.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手段及其监管,会计之友,2017,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