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迈向复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电影迈出低俗走向复苏港片北上闯出一片天
当以讹传讹的“限娱令”传得沸沸扬扬,搅动海峡那边一池春水,维多利亚湾畔的香港却是波澜不惊。香港电影人与内地电影界的合作已是轻车熟路,相关政策法规了然于胸,又岂会轻信流言?!
当台湾新锐电影人正在为试水大陆市场而“忐忑”时,香港电影人正气定神闲地操着越来越顺溜的“港式普通话”,在自己位于北京的工作室内与内地影视界人士喝茶、聊天、谈合作……
走过百年沧桑的香港电影,经历了辉煌与萧条,在“北上”的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跑出一片天。
第一次亲密接触
那是没有“港澳个人游”的2001年,30多岁的港产片爱好者胡云“因公”第一次去香港。周围的人艳羡不已:“你可以亲眼看到电影里的中环、旺角、油麻地啦,没准还能遇见周润发、周星驰……”
“你可能没去过香港,但你不可能没看过香港电影”。在看港片长大的内地70后一代人心中,周星驰无厘头风格的嬉笑怒骂与古灵精怪,周润发版“小马哥”的风流倜傥与不羁狂放,王家卫的迷幻与苍凉,徐克的江湖儿女快意恩仇……都是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经典。
内地观众记忆中的港产片黄金时代自上个世纪80年代始,只有少数“骨灰级”
的港产片爱好者知道,四五十年代,随着上海电影人的南下及东南亚资金的进入,香港电影工业迅猛发展,早在60年代便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永华、长城、邵氏、电懋等公司制作了大量水准较高的电影,《江山美人》、《独臂刀》等远销台湾、新加坡等地。至80年代,香港电影工业愈加成熟,动作、喜剧、警匪、悬疑等类型片引领一时风潮,并培养了众多的电影专业人才。
罗湖桥那边香港电影工业轰轰烈烈、如火如荼之时,罗湖桥这边内地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文化上与内地同根同源的香港电影人反应迅速,开始了与内地的“亲密接触”,将香港成熟、先进的电影资源与内地广袤的山川河流等外景资源以及廉价的人力资源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合拍片。从80年代早期的《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少林寺》,到90年代的《新龙门客栈》、《青蛇》、《黄飞鸿》系列、《东邪西毒》和《霸王别姬》,合拍片经典频出、精彩纷呈,其
中《新龙门客栈》以377个拷贝数创下1992年度全国拷贝发行最高纪录,成为90年代合拍片的代表作。
合拍片在内地、香港本土和海外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功,使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香港电影人“北望神州”,开始筹划与内地的深层次合作。
简要内容:当以讹传讹的“限娱令”传得沸沸扬扬,搅动海峡那边一池春水,维多利亚湾畔的香港却是波澜不惊。2010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成绩突破100亿元,香港导演的作品成为内地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房前10名中5部作品出自香港导演之手,其中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逼近3亿元。
危机中“北望神州”
2001年,当港产片爱好者胡云沉浸在到电影圣地朝圣的惊喜中时,她并不知道,香港人引以为傲的电影业,正处于重重危机中。
颓势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少量成功合拍片的灵光一闪,不能改变香港电影工业江河日下的大势,外忧内患接踵而至:影碟兴起、盗版泛滥、外国大片压境、经济萧条;港片题材跟风、类型单一、制作粗糙,票房一路狂跌、大牌明星的片酬却持续暴涨,导致制作成本不断上升,演员拿得越来越多,制作经费越来越少,票房每况愈下,市场不断萎缩,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投资者望而却步。如此恶性循环,令电影产业雪上加霜、日渐萧条,产业人才不断流失,电影从业人员从80年代的2万余人下降到2003年的5000人以下,吴宇森、徐克、周润发等港产片中坚力量相继远赴好莱坞发展。老牌电影公司浮浮沉沉,新兴电影公司如履薄冰。
本土市场低迷,东南亚市场对港产片兴趣萎缩……背靠祖国内地、打入内地市场,基本上已成为香港电影在困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
2003年6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署;9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3个关于合拍片的新规定,进一步放开了合作制片的政策限制,为香港电影业界进军内地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香港华语影片在内地发行不再受进口配额限制;合拍片中,港方工作人员比例可高达2/3,对影片内容创作的限制也大大放宽。
《英雄》、《七剑》、《无间道3》、《赤壁》、《叶问》、《十月围城》、《画皮》等一批口碑和票房兼收的合拍大片问世,带动了内地和香港电影市场全面复苏。与内地协同出品“合拍片”已成为香港电影产业近年的主流发展趋势,“合拍片”已占每年香港电影总产出70%以上。
200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主题是“薪火传承,承先启后,北望神州”;
2007年,访港的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表示,香港回归10年来,特别是CEPA 的签署实施后,内地与香港的电影合作不断深入,不断开拓,优势互补,形成了双赢局面。
2009年2月,陈可辛在北京成立工作室,一批香港中生代电影人将工作重心转向内地。
2010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成绩突破100亿元,香港导演的作品成为内地票房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房前10名中5部作品出自香港导演之手,其中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逼近3亿元。
优势互补的全面合作日益深入,双赢效应日渐显现。借助香港电影人长期积累的海外制作经验和制作技术、创意,内地电影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借助香港成熟的“造星”经验,内地电影人打造出了自己的票房明星,激活了本土市场。香港电影人则利用内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多元化的自然资源和专业创作人才,不断提高影片的内涵和质量;借助内地广大的市场增加票房收入,迅速收回制作成本。
香港电影业与内地的合作不但促进了香港电影产业的复苏,更成功扩大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影响,展示了中国电影的魅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小香港”到“大中华”
2011年12月,港产片爱好者胡云看完徐克导演的翻拍之作《龙门飞甲》走出电影院,怅然若失:许是因为主演没有一个是正宗的香港人,感觉港式武侠片的那种味道没有了。
港味没有了——与内地大量合作后的港产片被批评味道全失已不是第一次。据统计,1999年,纯港产片有159部,之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减至21部,为10年间历史最低值。2008年纯港产片略微反弹,增加至23部。尔冬升等导演在接受采访时甚至直言,所谓的香港电影在几年之内就会消失。
相比之下,香港资深电影人文隽的表述更乐观一些:“很多香港片其实都已经没有香港特色,主要是市场不再局限于香港,我们要从‘小香港’扩展到‘大中华’的概念。”导演陈嘉上说得更加明确:“随着两地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以后将不存在‘两地合拍’这个概念,而‘华语电影’这个概念会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