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经典阅读》天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杜甫《剑门》:“唯天有设险,剑门天下 壮。” ③高峻,如《玉篇》:“险,高也。” ④险恶,如《天论》:“政险失民。”
❖ [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如《诗经·大雅·大明》:“在恰之 阳,在渭之俟。” 日光。如《许行》:“秋阳以暴之。” 明亮。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悟黎 丞。” 温暖,如《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 庚。” 向阳面的,凸出的,前面的。如《周礼·考工记·轮 人》:“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之。” 这里的阳是指向阳面的。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古钟鼎彝器 辨》:“唐秦用楷隶,三代用阴识谓之偃襄,其字凹入也。” 汉以来用阳识,其字凸,间有凹者。”这个“阳”指凸出义。 苏轼《四菩萨阁记》:“长安有故藏经,唐明皇帝所建,其 门四达,八板,皆吴道子画,阳为菩萨,阴为天王。凡十有 六躯。”这里的“阳”指前面的。 ⑥“阳”和“阴”是一对 古代哲学概念,指世界一切对应的事物。如《天论》:“天 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 [阴]:①指山的背面或水的南面。与“阳”相 对。如《说文》:“阴,也,水之面,山之 北也。” ②阴影。如《吕氏春秋·察今》: “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③用作副词,秘密地,暗中。如《战国策·秦 策》:“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 阴合。”这里的“阴”指秘密地。
❖ [怨]:①本义是恨,仇恨。如《说文》:“怨, 也。” 较仇恨之轻,即埋怨,抱怨的意思。 如本篇:“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②
❖ [应]:①相当。如《说文》:“应,当也。” 这一意义,《广韵》:“作于陵切,现在读 作ying。 ②接受。《广雅·释言》:“应,受 也。” ③应答。如《寓公移山》:“河曲智
叟亡以应。” ④引申为应和,响应。如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⑤应 对,适应。如本篇:“应之以治则吉,应之 以乱则凶。”
❖ [命]:①命令。《说文》:“ ③引申为
命令,名词。如柳宗元《捕蛇者说》:“太医以王 命聚之。” ④引申为辞令,指外交辞令。如《论
语·宪问》:“为命,裨草创之。” ⑤天命,命运。 《论语·颜渊》:“生死有命。”是一种迷信意识。
⑥命脉。《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 救。”“大命”指国家的命脉。 ⑦表示一种规律。
开张,如贾谊《治安策》:“适启其口,匕首已陷 其匈矣。” ③启发,开导。如《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④发生,萌生,如《天
论》:“繁启蕃长于春夏。”⑤开拓,如《韩非 子·有度》:“齐恒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 ⑤陈述,报告,如《孔雀东南飞》:“府史得闻之, 堂上启啊母。”
❖ [险] ①地势高低不平,如《齐晋案之战》: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②阻碍,要隘,
❖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 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 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 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 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 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 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 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 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 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 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 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 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而王,重法爱 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 亡矣。
“禹以治,A以乱。” ④使之乱,如《论语·卫岭 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⑤造反,如《大同》:
“盗窃乱贼而不作。” ⑥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如
《楚词·离骚》:“乱日:‘已矣哉,国人莫我只兮, 又何怀乎古都?’”
❖ [启] ①开门,如《郑伯克段与鄢》:“大叔完聚, 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②打开,
❖ 天 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 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祸。故水 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 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 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 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 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如本篇:“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里的“天命” 自然界的规律。
❖ {常}:①古代类似裙子一类的衣物,但不同于裙子。 《说文》:“常,下也。” ②长久不变。如《墨
子·尚贤》:“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③引 申为恒常,规律。如本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忘。” ④表示长度单位。八尺为存,倍存为
“怨”和“恨”在上古汉语中,“怨”重 “恨”轻。如《报任安书》:“恨私心有所 不尽。”是为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而遗憾。
③古文中有时“怨恨”连用,意义侧重在 “怨”上,指仇恨义。如《班超传》:“超 拒还其使,由是怨恨。”
❖ [赫]:①本义是火红色。《说文》:“赫,赤 貌。” ②引申为显著,显赫的意思。如本篇: “故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 ③引申为明 亮义。如刘基《郁离子·枸掾》:“骄阳赫而 不吾灼,寒露零而不吾凄。” ④怒义。如 《诗经·大雅·云汉》:“王赫斯怒,爰整其 旅。”
❖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 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 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 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 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 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 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 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 物之已至者,人妖则可畏也。曰:何谓人妖?曰: 枯耕伤稼,耘耨失秽,政险失民。田秽稼恶,籴贵 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妖。政令不明,举 错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妖。礼义不修,内 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 至,夫是之谓人妖。妖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 其说甚尔,其灾甚惨。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 畜作妖,可怪也,而不可畏也。传曰:万物之怪书 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 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
常。《周礼·考工记·庐人》:“庐人为庐器,戈六 尺有六寸,长寻四尺,车常,酉矛常有四尺,夷矛 三寻。” ⑤古书中“寻常”经常连用,表示很段的
距离,很短的长度单位。《五蠹》:“布帛寻常, 庸人不释”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 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 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 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 则失万物之情。……
❖ [乱] ①治理 如《论文》:“乱,治也。” ②杂乱没 有条理,如《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 靡,故逐之。” ③社会动态,不安定。如《天论》:
❖ [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如《诗经·大雅·大明》:“在恰之 阳,在渭之俟。” 日光。如《许行》:“秋阳以暴之。” 明亮。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阳显见,觉悟黎 丞。” 温暖,如《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 庚。” 向阳面的,凸出的,前面的。如《周礼·考工记·轮 人》:“凡斩毂之道,必矩其阴阳。阳也者,稹理而坚之。” 这里的阳是指向阳面的。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古钟鼎彝器 辨》:“唐秦用楷隶,三代用阴识谓之偃襄,其字凹入也。” 汉以来用阳识,其字凸,间有凹者。”这个“阳”指凸出义。 苏轼《四菩萨阁记》:“长安有故藏经,唐明皇帝所建,其 门四达,八板,皆吴道子画,阳为菩萨,阴为天王。凡十有 六躯。”这里的“阳”指前面的。 ⑥“阳”和“阴”是一对 古代哲学概念,指世界一切对应的事物。如《天论》:“天 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 [阴]:①指山的背面或水的南面。与“阳”相 对。如《说文》:“阴,也,水之面,山之 北也。” ②阴影。如《吕氏春秋·察今》: “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③用作副词,秘密地,暗中。如《战国策·秦 策》:“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秦之交 阴合。”这里的“阴”指秘密地。
❖ [怨]:①本义是恨,仇恨。如《说文》:“怨, 也。” 较仇恨之轻,即埋怨,抱怨的意思。 如本篇:“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②
❖ [应]:①相当。如《说文》:“应,当也。” 这一意义,《广韵》:“作于陵切,现在读 作ying。 ②接受。《广雅·释言》:“应,受 也。” ③应答。如《寓公移山》:“河曲智
叟亡以应。” ④引申为应和,响应。如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⑤应 对,适应。如本篇:“应之以治则吉,应之 以乱则凶。”
❖ [命]:①命令。《说文》:“ ③引申为
命令,名词。如柳宗元《捕蛇者说》:“太医以王 命聚之。” ④引申为辞令,指外交辞令。如《论
语·宪问》:“为命,裨草创之。” ⑤天命,命运。 《论语·颜渊》:“生死有命。”是一种迷信意识。
⑥命脉。《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 救。”“大命”指国家的命脉。 ⑦表示一种规律。
开张,如贾谊《治安策》:“适启其口,匕首已陷 其匈矣。” ③启发,开导。如《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④发生,萌生,如《天
论》:“繁启蕃长于春夏。”⑤开拓,如《韩非 子·有度》:“齐恒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 ⑤陈述,报告,如《孔雀东南飞》:“府史得闻之, 堂上启啊母。”
❖ [险] ①地势高低不平,如《齐晋案之战》: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②阻碍,要隘,
❖ 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 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时 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 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 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 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 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 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 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 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 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 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 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 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而王,重法爱 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 亡矣。
“禹以治,A以乱。” ④使之乱,如《论语·卫岭 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⑤造反,如《大同》:
“盗窃乱贼而不作。” ⑥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如
《楚词·离骚》:“乱日:‘已矣哉,国人莫我只兮, 又何怀乎古都?’”
❖ [启] ①开门,如《郑伯克段与鄢》:“大叔完聚, 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②打开,
❖ 天 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 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 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祸。故水 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 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 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 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 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如本篇:“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里的“天命” 自然界的规律。
❖ {常}:①古代类似裙子一类的衣物,但不同于裙子。 《说文》:“常,下也。” ②长久不变。如《墨
子·尚贤》:“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③引 申为恒常,规律。如本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忘。” ④表示长度单位。八尺为存,倍存为
“怨”和“恨”在上古汉语中,“怨”重 “恨”轻。如《报任安书》:“恨私心有所 不尽。”是为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而遗憾。
③古文中有时“怨恨”连用,意义侧重在 “怨”上,指仇恨义。如《班超传》:“超 拒还其使,由是怨恨。”
❖ [赫]:①本义是火红色。《说文》:“赫,赤 貌。” ②引申为显著,显赫的意思。如本篇: “故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 ③引申为明 亮义。如刘基《郁离子·枸掾》:“骄阳赫而 不吾灼,寒露零而不吾凄。” ④怒义。如 《诗经·大雅·云汉》:“王赫斯怒,爰整其 旅。”
❖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 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 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 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 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 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 无益也。夫星之队,木之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 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 物之已至者,人妖则可畏也。曰:何谓人妖?曰: 枯耕伤稼,耘耨失秽,政险失民。田秽稼恶,籴贵 民饥,道路有死人,夫是之谓人妖。政令不明,举 错不时,本事不理,夫是之谓人妖。礼义不修,内 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 至,夫是之谓人妖。妖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 其说甚尔,其灾甚惨。勉力不时,则牛马相生,六 畜作妖,可怪也,而不可畏也。传曰:万物之怪书 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若夫君臣 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磋而不舍也。
常。《周礼·考工记·庐人》:“庐人为庐器,戈六 尺有六寸,长寻四尺,车常,酉矛常有四尺,夷矛 三寻。” ⑤古书中“寻常”经常连用,表示很段的
距离,很短的长度单位。《五蠹》:“布帛寻常, 庸人不释”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 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 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 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 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 则失万物之情。……
❖ [乱] ①治理 如《论文》:“乱,治也。” ②杂乱没 有条理,如《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 靡,故逐之。” ③社会动态,不安定。如《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