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及降脂作用

合集下载

黄连生物碱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

黄连生物碱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

黄连生物碱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侯宏;孙胜亮;黄静;叶小利;李学刚;李平;王小华;冯平【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年(卷),期】2011(22)10【摘要】目的研究黄连4种主要生物碱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方法采用HPLC测定药物对HMG-COA还原酶活性的抑制;利用外源性胆固醇和高脂饲料饲养鹌鹑建立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总生物碱及阳性药脂脉康连续灌胃4周,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实验第8周末称量体重,计算肝脏系数,对主动脉和肝脏病理切片进行光镜组织学检查。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小檗碱、黄连碱和巴马汀能明显降低TC、TG和LDL-C,三者的TC分别降低了35.6%、32.5%、26.8%,TG分别降低了51.5%、53.1%、47.6%,LDL-C分别降低了39.2%、42.3%、26.7%;病理结果显示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程度可明显减轻,黄连生物碱对HMG-COA有抑制作用。

结论黄连生物碱有显著降血脂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总页数】3页(P2462-2464)【关键词】黄连生物碱;HMG-CoA还原酶;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作者】侯宏;孙胜亮;黄静;叶小利;李学刚;李平;王小华;冯平【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药学院;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北碚区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降脂通脉方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J], 王亚红;赵明镜;吕希莹;任映;赵凤志;宋崇顺;秦腊梅;郭维琴;王硕仁;鲁伟星2.蒲黄抗鹌鹑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J], 周芳;李爱媛;谢金鲜;杨秀芬3.黄须菜籽油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Ⅰ.黄须菜籽油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胡国良;张建业;崔行;毕文祥;王景梓;康鲁东;胡晓燕;庞维秋;李立华;杨铮;步迅4.益寿调脂片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J], 钟毅;朱秉匡;郑仕富5.人参皂苷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J], 王亚红;秦建国;郭维琴;王硕仁;任映;吕希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连中生物碱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黄连中生物碱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前言黄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布广泛,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其根、茎味极苦,苦味源于所含的多种生物碱。

黄连生物碱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菌、抗肿瘤、降血糖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在食品、保健、医药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黄连生物碱中含量最高的为小檗碱,又名黄连素、盐酸小蘖碱,含量可达5%~8%,属异喹啉生物碱。

目前,国内外对黄连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主要有稀酸盐析法、回流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及酶解提取法等。

本文综述了黄连生物碱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生物碱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生物碱的提取工艺1.1稀酸盐析法稀酸盐析法的机理是利用在酸性溶液中小檗碱的硫酸盐的溶解度大,而盐酸盐在冷水中溶解度非常小的性质。

先加入硫酸使小檗碱转变为硫酸盐溶于酸,接着加入盐酸再转化为盐酸盐而析出。

如柳明等[1]以废弃的黄连须根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树脂分步分离、沉淀和重结晶等方法,得到了小檗碱和药根碱单体,纯度即可达到95%以上。

王道武[2]等研究了黄连中生物碱小檗碱的提取工艺,对各种涉及到的因素进行了详细讨论,系统地完善了盐析法提取小檗碱的工艺,为近一步实现工业化打下基础,得到的最优提取条件。

此工艺技术成本低廉,工艺成熟简单,产率稳定。

但在提取过程需使用硫酸和盐酸,对环境易造成污染,且易腐蚀设备,有逐渐被淘汰的趋势。

可采用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提取工艺,以充分发挥稀酸盐析法的优势避免其劣势。

如侯宏等[3]采用乙醇浸泡、加酸加碱及大孔吸附树脂提取纯化黄连总生物碱,得到化合物小檗碱、黄连碱及巴马汀。

1.2回流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常用水、乙醇等为提取剂,浸出液加热蒸馏,提取剂馏出后再次冷凝,重新回到浸出器中继续进行浸提,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全。

一般提取步骤为,在一定量的黄连粉末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回流提取总生物碱,抽滤,最后将滤液烘干即得生物碱。

张启云等[4]以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总生物碱,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黄连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优选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

黄连提取物的作用

黄连提取物的作用

黄连提取物的作用黄连提取物,英文名称是COPTIS CHINENSIS ROOT EXTRACT,黄连提取物在化妆品、护肤品里主要作用是皮肤调理剂,抗氧化剂,风险系数为1,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对于孕妇一般没有影响,黄连提取物没有致痘性。

根状茎为著名中药“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等生物碱,可治急性结膜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吐血、痈疖疮疡等症。

、抗菌作用、抗真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阿米巴作用、抗炎、抗腹泻作用、对心血管作用、解热作用、降血糖作用、抗氧化作用、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黄连提取物本身的成分是黄连素,通过服用一些黄连素能够有效的起到清燥湿和泻火解毒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去中焦湿热和心经湿热等。

同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平时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使用一些黄连来降血糖,因为黄连素具有抗生糖激素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胰岛b细胞的再生,对于治疗糖尿病非常有作用。

1)解热作用黄连是清热泻火要药,腹腔注射比较黄连胆汁炙前后(0.9、3.6g/kg)对于乾酵母致热大鼠解热作用,结果表明生黄连的解热作用强于胆黄连。

通过比较黄连叶(4mg/kg)、须(4mg/kg)、根(1mg/kg)的浸膏、塬粉对内毒素致家兔发热、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作用,表明黄连根的解热效果强于黄连须,黄连叶最弱,未达到显着水平。

2)抗炎作用黄连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其甲醇提取物对多种致炎物所致大鼠足肿胀及肉芽肿形成均有显着抑製作用,局部用药也可显着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发展。

受精鸡胚试验表明黄连所含多种生物硷均有显着抗炎活性,如小檗硷、药根硷、黄连硷等。

另有实验表明,小檗硷30、60mg/kg灌服,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10.6%及35.5%;以20、50mg/kg剂量皮下注射对组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抑製作用;4、8mg/kg皮下注射,还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

3)黄连配伍应用1、黄连配木香:黄连善清热燥湿而止洩痢;木香善调中宣滞、行气止痛。

黄连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

黄连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

黄连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张中华;赵亚兰【摘要】目的:建立黄连醇提物、黄连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方法:黄连粗粉用22倍量70%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浓缩成干膏;取部分干膏用1 0倍量0.5%硫酸溶解、静置、过滤,酸水液加石灰乳调pH至10~ 12,过滤,滤液加浓HCL调pH为1~2,再加入药液量6%~ 10%的氯化钠盐析,放置,过滤,得沉淀A 与滤液A;将沉淀A溶于1 0倍量热水,加石灰乳调pH8.5 ~9,趁热过滤,再将滤液加HCL调至pH 2~3,放置,过滤,沉淀水洗至中性,抽干,将得到的总生物碱反复用热水溶解处理.将滤液A加氨水调至pH 8~9,放置,过滤,再将沉淀用乙醇重结晶,得小檗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得黄连干膏,黄连总生物碱(纯度为92.84%) 15.8 9,小檗胺1.5g;盐酸小檗碱在浓度为0.579 μg/mL~8.682 μg/mL 范围内,线性方程为A=81.159C-0.02 2,r=0.999 9,浓度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制备黄连醇提物及黄连中总生物碱的方法简便易操作;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好,精密度较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8(031)004【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黄连;总生物碱;提取纯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作者】张中华;赵亚兰【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药学部,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院药学部,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fis.deltoidea C.Y.Chenget 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作为中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1]。

其性寒味苦,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实验十六 黄连素的提取

实验十六 黄连素的提取

实验十六黄连素的提取黄连素是一种从黄连中分离出的黄色结晶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多种活性。

因其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黄连素的提取方法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本实验旨在掌握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的方法以及对其进行简单纯化的基本步骤。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乙醇提取法对黄连进行提取和分离,得到黄连素原料。

实验原理:黄连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黄连素(Berberine)含量最高。

黄连素的化学结构为:C20H18NO4+,分子量为336.36。

其为一种具有强烈黄色的草酸盐,极易溶于乙醇、水、乙酸等溶剂,但几乎不溶于石油醚、氯仿等非极性溶剂。

基于此,我们可以运用黄连素的物理性质,采用乙醇提取法将黄连中的黄连素提取出来。

提取步骤:1. 深层清洗:将黄连去除杂质(脏物、石子、根等),放入清水中浸泡约30分钟,多次换水直至黄连基本清洗干净。

2. 研磨制粉:将清洗干净的黄连晒干,研磨成粉末。

研磨过程应注意避免粉末颗粒过大或过细。

3. 提取:将黄连粉用大量的95%乙醇浸泡3天,每日摇晃1次。

三天结束后,将浸泡过的粉末和乙醇倒入滤纸套漏中过滤。

4. 浓缩:将所得的过滤液分装至薄口烧瓶中,放置隔水加热器内进行水浴加热,除去其中的95%乙醇。

若需要纯化黄连素,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

5. 沉淀:将浓缩后的溶液静置,等待其沉淀。

沉淀后,将上清液淘掉,沉淀置于滤纸上,并用冷水洗涤(冷水用量为原溶液体积的约10倍),使其与溶剂中残留的离子等物质分离。

这一步旨在去除黄连现有的杂质和杂质碱的沉淀物。

6. 干燥:将洗涤后的黄连素溶液在通风下自然干燥,或在低温下干燥至完全干燥即可。

实验注意事项:1. 研磨时应注意避免黄连受潮、受高温或直接阳光照射。

2. 提取过程中应使用无色、无味以及挥发性不强的95%乙醇。

3. 乙醇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提取效果,应选用合适的乙醇浓度。

4. 沉淀过程中,洗涤黄连素时应使用冷水。

5. 建议保存在密封、防潮的环境中。

黄连中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研究工艺

黄连中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研究工艺

黄连中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综述李芯玲 118318119前言:黄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布广泛,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其根、茎味极苦,苦味源于所含的多种生物碱。

关键词:黄连,生物碱。

提取,工艺研究正文:黄连生物碱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菌、抗肿瘤、降血糖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在食品、保健、医药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1】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要有效成分为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和黄连碱。

【2】目前,国内外对黄连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主要有回流提取法、酶解提取法,稀酸盐析法,超声辅助提取法以及微波辅助提取等。

回流提取法常用水、乙醇等为提取剂,浸出液加热蒸馏,提取剂馏出后再冷凝,重新回到浸出器中继续进行浸提,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成,一般步骤为在一定量的黄连粉末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回流提取总生物碱,抽滤,最后将滤液烘干得到生物碱。

【3】但是乙醇比水易挥发,所以在生物碱提取液浓缩时,醇提比水提更容易,提取率较高,且乙醇无毒,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但耗时较长,并需要多次回流提取,才能有效提取完全,此外,提取过程中会有其他的成分溶出,因而杂志含量高。

酶解提取法的原理是利用纤维素的催化作用将纤维素水解成水溶性糖,使细胞壁破裂,有效成分溶出,酶解法提取生物碱的一般步骤为取一定量的黄连粉末,经酶解,盐析,碱化,然后结晶。

采用酶解法提取总生物碱的提取率比传统的乙醇回流发高出了24%,【4】该法省时,消耗少,生物碱得率相对较低,而且无毒无害,无污染,后处理简单等优点,属于绿色环保型提取工艺,符合当前低碳经济的要求,但是酶解发提取对酶解的温度,时间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不同产地的黄连以及酶的种类不同,提取的工艺条件也有所差别。

此外,酶的价格也比较的高。

所以在提取工艺的推广开发上有一定的影响。

稀酸盐析法的机理是利用在酸性溶液中小檗碱的硫酸的溶解度大,而盐酸盐在冷水中溶解度非常小的性质。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中主要有效成分是小檗碱。

小檗碱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提取黄连中的小檗碱,并进行鉴定,以了解其化学组成和性质。

一、实验材料1.原料:黄连(购自当地中药店)2.试剂:乙醇、浓盐酸、石油醚、乙醚、甲醇、氢氧化钠、醋酸铅、明矾、醋酸铜、硅胶G、三氯甲烷、甲酸、乙酸乙酯二、实验步骤1.提取:将黄连粉碎后,用乙醇浸泡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到乙醇提取物。

将提取物溶于少量水中,用石油醚和乙醚分别萃取,得到石油醚和乙醚萃取物。

2.分离纯化:将石油醚萃取物用硅胶G进行柱层析分离,以三氯甲烷-甲酸-水(80:10:10)为洗脱剂,得到A组分。

将乙醚萃取物用硅胶G进行柱层析分离,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7:3)为洗脱剂,得到B组分。

3.鉴定:对A组分和B组分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测试,确定其化学结构。

同时,进行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以确定组分的纯度和含量。

三、实验结果1.提取物得率:经过称重和计算,得到黄连乙醇提取物的得率为5.8%。

2.组分纯度:经过柱层析和洗脱剂洗脱,得到A组分和B组分。

经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A组分的纯度为92%,B组分的纯度为85%。

3.鉴定结果:经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测试,确定A组分和B组分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小檗碱和黄连碱。

四、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从黄连中提取并鉴定出了小檗碱和黄连碱。

实验结果表明,黄连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小檗碱,这为其在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同时,实验中使用的柱层析方法能够有效分离纯化小檗碱和黄连碱,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实验建议与展望本实验中使用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提取效率不高、分离纯度不够理想等问题。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提取和分离纯化工艺,提高小檗碱和黄连碱的提取率和纯度。

黄连生物碱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黄连生物碱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黄连生物碱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目的探究黄连生物碱的提取及纯化的方法,以提高黄连生物碱的纯度。

方法对黄连生物碱的提取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进行,其纯化工艺采取单因素试验进行。

结果最佳的黄连生物碱的提取工艺为黄连饮片加5倍量1.5%的硫酸溶液进行3次煎煮;最佳的纯化工艺为黄连提取液用Ca(OH)2调节pH5-6,抽滤,滤液加热浓缩至浓度为每ml含0.24g生药,抽滤,滤液加盐酸调节pH1.5-2,加5%氯化钠溶液使溶解,冰箱中静置过夜,抽滤,滤渣真空干燥,收集纯化物。

结论研究中对黄连生物碱的提取与纯化工艺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黄连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研究黄连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的成分有盐酸小檗碱、巴马汀、黄连碱和表小檗碱等生物碱,主要的功效为清热解毒、泻火、燥湿,对于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同时具有降血糖、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但该药的纯度越高其药效越为显著,因此,研究黄连生物碱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是必要的,对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使用仪器及药物1.1仪器选用美国生产的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德国生产的BP211D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生产的DH-907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1.2试验药物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水为超纯水,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黄连饮片选用经药师鉴定后的干燥根茎。

2方法与结果2.1色谱条件固定相:Eclipse XDB-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mol/L,再以磷酸调节pH4.0;柱温:30度;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45nm。

2.2制取对照品溶液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甲醇制成每1ml含盐酸小檗碱95.6μg的溶液,即得。

2.3制取供试品溶液取黄连提取液1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经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连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及降脂作用侯 宏1,李学刚1*,李 平2,王小华2,冯 平2(1.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400715;2.重庆北碚区中医院,重庆400700)摘要 目的:提取纯化黄连主要生物碱并研究其降脂作用。

方法:采用乙醇浸泡、加酸加碱及大孔吸附树脂提取总生物碱,用萃取、柱层析及重结晶分离黄连生物碱。

以高脂饲料喂养鹌鹑建立高脂模型,观察各用药组对鹌鹑血清TC 、TG 、LDL -C 及HDL -C 影响。

结果:小檗碱、黄连碱及巴马汀有明显降低TC 、LDL -C 水平的作用。

结论:小檗碱、黄连碱及巴马汀有明显降脂作用。

关键词 黄连生物碱;提取;纯化;血脂;鹌鹑中图分类号 R285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4813(2011)01-0007-02 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攻关项目(CSTC 2010AC5007);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课题(2010ZX09401-306-3-10)。

作者简介:侯 宏(1986-),女,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

*通信作者:李学刚,博士研究生导师。

E -mail:xuegangli2000@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 ptis chinensisFranch ,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 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其活性成分为原小檗碱型生物碱,主要包括盐酸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及总生物碱。

研究[1-5]表明,黄连有抗菌、抗病毒、抗心律失常、抗肿瘤、降血糖及降血脂等作用。

黄连提取纯化方法很多,有水提、醇提以及柱层析纯化等[6-8],本实验采用乙醇结合酸溶碱沉的方法提取生物碱并再进一步纯化,在降血脂方面研究提供依据。

1 材料111 药材和试剂 黄连采自重庆石柱黄连GAP 基地;柱层析硅胶D101大孔树脂、乙醇、硫酸、Ca(OH )2(成都科隆试剂公司);脂脉康胶囊(12粒@3板/盒,批号20090502,国药准字ZI4020737,山西安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胆固醇(安徽天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纯度\9218%)。

猪油、鲁花花生油(超市购买),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测定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

112 主要仪器 RE -52AA 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SHZ -D(Ó)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TG16-W 微量高速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E OSBRAVO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13 动物 鹌鹑,雌雄各半,2个月龄,体质量(130?20)g,购于重庆万盛鹌鹑养殖场。

2 方法和结果211 提取和分离 黄连干燥根茎(10kg)粉粹,95%乙醇浸泡24h 过滤,倒出滤液,反复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浸膏2000g,通过预实验,浸膏采用5倍量的015%H 2SO 4溶解,放置2h,再加Ca(OH)2调pH 值9~10,然后其将一部分加入装有D101大孔树脂的柱中,先用蒸馏水洗至无色,再用95%乙醇以2B V/h 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总生物碱的量;另一部分用氯仿、正丁醇萃取,其中取正丁醇萃取物上硅胶柱色谱,并利用重结晶手段,得到化合物小檗碱、黄连碱及巴马汀。

212 黄连生物碱对血清TC 、TG 、LDL -C 及HDL -C 的影响 选用健康鹌鹑70只用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脂脉康组(460mg/kg,按人用量通过体表面积折算)及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总生物碱组(剂量100mg/kg,根据前期血脂实验研究所得)。

除正常组喂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喂高脂饲料(79%普通饲料+14%猪油+6%花生油+1%胆固醇)[9-10]。

于实验开始后第4周禁食12h,颈静脉取血1mL,分离血清,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TC 、TG 、LDL -C 、HDL -C 。

结果用均数?标准差( x ?s )表示,并进行t 检验,见表1。

结果显示,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鹌鹑4周后血清TC 、LDL -C 、HDL -C 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所有药物组均可以降低鹌鹑血脂指标,其中,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可明显降低血清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生物碱降TC 效果不明显,均可明显降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药物组均可提高HDL -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黄连碱降血脂指标最明显。

)7)血脂灵片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王 颖(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摘要 目的:观察血脂灵片和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降血脂的影响。

方法:将30只雄性SD 大鼠分笼饲养,按体质量以随机分组方法分为6组:空白组、高脂模型组、血脂灵片高剂量组、血脂灵片中剂量组、血脂灵片低剂量组、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每组5只。

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按给药剂量进行灌胃给药4d 。

第4天灌胃给药前大鼠禁食12h,于末次给药后除空白组外均用Triton W R -1339进行尾静脉注射造模。

造模后12h 再灌胃给药1次,测定造模后6、12、24、48h 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G 在治疗后24h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105);TC 在治疗后48h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105);LDL -C 在治疗后12h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105);HDL -C 在治疗后12h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105)。

结论:血脂灵片对高血脂症模型大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关键词 血脂灵片;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血脂;大鼠中图分类号 R285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4813(2011)01-0008-02作者简介:王 颖(1975-),女,大专学历,药师。

研究方向:药学研究。

本文就血脂灵片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的药效学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1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SD 雄性大鼠,30只,体重230~280g,由北京维通利华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12 实验方法 受试药物:血脂灵片;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造模药物:Triton WR -1339。

113 实验试剂 013%C MC;019%氯化钠溶液;总胆固醇试剂盒;三酰甘油试剂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

表1 黄连生物碱对鹌鹑TC 、TG 、LDL -C 、HDL -C 的影响( x ?s ,n =10)mmol/L组 别T C TGL DL -CHDL -C正常组 6.29?0.81 2.37?0.971.83?0.902.54?0.57模型组34.88?1.01## 5.65?1.92# 28.36?1.16#5.32?0.33##脂脉康组33.97?1.27 2.76?0.48 21.23?1.74v 6.30?0.27 小檗碱组22.46?2.72v2.74?0.4517.72?2.87v v 5.62?0.41黄连碱组23.54?3.75v2.56?0.2216.36?3.76v v5.87?0.46巴马汀组25.55?4.75v 2.96?0.52 20.78?3.13v 5.77?1.05 总生物碱组31.79?7.393.27?0.8125.48?2.346.01?0.46注:与正常组比较,#P <0.05,##P <0.01;与模型组比较,v P <0.05,v v P <0.01。

3 小结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增加已成为当今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因此,具有降压、降脂功效的药物研发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实验建立鹌鹑高血脂模型,结果表明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均能显著降低TC 、TG 及LDL -C,有望开发为降血脂类药物。

参考文献:[1]崔学军.黄连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6,9(5):469-470.[2]丁秀丽.黄连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899.[3]王静,张国成.黄连素治疗老年Ò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193-194.[4]左彦方,郭毅,姜昕,等.小檗碱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及血脂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5):204-207.[5]魏敬,蒋建东,吴锦丹,等.盐酸小檗碱的调脂作用的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1):49-51.[6]张乐佳,夏新华.黄连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成药,2001,23(6):398-400.[7]武佳,谭桂莲,杨红.黄连中盐酸小檗碱提取工艺探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437-438.[8]胡冬华,袁绪富.黄连素的提取及分子活性部位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1):67.[9]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19-520.[10]侯永坤,潘雨利,冷艳华.脂溶胶囊对高脂大鼠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8,28(11):843-845.(收稿日期:2010-10-1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