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钟南山事迹个人学习心得感悟5篇20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钟南山事迹个人学习心
得感悟5篇2020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钟南山事迹个人学习心得感悟1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一一题记
2020年的春节,祖国大地一片肃杀与冰冻,天空乌云密布,没有往年热闹的气氛,也没有大人的快乐笑容。

手机上不断变化的数字让我不寒而栗,我一直关注着新闻,也一直关注着他一一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一一钟南山!
他两鬓斑白,镜片后一双坚毅的眼神和一张刚毅的脸庞,让人肃然起敬。

谁又能想象到,他已经年过八旬了?
本来按照退休原则,他已经不必再奋战在抗疫最前线了,但他却向死而生,在得知疫情的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赶往湖北武汉。

十七年前,他奋战在抗击非典最前线,十七年后,他再战防疫最前线。

你瞧,他坐在开往武汉的高铁上时,累得忍不住开始闭目养神了,尽管是打瞌睡时,他也是双眉紧锁,好像在思索着该如何打赢这场“防疫战争”。

他再三提醒: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

但是,一月十八日晚,八十四岁的他仍然二话不说奔向了防疫第一线。

其实,他也是为人夫父,也有温馨美好的小家,也有亲人,但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有国才有家!他在大局面前无一丝私心,他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他最爱的祖国。

身临一线,他也十分担忧,但一旦祖国有需要,
他仍会全力以赴地冲到抗疫最前线,无惧各种风险。

钟南山,正像他的名字一样,在防疫前线像座大山一样屹立不倒,时刻警示着我们一一中国人绝不能在疫情面前卑躬屈膝,疫情迟早要被我们中国人所打败!
钟南山,他像一棵苍天大树抵挡住疫情的猖狂袭击,牢牢地控制住了疫情的发展,庇护了我们,免遭病毒的袭击。

他不正像“保护神”一样保护着我们吗?
钟南山,他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前方的路,使我们美丽又伟大的祖国不再完全被病毒肆虐,同时也照亮了我们每个人心底那一片善良、勇敢、坚强的天地。

钟南山院士,他既是院士,也是战士,同样是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更是我心目中的好榜样,我十分敬佩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钟南山院士难道不像春蚕一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吗?让我们牢记这场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一一钟南山院士吧!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钟南山事迹个人学习心得感悟2
在这次疫情之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得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我们之所以会这样相信他,是因为在17年前的那场SARS战役中,他就是中流砥柱!
17年后,已经84岁高龄的钟老又一次站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
很多人都说钟南山是个英雄,但是作为英雄钟老这一辈子都做了什么?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的英雄人物呢?
老一辈中国的科研英雄,从之前的邓稼先到现在的的袁隆平、钟南山,年轻一辈的科研人员他们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也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品质,在新的时代他们能不能成为这样名留青史的英雄呢?
钟老这一辈子很有传奇性,像网上流传很广的那些钟老年轻时候的事迹,他曾是个体育健将,曾经荣获过全运会400米栏冠军,虽然这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足以拿来自豪一辈子的成就了,但是对于钟老来说,这只是他人生的一个小小的插曲!
钟老的绝大部分成就都在医学领域的,钟老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性哮喘这个概念,这个观点后来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编写到哮喘全球防治战略采用;另外钟老还系统的分析了我国慢性咳嗽病因,他阐述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食道神经炎症机制,再就是证实了早中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中有60%存在着蛋白营养不良问题,然后他又提出并补充了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等等,我知道大家一定对这些一头雾水,不过没关系,这些都是很专业的问题,咱们外行也没有必要了解,其实我们从其他角度可以非常直观的了解钟老的贡献,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计划,即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而且他还是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还有就是863计划、十一五科技攻关等等这类水平的10来项重大科研项目!
所谓的973计划呢,就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这个项目的定位就是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
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你看这个定位,就知道这个项目的分量了!
另外呢,还有863计划;863计划呢,其实就是80年代的时候,美国正在跟苏联打冷战,然后提出了一个星球大战计划,可能很多朋友也听说过,咱们国内的几位老科学家也向国家提出建议,要追赶世界高新技术,然后当时是小平同志亲自批示,然后就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也就是863计划,不过无论是973计划还是863计划,在16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的计划取代这些,那就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的时期就要有新的要求啊。

所以钟老承担的课题项目都是这个级别的,另外钟老还主持了十一五科技攻关,这个是属于国家的5年规划项目,说起这个5年规划的历史还挺悠久的,从1953年开始第1个5年规划到现在,16年到20年属于第十三五规划,马上咱们要开始十四五了,咱们这个5年规划当年也是学那个苏联老大哥的,当年学习这个5年规划的国家还挺多,但是现在呢,据我所知好像也只有咱们,我觉得这也是咱们国家的一大优势,因为可以制定长期国家战略。

那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钟南山这样的人呢?答案就是父亲也是英雄,终老的父亲是谁呢?他的父亲叫做钟世藩,是中国最早的那一批儿科医学专家,在1930年的时候毕业于北京的协和医学院,后来又在美国的纽约州立大学取得了博士学位,1949年的时候受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医学顾问,你看在当时那个时代他就是中国最顶尖的医学家了!
但是钟南山的父亲也就是这位钟世藩不仅仅是一位医学泰斗,1949年建国前期的钟世藩是当时广州中央医院的院长,国民党败退___的时候,要求钟世藩把广州中央医院的钱全都带走,全家一起去___,钟世藩当时断然的拒绝,所以你看,钟南山钟老今天的所作所为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家门的家风就在这儿呢,咱们中国不是有一句话嘛,老子英雄儿好汉!
在钟南山身后,咱们中国的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他们怎么样了?
我觉得这个要分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能力,另一方面呢是品格;
先说能力吧,教育部在年前发出的数据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的总数是874万,而且研究生的比例也在提高,很多一线人员都是有留学背景的,具备了更多的国际视野,再加上了国家的科研支出比例在不断增大,也有很多针对年轻人的基金项目,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整体是有一个整体激励政策的,所以说呢,从能力上讲,年轻一代的整体科研水平肯定是要比之前高的,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呢,我们下一代的科研人员水平肯定还会更好!
那品格方面咱们就拿这次的疫情来说,你随便打开手机,医护人员让人感动的瞬间简直多到数不过来,就像我之前说的,那种根植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义”字,总会在最危难的时刻彰显出来,还记得那句诗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所以,在我看来,钟南山钟老绝对当得起“国士无双”这4个
字,而且钟老同时也是一种象征,在他背后,还有一大群抛家舍业默默付出的人,在这次疫情战役当中,他们顶在了最前线!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钟南山事迹个人学习心得感悟3
人物小传
钟南山,中共党员,1936年10月出生,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非典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

钟南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全国白求恩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97年当选党的十五大代表,为全国政协第八、第九、第十届委员。

钟南山,一个在“非常时期”家喻户晓的名字。

严谨、严肃,不苟言笑;率真、认真,魅力十足。

他是义无反顾的勇敢战士,
他是众望所归的道德楷模,
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着妙手仁心的医者传奇。

责任如山
2003年的春天,我国突发非典疫情。

在最早发现疫情的广东省,有一种声音清晰而坚定:非典并不可怕,非典可防可治!首先迎击非典疫情的广东省呼吸疾病医学专家,在致病病原不明、没有特效药的
情况下,短时间内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办法,即“三早三合理”,即“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并发症”,把这些病人从死亡边缘上拽了回来,有力地粉碎了“怪病蔓延,无药可医”、“染病必死”的谣言和由此引发的恐慌。

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就是后来闻名动全国乃至国际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无硝烟的战争,惊心动魄。

从收治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例非典型肺炎患者开始,其时67岁的钟南山就以非凡的勇气站在战斗的第一线:非典病人送来时,他亲自检查,制订治疗方案;检查患者口腔,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处;提议把各医院不幸感染倒下的医护人员和最危重的病人送到呼研所来……
别人赞他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钟南山付之一哂:“我们就是搞这个的,不干谁干?”
真正的压力,来自那几次著名的“发言”。

从“非典可防可治不可怕”到质疑权威机构的结论,钟南山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疫情正肆虐,有权威机构传来消息,在病例中发现了典型衣原体,并建议对同类病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钟南山对此表示质疑:“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临床的实践都不支持衣原体是非典致病病原体这一结论。

我认为非典由一种未知病毒致病的可能性较大。

是什么,不能轻率定论。


后来,在一片“对非典已经有效控制”的乐观判断中,钟南山
又一次直言:在病原体未明,没有找到对病原处理方法的情况下,不宜用“有效控制”的说法,用“有效遏制”比较客观合适。

钟南山的几次讲话对稳定人心起了很大作用。

最早被非典灾难侵袭的广东,社会稳定,不停课,不停产,不停市,不停止办公,还如期举办了广交会。

出现在媒体前的钟南山,面沉如水,语气平淡,无人窥见他内心的波澜。

事隔一年,在和网友对话时,他终于打开心扉:“在大家都对疫情缺乏把握的时候大胆发言,压力可想而知。

这个事情你没有完全的把握,但需要你做出决策。

我所面对的不是一般的学术问题,而是生与死。

科学研究往往在反复验证以后才做出最后判断,但紧要关头如果你慢慢研究,后果不堪设想。

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如果你还不敢负责任,犹犹豫豫,就会导致更多的死亡。

当然,我大胆发言不是没有依据的,是集中了多数人的看法和智慧才得出的结论。


在钟南山等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广东省创下了非典患者在全国死亡率最低、治愈率最高的佳绩。

2003年6月,广东省举行“抗击非典表彰先进大会”,钟南山被授予唯一的特等功。

这一年,他还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并被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

情深似海
非典一役,钟南山誉满华夏。

但如果认为他此时才“功成名就”,就大错特错。

早在20世纪90年代,身为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他,就以“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
名扬南粤大地,1997年,他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

很少人知道,钟南山是侨眷。

钟南山的父母早年留学美国,他和妻子的大部分亲戚都在国外。

父亲钟世藩是中山医科大学的儿科一级教授,当年从美国学成归国,在其时广州最大的中央医院任院长,掌管着医院一笔13万美元的巨款。

解放前夕,国民党中央卫生署的一名官员到家里来了四五次,动员父亲将这笔款子带往。

父亲虽然不问政治,但还是觉得应该留在祖国大陆。

当时的情景,给年仅13岁的钟南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家庭出身,在那个时代,也曾为钟南山带来不公正的待遇,“当年我是华南师大附中的第一名,可以保送到苏联留学,不让去。


1955年,钟南山考上了北京医学院。

然而,真正当上医生,已是10多年以后。

“我当过农民,干过宣传队,当过锅炉工人,当过北医校报的编辑,什么都干过。

我并不觉得后悔,因为这些经历让我懂得了社会的酸甜苦辣,知道珍惜自己的时间,知道珍惜得到的学习机会。


1971年,他调回到阔别多年的广州。

几经转岗,最后落脚在“慢支防治小组”,一干就是30多年,最终成为呼吸疾病的权威。

“穿了白大褂,当医生却不太合格。

”钟南山常常提起早年把胃部出血病人当成结核病咳血的“误诊”事件,“就是这件事使我明白,做医生光有心是不够的,还要有一身好本事,才可以真正帮助到人。


1979年至1981年,钟南山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研修。

面对导师先入为主的轻视,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长期学俄语的他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攻克了语言关,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

在英国进行关于吸烟与健康研究时,为了取得可靠的资料,他让皇家医院的同事向他体内输入一氧化碳,同时不断抽血检验,一直坚持到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2%才停止。

实验取得了满意效果,钟南山却几乎晕倒。

要知道,这相当于正常人连续吸60多支香烟,同时抽800cc的鲜血。

回国之前,导师丹尼主动致信中国驻英大使馆,信中说:“我跟国外很多学者共事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学者像钟医生那么勤奋,跟我们协作得那么好,出那么多成果,我衷心地表示祝贺。


钟南山把这封信寄到广州给父亲看,一贯对他严苛的父亲第一次表扬了他。

年过40的钟南山流泪了。

多年以后,说起这一幕,他依然红了眼睛:“父亲几乎从未表扬过我,总是指出我的缺点和不足。

但这次看到我真的为中国人争了点气,他表扬了我。


从当年谢绝盛情挽留回国,到与非典殊死搏斗,20多年过去了。

回首往事,钟南山说:在国内做研究,困难要多一些,有时国外只要一年时间,国内要3年,但这是为自己的国家干,心里踏实,有成就感。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钟南山事迹个人学习心得感悟4
十七年前的非典,横行霸道,傲慢不羁地走遍全国。

你可曾想
过,你带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可知你的肆意妄为,令多少人惴惴不安?
尽管这样,却依然有人不畏不惧,挺身而出。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短短十二字,落地有声,铿锵有力。

十七年前,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站了出来。

从非典出现到消失的一年时间里,他始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他将自己的安危置外,不顾风险地救治病人、寻找治疗的方法。

在上级说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是衣原体时,说非典得到控制时,他顶住压力,说了真话。

他说:“非典的元凶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
“我们顶多叫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没有到位!”
两句话,犹如平地惊雷,响得叫人害怕。

非典消失后,他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荣誉。

他却重归于寂静。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今,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蔓延至全国,来势汹汹。

耄耋之年的他不得不再一次出山抗击疫情。

他告诫我们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在说这句话的两天前悄悄地去了武汉。

在疫情面前,他同十七年前一样,实事求是。

坦然道出这次肺炎会人传人,叮嘱大家出门要戴口罩。

他,犹如在无边阴霾中生出的丝丝光线,驱赶了黑暗。

而人们只要见了“钟南山”三字,便不觉惶恐,只觉心安。

他是“身着白衣,心有缎锦”的白衣天使;是实事求是敢说真话
的刚正之人;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无双国士。

他是钟南山院士。

令人更加动容的是,我们中国,有无数个“南山”。

他们在国难面前,在酷暑与严冬中逆着万千车流,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

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勇敢交锋,以自己的身躯为大家小家筑起守护的长城。

他们将自己放下,撑起万家团圆,灯火通明。

你听,那一个个热血的心跳,那一次次跳动的脉搏。

你看,他们是无畏的勇士,他们是逆行者。

逆行者,永不被打败。

人的一生是万里山河,来往无数客。

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哪怕用微弱光芒,也要把天地开创,这便是中国的脊梁。

愿钟南山院士寿比南山,愿我们可以常见“南山”,愿南山之外更有南山。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钟南山事迹个人学习心得感悟5
非典一役,钟南山誉满华夏。

但如果认为他此时才“功成名就”,就大错特错。

早在20世纪90年代,身为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他,就以“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名扬南粤大地,1997年,他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

很少人知道,钟南山是侨眷。

钟南山的父母早年留学美国,他和妻子的大部分亲戚都在国外。

父亲钟世藩是中山医科大学的儿科一
级教授,当年从美国学成归国,在其时广州最大的中央医院任院长,掌管着医院一笔13万美元的巨款。

解放前夕,国民党中央卫生署的一名官员到家里来了四五次,动员父亲将这笔款子带往台湾。

父亲虽然不问政治,但还是觉得应该留在祖国大陆。

当时的情景,给年仅13岁的钟南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家庭出身,在那个时代,也曾为钟南山带来不公正的待遇,“当年我是华南师大附中的第一名,可以保送到苏联留学,不让去。


1955年,钟南山考上了北京医学院。

然而,真正当上医生,已是10多年以后。

“我当过农民,干过宣传队,当过锅炉工人,当过北医校报的编辑,什么都干过。

我并不觉得后悔,因为这些经历让我懂得了社会的酸甜苦辣,知道珍惜自己的时间,知道珍惜得到的学习机会。


1971年,他调回到阔别多年的广州。

几经转岗,最后落脚在“慢支防治小组”,一干就是30多年,最终成为呼吸疾病的权威。

“穿了白大褂,当医生却不太合格。

”钟南山常常提起早年把胃部出血病人当成结核病咳血的“误诊”事件,“就是这件事使我明白,做医生光有心是不够的,还要有一身好本事,才可以真正帮助到人。


1979年至1981年,钟南山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研修。

面对导师先入为主的轻视,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长期学俄语的他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攻克了语言关,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

在英国进行关于吸烟与健康研究时,为了取得可靠的资料,他让皇家医院的同事向他体内输入一氧化碳,同时不断抽血检验,一直坚持到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2%才停止。

实验取得了满意效果,钟南山却几乎晕倒。

要知道,这相当于正常人连续吸60多支香烟,同时抽800cc的鲜血。

回国之前,导师丹尼主动致信中国驻英大使馆,信中说:“我跟国外很多学者共事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学者像钟医生那么勤奋,跟我们协作得那么好,出那么多成果,我衷心地表示祝贺。

”\ 钟南山把这封信寄到广州给父亲看,一贯对他严苛的父亲第一次表扬了他。

年过40的钟南山流泪了。

多年以后,说起这一幕,他依然红了眼睛:“父亲几乎从未表扬过我,总是指出我的缺点和不足。

但这次看到我真的为中国人争了点气,他表扬了我。


从当年谢绝盛情挽留回国,到与非典殊死搏斗,20多年过去了。

回首往事,钟南山说:在国内做研究,困难要多一些,有时国外只要一年时间,国内要3年,但这是为自己的国家干,心里踏实,有成就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