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书写工具及其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的书写工具及其特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任何一种艺术效果的呈现,都离不开其所使用的工具,书法亦不例外。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书法是在毛笔和书写材料演进的前提下发展的。
而毛笔作为书法艺术表现的主要工具,在其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既道出了毛笔的特性——软,又进一步阐明了毛笔这一特性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奇怪。
宗白华先生就认为,汉字能够成为艺术品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中之一便是——中国人用的是毛笔。
古人关于毛笔的论述颇多,如董逌《广川书跋--欧阳询帖》云:“余求前人论书,必先择笔……韦昶善书而妙于笔,故子敬称为奇绝。
然书必托于笔以显,则筋骨肉理皆笔之所寄也。
”
目前出土的汉代毛笔较多,如居延、敦煌马圈湾、武威磨咀子、江陵凤凰山汉墓、尹湾汉墓、连云港西郭宝墓等地均有汉代毛笔出土。
1931年1月,西北科学考察团在蒙古额济纳破城子发现一支汉笔——“居延笔”。
马衡先生记其形制为:
笔管以木为之,析而为四,纳笔头于其本,而缠之以枲,……笔管长20.9厘米,冒首长0.9厘米,笔头(露于管外者)长1.4厘米,通长23.2厘米,圆径:本,0.65厘米,末,0.5厘米。
管本缠桌两束:第一束(近笔头之处)宽0.3厘米,第二束宽0.2厘米。
两束之间相距0.2厘米。
1985年4月,连云港西郭宝汉墓中,出土了一支汉代毛笔,笔杆末端有残长18.9厘米,木杆直径0.75厘米,笔头部分上面冒首1.8厘米,在冒首的杆端0.3厘米处向后缠以丝麻紧固笔头,……整笔残长21.2厘米。
笔毫总长3.2厘米,露毫2.5厘米,笔毫为兔毫。
王充曾云:“知能之人,须三寸之舌,一尺之笔。
”汉一尺约合23厘米余。
居延、敦煌马圈湾、武威磨咀子、江陵凤凰山汉墓、尹湾汉墓、连云港西郭宝墓等地出土汉笔长度皆约为汉一尺。
据史料记载,汉代毛笔的笔柱用兔毫或鹿毫之类的硬毫,被则用羊毫之类的软毫。
(笔头之中心谓之柱,其外谓之被)马衡先生断言:居延笔毫端呈白色者,必羊毫之被也。
我们根据居延笔实物中笔头与圆径的比例图及其仿制的图片(图1),可以发现其锋径与锋长的比例约为一比二,笔肚较为饱满,且笔毫末端缠紧载入笔杆达三分之一的毫(即长毫做短锋笔)。
这样制成的毛笔锋短中实,提按顿挫不易散毫,且蓄墨量大,正适合了汉简隶书中夸张波磔大幅度提按动作的表现,以及迅疾的简牍草书中相间的游丝和痛快沉着的大波磔、长竖的书写,使书写者在连续快捷的书写中使转自如。
此外,根据出土的毛笔实物可以证实,秦以后的毛笔,才将笔头纳入笔杆腔中,变笔头之中空为中实。
战国及其以前的毛笔笔毫是裹在笔杆的外围,以丝线捆扎,并涂漆加固。
这种毛笔笔头中空,且笔锋较长,只能以极小部分的笔尖书写,楚简墨迹中普遍存在的露锋显尖的起收笔形态和扁方的线条特征(楚简图2),就是因毛笔的性能所造成的。
汉简牍的书写材料及其特点
纸未发明之前,中国文字书写所使用的材料,包括甲骨、金石、砖瓦、竹木、绢帛等。
这其中以竹木使用最为广泛和普遍。
它们以取材方便、易于制作、保存和书写的优势,盛行了千余年之久,几乎贯穿了中国古代汉字字体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
简牍的材料分为竹和木两类。
《说文》曰:“简,牒也,从竹间声。
”牍,从片,片是剖开的木。
《说文》曰:“判木也,从半木,凡片之属皆从片。
”所以,竹质的被称之为“竹简”,木质的被称之为“木牍”。
将竹木条变为书写的材料,需要经过几道工序。
首先,要将片解出来的竹、木条,进行“刮削”,使其平整、划一,并将书写的一面打磨光滑。
其次,要对竹、木条进行“杀青”。
“杀青”,即用火把竹、木片中的水分烤干,为防止腐朽。
最后,竹、木片“杀青”定型后,还要涂刷胶体来防止渗墨。
经过处理后的竹、木条平整、光滑,与毛笔的摩擦较小,容易表现流畅、飘逸的线质。
有些学者根据长度有限的竹木简牍与成熟隶书的扁方结构特征,认为:“隶书自汉武帝时开始向扁阔的结构定型,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在狭长的竹木简上要尽可能将字写得大,而一简中容字又要多,容字多就可以节省篇幅,但是字与字之间不能太挤,要留有一定间距,以便能清楚舒服地阅览,于是将受篆书影响而保持纵势的古隶尽量压扁,下垂的波磔使其向左右伸展。
”[4]这种推测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非完全符合事实。
根据秦简和汉草书简牍中长方结构的字与简册上字的多少安排,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书写者并非有意要考虑在单个简牍上为容纳更多的字,而将字形压扁。
梁培先认为由篆书之纵势向隶书之横势演变的关键因素是:各类宽幅面的木牍、木简的使用解放了毛笔书写的笔势,直接催生了翻折、提按、绞转等等各种变化丰富的笔法的产生,迫使篆书的圆弧状笔势走向解体。
[5]篆书圆弧笔势的解体,隶书翻折方笔的出现,才是了隶书横扁体势产生的根本原因。
所以说,汉字由篆书之纵长向八分之横扁过渡,是受书写材料、笔势和贯气方式的变化等综合因素影响的。
竹木简牍有限的长度,并非是文字由纵长(篆书)变为横扁(隶书)的直接原因。
即使,当时字形的演变受到简牍的宽度所限而致,也只可能是发生在隶变的初期。
汉代的书写方式考察
书写方式,是指书写者的书写状态。
它包括书写者的坐姿、执笔和运笔方式。
在隋唐以前,由于高案桌椅还未出现,人们不像现在可以伏案书写,而是席地而坐,一手执简一手执笔。
古今的不同书写姿势,自然引发执笔和运笔方式的变化。
关于古人的坐姿与执笔姿势当代一些学者认为:
古人席地而坐,左(手)执纸卷,右(操)笔管,肘与腕俱无著处,故笔在空中可作六面行动,即前后左右以及提按也。
逮宋世既有高桌椅,肘腕贴案,不复空灵,乃有悬肘悬腕之论。
[6]
写字执笔方式,古今不能尽同,主要随坐具不同而移变。
席地时代不可能有如今天竖脊端
坐、笔管垂直的姿势……我曾注意观察古代人物画中所绘写字执笔姿势,……各图执笔,无疑也都是斜的。
[7]
沙孟海、杨森等都在有关古代执笔方式的文章中,列举了古代图录文献中的执笔图,如顾恺之《女史箴图》、阎立本《北齐校书图》(图3)及《斫琴图卷》等,加之西晋永宁二年对坐瓷佣(图4)和一些汉代画像石和壁画(河北望都2号汉墓壁画主记史图和主簿图图5)。
可以说明,席地而坐书写时的“三指斜执笔”(单苞)(图6)是中国古代,尤其是晋唐以前最为常用的执笔法。
“古席地而坐时,左手执卷,右手执笔,卷是朝斜上方的,笔也向斜上方倾斜,这样卷与笔恰好成垂直状态。
此时握笔最省事、最自然、最实用的方法就是用拇指和食指从里外分别握住笔管,再用中指托住笔管,无名指和小指则仅向掌心弯曲而已,并不起握管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三指握管法与今日我们握钢笔、铅笔的方法一样。
”[8]
人们将秦汉时期的这种书写方式称之为“简牍书写方式”。
它具有用指、腕灵活,纵向取势自然、快速书写的特点。
并且,简牍书写方式对简牍文字形态和书体的演变是息息相关的。
“简牍文字右向倾斜,是当时人们书写运指为主,自然生理因素造成的左高右低字态。
由于生理原因,汉字横画的书写,若强调用腕,会左低右高,若强调用指,则相反;强调用指,字右部折笔易连成一条左旋的弧线。
”[9]“秦简的字势与左手执册,右手写字的姿势有关,其意义在于能对平稳的篆体线条造成破坏,促进隶变的进程。
”[10]
唐宋以后,高案桌椅和纸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姿势,人们的执笔方式也由“单苞”逐渐变为“双苞”(拨镫)。
特别是条屏、立轴书法作品的出现,使肘、腕的用笔方式也开始成为主流。
书写活动是书写者在书写工具、书写材料和书写方式三方面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它们之中任一的改变都会对书写活动产生影响。
书写工具的改进,书写材料的改善,书写方式的改变共同促使了书法用笔的拓展,进而引发汉字笔画形态、结字体势的变化,促使不同书法艺术风格的产生,甚至新书体的衍生和流变。
注释:
[1] 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马衡.记汉居延笔.老北大讲义——中国金石学概论[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P201
[3] 石雪万.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代文房四宝[J].《书法丛刊》.1997,4.P87
[4] 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书法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P51
[5] 梁培先.竹简、木简、碑刻的“形”与“质”[J].《中国书法》.2009,3.P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