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

实施意见

(来源:广州日报)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定》,就我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总体思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城市的灵魂。广州作为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也是中外文化交融交汇之地,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要坚持以人为本,站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高度,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谋划发展,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把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实施文化发展优先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引领作用。要按照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总要求,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立足本土与对接国际相结合、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践行“城市・文化・生活”的实践模式,以人为主体,以城市为舞台,以文化为引领,以生活为依归,以彰显“千年商都”,建设“文化创意之都”、“国际重大活动举办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为主攻方向,通过实施“四大工程”、打造“三大平台”、实现“三大提升”,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改善市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科学发展,建设幸福之城。

2.发展目标。到2015年,把广州建设成为文化引领作用更突出、文化产业更强大、文化特色更鲜明、文化服务更惠民、文化影响更广泛、文化软实力更雄厚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市,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文化名城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施文化引领四大工程

(一)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3.弘扬城市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厚于德、

诚于信、敏于行”的新时期广东精神。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等“关爱行动”和形式多样的城市公益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广州城市历史和人文知识的传播,增进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团市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市委党史研究室、广州警备区)

4.开展全民修身行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加强现代公民素质教

育,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城市公共文明

建设。推进廉洁广州建设,增强全民反腐倡廉意识。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设

志愿者之城。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建设“健康广州”。建立社会心理咨询和辅导队伍,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体系。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

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知足常乐的社会心态。(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纪委、市社工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文明办)

5.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扎实推进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

展学习型机关、社区、企业、家庭等创建活动,办好“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活动,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抓好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国民教育

体系建设,支持开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实施市民科学文化教

育和艺术素养提升计划。(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科协、市文

明办)

(二)城市文化名片工程。

6.“海上丝路”名片。加强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和整合,

推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选址建设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纪念广场、海上丝绸

之路博物馆,规划建设广州海事博物馆,保护利用沙面西式建筑群、粤海关、

古代造船工场遗址等文化遗址景观,以南海神庙、黄埔古港古村为依托构建大

型主题文化区域。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各节点城市的交流联谊,策划举办“海

上丝路”文化之旅活动。推动相关主题文艺精品创作,打造广州海上丝绸之路

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凸显广州自古以来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重要城市

的历史地位。(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配合单位:市旅游局、市外办、广州海事局、海珠区、荔湾区、黄埔区)

7.“十三行”名片。依托白鹅潭商务中心,建设“新十三行”商业街区,

再现“十三行”历史盛况。规划建设“十三行”历史博物馆,复建“十三行”

会馆,整合周边遗址及街区,构建具有浓郁商贸文化特质和西关风情特色的

“十三行”大型主题区域,打造融文化观光、休闲购物、时尚体验于一体的

“十三行”国际商贸文化旅游项目。加强与“十三行”贸易相关国家和城市之

间的文化经贸交流,举办“十三行”商贸文化节。挖掘“十三行”商贸文化内涵,把“新十三行”商业街区和历史博物馆打造成展示商贸文化的重要平台,

凸显广州“千年商都”历史底蕴,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牵头单位:荔湾区,配合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市档案局、海珠区)

8.“广交会”名片。规划建设“广交会”展览馆。利用“广交会”展会和

展馆,推动文商结合,搭建广州文化产品和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建设国际

知名的文化产品交易集散地。积极探索“文化兴商、旅游促商”新实践,举办

凸显岭南风格、广州特色的系列文化活动,推介文化旅游景区、线路和休闲娱

乐项目,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世界商贸会,扩大“广交会”的国际影响。(牵头单位:市外经贸局,配合单位: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市建委、市国土房管局、

市规划局、市经贸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工商局、市旅游局、市知识

产权局、市外宣办、海珠区)

9.“北京路”名片。推动北京路至天字码头城市传统中轴线全线贯通和整

体风貌建设,加快周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传承与更新改造,推进南越王宫博

物馆、大小马站书院群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规划建设老字号一条街、广州现

代旅游服务街。挖掘千年古道、宫署、造船、水关、药洲及大佛寺遗址,把北

京路街区建成开放式历史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岭南文化核心区丰富的历史文

化资源。举办广府庙会活动,打造广府文化博览区,擦亮广府文化品牌。(牵头单位:越秀区,配合单位:市经贸委、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

10.“广州花城”名片。建设花市牌楼和花市博物馆,推进广州“迎春花市”

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把“迎春花市”办成赏花买花、品尝美食、

观摩表演和新春祈福融为一体的市民嘉年华。依托海珠生态城建设具有花城特

色的标志性主题花园,建设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城市花园和主题花景,打造精

品花园和名园,形成观花旅游景点。举办国际性花卉及园林博览会,办好花卉

文化节庆活动,加强市花“红棉”标识的推广运用。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布

局好花的产业、花的环境、花的社区、花的品类,形成四季花开、满城春色的

花城景象,展示花城风采与魅力。(牵头单位:市林业和园林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工商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局)

11.“食在广州”名片。连片建设兼具风情美食、文化旅游功能的美食风情街,以番禺大道为依托规划建设具有广州风情的地标式美食街区,改造提升广

州美食园、惠福美食街等美食街区,选址建设广州美食博物馆。发挥“中国粤

菜峰会”等平台作用,深化广州饮食文化研究。举办“广州国际美食节”等大

型节庆活动,推介广州餐饮品牌和美食企业,吸引世界知名菜系、风味食品集

聚广州,推动饮食文化与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民俗节庆等深度融合。开发以

美食街区为背景或主题的文化产品,擦亮“食在广州・中华美食之都”品牌。(牵头单位:市经贸委,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市文化广电新闻

出版局,相关区、县级市)

(三)文化遗产传承工程。

12.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和全面整合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抓好“千年商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加快南越国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推进建设南粤先贤馆和华侨博物馆。完善文物保护层级管理体系,建立健

全层级文物保护责任制、文物利用制度和文物安全监管网络,制定和实施重点

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加快建设非遗馆、粤剧艺术博物馆等标志性非遗展示中心,选址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和展示、传播、保护区域。加大对粤剧粤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