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格利:评巫鸿《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
品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MING RI FENG SHANG73艺 术 设 计文|陈丽宇品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我是先读了《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才知道巫鸿居然是外国人,对于这件事怀疑了很久,于是又读了一遍。
关于作者巫鸿先生,自然是头衔一大堆。
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曾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系,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
之后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就读于哈弗大学,随后在哈弗大学美术史系任教。
在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芝加哥大学。
2000年建立了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任主任等。
如此的成就,他的第一本书也就是我们讲说到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考性》一书,获得了当年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
根据书封的描述本书是对佛教碑刻流行与中国之前一处最重要时刻画像遗存的全面分析和描述,该遗存极大地融合入了汉代的历史和文化。
让我发现国内的学术研究比较缺少体系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成系统的例证,国内大学的学术研究很大程度上也趋于纸上谈兵,对文献资料研究、再研究,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学生对实物、和实地考察、以及一系列具体操作的陌生,导致大学学术研究出现一系列弊端,对以上问题进行导论。
第一篇千年学术研究,梳理了自从宋代以来千年之间对武梁祠的研究资料,以及历代发现、研究武梁祠的过程,从文献研究中,恢复原貌、查漏补缺。
可考证性的东西比较多,而且看出专业的学术研究一定要以实物、实地考察为主。
考虑到大学的某些研究,或者论文有很多则是纸上谈兵,用很多别人的研究成果步步贴贴就是自己的论文,却很难接触到事物,没有确切的感受。
或者说在大学毕业后形而上的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对于一些实际操作的东西却有些不擅长,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或者连连思想上都有些不擅长,因为我们掌握的东西就有点不足,不精确。
因为我们得到东西的渠道是有限的,以说都不是一手的,有很多条件限制着我们获得东西,博物馆、美术馆体系的不全面,在中国博物馆看到的关于中国历史体系的东西甚至没有在美国看到的全面,条理清晰。
《传统革新: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一》随笔
《传统革新: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一》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综述 (1)1. 对巫鸿教授其人其作的初步了解 (2)2. 本书的主题与背景简介 (3)二、巫鸿美术史研究的核心理念 (4)1. “大美术史”观 (5)2.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6)3. 对中国古代美术史的新解读 (7)三、具体案例分析 (8)1. 《兰亭序》与书法艺术的传承 (9)2. 《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市生活与商业贸易 (11)3. 《瑞鹤图》的构图与寓意解析 (12)四、传统艺术的创新之路 (13)1. 古代绘画中的创新技法与表现形式 (15)2. 当代艺术家的传统元素运用与实践 (16)3. 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17)五、结语 (18)1. 巫鸿美术史研究的独特视角与贡献 (20)2. 对未来中国传统艺术研究的展望 (21)一、内容综述在翻开《传统革新: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一》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历史与创新交织的美术世界。
巫鸿先生的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中国传统美术史的深刻剖析,更是一次对现代美术理论的独特诠释。
书中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中国美术发展历程,其中既有对重要历史时期、代表性艺术家和代表作品的深入探讨,也不乏对美术风格、技法、审美观念等微观层面的细致分析。
巫鸿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视角,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艺术现象娓娓道来,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巫鸿先生在书中不仅关注了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还大胆提出了“传统革新”的观点。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美术不仅需要保护和创新,更需要与现代艺术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实现自我更新和超越。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当代美术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巫鸿先生的文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力量,他对中国美术史的深厚情感和对艺术创新的坚定信念深深地感染了我。
《传统革新:巫鸿美术史文集卷一》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能够激发我们思考和创新的文学作品。
作为“方法”的空间——巫鸿《“空间”美术史》的阅读与思考
CHINESEPAINTING&CALLIGRAPHY 品书随笔大陆首次介绍巫鸿的著作源于尹吉男先生在2005年编著的一套享有盛名的艺术史丛书—“开放的艺术史”。
策划者以全球艺术史的视域介绍了国外近几十年来研究中国艺术史的杰出成果,不仅拓展、开阔了国内学者的学术视野,更是在方法论的层面上给予大陆艺术史学者以“解放和重构”维度意义的启迪。
这套从书包含了巫鸿先生五本著作,即《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2006)、《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郑岩译,2005)、《美术史十议》(2008)、《时空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二集》(2009)、《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特别是他以博士论文为蓝本于1989年出版的《武梁祠》一书,不仅奠定了巫鸿先生在学界的地位,在笔者看来,此书同巫鸿先生已经出版的所有著作比较而言,更具有一种“纪念碑性”的意义和价值,成为海外学者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典范(该书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李文森奖)。
2016年6月20日至22日,应OCAT研究中心的邀请,巫鸿先生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举行了三场题为“‘空间’的美术史”讲座,而后根据讲座内容及讲座后与学者和听众的互动整理成书,是为《空间的美术史》。
作者一开始就在“自序”中阐明“它并非一本专著”,而是作者对自己长时间以来的美术史个案写作的“方法论”角度的反思,即“空间”这个概念在美术史研究和解释中的应用。
在“引言”部分,作者以宏观的视野首先从历时与共时的维度阐释了“空间”这一概念,并从学科的角度梳理、检讨了美术史研究的范式,认为“空间”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和词汇,在传统美术史研究中虽然“出镜率”极高,但是传统美术史并没有建立起一个以“空间”为核心的描述和解释框架,近二三十年来伴随着哲学话语的强势介入和视觉文化研究的深入,传统美术史中“空间”这一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将这个变化称为美术史研究中的“空间转向”。
浅谈巫鸿的《重屏》有感
浅谈巫鸿的《重屏》有感摘要:中国传统屏风的样式、形状、规格和材质的演变,饱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屏风不仅仅是挡风或障蔽的用具,更是身份、政治地位和社会阶层的象征。
《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介与再现》独辟蹊径,以屏风上的传统绘画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屏风”看作一种实物,一个绘画母题,或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绘画媒材,抑或是绘画中图画的再现,其研究视角打破了实物和图像之间的界限,颇具新意。
关键词:传统屏风;绘画一、浅识巫鸿巫鸿,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
1972—1978任职于故宫博物院。
他的著作跨学科性很强,融合了历史文本、图像、考古、风格分析等多种方法,而且富于创见,对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材质、时期、主题的美术作品都颇有启发性。
他的第一本书《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得了该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
《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被《选择》杂志评为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进而被《艺术论坛》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
《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
其参与编写的重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
巫鸿多次回国,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二、屏风的内外空间与结构在屏风的作用上,巫鸿书中谈论两个画的区别时,引出了相对立的两对词语——“窥探癖”和“物恋癖”。
《韩熙载夜宴图》图中,屏风垂直于画面,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观者与场景是分离性质的。
《重屏会棋图》图中,屏风平行于画面,牺牲了屏风的事物感,更类似于“窗户”,观者更容易参与到图画中。
而如果对于具体绘画的主角而言,《韩》图中的主人公,是处于旁观的角度,换句话说,他是看画者在画中的替代目光;《重》图中的主人公,有一个特征就是他的目光竟然游离于画面外,跟观者有目光碰撞,这明显是“物恋”的特征。
反书传统、反左书与“透明之石”的过度阐释——《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献疑
的书 写技 巧 ” 。 …" 基于 这样 的认识 ,他 将反 左 书的 铭刻 看 作 了一 种 极 不寻 常 的现 象 ,从 中 解读 出 了 阴 阳两 界 的 反 向 视 点 , 并 由此 赋 予 了其 巨大 的 美术 史 意 义一 一 “ 阈界点 ” 。然 而 ,在 南 朝 当 时 的 文 献 记
此章主题是 “ 透 明 ”之 石 ,即 通 过 阐 释 南 朝 石
刻 铭 文 与 图像 中 的 反 传统 内 涵 ,揭 示 独 立 艺 术 家创
明” ,“ 一 个 时 代 ”无 法 终 结在 南 朝 ,本 文还 将 涉及 有 关 “ 阈界 点” 的判 断 以及 “ 纪 念碑 性 ” 的收束 时间 问题 。
[关键 词]反书传 统 ;反左 书 ;“ 透 明之石 ” ;过度 阐释 [ 中图分类号] J 0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9 6 7 5( 2 0 1 j )0 5 -0 0 7 5 -0 6
、
“ 众 中清 闲法 ” : 反左 书 的杂体 背 景及 游
在 作 者 看 来 ,书 写 反 字 大 概 是 一 件 艰 难 的 事
戏 性 质
情, 0“ 肯 定 是 首 先 精 熟 于 传 统 的 书 写 方 式 ,而 后
经过 一 个 艰 苦 的 自我 反转 过 程 ,才 能 掌 握 这 种 反常
国古 代艺 术 0 U 开 z A L 0 z > N J 芝 0 A R T s— N s 1 _ 一 弓 m 一美 术性 与设 F l N E A R T s 8 ‘ 吊仂 一 o z —N 。 1 3 \ o 质计 与版 用法 。
载 中 ,反 左 书 却 有 一 个 戏 谑 的 名称 一 一 “ 众 中清 闲 法” ,那 么 ,这 一 名 称 究 竟 何 谓 ?进 一 步 的追 问是 , 反 左 书 有 何 内 涵 ? 出 自怎 样 的 时 代 背 景 ? 与 中 国
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
阅读感受
这本书还对近年中国古代美术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西方学界中,这些 文章被广泛引用和讨论,为推动中国古代美术史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感受
《礼仪中的美术》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 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视角和方法,还为我们揭示了古代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创作 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这本书也提醒我们,在研究历史和文化时,需要 更加注重细节和深度,以便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过去和现在。
内容摘要
在建筑方面,巫鸿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包括宫殿、寺庙、园林等不同类型的 建筑,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同时,作者还对建筑的材料、结构等方面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陶瓷方面,巫鸿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陶瓷作品的分析,探讨了陶瓷艺术的风格和特点,以及它们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是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美术史著作,它不仅为我们了 解中国古代美术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为我们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 视角。
目录分析
从目录的编排方式上看,本书采用了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分类相结合的方式 进行编排。这种编排方式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各个时期和主题的研究成 果和发展脉络。同时,这种编排方式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中国上古和中古美术的全 面研究和深入探讨。
目录分析
从目录的影响力上看,本书的论文在西方学界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文章 不仅对于近年中国古代美术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还为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古代 美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了作者巫鸿教授的学术水 平和影响力,也体现了本书作为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的价值和意义。
简评巫鸿的“纪念碑性”
简评巫鸿的“纪念碑性”作者:孙晓义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4期巫鸿大作《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是一本从建筑、艺术史的角度解构中国历史的著作,虽然角度新颖,但解构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要之,中国古代的建筑与艺术所占据中国历史的分量还不太够——至少从现在的观点出发,中国历史绝大部分应是属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的领域,所以我们不会过分要求巫鸿的作品,更不会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诘难之。
这里要说的是,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贝格利(Robert Bagley)对巫鸿《“纪念碑性”》一书提出了看似严厉的批评,我想巫鸿可能在某些方面触犯了他们的学术感情,对巫鸿的这本书来说,我个人觉得,它不该有如此的对待,因为本书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本书倡导了一个概念,即“纪念碑性”,巫鸿对自己之所以“创造”这一特性给出了说法:“与其试图寻求另一种广泛的、多方法论基础上的‘普遍理论’来解释纪念碑性的多样性,倒不如将纪念碑现象历史化更为迫切和合理。
这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在特定的文化与政治传统中来探索纪念碑的当地概念及表现形式,研究这些概念和形式的原境(context),并观察在特定条件下不同的纪念碑性及其物化形态的多样性和冲突。
”(第五页)这表明,巫鸿从事多年的古代建筑与艺术的研究迫使他不得不提出一个“纪念碑性”的概念,来总括他所研究的各式各样的纪念碑,有了这一“纪念碑性”,众多个研究对象便可列入此一概念之下,成为一部完整的学术著作。
本书包括六个部分:“导论”提出作者的主要观点,上面的引文即出自导言。
第一章“礼制艺术的时代”主要论述商周时期青铜礼器的“纪念碑性”,作者认为,青铜器上铭文的出现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观念已经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即从崇拜“神明”转变成世俗权力的宣扬,因为铭文还是要给人来看的;礼制艺术中也包含着巨大的政权力量。
第二章“宗庙、宫殿与墓葬”,其内容就是这三种“纪念碑综合体”的神圣内涵及其发展演变。
首先,宗庙是人们祭祀祖先的场所,其“封闭”式的建筑理念是为了保存它的“神秘”和“庄严”,便于人们认祖归宗;其次,人们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由宗庙转换成宫殿,是现实政治精英的权力扩张;最后,作者以大量的考古发现为证,说明人们的活动地点从宗庙到宫殿,最后到墓葬是一个时代发展的规律,从而呈现了秦汉大统一时期的历史情形。
评巫鸿《美术史十议》
评巫鸿《美术史十议》作为一个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接触的第一本关于美术史研究方法论的书便是巫鸿教授的《美术史十议》,其中包含了十篇文章。
每一篇都是开放性的,即独立的叙述一个问题,又结合在美术史大叙事的建构中相互印证。
其目的不在于达到某个铁定的结论,而是希望引出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希望可以开阔我们的美术史研究思维,通过探索新的观念和方法,使这个学科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复杂。
从美术史研究的角度,我认为这本书给予我们的价值不仅是文章中呈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带来的思维模式和观点的转变。
标签:巫鸿美术史十议巫鸿先生在美术史的研究方法论上,兼具中国传统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的优点,这和他在西方受过的学术熏陶和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经历有紧密的联系。
这样的经历使他不仅对传统的艺术鉴定方法很了解,更具有西方美术史研究方法的视角,取长补短,相互结合;且重视人类学和美术学的跨学科融通,将考古学和美术史相结合。
他在早年即培养出他同时代人少有的阅读文献的功底,而这对于他未来的学术研究至关重要。
他不仅不是一味的去否定在美术史研究中已有的方法论,还提到以“文化多样性”全面否定历史连续性不过是提供了另一种教条。
他鼓励以一个开放性的视角去研究美术史,所指的开放则包含了多种意义,可以是观察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多元,也可以是对不同阐释概念和历史叙事模式的开发。
这种努力使他在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在整个中国美术史领域里享有声望。
他在与朱志荣教授的访谈中也谈到了对学术研究的看法,认为每种学术传统都和研究的对象有很大联系,每种学术传统都有自己的价值。
学术研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不能把中西方的研究方法对立起来,应该互补,看到每种方法的长处。
[1]《美术史十议》树立了当下美术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重要的问题。
因为是专栏文章,明白晓畅,极富启发性。
在整本书中,“原境”这个概念可谓是贯穿全文。
他强调原境是无处不在的,包括我们把一件艺术品转移到美术馆了,看起来它是孤立了,但实际上它被赋予了一个新的上下文。
建筑文化研究人类学书单
建筑文化研究人类学书单建筑文化研究、空间符号人类学AlSayyad,Nezar,ed.,Forms and Dominance:on the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of the colonial enterprise,Aldershot:Avebury,c.1992。
Amerlinck,Mari-Jose,ed.,Architectural Anthropology,Westport:Beigin and Garvey,c.2001。
?Antoniades,Anthony C.,Poetics of Architecture:theory of design,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c.1990。
Bermingham,Ann,Landscape and Ideology:the English Rustic Tradition,1740-1860,San Marin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1986。
Bourdieur,Jean-Paul,and AlSayyad,Nezar,eds.,Dwellings,Settlements and Tradition: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c.1989。
Boyd,Andrew,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Town Planning,London:Alec Tiranti,c.1962。
?Bourdieu,Pierre,Structures and the Habitus in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1977。
Boyer,M.Christine,Dreaming the Rational City:the myth of American City Planning,Cambridge:MITPress,c1833。
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论
国收藏家带了许多重要的明清绘画作品。20世 纪40年代以后,美国最重要的宋元绘画的鉴藏 家、研究者王季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绘画的研 究,《王季迁读画笔记》集中体现了他的收藏 和研究。在方闻的努力下,王季迁的藏品大部 分花落大都会博物馆,包括五代佚名的《乞巧 图轴》、五代董源的《溪岸图》和元代刘贯道的 《消夏图卷》等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巨作。与 王季迁同时代的另一重要的收藏家顾洛阜,收 藏中国书画作品十分丰富,特别是对于中国书 法的收藏,开创了西方中国书法收藏的传统。 翁万戈编著的《美国顾洛阜藏中国历代书画名 迹精选》详细记录了顾洛阜的收藏,包括宋代 李结的《西塞渔社图卷》、宋代郭熙的《树色平 远图卷》、宋徽宗的《翠竹双禽图卷》,另外还 有马远、刘松年、梁楷、李迪、吴镇、倪云林、 沈周、唐寅、仇英、石涛、八大、王翚等大师的 名作,其中书法作品有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 合传》、米芾的《吴江舟中诗卷》、耶律楚材的 《送刘满诗卷》和董其昌、张瑞图、王铎等人的 书法。同样是在方闻的努力下,顾洛阜的绝大多 数藏品归于大都会博物馆。
20世纪上半叶,汉学家在中国美术史研究 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中亚瑟·卫利在1923 年出版了《中国画的介绍到研究》,1931年还有 《来自敦煌的中国画发现目录》的问世。卫利 主要是对已有的中国绘画研究成果进行选编 介绍,普及了中国美术的知识,引起人们对于中 国美术的兴趣。另一位重要的汉学家福开森则 做了更为重要的工作,他强调艺术品的独特价 值,重视传世文献的解读。1933年,福开森编著 了《历代著录画目》,把目录学的方法应用到中 国美术史研究领域,为以后系统研究奠定了文 献检索基础。在汉学研究传统下,喜仁龙成为
中国古代雕塑中的纪念碑性
中国古代雕塑中的纪念碑性作者:马宏峰来源:《卷宗》2015年第07期“纪念碑性”是巫鸿先生提出的新兴词汇,主要针对于中国古代的美术和文化,和纪念碑比较起来它的内涵更加抽象,不再是指具体的某一事物,而是从历史学的范畴,指某些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一种纪念和代表意义的特性。
巫鸿先生还曾经以“纪念碑性”为主线探究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逻辑,既然中国古代艺术有如此的逻辑脉络,那么中国古代的雕塑是否也可以按照这样的角度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路线,然后借用纪念碑性的角度分析判断其所蕴含的逻辑形式。
1.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雕塑在古老的中国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艺术活动。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陶鹰鼎、玉龙、陶猪等一系列陶制雕塑的出现,拉开了中国古代雕塑发展的序幕。
由于这一时代还没有先进工艺的出现,人们也开始形成最原始的宗教信仰——对于自然界的崇拜,因此几乎所有雕塑都是采用现有的材料(如泥土)模仿自然界的动物或图案,再经过夸张地抽象最终形成极具装饰性的物品。
发展到商周时代的雕塑作品则偏重于动物、人物外形的塑造,此时的青铜艺术发展迅速,因此多出现一些青铜雕塑,后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如图1)由于只有王侯才能使用铜鼎,鼎成为拥有权利的贵族重要的一种祭祀礼器,再加之此鼎体积庞大、造型庄严、纹饰奇特,因此成为商朝贵族权利艺术最典型的象征。
言而总之,这一时期的雕塑多采用一些夸张变形且奇特的纹饰,以达到渲染出一种威严、庄重、神秘的气氛的目的。
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雕塑艺术更成为宣扬王权威严的政治手段,其种类也开始出现多样化,比如建筑装饰、青铜纪念、墓葬明器等方面,最为壮观的莫属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兵勇的形态栩栩如生,人物形象的刻画也精细逼真,从总体看,秦代雕塑朴实厚重、庞大强壮、气势恢弘,具有崇高的审美特征。
到这里必须提一下“武梁祠”,它是山东省嘉祥县武氏家族墓中的一座小祠堂,东汉晚期的桓灵时期所建,祠堂主人事武氏家族的武梁,因此而得名。
关于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思考
祝帅: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理论。
112 Fashion China
学术交流 | Academic Exchange
刻薄的批评,甚至会引起作者的不满。这方面,美术 史界里面有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巫鸿的《中国古代艺 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这本著作写出来以后,一个 叫作贝格利的白人学者发表了一篇尖锐的书评。原作 者巫鸿感到这个书评说得太过火了,是他所不能接受 的。后来国内学术界的李零把巫鸿和贝格利之间的争 论称作“学术科索沃”。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不能有人身攻击,更不能触犯法律的底线。这是批评 成立的第三个前提。
在批评的过程中,被批评的人,即批评对象, 是否接受批评,是否需要回应批评,则因时因地而 异。如果对方的批评水平不是很高,或者所说出的不 是什么新问题,那么他不过是皇帝新装里的小孩,把 大家都知道的常识说出来了,这样的情况下选择不回 应也是一种姿态。但如果对方提出的问题是有建设性 的,而且文风是容易被批评者接受的,这个时候被批 评的人可以选择写一篇回应的文章,来表示自己的感 谢,或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者对某些方面做出修改。 80年代的学术刊物上,就有一种常见的文体叫作“与 某某同志商榷”,这都是学术界常见的。
文学批评领域因为走了专业化的道路,所以作 为实务的批评越来越多地向作为理论的批评方向发 展,甚至出现了新的学科“文学批评理论”。批评理 论就是关于文学批评所使用的一些范式和框架的学 说。所以一些专业的文学批评文章,往往体现为一种 理论的形态,而不是我们所设想的报纸上的点评、读 者来信。文学批评界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行业协会, 有自己专门的文学批评类的期刊,批评类的杂志,比 如《文艺理论与批评》、《文学评论》等。同时,也有很 多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专门从事当代文学批评的研 究。所以文学领域的文学批评,基本上都被这种学院 派的理论批评所垄断了。这是文学批评走在整个批评
巫鸿:答贝格利对拙作《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的评论
巫鸿:答贝格利对拙作《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的评论《中国学术》2000年第2期和自己讲自己观点的研究论文不同,书评可以只是为了否定他人的著作。
而当评论者对作品的强烈不满一旦压倒客观的阅读和评价,其否定就成了人身攻击。
这种人身攻击式的书评,它的典型病态表现是:激愤不平的态度,冷嘲热讽的口吻,和对作者陈说立意的刻意歪曲。
这些病态表现全都能在《哈佛亚洲学报》58卷1期(1998年6月,第221-256页)所载贝格利对拙作《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的书评中发现。
研究早期中国艺术与考古学的学术界竟不得不忍受这种敌视,而这种敌视因为我们的回应似乎还会持续下去,这实在令人遗憾。
但这种狭路相逢,却是我不应回避的事情。
其部分的原因是,贝格利的敌意,它所指向的是一个远比拙作大得多的目标。
他将学者区分为文化“当局者”和“局外人”(cultural "insiders" and "outsiders"),质疑“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等概念对描述前帝国时期的中国是否有效,并否认历史文献对研究早期中国的艺术和文化是有用的史料,这些都表明他批评的目标是众多的学者和广大的学术传统。
然而,在我将讨论焦点集中在这些比较普遍的问题之前,我应该先就他对拙作的具体批评做出回答。
一贝格利在其书评中的许多地方曲解了拙作,并且在此曲解的基础之上做出了错误的和武断的批评。
举例如下:(一)贝格利“推测”,一个抽象的发展模式构成了我对古代中国艺术的解释,而我竟“堕入圈套,居然相信某个抽象概念的展开也算是一种历史原因”(第230页)。
为了支持他的看法,他说:“在他〔即巫鸿〕对艺术史的讨论中,艺术赞助人只起模糊的作用(作为“纪念性”制造物的使用者),而艺术家和匠人则无足轻重:器物制造者的行为和决定与他描述的物质文化的变化竟毫无关系”(第230页)。
这根本不对。
在我已经出版的作品中,我一向怀疑那些基于普遍进化论观点所提出的对中国艺术的解释。
中国艺术史学史研究导论
中国艺术史学史研究导论(讲义提纲)笫一讲绪论第一节艺术的基本概念1 艺术的传统语义2 艺术与美术3 艺术与图像第一节中国艺术史学史研究的对象1 史实、史料、史法史学与史学史2 中国艺术史学史的历史性质和理论性质第二节中国艺术史学史研究的准备1语言学 (字学、音韵、训诂) 和文献学 (目录、校雠、版本)2 金石学、考古学和书画鉴定学3 史学及史学理论4 西方艺术史学第二讲史学第一节古代中国艺术史学的状况与特征1.上古及中古时代以礼制和宗教文化为中心的艺术观念a.礼制艺术礼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豊”部:“豊,行礼之器也。
”郑玄注《仪礼·士冠礼》:“今文禮作醴”。
《汉书·地理志》:“酒禮之会”。
今人王国维《释禮》据甲骨文豊字:“此诸字皆像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禮以玉”。
以礼治为核心,由礼制、礼学、礼书、礼典、礼教、礼仪、礼乐、礼器构成的文化秩序聚合体。
礼学与儒学:“周公制礼”与孔子删述礼书和以仁入礼。
“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礼书,为礼学核心。
《周礼》又名《周官》,上古官制汇编,战国时成书,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篇,“冬官”佚,西汉河间献王刘德以“考工记”补入。
《仪礼》又名《士礼》,传为周公所制,为“六经”中“礼经”,应为孔子及弟子所编,共十七篇,分“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
《礼记》,成书于汉代,为孔弟子“七十子后学者”著作,西汉戴圣辑四十九篇,分“曲礼”、“王制”、“礼器”、“中庸”、“大学”、“明堂位”、“乐记”等,涉及后儒对“礼”的义理、制度及制图、制器观念。
因其叔父戴德辑有“礼记”,所以分称为《小戴礼记》和《大戴礼记》。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内容摘要
其中,纪念性指的是那些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的人或事件,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战争和灾难等; 象征性则指的是那些通过特定的符号或形象来表达某种思想或情感的艺术和建筑;神圣性则指的 是那些与宗教信仰相关的艺术和建筑,如寺庙、塔等。 本书还对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进行了评价和反思。作者认为,中国古代艺术和 建筑的“纪念碑性”是其独特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纪念碑性的艺术和建筑不仅具有重 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对于后人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启示意义。作者也指出了当前研究 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展望。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它为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目录分析
接下来,作者对中国纪念碑的起源与演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一部分主要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纪念碑的产生和发展。作者指出,中国纪念 碑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逐渐演变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 的纪念和表达方式。作者还介绍了中国纪念碑的特点和意义。
目录分析
在纪念碑式建筑这一部分中,作者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纪念碑式建 筑进行详细的分析。这些建筑包括秦始皇陵、汉武帝庙、岳飞庙等。通过对这些 建筑的介绍和分析,作者指出,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体现了 古代中国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崇敬和纪念之情。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和艺术中,“纪念碑性”还被用来表现一种道德观念。例 如,在古代中国的宫殿和寺庙中,常常使用“纪念碑性”手法来表现儒家思想中 的“礼”和“仁”,以及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精彩摘录
“纪念碑性”在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表现手法还包括了雕刻、绘画、诗 歌等等。这些作品通过表现自然美、历史事件、道德观念等等,传达着一种崇高 和庄重的情感,以及对人类和自然的尊重与和谐。
巫鸿:中国美术对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贡献?
巫鸿:中国美术对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贡献?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8年第9期巫鸿教授在复旦大学以“全球景观下的中国古代美术”为题带来四场讲座,对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特点进行反思。
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传统中国美术对整体的人类美术史做出了什么最独特、也是最有价值的贡献?在讲座期间媒体对巫鸿教授进行了采访,就美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中西方的理解与误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艺术和T业发展不同,不是进化式的”问:此次你在复旦的系列讲座以“全球景观下的中国古代美术”为题,选择了礼器、墓葬、手卷和山水分别作为四讲的主题,为什么有此选择,它们能作为你心日中中国古代美术的四个代表吗?巫鸿:也不一定,我没有一下子想那么远。
就像在第一讲时所说,我想反思一下中国美术有什么特性,还不是说思想、文化如何,最紧要的首先从艺术的种类和形式出发,看看哪些和别的艺术传统相比是最特殊的,这是我开始构想这几个讲话时给自己提出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起源是国外学界中开始有这样的讨论,同时也联系到一部中国美术史应该怎样书写。
现在的美术史写法基本上是以年代学来进行,自遥远的时代起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这种写法很容易将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掩盖。
另外,在复旦的这个讲座虽然是由文史研究院经办,但是是面对全校师生的,我对观众的定位是来自不同系所和专业的人,也包括一些校外的人,所以就想如何利用这个场合,不去回答一些特别具体的问题,而是从宏观的角度反思一下中国美术。
什么是中国美术呢?当然我们可以说凡是中国这块地方上产生的都是中国美术。
但是这不免有些简单。
就像谈论一个人,如果只说这个人生在江苏或上海那不过仅仅是介绍了一个背景,更重要的是应该谈论这个人的性格或者个性、成长经验等。
于是我就想用这四讲来讨论中国艺术的一些核心性格或个性。
当然四讲不可能全都包括。
目前做的是先选几个首先在我脑子里出现的方面,以后也一定还会发展。
问:你在第一讲谈论礼器时用到“微型纪念碑”和“纪念碑性”这样的词汇,非常的两化,当场也有观众提出疑问,为何一定要用两方的概念来证明中国亦有不同形式的纪念碑性,你怎样回应这个问题?巫鸿:开始我用的这个词是英语,因为书是用英语写的(巫鸿于1995年出版《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2009年翻译成中文)。
巫鸿作品集: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精彩摘录
真正使一个物体成为纪念碑的是其内在的纪念性和礼仪功能
一座有功能的纪念碑,不管它的形状和质地如何,总要承担保存记忆、构造历史的功能,总力图使某位人物、 某个事件或某种制度不朽,总要巩固某种社会关系或某个共同体的纽带,总要成为界定某个政治活动或礼制行为 的中心,总要实现生者与死者的交通,或是现在和未来的。
我希望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些英文中称作“可携器物”(portable objects)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些装饰品或盆 盆罐罐,而是具有强烈“纪念碑性”的礼器,以其特殊的视觉和物质形式强化了当时的权力概念,成为最有威力 的宗教、礼仪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目录分析
二礼仪美术的遗产
一 “礼器”的概 念
三中国青铜时代
巫鸿作品集: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 中的“纪念碑性”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美术
长安
纪念碑
中国
出处
时代
宫殿
艺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艺术
纪念碑 中国
墓葬
中国
纪念碑
地图
时代
插图
诞生
门阙
内容摘要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经问世,旋即轰动中西学界,引发了围绕东西方治学理路的大 讨论,波及美术史学科以外,绵延至今。以圭璧钟鼎为国之重器的礼制艺术时代如何兴起,又如何逐渐衰亡,演 变成以宗庙、宫殿与墓葬为主体的建筑性纪念碑时代?长安,这个从土木方兴时起就不断被重塑的城市,如何彪 炳不同时期统治者的荣耀?一座座零散而无言的坟茔和祠堂,如何诉说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普通家族的懿德?而这 些具有明显公共意义的礼仪美术传统,又如何在汉代以后转化为艺术家打造个人历史的艺术行为?《中国古代艺 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尝试打破美术史研究中的门类之别,以“纪念碑”这一西方古代艺术的核心概念为 线索,将装饰艺术、图像艺术和建筑艺术纳入更大范围内艺术的发展变化,重构中国古代美术的宏观叙述。
评巫鸿《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
评巫鸿《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性》2000年第2期贝格利,普林斯顿大学,一、介绍一,巫鸿的‚纪念性?和他的个案研究按《牛津英语字典》的解释,‚纪念物?,monument,是指‚任何保留下来,用以纪念某一人物、行动、时段或事件的事物?。
纪念物可以像坟墓一样实在,也可以像诗句一样虚幻,‚当暴君的头盔和荒冢历尽沧桑/你才会找到你的纪念?,‚And thou in this shalt find thy monument / When tyrants' crests and tombs of brass are spent",。
这个词的核心是‚纪念?,commemoration,,但它也寄托着凭吊者的思虑万千和纪念物的意味隽永。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解,巫鸿才用‚纪念性?,monumentality,的概念组织他的全书,即其论新石器时代到六朝时期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新作。
不过,正如导言所解释,巫鸿并不愿意被‚纪念物?和‚纪念性?的字典定义所束缚。
在他看来,这两个词都是带有偏见的词,其文化结构并不适合处理非西方的纪念物。
在中国,不仅纪念物的表现形式不同,而且‚纪念性?本身也是中国特有。
它是某种因时而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理解的东西。
因此,与其接受某种封闭的定义,即可与西方字典的西方定义相比较的定义,巫鸿宁愿用一系列个案研究为我们演示其‚纪念性?的不断变形。
作为先睹为快的样品,他在导言中讨论了夏商周三代相传的九鼎。
为了避免‚含有文化偏见的理论俗套?,其全书的五个章节都是由这些个案研究所组成。
由于巫鸿大话连篇,一个定义也不下,读者只好自己费心琢磨他的个案研究。
因为他的书越是打断叙述,停下来解释,就越是让人糊涂,读者必须不靠作者帮助,自己想法弄清是什么联结着这些个案。
这种联结物就是巫鸿不想明说,但却包藏于其概1念变形和叙述转换之中,闪烁其辞而又昭然若揭的‚中国?内核。
我们要想理解这本书,就得循序渐进,在他的个案研究和有关论点之间变换视角,先粗观大略,再逼近细看。
纪念碑性:花山岩画中的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
2022/03纪念碑性:花山岩画中的民族记忆与文化传承文/李书麟[广西艺术学院]【摘要】花山岩画作为左江流域文化的见证者,在对骆越先民生活的集体性记忆进行纪念保留和再现的同时,又为文化的传承提供精神支撑,具有典型的“纪念碑性”。
这种“纪念碑性”一方面体现于它的纪念功能,无论是祖先崇拜还是独特的青铜文化,均保存着古骆越的集体性记忆,凸显着骆越人的精神寄托和生活愿景,也正是对民族文化的再现与记录;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花山岩画构造的历史,在演变发展的历程中既含有对早期社会记忆的书写和持续,又促进了独特民族文化记忆的传承与传播,使其永葆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花山岩画;纪念碑性;民族记忆;文化传承花山岩画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画之一,文化意蕴极其丰富,尤以民族文化最为突出。
作为壮族祖先的宝贵遗产,花山岩画所体现出的骆越先民文化不仅起到保存民族记忆的作用,而且使纪念功能得以持续,表现其中的宏大场面以及历史文化传承。
巫鸿在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的过程中,将艺术品解读为历史中的保存者和创造者,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书中,透过西方语境中的“纪念碑性”这一角度解读中国古代礼器、建筑的文化内涵。
对于花山岩画而言,虽然与传统意义上的纪念碑大相径庭,但其所蕴含的“纪念碑性”却是不容忽视的。
从“纪念碑性”反观花山岩画,揭示岩画中的民族性集体记忆与历史文化传承,发掘壮族文化在新的时代潮流中的活态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纪念碑性”与花山岩画“纪念碑性”这一范畴从纪念碑中延伸出来,是纪念碑所具有的一种纪念性的内涵,依托、附属于纪念碑而存在。
巫鸿在《纪念碑性》中将其表述为纪念功能及其持续,“类型学和物质体态不是断定纪念碑的主要因素:真正使一个物体成为一个纪念碑的是其内在的纪念性和礼仪功能”①。
一件具有内在纪念意义与性能的纪念碑,无论它的外在体例是何种形式,总要具有保管记忆、赓续历史的作用。
一件艺术作品亦或是一座建筑物对于逝者、生者和整个社会环境而言,具有不完全一致的纪念意义,所以“纪念碑性”属于主观范畴,关键因素是内在的纪念功能、历史文化构造与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学术》2000年第2期一、介绍一:巫鸿的“纪念性”和他的个案研究按《牛津英语字典》的解释,“纪念物”(monument)是指“任何保留下来,用以纪念某一人物、行动、时段或事件的事物”。
纪念物可以像坟墓一样实在,也可以像诗句一样虚幻,“当暴君的头盔和荒冢历尽沧桑/你才会找到你的纪念”(“And thou in this shalt find thy monument / When tyrants' crests and tombs of brass are spent")。
这个词的核心是“纪念”(commemoration),但它也寄托着凭吊者的思虑万千和纪念物的意味隽永。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解,巫鸿才用“纪念性”(monumentality)的概念组织他的全书,即其论新石器时代到六朝时期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新作。
不过,正如导言所解释,巫鸿并不愿意被“纪念物”和“纪念性”的字典定义所束缚。
在他看来,这两个词都是带有偏见的词,其文化结构并不适合处理非西方的纪念物。
在中国,不仅纪念物的表现形式不同,而且“纪念性”本身也是中国特有。
它是某种因时而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理解的东西。
因此,与其接受某种封闭的定义,即可与西方字典的西方定义相比较的定义,巫鸿宁愿用一系列个案研究为我们演示其“纪念性”的不断变形。
作为先睹为快的样品,他在导言中讨论了夏商周三代相传的九鼎。
为了避免“含有文化偏见的理论俗套”,其全书的五个章节都是由这些个案研究所组成。
由于巫鸿大话连篇,一个定义也不下,读者只好自己费心琢磨他的个案研究。
因为他的书越是打断叙述,停下来解释,就越是让人糊涂,读者必须不靠作者帮助,自己想法弄清是什么联结着这些个案。
这种联结物就是巫鸿不想明说,但却包藏于其概念变形和叙述转换之中,闪烁其辞而又昭然若揭的“中国”内核。
我们要想理解这本书,就得循序渐进,在他的个案研究和有关论点之间变换视角,先粗观大略,再逼近细看。
一个简短的内容描述即可勾勒其个案研究涉及的材料范围:新石器时代东海岸的陶器和玉器,商代和西周的铜器,东周、秦代和西汉的建筑和城市规划,东汉的陵墓祠堂,以及六朝时期带铭文图案的纪念石刻。
正如“个案研究”这个词可能会令我们想到的那样,在这个单子上漏掉的总比列入的多。
可是作者却说他的个案研究可以凑成整体:它构成了一部“纪念性的历史”(第4页)。
于是玉器在史前时期以后即不再被讨论,因为从那以后玉器已不再是“纪念性”的载体;建筑只是在东周时代才进入讨论,因为只有到这时它才变得有“纪念性”。
我们还是把细节的讨论放在后面,这里先从全书五章的总体印象谈起。
二、介绍二:全书的总体印象第一章的时间范围,是从公元前四千年讲到公元八世纪西周结束时,前后有几千年之久。
在这段时间里,建筑还不具有“纪念性”,因为它还不够“雄伟”(10页)。
巫鸿发现有“纪念性”的东西首先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和陶器,其次是商代和西周的铜器。
器物的讨论是放在第一章,放置器物的场所〔译者按:指宗庙、宫室和陵墓〕则是第二章的主题(尽管他对这些场所的讨论在新石器时代并未涉及)。
第一章讨论的器物是专门制作,有别于一般器物,因而具有“纪念性”或体现“纪念性”的器物。
它们是“礼器”,即巫鸿等同于艺术品的类别。
在玉器和陶器中,“纪念性”首先是由特殊的材质(media)来体现,其次是由异常的形状来体现,其次是由纹饰来体现,最后是由铭文来体现(巫鸿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器和陶器,它们上面的徽识有些是文字)。
后来,当铜器进入使用,同样的事情又在这种新的贵重材质上出现,它是一种“从最具体到最抽象,从自然元素到人为符号”(73页)的混合物。
由于在新石器时代结束时,“纪念性”已经离开玉器而进入铜器这种新的艺术材质,所以在巫鸿的讨论中它们也就消失,虽然它们并未从考古记录中消失。
在东周时代的讨论中,“纪念性”又弃铜器而入建筑(第二章),铜器当然又得从讨论中消失,所以第一章的最后两页就是用来交代它们的消失(第74-75页)。
第二章是讲宗庙。
按巫鸿的说法,宗庙就是铜器的置用之所。
商代和西周,宗庙既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处理行政事务的场所,铜器是宗庙和宗庙仪式的核心。
东周时代,宗庙的宗教功能逐渐转移到陵墓,政治功能也转移到宫室,一度不可或缺的青铜器也随之衰微和消失。
当这些变化完成时,一个由九鼎之亡和秦始皇大兴宫室陵墓标志的时刻也结束了。
本章描述了宫室世俗功能与陵墓宗教功能的分裂,它为下面两章即着重讨论西汉皇家建筑的第三章和着重讨论东汉神道石刻的第四章做了铺垫。
讲到这一步,我实在不明白,他的“纪念性”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既不知道它怎么会离开铜制的器皿而再现于东周和西汉的宏伟建筑(因为这些建筑都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质),也不知道它怎么会用石头代替青铜(石头不仅用于宫室,也用于陵墓和神道石刻)。
在第二章的收尾部分,作者提出一个看法,即西汉时期首次出现的凿石为墓和凿石为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印度石窟寺和雕刻艺术的影响。
第三章是讲西汉三位皇帝和王莽在长安兴建的主要工程。
汉高祖(在位时间为前206-前195年)因秦旧址翻建了未央宫。
其子汉惠帝(在位时间为前195-前188年)为他的这座宫殿修筑宫墙,并在宫墙的北面盖了一大片城区。
汉武帝(在位时间为前141-前87年)在宫墙内增建宫室,并在宫墙外修了上林苑。
王莽(在位时间9-23年)修了明堂,一座带有宇宙象征意义的宏伟建筑。
巫鸿是从《史记》等正史记载和其他晚期史料中为自己寻找说法,他注意到这些工程是为一系列原因而实施,从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如王莽的明堂)到皇帝的心血来潮(如武帝的上林苑)。
他把这些理由定性为“纪念性的歧出之义”(divergent concepts of monumentality)。
第四章是回到巫鸿以前那本书的主题,即公元150-170年这二十年间在今鲁西豫东修建的墓上石刻。
是谁修建了它们?为什么要修建它们?他们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巫鸿和包华士(Martin Powers)都认为,汉代葬礼的整套规定可以印证生者对死者的各种关心(第14页),但他并不依从包华士说,以为这些石刻是出于某个特殊的社会阶级,而想把它们说成死者和死者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僚以及施工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列举了不少《孝经》和其他古书中的故事,翻译了不少墓志和碑铭,目的是想再现这些群体的声音。
比上述四章的篇幅要短,第五章是解释南京梁朝(公元502-557年)帝陵的正反对铭〔译者按:指梁孝景帝陵的石柱题字〕和讨论五、六世纪间墓祠、石棺上的画面构成。
然后作者又简短地重复了他在导言中充分讨论过的说法,即六朝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一个“私人艺术家把公共纪念艺术转化为私人风格”的时刻(14页)。
本书主题所要讨论的时代是一个漫长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不留名姓的“公共”纪念艺术总是提醒公众应该相信什么和应该如何行事。
只是到六朝时期,“当有教养的艺术家和作家开始控制艺术的局面”,当艺术是为“取悦敏感的观众”而创作,它才被一个自觉的个体化了的私人艺术的时代所取代。
三、“纪念性”的批判在我们对全书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我们可以稍事停留,好好想想它所宣称的目的。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这个书名,它究竟是指论题本身(即“Monumentality”)的研究呢?还是指“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的各种表现形式?巫鸿似乎想说两者都是:他选择研究的问题即他的“组织概念”是如此关键,以致整个中国早期艺术史的研究都可以借它来重新解释。
“纪念性的主题使我能够寻求一种对中国早期艺术史的系统再建和重新解释”(第14页)。
在他涉及的上千年的时间范围里,“中国艺术和建筑的三大传统全都可以视为纪念物或纪念总和的组成部分”(第4页)。
他的目的“是想发现,在有教养的艺术家和私人艺术品出现以前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的基本发展逻辑”(第4页)。
受巫鸿的雄心壮志鼓舞,粗心大意的读者会对他的书期望过多,远远超出他所能够给予。
我们应该稍事停留,提醒一下自己,有些东西在这本书里是找不到的,尽管它们通常都是分门别类列在“中国早期艺术和建筑”的名下。
书中提到的新石器文化只有东海岸的三种〔译者按:指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各个时期的重大考古发现,只有少数被提到。
因为没有一个时期,新石器时代也好,或者比它年代晚的时期也好,是被承认具有地区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性的。
最多种多样的文化都被视为“中国的”,最彼此悬殊的遗址遗物都被说成是“大同小异”。
在他所要讨论的任何一段里,只有一两种艺术材质会被涉及,其他都不算“纪念性”的载体。
例如对东周时代这样一个艺术上最灿烂辉煌的时期,巫鸿的论述(第99-104页)只限于城市规划和宫室,而在第一章的最后两页,他把其他东西全都当作无端的浪费而不予理睬:“由于纪念内涵的贫乏,它们〔铜器〕显示的只是穷奢极侈”——正如本章最后一幅插图所示,其代表物是一件虎子(第75页)。
巫鸿采取文化当局者的姿态,想让别人觉得他在竭力避免把外在的价值强加在古物身上(第18-19页),但他的价值观与曾侯乙(卒于公元前433年)这类东周贵族的价值观肯定没法吻合。
曾侯乙的坟墓里葬有十吨富丽堂皇的铜器。
至于比它更晚的时期,如果没有对佛教艺术和书法艺术的认真关注,任何艺术史研究,其中也包括六朝艺术的研究,都不可能理直气壮地说它是完整的,而书法艺术对巫鸿指望考虑的“有教养的艺术家和作家的出现”来说正好是处于中心地位。
简言之,如果读者真粗心大意,拿此书当作了解中国早期艺术的入门书,那么他掩卷而去的感觉将是生搬硬造。
当然此书也没有说自己是无所不包。
但它要做的难道是主题研究,即对某种论题的详细考察吗?这个问题使我们再次回到“纪念性”的定义:本书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巫鸿好几次做出要下定义的姿态,其中有一次,他是这样写的:“…纪念性‟意味着记忆、传承和人们对某一传统的政治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义务”(4页)。
这段话和类似这段话的其他套话,是把一大堆令人糊涂的现象统统塞进一个到处适用的词。
如果巫鸿能够把这个词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具体的环境中去,他的讨论也许还能变得稍微具体一点,并且他所涉及的案例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自然而然地和他表示预设功能的名词相吻合。
但他没有这么做,反而把与记忆和联想一类有关的预设功能统统归入“纪念性”,而这些记忆和联想都是由后来的凭吊者加在纪念物上的,它使这个词的边界变得相当模糊,以至读者无法与巫鸿的概念沟通。
如果读者得知,他读过的东西只是“纪念性的一个方面”,或“纪念性的一个新概念”,或“纪念性的变化概念”,这些原本清楚的段落就会立刻变得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