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的杜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史之乱中的杜甫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战乱波及地区往往十室九空。而且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而此时的诗歌也因为这次巨变而发生巨大的改变。

最显著的诗歌的题材方面,安史之乱前,有着宫廷诗、边塞诗、田园诗等。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们则改以记实的手法反映生民血泪和人间灾难。由于限于个人的知识面所以无法做到对所有诗人诗风前后的变化,所以下面我将介绍他们其中的代表人物——杜甫。介绍他青少年时期(盛唐)的诗歌、中年时期(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晚年时期(中唐)的诗歌,并从中分析安史之乱对唐诗的影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等。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中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生活的疾苦,可作为唐朝历史的见证,所以他的诗被后世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中常流露出其爱国热情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对后代诗歌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有“诗圣”的美称。杜甫的青少年时期

杜甫7岁学诗,15岁即扬名。青年时过着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在这期间最有名的代表作便是《望岳》了。

望岳(其一)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让无数人追忆的黄金时代。此时期的文人士子,大都具有强烈的功业思想,他们迫切要求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因此,对于盛世的批评、表现自己的进取精神和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是安史之乱前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

而他的这首《望岳》正是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杜甫的中年时期

盛唐时期,唐代政治已开始腐败,随着安史之乱的八年战火,唐代社会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农民利益受到极大程度上的损害,包括诗人在内,都深刻体会到战争带来的灾难。战乱带来的家国破裂,民不

聊生,加重了他们的悲伤情绪。在风格上,便形成了以深沉和悲壮为主的沉郁风格。而杜甫正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他的诗歌,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悲剧以及民生的困苦,朴实而且现实的作品,使他成为中唐的第一位大诗人,从而获得“诗史”称号。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两首诗都谈及了诗人对家人思念,而《春望》更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

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得原本繁荣富强的唐朝满目疮痍。于是对于国家前途的担忧、对于农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便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创作主题。杜甫在《新安吏》中写道“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即体现了诗人对抽中男服兵役的不满,对人民

苦难的同情。但同时为了国家的统一,他又不得不含泪安慰百姓“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集中体现了其既忧国又忧民的矛盾心情。

杜甫的诗,集中体现了安史之乱时期文人士子的创作风格。首先在是在创作上运用现实主义方法,真实描绘社会时弊、抨击战争、哀悯民生,同时又担忧国家前途,希望能够尽快消灭叛军恢复“开元盛世”的局面。

杜甫晚年时期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

杜甫晚年的诗作依旧流露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另外还有怀才不遇以及自身颠沛流离的忧伤。其中有听闻朝廷平叛成功时的激动喜悦,手舞足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抒发忧心国家却又报国无门的感慨——《登岳阳楼》,有表现对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有描写其平淡适意生活中的喜悦——《春夜喜雨》。杜甫的诗歌风格可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线。前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以及积极入仕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和抱负。诗中洋溢着积极进取、不畏艰险的精神。而后期目睹了人民在战乱中的痛苦以及自身的颠沛流离,他的诗中更具写实风格,诗风沉郁

悲壮。事实上整个唐诗也大致如此,经历安史之乱后,唐诗在创作风格上由“刚健质朴”转变为感伤和深沉;再次,在创作主题上由积极表现和参与政治转变为消极和漠视;最后,在表现手法上也由勇于开拓转变为朦胧和含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