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路的点点滴滴课件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中轴路的点点滴滴

石幢卓立号“燕墩”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燕墩在永定门外半里许,官道西”。燕墩又俗称为烟墩,取名燕山、燕京之“燕”字,“墩”意为坚实的基础,象征都城固若金汤。这烟墩就是一座高约8米的砖台,上面竖有一座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石碑,碑上用满、汉文字刻着乾隆皇帝撰写的御制《帝都篇》和御制《皇都篇》两篇碑文,这个石碑是北京著名碑刻之一。它记述了燕京建都的概况,1984年就被列为文物了,所以它是北京城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又因为他的位置处于传统中轴线的南端,因此又是北京城南中轴线的标志性景观。

在古代,按照五行与方位的关系是: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文献记载,根据这个五行方位关系,元、明两代的北京有五镇之说,后来北京城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有五个镇物:广渠门外皇木镇木,永定门外燕墩镇火,昆明湖铜牛镇水,大钟寺钟王镇金,景山镇土。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属五镇之一,南方属火,所以要堆成烽火台以应之。

燕墩在元代始建时,只是一座土台,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修筑外城时,才包砌以砖。燕墩台基各边宽14.87米,台面各边宽13.9米,台高约9米。台顶四周原有高约1米的女儿墙,现已毁坏。燕墩顶部正中是一座石坛,坛上矗立正方形石碑一座,碑为清乾隆的御碑。石坛白石菩提座(亦名须弥座),座宽高均为1.9米,约有20厘米陷于土中。菩

提座四面雕花5层,有云、龙、菩提珠和菩提叶、牛头、马面及佛像,用浮雕法精雕出24尊水神像。碑顶覆盖四角攒尖顶方形碑盖,碑盖比碑座大些。石檐下有石雕3层,为双龙在云中戏珠、菩提珠和菩提叶。石檐上为屋脊,正中有一枚石珠为屋顶,四脊各雕一龙吻,龙首向石珠,龙身曲折奔腾,四爪张开,龙尾翘起,有呼之欲降之势。

这汉白玉石碑碑北面刻有《帝都篇》,碑南面刻有《皇都篇》,是乾隆帝手笔,皆满汉文对照,落款为“大清乾隆十八年夏四月之吉御笔勒石永定门南皋”。这里称之为“皋”是因为永定门是皇都最外边的门,称皋门、郭门。

《帝都篇》主题是:建国选都要险德兼顾,重在厚德。碑文诗序开宗明义地指出:“王畿乃四方之本,当以形势为要”。“建都之地,无如今之燕京矣。然在德不在险,则又巩金瓯之要道也。”

乾隆皇帝在诗中表示:北京西有太行,东临渤海,南襟河济,北据居庸,既方便海上交通,又得运河之利,具有其他古都无法比拟的战略地位(即“险”),所以才定都北京。主要体现了乾隆帝治国之本。

《皇都篇》描述北京历史沿革和建立清朝以来的富庶兴盛。乾隆皇帝认为:北京是中国北方重镇,辽、金、元、明均建都于此。清朝定都以来,政治稳定,京师富庶,如日中天。篇末却把话题一转,担忧地说“富乎盛矣日中央,是予所惧心彷徨。”颇有居安思危之意。

燕墩台顶四周原有高约1米的女儿墙,是仅存痕迹。燕墩北面有石门2扇,高2米,宽0.7米,“文化大革命”中一扇被毁。所存木质红漆门是1985年仿制 .

1984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燕墩被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系燕墩本身。1990年对维修台顶部分,并对石碑碑身进行了防护处理。2004年辟为燕墩公园,规划面积1.19公顷。2009年,由于被规划为地铁14号线沙子口站出口,燕墩公园上百棵树需要移栽,但燕墩在原地又一次得到了保护。

燕墩也是民间燕京八景之一——石幢燕墩。燕京小八景,也叫民间燕京八景:东郊时雨、南囿秋风、燕社鸣秋、银锭观山、西便观羊、长安双塔、回光返照、石幢燕墩。

清代杨静山的《燕墩》诗中有云:“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卓立号燕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

(石幢,古代祠庙中刻有经文﹑图像或题名的大石柱。有座有盖,状如塔。幢即刻着佛号(佛的名字)或经咒的幡布或石柱,如:经幢、石幢。)

拆而复建的“永定门”

永定门是老北京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共跨越了明、清两代。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永定门于1957年被拆除,现存城楼为

2004年重建。

明永乐十八年建成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呈正方形,只有9座城门。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二,明太祖朱元璋派遣的大将军徐达攻占元大都,将元大都改称为“北平府”。为了缩短防线,以防元朝残余势力反扑,徐达下令将大都北面的城墙向南退后5里,在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重建。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南京称帝的永乐皇帝朱棣下令将自己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升格为“北京”。此为北京得名之始。永乐四年,朱棣下令在北京兴建。皇宫,整修城墙,预备迁都。永乐十七年,为扩展皇宫前方的空间,将原在长安街一线的南面城墙南移2里,在正阳门一线重建。永乐十九年(1421年)元旦,朱棣宣布正式迁都至北京。这时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呈正方形,只有9座城门。城市中轴线南起正阳门,贯穿皇宫,北抵钟楼。至嘉靖年间,遂有官员建议在北京城外围增建一圈周长约80里的外城,以策安全。

因资金不足,由严嵩建议改变了设计方案严嵩去工程现场溜达了一圈,还真想出一条虽不高明但可以对付的“妙计”,即只筑南线城墙,其他三面待日后有钱时再说。南线城墙长度,也由原计划的20里缩减为13里,其东、西两端,向北弯折,与内城的东南、西南两座角楼会合。但是嘉靖君臣没有料到,所谓“日后再说”,直至明亡再也未被说起。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北京外城建成,这座外城总长28里,开有7座城门。因增建外城的动因是为了加强北京的安全,所以城门命名多带有追求“安定”、“安宁”的色彩,如“左安门”、“右安门”、“广宁门”(清代为避道光皇帝旻宁名讳改称“广安门”),外城正门“永定门”,就是寄寓“永远安定”之意。

1644年,满清建都北京之后,曾将北京各城门上用汉文题写的明代匾额撤下,改用满、汉两种文字题写的匾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之后,民国初期的内务部总长朱启钤请杭州名士邵章先生为北京各城门重新题写了汉文名称,并制成石匾镶嵌。成书于1931年的《燕都丛考》记述,“今日各门之额,皆邵君之书也。”随着北京城门的陆续拆除,邵章先生题写的匾额大多失落无存,只有正阳门箭楼的门洞上方仍嵌有一块。而明代城门的匾额原件,更是如凤毛麟角,难得一见。2003年,在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门口的一株古柏树下,发现了明代原配的永定门石匾。这块石匾,长2米,高0.78米,厚0.28米,楷书的“永定门”三字沉雄苍劲,保存完好,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始建永定门时的原件。如今复建的永定门,门洞上方所嵌石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