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的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情境的设置

——谈初中数学解题课教学

广州七中杜厚生

2001年5月

在数学教学的五种课型(概念课、命题课、解题课、复习课、测验讲评课)中,解题课的地位相当突出。广义地说,解题贯穿于数学教与学的全过程,狭义地说,凡是需要经过计算(代数计算、几何计算、三角计算等)的数学教学,全都属于数学解题课的教学。所以,应当重视解题课的研究,它是数学教研的重点。

老师怎样上好解题课?学生怎样掌握解题方法?早在二千多年前,柏拉图就提出了问-答教学法,通过问答或对话,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当代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著名著作《怎样解题》一书的中心是“怎样解题表”,表中提出了38个问题,指导解题的思维活动。1900年,在迎接新世纪的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希尔伯特用他著名的23个问题,展开了20世纪数学发展的前景。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至于课堂教学,更有人说:“一个好的、恰当的、尝试性的问题,几乎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在《数学通报》99年第四期发表的《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中提出了我国21世纪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新的数学课程应力求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叙述模式,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重要的现代数学观念和数学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朴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强化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予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这就是说,将要出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把“问题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成为课堂教学的规定模式之一。(据2001年3月6日羊城晚报的报道, 教育部在武汉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改革征求意见会传出信息:国家课程标准框架已经基本确定。今后课程标准将代替教学大纲,预计明年九月,在各省市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课程改革实验。2005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本文是对解题课中问题情境设置的一点探讨,内容只涉及现行初中数学教材。

一. “问题情境”教学方法的缘起

学科教学是一个大系统, 影响这个系统的因素很多, 相关的教育理论也层出不穷, “有多少个教育家, 就有多少种理论. ”但对我国目前的教育影响最大的, 首先是夸美纽斯的班级教育制, 其次是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 1953年5月, 北师大教育系学生在实习期间举行了一次语文观摩课, 课文是初中语文课的《红领巾》, 按当时在京的苏联教育家普希金的指导, 实施了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听课的人数是学生的三倍。在当时没有一种方法能象“红领巾教学法”那样广为流传,整整影响了几代人,学生看见老师这么教,自己当了老师也这么教。实际上,凯洛夫教学法仍是今天中国绝大多数学校的主要教学模式。凯洛夫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将学生放在被动受教的地位,忽视了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七十年代,苏联教师沙塔洛夫的《3分是怎样消灭的》一书中提到当时调查的一个事实:每个学生一天在学校的六节课中,平均只有两分钟的口头表达时间,每节课只有20秒钟!(如果统计一下我们今天的教学情况,恐怕也只有这个程度。)但在全世界,教育理论在七八十年代以来却精彩纷呈。1989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关于全球数学教育者共同关心的十七个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问题解决与高层次的思维应当成为数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替换了传统的数学教育目标:“把数学作为学科来学习。”这是一种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与凯洛夫相反,美国的杜威提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做”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这条船上,

教师是舵手,由学生们努力把船划向前。他首先提出了学习过程中思维的五个步骤:1. 疑难的情境;2.提出问题;3.提出假设;4.推理;5.验证。在这里,问题情境是思维的第一步。1977年,上海青浦县顾泠沅数学教改试验小组提出了全程为十年的教改计划: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模式中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此外,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情境教学模式。

思维由问题开始。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才有思维的积极活动,而一个问题有两个以上的选择,就产生了情境。所以,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数学教育中启发数学思维活动的有效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日益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掌握,在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活动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以至写进了21世纪的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今天,我们应当认真地检讨自己,是否还热衷于滔滔不绝的讲授?正象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语文教师黄玉峰所说:“我上《阿房宫赋》时,讲得慷慨激昂,眉飞色舞,同行都说好。”唯独该校的数学特级教师曾容却批评道:“到底你是演员,还是学生是演员?到底是你的话精彩,还是杜牧的文章精彩?45分钟,学生记住了几句文章?”真是一针见血。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在我们的数学课上到底谁是主体?一节课上,学生尝到了多少成功的喜悦?

二.什么是恰当的问题

针对一种情境,可以提出不止一个问题,有些问题是恰当的,有些问题是不恰当的。福尔摩斯面对一个犯罪嫌疑人,他可以问自己:“他是罪犯吗?”,也可以问:“他有不在现场的证据吗?”第一个问题是不恰当的,它不具备可操作性。第二个问题是恰当的,它为下一步行动指出了方向。解题课教学过程中,下列问题是恰当的。

1.符合思维规律的问题是恰当的。在数学学习中,迁移理论、信息理论、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等关于思维规律的理论,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当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的。其中“建构主义的崛起是八、九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事件”,1989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文献中,关于全球数学教育界最关心的十七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指出:“刚诞生的认识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师很有用”,建构主义的核心便是:“知识是由认识主体自己建构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教学目标是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并且不能对其作简单化处理。而认知理论认为,新知识被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扩大了它的内容,这一过程称为同化。当新知识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知识与之联系,就要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做顺应。初中学生开始学习代数,基本上是通过顺应来学习的。

在数学解题课中,运用思维规律,结合初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而提出的问题是恰当的。例如初中几何讲角度的四则运算时,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会立即联想起时分秒的运算,应先问对时分秒怎么做加减乘除,再问对度分秒怎么做加减乘除,这个顺序不应该颠倒,否则就不符合认知理论。又如几何入门难的问题,历来没有很好解决,其源盖在于教材的安排。根据记忆理论,人的短期记忆的容量是5-7个信息块,超过了就造成记忆的困难,电话号码升为八位后,大部分人都不能听一次就准确复述,而七位号码时复述没有困难。翻开初一几何课本,头三周的教材中,几乎每一节课的概念、定义、规定等信息块都超过七个,学生普遍记不住,对信息的敏感度降低,同时,枯燥的内容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是恰当的。这里指的是过深的问题不恰当,学生不熟悉的问题不恰当。初中生的知识面不广,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且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通过模仿和反复训练、机械记忆完成,对初中的学习要求还不适应,因此,教学中不宜提出过深的问题。如几何课本中勾股定理的证明通过拚图来完成,教材的立意是好的,既有爱国主义教育,又能动手试做,但实际上这种证明方法并不成功。思路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证?试试看将几块板子交给学生,没有几个人能将所需图形拚出来。别说学生记不住,老师都难以独立地重新完成整个证明过程。其实在学习了相似形后,用射影定理证明勾股定理是轻松自然,水到渠成的。又如实际情境的引进,实际问题的提出,教材很注意这一点。但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学生之间差距极大,某些看似实际的问题,对一些学生并不实际。初一讲方程时用天平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