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评分细则及范文
2024年新课标Ⅱ卷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与范文导写
精彩标题
1.人类,执着于探索的样子,真美! 2.勇于探索未知,才能不断抵达 3.揭开未知的神秘面纱,探索之旅永无止境 4.未知之境无穷,探索之心不止 5.让探索精神的璀璨光芒,闪耀在未知之境的高峰, 6.航行于未知的海洋,紧握探索的罗盘 7.穿越未知的边界,点亮文明发展的引航灯
名言金句
1.探索未知之境,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冲动。面对神秘莫测的未知领域, 我们或许会感到迷茫和恐惧,但正是这种挑战未知的精神,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2.从古老的航海家到现代的宇航员,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敢地踏上探索之 旅,为人类揭开了一个又一个未知的谜团。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勇气和 毅力,更需要智慧和耐心。正是这些品质的交融,让我们能够不断突破自我,迈向 更加广阔的未来。
3.未知之境,如同一片神秘的海洋,深邃而广阔。每一次深入探索,都是对 人类智慧和勇气的挑战。在这片海洋中,我们既是航海者,也是铺路者。我们用知 识和经验铺设道路,用勇气和决心驾驭航船。每一次成功的探索,都是对人类认知 边界的拓展,也是对人类潜力的挖掘。正是这种不断探索的精神,推动着人类文明
材料以“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的太空探索为引子,阐述了人类对未知世 界的不断追求和探索精神。材料二段单独成段,强调了就像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一样,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是一场不断抵达未知之境的旅程。
审题时,我们需要抓住“未知之境”和“不断抵达”这两个关键词,理解其象 征意义,即我们面对的挑战、机遇和未知世界等,要敢于不断去探索。
使用素材的关键词句:在未知的月球背面,嫦娥四号勇敢探索, 每一步都书写着中国航天的辉煌篇章。
6.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
天问一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火星梦想,踏上了漫漫征途。从地 球到火星,数亿公里的距离,充满了未知与风险。但天问一号不畏艰 难,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并实现了火星车的着陆 与巡视探测。这一壮举,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强大实力,更体现了 人类对未知宇宙的不懈追求。
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作文“问题与答案”审题解析+参考立意+精彩标题+分论点+范文
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作文“问题与答案”审题解析+参考立意+精彩标题+分论点+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这是一则极简材料+思辨性很强的新材料作文,前后只有2句话,第一句话聚焦现象,展现了时代背景,即“互联网普及,人工智能应用”。
材料围绕在互联网普及和人工智能这一应用背景下,人们是否能更快找到答案,进而引发了关于问题数量增减的探讨。
这个材料不仅要求考生关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更需深入思考科技进步对人类思考方式、问题性质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潜在影响。
“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是审题立意的一个关键句,我们可以认识到,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确实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检索和处理的效率,使得许多曾经难以解答的问题能迅速找到答案。
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少了人们直接面对未知、寻找答案的频次。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问题本身在减少。
材料的引导点主要有3个。
材料引导我们思考问题的本质。
问题不仅仅是知识性的问题,还包括了创新、探索、社会伦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知识性的问题可能更容易被解答,但创新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却需要人类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因此,我们可以探讨不同类型问题的变化趋势,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材料也在引导我们思考科技进步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可能会让人们过于依赖技术,从而丧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知识碎片化、思维惰性化等。
因此,我们可以探讨如何平衡技术使用与思维锻炼,以保持人类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我们可能更容易找到已知问题的答案,但如何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则更为关键,这也是材料的一个引导点。
高考作文素材审题立意分析及参考例文【九篇】
【导语】寒窗苦读⼗余载,今朝会考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平⽓和信⼼⾜,过关斩将如流⽔;细⼼⽤⼼加耐⼼,⾼考定会获成功。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考作⽂素材审题⽴意分析及参考例⽂【九篇】》供您查阅。
⼀、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
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章(70分)。
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70分。
⽂章不少于800字。
②审材料。
材料式命题的材料⼤体可以归为三类,寓⾔类(包括寓⾔故事、寓⾔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字)、名⾔类(包括名⼈之名⾔、领导之名⾔等以说理为⽬的的警⾔类⽂字)、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活的表述性⽂字)。
③审导思。
这些⽂字引导你思考的⽅向。
如“有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
”“请就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
题核,指命题的核⼼部分,它⼀般要明确题⽬或话题,如“请就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
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等指导⽴意取向的⽂字。
⑤审要求。
如“要求选准⾓度、明确⽴意,⾃选⽂体,⾃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作⽂审题⽴意原则:1.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的,从不同的⾓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三、写作训练(⼀)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趴在鱼缸⾥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样呼吸⾃由的空⽓了。
”鲥鱼奄奄⼀息:“虽然我的⽣命短暂,但我⾄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湖光。
多则材料高中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多则材料高中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多则材料高中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1材料作文较之话题作文,审题上有一定难度,它首先要求考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材料在作文中必须引用,而由材料引发其他联想,通过分析、议论,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比较深入的思考。
虽然标明文体不限,实际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还是以议论为主,不像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天马行空,任你驰骋;文体上可议论,可记叙,可抒情,编造寓言、神话、童话、科幻,甚至写小说,都无不可。
所以,材料作文本身就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作文,千万大意不得。
但也有好处,就是注意到了读写结合。
对材料的审读也应该是很重要的能力,因为它直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否对事物的分析不停留在其表面,而能深入事物的本质内涵。
事实上,对材料审读有偏差的同学,即便其文笔再好,作文也缺乏对事物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容易偏激。
除了审题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外,材料作文的基本定位也要注意。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的基本定位如下:一、引述材料。
这是第一步定位。
材料字数如果比较多,可以概括性引述;材料字数比较少,可以照引不误。
二、分析材料,概括中心内涵。
三、联系现实,提取观点。
四、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想到其他事情,紧扣观点,具体深入分析。
联想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可以是相似联想、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等。
选例必须精当,对事情的分析,必须能够恰如其分地说明你的观点。
五、做出结论。
具体写作时,也可以先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再引述材料,可以灵活机动,但对于高考作文来说,观点必须在显眼地方提出,不要含蓄地将观点包含文中,使阅卷老师费猜。
要知道是阅卷老师审查你,不是你审查阅卷老师的阅读水平,看他是否能读懂你的文章。
多则材料高中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2【材料展示】两个孩子是好朋友,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
一个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而另一个父亲只是一个泥瓦匠。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的审题立意
有自强之能,才不会一味艳羡别人的认可度。谁都想获 得别人的认可,成为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他人口 中“成功的榜样”。但真正的认可度不能靠乞求别人送来青眼, 更不能靠自欺欺人的麻醉,而是要凭借自身的努力,用实力 证明你值得他人的赞誉,你获得的认可度名实相符。区分彼 此高下的,终究靠的是实力,而吹出来的气球一刺就破。
而“我应当”,则是乐章中的庄重低吟,它提醒我们承担起社会 责任和道德规范。当马丁·路德·金站在华盛顿的演讲台上,发表那篇 著名的《I Have a Dream》演讲时,他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平等 的渴望,更呼吁整个社会共同承担起实现这个梦想的责任。他的“我 应当”,是对社会公正和道德良知的呼唤,它激发了我们内心的责任 感和使命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关注环保、参与公益还是遵 守法律,都是对“我应当”的践行和体现。
有知人之智,才不会惑于认可度。要知道,网络时代的 好评是可以“刷”出来的,所谓的“人设”也是可以“造”出来的, 大家都说好的还真不一定就好,因为“大家”可以被收买,可 能被误导,“万民伞”都可以批量制造。如果缺乏知人之智, 就容易陷入认可度的迷雾,成为别人牟利的踏脚石,成为被 人肆意利用的工具人。专家可能是“砖家”,教授可能是“叫 兽”,但我们曾经作为无知的看客为他们大声叫好,这真的 很丢人。
➢ 关键词: 肝胆人、无字句;交友处事、读书求知。
STEP 01
找出、提炼立意
STEP 02
STEP 03
分析题干(题 型、逻辑)
明确关键词
月考试题
立身处世,有人倾向于“我愿意”,有人思考的是“我能 够”,有人注重的是“我应当”。
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结合自己学习与生活的 体验,写一篇文章。
“我愿意”“我能够”和“我应当”,这三重奏相互交织、相互辉映, 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独特旋律。它们分别代表着我们的主观意愿、客 观实力和社会责任,共同推动着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不断前行、不 断成长。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实现和担当。” 让我们在生活的乐章中,用“我愿意”去追求梦想,用“我能够”去实 现目标,用“我应当”去担当责任,共同演奏出更加精彩的人生旋律。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课件43张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 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 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 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 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 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 完整的行猎图。
从蜗牛角度: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越是看似不堪一 击的对手,越是不可掉以轻心。
从萤火虫角度:某种条件,有时恰是成功的突破口。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 “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
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 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 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 “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 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 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分析:
材料中的“锁”“钥匙”“铁棒”都运用了比喻, 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锁”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 比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钥匙——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说明做任何 事情必须以了解为基础,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 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
②铁棒——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说明 做事不讲究方法,一味蛮干。所以,做事要讲究 科学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一味蛮干,只会把 事情办糟。
“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如 《传递爱心,温暖人生》《“人”,需要互相支撑》 等
抓住由人事果因追问法分析:
整体
感恩与忘恩
丛飞
帮助不求回报
贫困学生
学会感恩 忘恩负义可恨
小李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高考新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改革的一大亮点,通过给出一段或几段资料,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进行作文,这种形式不仅能够考查考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且也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有实用性。
而对于考生来说,如何审题立意,确定作文的写作思路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进行例析,以期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种新型的作文形式。
审题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理解材料的要点和观点,把握好材料的中心思想。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要善于发现问题,关注作者的观点,思考材料所传递的信息和意义。
如果材料提到了环境污染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大胆地假设文章围绕环境保护展开,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审题思路。
在立意阶段,要根据材料的主题和观点,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结合材料的主旨,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于环境污染问题,考生可以阐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者通过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要善于发散思维,灵活运用材料之外的知识,进行内容的扩展和丰富。
不仅可以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还可以借鉴历史、文学、科技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做到有理有据,观点明确。
可以举例说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可以引用科学数据支持自己的论点,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说服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注重文采和情感的营造。
可以运用富有比喻性的表达,用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激发读者的共鸣。
要注意结构的安排和逻辑的推理,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需要考生具备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巧的能力。
考生在审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抓住中心思想,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善于发散思维,提出有理有据的论点,注重语言的表达和文采的营造。
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思维,强化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考新材料作文,写出一篇通顺、生动、有深度的作文。
2023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 II 卷作文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3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 II 卷作文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 II 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在我们的快速发展的社会中,青少年经常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如自我认同、压力管理、人际关系等等。
在这些压力中,青少年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安静一下,不被打扰。
这个空间,可能是现实中的一个安静的角落,也可能是虚拟世界的一个平台。
在这里,他们可以暂时逃离现实的压力,放松、沉淀、成长。
这种对于"自己的空间"的需求,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自己的空间"对于青少年而言,既是放松心情、安放心思的地方,也是积蓄力量、为继续成长加油充电的地方。
它可以是一个阅读的角落,一个写日记的瞬间,一个做剪报的午后,或是一个独自跑步的清晨。
在这里,他们可以遇见自己,对话自己,发现自己的烦恼与愿望,也可以感受到朋友的友谊、社会的关切、以及未来的想象。
但是,我们也要引导青少年意识到"自己的空间"的局限性。
它只能提供临时的安慰和解脱,不能替代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我们需要引导青少年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积极参与,勇敢面对挑战,成长为一个坚强、独立、有责任感的人。
总的来说,"自己的空间"是青少年的成长需求,是他们的一个精神避风港。
我们应该理解这个需求,同时也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这个空间,用它来促进自己的成长,而不是逃避现实。
这个话题贴近青少年的实际生活,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青少年的成长。
2 青春的独白:我的空间在悠悠岁月的长河中,青春始终如一朵盛开的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摘要】高考新材料作文是近年高考作文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写作,而不是依赖于自己的常识和经验。
审题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只有深入理解题目要求和提供的材料,才能写出贴切、有深度的作文。
立意是写作的第一步,要有一个清晰的写作方向和主题,可以通过对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寻找出合适的角度。
方法包括审题立意的技巧和策略,考生可以通过总结和分析以往的作文经验,提炼出适用于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
例析是通过举例分析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在文章的结尾,总结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对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意义,鼓励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和实践。
【关键词】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重要性、提高写作水平1. 引言1.1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高考新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题型中的一种,与传统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需要根据所给的素材材料进行写作,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议论文写作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审题立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和深度。
审题的重要性在于确保文章的主题明确,避免跑题。
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素材材料的意图和主题,抓住重点,避免走题或离题。
只有明确审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写作,做到主题鲜明、论证充分。
立意的方法包括抓住新材料的核心内容,进行概括和归纳,确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构建逻辑框架,选取合适的论据进行论证。
在立意的过程中,考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思维,做到观点独特、论证有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审题立意的方法,下面将通过例析的方式具体说明。
对于一篇关于科技发展的新材料作文,可以从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挑战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对提高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抓住题目的核心,明确立意方向,灵活运用写作方法,才能写出高质量、高分的新材料作文。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评分细则及范文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评分细则及范文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评分细则及范文(2010-05-02 13:04:39)原文地址: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评分细则及范文作者:饶水知音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铁笼里关了五只猴子,实验者放进一挂香蕉,五只猴子顿时兴奋起来,其中一只率先伸手去抓。
这时,实验者用高压水枪攻击五只猴子,那四只尚无行动的猴子同样受到了惩罚。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只猴子窜到香蕉跟前,高压水枪的集体惩罚再次启动。
几个回合下来,猴子都变得老实了,竟无一只敢再尝试。
这时,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进笼子就直奔香蕉而去。
这时,四只吃过苦头的猴子一拥而上,阻挠它接近香蕉,以免大家跟着受罪。
等猴子一只只置换完毕,五只新猴面对香蕉皆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矩,成就了“自律”的一群。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细则]这篇新材料作文所选材料是科学家们做的一个有关“路径依赖”法则的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人们一旦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强化”,我们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长期残酷的高压统治扭曲人的天性,使人循规蹈矩,养成了人的奴性。
所以,材料的中心立意就是要批判高压统治,批判连坐制度,连坐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打压和牵制,提倡打破常规,打破禁忌,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创新创造,这应该是最佳的立意角度。
是立意上的一类卷。
同时,从实验者的角度:最有效的管理是让被管理者学会自我管理,面对强大的利益诱惑,需要有刚性的制度约束,必要的惩罚有助于制度(秩序)的形成,这些也应该算是立意上的一类卷。
如果从猴子的角度去立意:规则是要靠大家来遵守的,一己私利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面对诱惑需要自律,循规蹈矩必然不敢越雷池一步,遵守规则才能不吃苦头,禁区不可逾越,利益与制度的关系,要勇于打破常规,尝试才能成功,这些立意也算符合题意,可以归入立意上的二类卷,表达好的可以上一类的下等。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1. 引言1.1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的重要性高考新材料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大考点,对于考生而言,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审题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准确把握主题和要点,确保自己的作文围绕着材料的内容展开,不偏离主题,不偏离材料。
审题不仅可以帮助考生准确理解题目要求,还可以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偏离主题,影响作文的质量和得分。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正确、深入的审题分析,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得到考官的认可和高分。
在高考新材料作文中,审题不仅仅是理解题干文字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材料中的信息,抓住其中的线索和要点,理清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只有通过深度解读新材料,准确把握主题和要点,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广度的作文,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力。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审题准确,立意得当,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水平。
【2000字】1.2 审题立意方法的作用审题立意方法在高考新材料作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主题和要点是否能够准确把握。
审题立意方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题立意方法可以帮助考生深度解读给定的新材料,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通过对材料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考生可以发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信息和思想,进而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确保写作不偏离原文的脉络和核心内容。
审题立意方法可以引导考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他们全面理解材料背后的含义。
通过多角度思考,考生可以更好地拓展文章的内容,使得作文更加有深度和广度,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共鸣。
审题立意方法还可以帮助考生结合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进行思考和写作,使得文章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考生可以通过审题立意方法来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受,使得文章更富有个人色彩,更贴近读者的实际生活和体验。
审题立意方法还要求考生关注文化背景和时事热点,从而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将材料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使得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力。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一、文题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
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根据以上材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1、这堆树根,在木匠眼里,不是材;而在根雕艺术家眼里,却是材。
是“材”还是“非材”,是由于木匠和根雕艺术家选材的标准不同,选材的角度不同。
由此可见,标准和角度决定了判断的对象是材还是非材。
这就可以引发我们联想到现实社会,各行各业对所需之“材”有不同的标准。
对人亦如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标准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大自然不仅需要高山,也需要大川;不仅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小草。
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也需要工人、农民、教师、医生。
教育也不能仅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多一条标准就多出一个人才。
2、可以再深入探究:同样的树根,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眼里,得出“材”与“非材”截然相反的看法呢?又是因其不同的用途决定的。
可见,有用与无用又是判断材与非材的条件。
在你眼里有用就是材,在我眼里无用就是非材。
3、“材”与“非材”并且绝对的,二者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
关键在于如何开发、挖掘“非材”的潜能,变“非材”为“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
4、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材”。
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等等.总之,这个话题,虽然以树根为例,但明显具有比喻的含义,可以由“物”及“人”,由物之“材”而谈及“人才”。
5、也可从材料中提炼出: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光;学会审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等。
三、本次习作问题分析本则材料的重点是关于“材”与“非材”的问题。
但不少同学并没有抓住这一点立意,而是打了擦边球,有的甚至偏离题意。
例如:1、学会调整自己、变通自己;放飞自我,实现价值。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要求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自行选择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是命题者提供一段或几段材料,要求考生从材料的整体含义或局部含义出发,抓住主要信息,找自己体会深刻的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
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抓关键句法:语意突出的句子往往是文章的重要内容所在,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重要语句或关键语句主要指主旨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一般这些语句都有关键词语或概括性强的词语。
找出这些语句,提炼出其表意或含义然后加以扩展延伸,便符合题意了。
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看问题的因果关系,从中立意行文。
善找关系法:有些材料,从不同角度立意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对于这样的材料,善于寻找其内在的联系点(共性),会得出最佳立意。
抓住联系点立意行文。
揣摩意图法:材料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他反映作者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倾向。
因此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从作者的角度理解材料的意图,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从而确定最佳立意。
见微知著法:要从平凡细小的事物中寻求深远广大的意义来立意,往往能出奇制胜。
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包含多种寓意或多种角度,审题时应该用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去审视和思考。
多向辐射主要有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两种方法。
纵向思维就是紧扣某则材料不放松,对材料本身作深入的挖掘;横向思维就是在原材料的基础上生发开去,联想到一些与材料相关的类似的内容。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四攻略”以及作文案例
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四攻略”以及作文案例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写作之新材料作文审题新材料作文审题是要求考生阅读材料,然后从对材料的审读中,提炼出题意。
从材料的数目上看,新材料作文可以分为单一材料作文,多则材料作文;从材料的内容上看,新材料作文可以分为名言材料、事例材料(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当今时代故事等)、图形材料等。
对新材料作文审题,主要是要求从每则材料的关键词中提取观点,从多则材料的关系中求同寻异提取观点。
易错原因——1.不会从单一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中确定立意2.不会从多则材料的求同寻异之比较中确定立意易错题例析(2023新课标1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指导】上述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属单一型材料,材料的关键词句主要有三个层面:1.关键词句一:好的故事。
什么是“好的故事”?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的真人真事;富有正义性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
字典中“故事”意义是死呆的,生活中的故事是灵动的。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自古以来的故事,只要富有教育意义,皆可以纳入此次写作。
好的故事不仅具有可读性,而且需要对听众、读者产生积极影响、共鸣震撼。
好的故事,触动心灵之弦,让我们心情澎湃,有情感渲泄后的释然;好的故事,能够开启智慧的灵光,让我们豁然开朗,有醍醐灌顶的顿悟!好的故事,让我们洗心革面、脱胎换骨,有凤凰涅槃的重生!是的,好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以情的感染,智的启发,和美的享受!作文中到底讲什么样的好故事,这个就由考生自主选取。
2.关键词句二:四个“可以……”。
四个“可以”分别从不同方面展示了好故事的作用,“更好地表达和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命题人在拟题时材料够简,但解读连用四个“可以”,可谓用情颇深,给考生以足够的提示。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高考新材料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写出一篇文章。
而选材料、审题、立意是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关键环节,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一、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高考新材料作文通常由两篇短文组成,每篇短文都是由若干篇段落组成的,考生在审题时要仔细阅读两篇短文,抓住关键信息。
文章中的主题、中心思想、立意、情感色彩等都是考生在审题时需要关注的重点。
二、把握文章的写作要求在阅读完材料后,考生要明确文章的写作要求。
文章是要求叙述、议论、说明还是应用文,这将直接影响到考生在审题时所需要抓住的重点和立意角度。
三、选择合适的立意角度在审题之后,考生需要选择合适的立意角度。
对于高考新材料作文来说,立意是决定文章是否成功的关键。
考生要根据文章的写作要求和自己的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立意角度,突出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四、结合材料展开想象和联想在审题立意时,考生还可以结合材料展开想象和联想。
这样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想象和联想要符合事实和逻辑,不能脱离文本而空想。
五、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审题立意之后,考生要清楚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审题过程中确定了立意角度,就要明确文章主题和内容该如何展开,如何组织。
反复思考、构思,确保文章主旨无误。
六、确保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在审题立意后,考生在写作时要注重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这意味着要在文中合理地安排材料的展开,使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谨,表达得体。
七、注意语言的表达审题立意完成后,考生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合适的词语和短语选用,正确的语法和句式结构是文章得以成功的保障。
在写作时要尽量避免语言的不准确、含混和模糊,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八、把握文章的基本要求高考新材料作文中,文章的基本要求包括要写透题意、言之有理、语言得体、文字通顺、结构完整等。
在审题立意时,考生要把握这些基本要求,确保文章符合标准,避免犯低级错误。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例析高考新材料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审题立意、写作结构、选材和表达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对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进行例析。
一、审题方法:1. 精读材料,理解材料中的观点和论述。
2. 仔细分析材料,了解材料的意图和立意。
3. 分析材料所涉及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并梳理出关键点。
4. 确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思考如何展开论述。
二、立意方法:1. 针对材料提供的观点,可以采取支持、反驳、补充等不同的立场,展开论述。
例:材料中提到年轻人因为网络而变得宅,可以从支持、反驳和补充三个方面进行立意。
支持立意:阐述网络对年轻人的积极影响,如拓宽眼界、提供学习资源等。
反驳立意:指出网络使得年轻人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其社交和学习能力。
补充立意:提出网络的合理利用方式,如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交流、获取有益信息等。
2. 针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观点陈述。
例:材料中提到网络时代教育难以替代传统教育,可以从教育目标、方法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立意。
教育目标:传统教育强调德育,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而网络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
教育方法:传统教育以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为主,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思维训练;而网络教育强调自主学习和线上互动。
教育效果:传统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际交往的机会,而网络教育则具有时效性强、资源丰富等优势。
3. 针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例:材料中提到信息技术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爆炸有害人们的思维能力,可以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立意。
信息获取:网络时代的信息获取方式多样化,可以探讨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思维能力。
信息处理:如何筛选、分析和评价信息,以提高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信息价值:通过信息获取和处理,如何将信息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和思考观点。
以上只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例子,实际写作时还需根据具体材料和问题进行立意,思路要灵活多样。
审题立意是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关键,要充分理解材料,并结合自身的知识和观点进行思考和分析,找到自己独特的立意角度,从而展开有力的论述。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1近年来,高考作文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模式,我们把它称为“题意作文”“新材料作文”等。
新材料作文“新”在不拘泥文体,而是将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结合起来,在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查了考生阅读理解和提炼中心的能力。
考生只有准确把握了材料的中心,才能提炼出话题,确保准确立意。
但是在作文过程中,如何挖掘材料的内涵、准确审题立意是考生最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有些隐性材料增加了考生的审题难度,考生该如何准确审题立意呢?在此,本人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推敲词句。
即抓住材料中一些关键词句进行反复推敲,理解其蕴含的意义,从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材料在表述过程中,往往会设置一些内涵丰富、蕴含深刻思想意义的中心句,它是你文章的灵魂,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
我们只要抓住它,就能理解材料的中心和主旨。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学者秦晖在为德国柏林墙倒塌20周年所写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在柏林墙保留下来的最著名的一段‘涂鸦墙’上,有一幅很大的墙画最引人注目,它画的是一群各种肤色的人正在兴高采烈地拆墙,标题是‘还有许多墙需要拆掉’。
”确实,在我们的生活、思想和观念里,也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墙需要拆掉。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
本则材料的关键句就是“还有许多墙需要拆掉”,再联系第二段的引导语“在我们的生活、思想和观念里,也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墙需要拆掉”,这里的“墙”显然不单是指有着防御、隔断功能的有形的屏障或外围,更象征一种思想或观念上的隔阂、封闭,且亟需“拆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评分细则及范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铁笼里关了五只猴子,实验者放进一挂香蕉,五只猴子顿时兴奋起来,其中一只率先伸手去抓。
这时,实验者用高压水枪攻击五只猴子,那四只尚无行动的猴子同样受到了惩罚。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只猴子窜到香蕉跟前,高压水枪的集体惩罚再次启动。
几个回合下来,猴子都变得老实了,竟无一只敢再尝试。
这时,实验者换进一只新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进笼子就直奔香蕉而去。
这时,四只吃过苦头的猴子一拥而上,阻挠它接近香蕉,以免大家跟着受罪。
等猴子一只只置换完毕,五只新猴面对香蕉皆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矩,成就了自律的一。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细则]这篇新材料作文所选材料是科学家们做的一个有关路径依赖法则的实验,这个实验证明了人们一旦做了某种选择,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强化,我们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长期残酷的高压统治扭曲人的天性,使人循规蹈矩,养成了人的奴性。
所以,材料的中心立意就是要批判高压统治,批判连坐制度,连坐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打压和牵制,提倡打破常规,打破禁忌,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创新创造,这应该是最佳的立意角度。
是立意上的一类卷。
同时,从实验者的角度:最有效的管理是让被管理者学会自我管理,面对强大的利益诱惑,需要有刚性的制度约束,必要的惩罚有助于制度(秩序)的形成,这些也应该算是立意上的一类卷。
如果从猴子的角度去立意:规则是要靠大家来遵守的,一己私利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面对诱惑需要自律,循规蹈矩必然不敢越雷池一步,遵守规则才能不吃苦头,禁区不可逾越,利益与制度的关系,要勇于打破常规,尝试才能成功,这些立意也算符合题意,可以归入立意上的二类卷,表达好的可以上一类的下等。
基本符合题意的有:无知者无畏,吃一堑长一智,惩罚需要把握尺度,这些属于立意上的三类卷。
偏离题意的有:谈诚信,谈爱心,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或者文章只写了一半,都可以归入四类卷。
作文评卷,分项分等打分。
内容项,表达项,特征项各占二十分。
然后每项的二十分又分为四个等级。
五分一个等级。
一篇作文,先看立意,看立意是否准确;结合着内容是否丰富,材料运用是否得当,能否表现中心,确定内容项归入一二三四类中。
二看表达。
语言只要通顺,结构只要完整,就要从二类卷入手,偶然有个病句,也不要紧,也可归入二类卷。
如果有几个优美句子,或者很流畅,就要进入一类卷。
如果有三到五个病句,或者连续出现不同的错别字五个以上,表达上就要归入三类卷。
如果结构上有重大缺陷,或者字体潦草看不懂,或者病句多得难以卒读,可以归入四类卷。
三看特征。
立意深刻,或内容丰富,或语言有文彩,或在某一方面有创意,有与众不同之处,就可以给特征分。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有一方面即可。
特征分一般在内容和表达项的基础上进行浮动,高低一类或同类打分,但不能跨类。
要敢干打特征分。
[考点解说]二测评卷,按照09年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立意一、二等的均为符合题意,降低了立意的要求;内容一、二等的区分主要看表达,在思维品质、结构、语言怎样,较好的放一等,差些的放二等。
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
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给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解释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分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有个性特征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4.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对于这次作文,要想准确立意,我们不能忽视三个方面:外部水枪高压,猴内部关系的调整,外部高压与猴内部所谓的自律之间的关系。
这次作文,确实有一部分同学写出了文质兼美的好作文,审题准确,立意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语言调遣,张弛有度,体现出了较强的把握材料含义与驾驭语言的能力。
例如下面一些作文写得就很好:《莫让经验缚住飞扬的翅膀》《纪律面前,勇夫何在》《尝试·突破》《我们的勇气哪去了》《成功之花,开在敢于尝试的枝头》。
当然,也有较大面积的作文不够成功。
下面结合这次评阅中发现的学生作文问题,向各位老师做一简单汇报。
在应试作文的大背景下,我曾多次说过,成功的作文都是相似的,失败的作文各有各的失败。
但我们还是要在各有各的失败中总结出一些共性的原因来。
(1)审题问题。
审题跑偏。
在现在的作文考查形式下,考场作文得分的高低跟审题的准确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
有一部分考生缺乏起码的阅读理解能力,以至于审题跑偏。
有些考生可以说根本看不懂材料,因此他的写作与所给材料含义关系甚远,甚至二者之间几无关系。
例如一篇名为《成功源于合作》的文章是这样立意的:在世界上流社会成功人士中,如果要问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们一定会说是合作。
合作是成功的基础。
真不知道是如何从遭受高压水枪攻击的猴子身上解读出上流成功人士的。
此外,还有名为《沟通》《信任》《诚信》《学习》《保护环境,珍爱动物》等文章,立意也是偏离材料含义不可以道里计。
也有一些考生也能结合材料,但引申中对材料的理解却有失偏颇。
例如一篇名为《沟通求双赢》的作文是这样写的:无疑,材料故事中,猴子们最终都对香蕉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矩,成就了自律的一。
这是建立在无数次条件反射后,形成的内部制约机制所致。
显然,他们缺乏必要的沟通。
如果做到良好沟通,那么他们定能吃到香蕉。
很显然,已经触摸到了这则材料立意的香蕉——在经过多次高压水枪的攻击后,形成的内部制约机制。
可惜的是真理往前迈进一步,就又谬误了,被变成了沟通。
捧在手心里的美玉变成了石块,这在考场作文的写作中甚为可惜。
立意朦胧诗化。
名为《山的那边》《猴的理论》的作文就是如此。
立意不明,过于含蓄,不利于评阅现场老师打分。
更有一些不管材料的实际情况,刻意创新,例如一篇书信体作文《致香蕉》,以五只猴子的口气给香蕉写了一封信,除了形式跟别人不一样外,内容上重复材料,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
就考场应试作文来说,审题可以说是作文的根,没有准确的审题,就不会有正确的立意;没有正确的立意,就不会有明白晓畅的行文。
可以说,根之不存,文将焉附。
因此,加强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应该是我们高三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且紧迫的任务。
(2)表达问题。
评卷中,我们会发现,即使一些作文审题准确,立意正确,但得分也并不是很高。
这主要是表达的问题。
时间安排不当,或者能力所限,只是写成半成品。
有的作文有很好的立意,但没有写完,还有一些甚至只完成了一半。
例如,《尝试·成功》《无规矩不成方圆》《自律》《打破限制,勇于尝试》等作文立意大都不错,但有的写了六百字或者四百字左右,有的甚至写了不足三百字。
像这样的作文,老师只能怀着遗憾的心情,给出一个不忍下手但又必须打出的分数。
语言缺乏文采,满篇大白话。
生造硬拽。
在开篇有较强的文采意识,不管于文章有用与否,合适与否,先堆砌一段,甚至更多的文采飞扬的排比句,显得不伦不类。
语言干瘪,缺乏情感。
通览全文,让人没有一点阅读的欲望。
论据与立意之间没有较强的逻辑关系。
(3)其他问题。
经过一检,多数同学已经有了较强的本面意识,但依然有一些同学不管本面,书写较乱,涂改较多。
病句与错别字问题(错别字、漏字、语法错误、缺乏常识等)。
在现在作文评阅标准下,这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问题,但在一些同学的作文中这样的问题却比比皆是,可以说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仅举几例:一个中国人能说出这样的(话),能不(让人)气愤吗?周立波即(既)然当着全国人的面开始说南方与北方的差距,大夸上海是世界之都。
上海人决(绝)对没有看不起北方人的意思,我们一直和大陆(上海不是大陆吗?没有常识)很友好,这完全是周立波在损害上海人的形象。
上苍啊,求你可怜可怜(把怜字中的令字写成今字)我吧!国家主席邓小平的妻子李灵是一个杰出的女性,一个让世人称赞喜爱的妇女。
(这一句错得离谱,简直让人哭笑不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风筝只(之)所以受控于人。
发明灯泡的过程是坚(艰)辛的。
前车之见(鉴)彩虹之所以炫(绚)丽多(夺)目,只因为云彩告诉它,要经得起风吹雨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社(杜)甫的忧国忧民。
渭城朝雨异(邑)轻尘是王维的……早有青(蜻)蜓立上头是扬(杨)万里的创新。
挣(争)渡,挣(争)渡,惊起一滩(鸥)(此处又把鸥字多加了一个三点水旁)鹭是李清照的婉约。
(此段中的错别字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可以看出,这里的错别字,有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有一些纯粹是马虎、不认真造成的。
我们应告诫学生避免无谓的丢分。
以上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进一步重视,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通过专项训练加以解决。
相信我们每个老师都会在后阶段的复习备考中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改进自己的作文教学;相信,我们的学生在我们老师的带领下也都会更加重视作文写作。
[优秀作文]篱笆那边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会骂我的。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如果他能爬过。
——题记人生如一座山,生无所息,攀爬中,不免出现那诱人的草莓,可是,在草莓的这边,总有世俗的篱笆,篱笆这边的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盯着,抑或翻过篱笆。
荀卿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年少轻狂,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年少的狂总被无情地压制,总被那恼人的篱笆所阻挡。
是那部一炮走红的《三重门》么?是那一本潇洒的《杂的文》么?是那本讽刺的《穿着棉袄洗澡》么?韩寒,这个挣脱世俗枷锁的雄鹰,在文学的天空里,背负青天,笑看斥。
他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高中考试惟有语文及格。
学生在世人看来,只有学习好才有出息。
而他偏不,毅然弃学从文。
而今,他的前途灿烂辉煌。
他是幸运的,因为他面前的篱笆并不结实,父母的支持,自身的努力让他成功地摘到了草莓。
可还记得那位年迈的举人?苦读半生,在年迈之际中举,却又因此而疯。
范进没有越过心中的篱笆,这个篱笆是用世俗和功名编制而成的。
为了功名,他不惜耗其一生;为了功名,他不惜全家受贫;为了功名,他不惜忍辱负重。
封建思想,最终让其付出一生。
同样,他也得到了心目中的草莓,可是,他的代价太大了,一生的自由,一生的光阴就这样在一个小小的举人中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