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

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认知和认知心理学?

认知:认知是对知识的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也可以叫做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心理学

广义:一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狭义:指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原因是什么?

内部原因:

行为主义的失败。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外部原因:

(1)“三论”的影响(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2)计算机科学的影响

(3)社会的需要,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

(4)社会的实践教育和对智力的开发需要

3、认知心理学有什么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否定了行为主义,重新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做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或内部心理机制确立了一个新的具体研究方向,这个新的研究方向迅速渗透到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是心理学研究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包含如下:

(1)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

(2)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

(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化模拟等方法。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的实验特别受重视,利用被试的出声思考也得到了发展。(1)减法反应时实验

减数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2)相加因素法实验(3)“开窗”实验(4)出声思考(5)计算机模拟

第二章知觉

1、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觉的基本看法是什么?

第一:知觉是寻求对信息的最佳解释过程。

第二:知觉过程具有积极主动性和选择性。

第三:知觉依赖于过去的知识经验,是现实刺激和过去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2、试比较知觉的刺激物说和假设考验说对知觉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1)知觉的假设考验说是一种建立在过去经验作用基础上的知觉理论,强调过去经验。(2)刺激物说则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强调直接知觉。

3.什么是总体优先效应、词优效应和客体优势效应,支持他们的主要实验分别是什么?(1)总体优先效应:总体特征的知觉快于局部特征的知觉,总体特征先于局部特征被知

觉,总体加工是处于局部分析之前的一个必要的知觉阶段。

支持实验:Navon(纳冯)的两个实验(大字母和小字母)

(2)词优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支持实验:Reicher(赖克特)实验

(3)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

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支持实验:Weisstein(韦斯坦)&Harris(哈里斯)

4、什么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它们的交互作用怎样?

(1)自下而上加工[数据驱动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回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2)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调整特征觉察器直到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

(3)两者的交互作用

1、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实际的知觉过程中是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的。如果只有自下而上的加工,则会由于需要识别的特征总量很大,使得加工的负担过重。

2、两种加工可以相互补偿的。在良好的知觉条件下,人们更多地依赖于感觉输入的直接作用,自上而下地加工作用就会减弱;相反,知觉条件困难,人们则更多地进行自上而下的加工,对感觉信息的直接依赖程度降低。

3、在两种加工的实际进行中,前面地加工可以为后面的加工所应主义的对象提供信息。反之,后面的加工过程可以使人确认前面的加工对象。

另外,还可以从串行加工和并行加工来研究知觉的加工过程。二者同时进行,但是并不排除两者启动时间上的先后。

5、模式识别的理论有哪些?支持特征分析说的证据有哪些?

(一)模板说

这种假设认为,模式识别是将一个刺激模式提供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已经存储的该模式的表征相匹配。这种表征叫该刺激模式的模板。当刺激模式与模板完全匹配或重叠时,该刺激模式就被识别了。这就是模板假设的内容。

(二)原型说

原型说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模式的内部复本,它被看作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别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

(三)特征说

特征分析说认为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其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也即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抽取的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特征分析的生理学和心理学依据

(1)视觉扫描实验(字母识别)

Neisser(1963-1965)进行的视觉扫描实验,为特征分析说提供了证据,让被试快速扫描一系列的字母(每行6个共22行),并尽快搜索出靶字母如E。材料分成两组(据靶字母与组内其它字母的相似程度):第一组-低相似组;第二组-高相似组。结果发现,在第一组材料中搜索靶子字母比第二组快,说明被试在扫描时使用了特征信息,只需确定某个字母是否具有曲线特征,就能确定它是不是E,这一实验结果时推翻模板说,因为如果被试对靶字母的识别时模板匹配,那么对两组材料来说,搜索靶字母的时间应该时相等的。(2)固定网像实验

如果一个客体严格的投射到视网膜的同一部位,也即排除眼睛的任何运动,那么该客体的知觉就会消失,人将视而不见,看不到这个物体。实验证明客体的知觉并不是立即全部消失,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渐消失,消失的是一些完整的特征。上述研究表明,特征是知觉的单元,一些特征和单元的结合构成我们所识别的模式,特征的抽取和结合往往是意识不到的。

(三)生理学研究——特征觉察器

一些支持特征说的有理证据还来自近期的生理学研究。在动物的视觉系统中含有一些专门化的神经细胞,它们只对有一定特征的刺激作出反应或有最大反应。这种专门的神经细胞被称作特征觉察器。

概念驱动加工:概念驱动加工,亦称“自上而下加工”。是指信息加工方式的一种。与“自下而上加工”相对。人在知觉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