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城乡建设》文字素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文字素材专题之城乡建设

城市是城和市的组合词,“城〞主要是为了防卫并用城垣围起来的地域,“市〞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这是城市的原始形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必须有质的规定性,有人把它归纳为3个基本条件:

密集性:拥有一定数量的居民且比较集中。

经济性:其土地是用来经营非农产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

社会性:城市中聚集的人口,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而不是由血统关系或宗族关系组成的。

一、城乡划分及市、镇设置标准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主要表达在五个方面:

①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②城市人口密集,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大于村镇。

③城市的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人口密度等均比乡村大,景观特色不同于乡村。

④城市是改造利用自然环境最剧烈、最彻底的地方,是由工业、仓储、商业、办公、住宅等多种用地类型构成的复杂空间地域结构和物质生态环境,市政基础设施与社会公共激设施比较齐备,城市的形态、物质构成和社会组织形式与乡村不同

⑤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职能类型上区别于乡村。

按照这五方面城乡基本差别,就可以很容易地区别城市和乡村。实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地城市与乡村的统一标准。世界各国各地区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分布特点,制订了不同的城市设置标准,但大多数国家以人口规模作为划分还和乡村的主要指标。我国也主要是以人口规模作为设置城市和城镇的标准。

从1955年,我国公布了第一个市、镇设置标准,到1968年,国务院针对“大跃进〞期间城镇人口增加过猛,市镇建制增加过多,城市郊区偏大的倾向,对市镇设置标准进行了调整。缩小了城市郊区范围。再到1984年,由于撤消人民公社,恢复乡作为乡村的基层行政单位,国家重新颁布了设置镇的标准。到1986年,民政部对设市标准又作了调整,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适应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贯彻“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

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3年.民政部对1986年的设市标准又进一步作了调整和修改,主要是采取了分类指导的原那么,增加了考察指标,明确了设置地级市的标准。具体设置标准见课本P252页4.8.1表。

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市、镇设置标准经历了多次调整修改,变得越来越复杂化,特别是引入产值、基础设施等指标,以及在地域上不是按照城市实体设置市镇,而是整县设市、整乡设镇,使我国的城乡划分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难以进行比较。

二、城市发展

〔一〕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悠久的历史及封建社会的经济特征,决定了中国城市独特的发展道路与早期城市的消费类型。

中国城市出现很旱,远在新石器时代后期,距今3000年前,就出现了立竿为市,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可算做市的开始。到了奴隶社会,私有财产出现,加上集团战争频繁就出现了城市,早在夏、商、周时,便开始筑城,以保护奴隶主的财产和利益。随着城市功能的提高,城市逐渐发展。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城市的规模及数量迅速扩大,那时全国10万户以上的城市已10多个,到北宋时期便增至40个,由于宋王朝的南迁,伴随南方经济的繁荣,城市在南部地区得以迅速发展。如杭州、泉州己成为东方的繁荣城市。进入明代,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城市,旧城市更加繁荣,到15世纪,全国已经形成十个较大的商业及手工业城市,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沿海地区的经济及城市得以迅速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工业内迁,大量人口内移而使内地出现许多特大城市,如西安、重庆、成都等,一跃而成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直至解放初期的1952年,全国大、中、小城市已有159个,城市人口4549万人,解放后,经济生产的持续上升更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巨大发展。

按三个地带分阶段分析,不同时期全国城市的空间分布见表254页4.8.2。

1、建国前夕〔1948年〕。

旧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技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导致城市发展偏集沿海地带。当时全国共有城市66个,其中36个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台湾省〕,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4..5%。在仅占国土面积14.2%的沿海12省、市、区,却聚集了70%的工业部门和3

/4的工业产值,65.3%的城市人口;而占国土面积56.34%的广大西部地带工业产值只占9%,仅有9座城市,占设市城市13%,城市空间布局很不合理。

2、建国初期〔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业,国家的统一和安全、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经济的复兴成为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因此,城市的设置主要考虑的是行政硬性规定,即凡人口在5万以上的城镇可以设市,到1949年底全国共有设市城市136个。

3、“一五〞时期〔1950一1957年〕:

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同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城市的属性由消费性变为生产性。我国城市进人恢复发展时期,按照充分利用沿海,大力发展内地,平衡布置生产力的思想,我国工业发展重心转向华中、西北、西南地区,随之城市发展重点也放到了中、西部地带。城市偏集沿海的现象得到初一步改变。

4、“二五〞时期〔1958—1965〕

国民经济得展不正常,城市人口出入很大,变动激烈。1958—1960年狂热的“大跃进〞时代,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城镇人口增加了三千多万。城镇人口比重由15.1%猛升到19.7%,达到空前高峰。1961以后,为扭转“大跃进〞造成的失误,不得不从1962年开始调整,压缩城市数目,大批城镇职工遣返农村.城镇人口比重到1966年降变13.4%。

在城市布局方面,不顾地区条件,工业遍地开花,20多万个工业项目分散在上万个工业点上,新设城市也多集中在中、西部条件不足的地区,这种现象,调整时期不但没有扭转,甚至1965年开始的“大三线〞建设更加剧了。

5、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

政治因素对城市人口的结构变化影响很大,数百万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下放农村参加劳动,一千多万城市知识青年先后到农村插队落户,或参加建设兵团。

我国城市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状态。十年内,全国城市仅增加了18个,而且全都分布在中部〔10个〕和西部〔8个〕。在进行“大三线〞建设的同时,各省、市、区又搞起自己的“小三线〞建设,提出“散、山、洞〞的错误布局方针,致使城镇兴建不考虑自然、交通等条件,进山钻洞,平地起家,形成星星点点的布置形式,造成一大〔土石方工程量大〕、二长〔建设周期长、管线长〕、三高〔工程项目投资高、产品成本高、亏损高〕、四不便〔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