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茶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择要分述如下。
1、煎茶、点茶与泡茶
在中国饮茶史上,曾出现过多种沏茶之法。而多种饮茶方法的出现,又是与当时所制的茶类,以及人们的时尚有关。煎茶、点茶和泡茶,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沏茶之法,现分别简述如下。
⑴煎茶
煎茶始是何时,起于何地,不能指实。但人们似乎可以从苏氏兄弟的诗句中,找到踪影。北宋苏轼《试院煎茶》曰"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其第苏辙有歌和之,诗云"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兄弟俩一致认为煎茶出自西蜀。那么,又出自何人之手呢?唐代赵璘在《因话录》中说唐代的陆羽"始创煎茶法"。很可能陆氏在总结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沏茶之法,加以改进,这可以根据陆氏在《茶经》著述中找到依据。
* 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 奉茶:以茶奉客。
* 闻香: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
最后主泡人向客人鞠躬退场。
古今茶道
茶源于中国,中国饮茶历史最久,因此,也最懂得饮茶的情趣。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富贵之家,过的是"茶来伸手,饭来开口"的生活;贫困之户,过的虽是"粗茶淡饭",但都离不开一个"茶"字。总之,"有清茶一杯,便可随遇而安"。所以,中国人在生活中习惯于"一日三餐茶饭"。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域的差别、民族的不同,使得国人的饮茶,可谓千姿百态。这就是通常所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制茶有道
主泡人熏香、净手,先引茶入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壶。烫杯温壶是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乌龙入宫:将乌龙茶放入茶壶。
* 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再迅速倒出。
喝茶,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补充人体水分的不足,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解渴。如田间劳动、车间操作、剧烈运动后,拿起大碗杯),大口急饮快咽,重在数量者当是。
品茶,是重在意境,还要有一个好的饮茶环境,把饮茶看作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精神的享受。
⑵饮茶与吃茶
饮茶,包括喝茶和品茶,这是人们熟知的常识,就是将茶叶用沸水冲泡后,把茶汤饮下去。但是把茶吃下去或者将茶掺入食料当作一般食物那样吃下去,这对较多的茶人而言,似乎不很习惯,甚至不太理解。其实,茶的利用就是最早从吃茶开始的。如今,新疆自治区哈萨克族老乡,在喝奶茶的同时,仍然有将茶一同吃下去的做法。云南基诺族的凉拌茶,福建畲族的腌茶等,是将茶作为菜肴吃下去的。至今用茶掺入其它食料,做成茶点、茶菜和茶膳吃下去,那就更多了。
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先最先是把茶叶当作药物,从野生的大茶树上砍下枝条,采集嫩梢,先是生嚼,后是加水煮成汤饮。大约在秦汉以后,出现了一种半制半饮的煎茶法,这可以在三国魏张辑的《广雅》中找到依据;"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表明此时沏茶已由原来用新鲜嫩梢煮作羹饮,发展到将饼茶先在火上灼成"赤色",然后斫开打碎,研成细末,过罗(筛)倒入壶中,用水煎煮。尔后,再加上调料煎透的饮茶法,但陆羽认为如此煎茶,犹如"沟渠间弃水耳"。而陆氏的煎茶法,与早先相比,则更讲究技法。按陆羽《茶经》所述,唐时人们饮的主要是经蒸压而成的饼茶,在煎茶前,为了将饼茶碾碎,就得烤茶,即用高温"持以逼火",并且经常翻动,"屡其正"否则会"炎凉不均",烤到饼茶呈"虾蟆背"状时为适度。烤好的茶要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至饼茶冷却再研成细末。煎茶需用风炉和釜作烧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鲜活山水煎煮。煮茶时,当烧到水有"鱼目"气泡。"微有声",即"一沸"时,加适量的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否则"饮之则其味不正"。接着继续烧到水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二沸"时,先在釜中舀出一瓢水,再用竹筴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碾好的茶末。如此烧到釜中的茶汤气泡如"腾波鼓浪",即"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这样茶汤就算煎好了。同时,主张饮茶要趁热连饮,因为"重浊凝其下,精华浮其上",茶一旦冷了,"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书中还谈到,饮茶时舀出的第一碗茶汤为最好,称为"隽永",以后依次递减,到第四五碗以后,如果不特别口渴,就不值得喝了。
科学分析表明,从营养价值的发挥,保健功能的利用而言,吃茶优于饮茶。
* 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 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沫儿。
* 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
* 玉液回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茶道四谛 hahahahahhaha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中国茶道有“四谛”:和、静、。和而阴阳相调,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 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大佛大道大儒三家思想杂糅的具体体现。
其实,点茶就是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具体操作是在点茶时,先用瓶煎水,对候汤要求与唐代是一样的。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接着就是一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严格说来,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而这种高明的点茶能手,被称之为"三昧手"。北宋苏轼《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喝茶、品茶与吃茶
喝茶、吃茶和品茶,说的都是人们对茶的需要,但它们之间,不可等同而言,不仅有量和质的区分,而且还有情与景的差异。
⑴喝茶和品茶
中国人饮茶,素有喝茶和品茶之分。对此,古人已经说得很清楚。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中,写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到栊翠庵饮茶的情节,庵主妙玉亲手泡茶待客,虽然煮的是陈年梅花雪水,但对每个人泡的茶,盛的古玩珍器,结合每个人的身份、地位,乃至性格、爱好,都又是不一样的,这样泡出来的茶,自然使每个受茶者都能感受到赏心悦目,可口怡情,非一般饮茶可比拟的了。所以,在饮茶过程中,妙玉借用了当时流行的话说:"一杯是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驴饮了"。妙玉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将饮茶区分为喝茶和品茶。
上面说的仅是唐代民间煎茶的方法,但已可看出,人们在饮茶技艺上已相当讲究了,至于上层人士,特别是统治阶级其饮茶的讲究程度就更非民间所可以比拟的。不过唐代的沏茶之法,虽然主要流行的是煎茶,但也有沏茶用点茶法的,这是因为唐代所制的茶叶,除主要的是饼茶外,还有粗茶、散茶和末茶,只是由于用煎茶法沏茶处于主导地位罢了,如果是末茶,也有用点茶法沏茶的。
⑵点茶
点茶是古代沏茶法之一。如果说,唐代的煎茶重于技艺,那么宋代的点茶更重于意境。宋代蔡襄《茶录》载"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曰"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表明宋代沏茶,时尚的是点茶。
“静”是中国茶道灵魂能以奠立和实现的凭藉,“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是一份残缺的心灵。
“怡”是“静”的怡,“和”的怡,因为“怡”是灵魂的跳动,是脉搏,是瞬间的人生顿悟和心境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丝丝感动和一次次颤抖。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是品茶人的心灵宗教,是白开水中的人生况味,是无字书里的千言万语,是情侣眼眸的默默对视。“真”是“和”的真,“静”的真,“怡”的真。“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生真善美的真。“真”是参悟,是透彻,是从容,是圆寂,是宇宙,是八封……
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⑶泡茶
从明代开始,中国的茶叶加工方式进行了改革,成品茶已由唐时经蒸压而成的饼茶、宋时精雕细压的团茶,改制为经炒为之的条形散茶。这样,人们沏茶,再用不上"炙"、"研"、"罗"了,而是将散茶置入壶(碗、杯)中,直接用沸水冲泡就成,这就是人们至今常说的泡茶。这种直接用沸水冲泡的沏茶方法,不仅简便,而且保留了茶的清香,更便于对茶的直观欣赏,可以说,这是中国饮茶史上的一大创举,也为饮茶不过多地注重形式而较为讲究情趣创造了条件,所以一直为人们沿用至今。
1、煎茶、点茶与泡茶
在中国饮茶史上,曾出现过多种沏茶之法。而多种饮茶方法的出现,又是与当时所制的茶类,以及人们的时尚有关。煎茶、点茶和泡茶,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沏茶之法,现分别简述如下。
⑴煎茶
煎茶始是何时,起于何地,不能指实。但人们似乎可以从苏氏兄弟的诗句中,找到踪影。北宋苏轼《试院煎茶》曰"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其第苏辙有歌和之,诗云"年来病懒百不堪,未废饮食求芳甘。煎茶旧法出西蜀,水声火候犹能谙"。兄弟俩一致认为煎茶出自西蜀。那么,又出自何人之手呢?唐代赵璘在《因话录》中说唐代的陆羽"始创煎茶法"。很可能陆氏在总结唐代,以及唐以前的沏茶之法,加以改进,这可以根据陆氏在《茶经》著述中找到依据。
* 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 奉茶:以茶奉客。
* 闻香: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
最后主泡人向客人鞠躬退场。
古今茶道
茶源于中国,中国饮茶历史最久,因此,也最懂得饮茶的情趣。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富贵之家,过的是"茶来伸手,饭来开口"的生活;贫困之户,过的虽是"粗茶淡饭",但都离不开一个"茶"字。总之,"有清茶一杯,便可随遇而安"。所以,中国人在生活中习惯于"一日三餐茶饭"。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域的差别、民族的不同,使得国人的饮茶,可谓千姿百态。这就是通常所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制茶有道
主泡人熏香、净手,先引茶入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壶。烫杯温壶是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洁具提温。
*乌龙入宫:将乌龙茶放入茶壶。
* 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再迅速倒出。
喝茶,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补充人体水分的不足,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解渴。如田间劳动、车间操作、剧烈运动后,拿起大碗杯),大口急饮快咽,重在数量者当是。
品茶,是重在意境,还要有一个好的饮茶环境,把饮茶看作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精神的享受。
⑵饮茶与吃茶
饮茶,包括喝茶和品茶,这是人们熟知的常识,就是将茶叶用沸水冲泡后,把茶汤饮下去。但是把茶吃下去或者将茶掺入食料当作一般食物那样吃下去,这对较多的茶人而言,似乎不很习惯,甚至不太理解。其实,茶的利用就是最早从吃茶开始的。如今,新疆自治区哈萨克族老乡,在喝奶茶的同时,仍然有将茶一同吃下去的做法。云南基诺族的凉拌茶,福建畲族的腌茶等,是将茶作为菜肴吃下去的。至今用茶掺入其它食料,做成茶点、茶菜和茶膳吃下去,那就更多了。
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先最先是把茶叶当作药物,从野生的大茶树上砍下枝条,采集嫩梢,先是生嚼,后是加水煮成汤饮。大约在秦汉以后,出现了一种半制半饮的煎茶法,这可以在三国魏张辑的《广雅》中找到依据;"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表明此时沏茶已由原来用新鲜嫩梢煮作羹饮,发展到将饼茶先在火上灼成"赤色",然后斫开打碎,研成细末,过罗(筛)倒入壶中,用水煎煮。尔后,再加上调料煎透的饮茶法,但陆羽认为如此煎茶,犹如"沟渠间弃水耳"。而陆氏的煎茶法,与早先相比,则更讲究技法。按陆羽《茶经》所述,唐时人们饮的主要是经蒸压而成的饼茶,在煎茶前,为了将饼茶碾碎,就得烤茶,即用高温"持以逼火",并且经常翻动,"屡其正"否则会"炎凉不均",烤到饼茶呈"虾蟆背"状时为适度。烤好的茶要趁热包好,以免香气散失。至饼茶冷却再研成细末。煎茶需用风炉和釜作烧水器具,以木炭和硬柴作燃料,再加鲜活山水煎煮。煮茶时,当烧到水有"鱼目"气泡。"微有声",即"一沸"时,加适量的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否则"饮之则其味不正"。接着继续烧到水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二沸"时,先在釜中舀出一瓢水,再用竹筴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碾好的茶末。如此烧到釜中的茶汤气泡如"腾波鼓浪",即"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这样茶汤就算煎好了。同时,主张饮茶要趁热连饮,因为"重浊凝其下,精华浮其上",茶一旦冷了,"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书中还谈到,饮茶时舀出的第一碗茶汤为最好,称为"隽永",以后依次递减,到第四五碗以后,如果不特别口渴,就不值得喝了。
科学分析表明,从营养价值的发挥,保健功能的利用而言,吃茶优于饮茶。
* 冲泡: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即“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 春风拂面: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沫儿。
* 封壶: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分杯: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
* 玉液回壶:将壶中茶汤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茶道四谛 hahahahahhaha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中国茶道有“四谛”:和、静、。和而阴阳相调,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 茶道的“和”其实就是中国大佛大道大儒三家思想杂糅的具体体现。
其实,点茶就是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具体操作是在点茶时,先用瓶煎水,对候汤要求与唐代是一样的。而后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放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所谓调膏,就是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接着就是一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泡沫),称之为"运筅"或"击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水和击拂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严格说来,要创造出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得视情而有轻重缓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效果的茶汤来。而这种高明的点茶能手,被称之为"三昧手"。北宋苏轼《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喝茶、品茶与吃茶
喝茶、吃茶和品茶,说的都是人们对茶的需要,但它们之间,不可等同而言,不仅有量和质的区分,而且还有情与景的差异。
⑴喝茶和品茶
中国人饮茶,素有喝茶和品茶之分。对此,古人已经说得很清楚。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中,写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到栊翠庵饮茶的情节,庵主妙玉亲手泡茶待客,虽然煮的是陈年梅花雪水,但对每个人泡的茶,盛的古玩珍器,结合每个人的身份、地位,乃至性格、爱好,都又是不一样的,这样泡出来的茶,自然使每个受茶者都能感受到赏心悦目,可口怡情,非一般饮茶可比拟的了。所以,在饮茶过程中,妙玉借用了当时流行的话说:"一杯是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驴饮了"。妙玉的话,可谓一语中的,将饮茶区分为喝茶和品茶。
上面说的仅是唐代民间煎茶的方法,但已可看出,人们在饮茶技艺上已相当讲究了,至于上层人士,特别是统治阶级其饮茶的讲究程度就更非民间所可以比拟的。不过唐代的沏茶之法,虽然主要流行的是煎茶,但也有沏茶用点茶法的,这是因为唐代所制的茶叶,除主要的是饼茶外,还有粗茶、散茶和末茶,只是由于用煎茶法沏茶处于主导地位罢了,如果是末茶,也有用点茶法沏茶的。
⑵点茶
点茶是古代沏茶法之一。如果说,唐代的煎茶重于技艺,那么宋代的点茶更重于意境。宋代蔡襄《茶录》载"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曰"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表明宋代沏茶,时尚的是点茶。
“静”是中国茶道灵魂能以奠立和实现的凭藉,“和”是因“静”而“和”的,没有“静”的氛围和境界,“和”是一份残缺的心灵。
“怡”是“静”的怡,“和”的怡,因为“怡”是灵魂的跳动,是脉搏,是瞬间的人生顿悟和心境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丝丝感动和一次次颤抖。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是品茶人的心灵宗教,是白开水中的人生况味,是无字书里的千言万语,是情侣眼眸的默默对视。“真”是“和”的真,“静”的真,“怡”的真。“真”不全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生真善美的真。“真”是参悟,是透彻,是从容,是圆寂,是宇宙,是八封……
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它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但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
⑶泡茶
从明代开始,中国的茶叶加工方式进行了改革,成品茶已由唐时经蒸压而成的饼茶、宋时精雕细压的团茶,改制为经炒为之的条形散茶。这样,人们沏茶,再用不上"炙"、"研"、"罗"了,而是将散茶置入壶(碗、杯)中,直接用沸水冲泡就成,这就是人们至今常说的泡茶。这种直接用沸水冲泡的沏茶方法,不仅简便,而且保留了茶的清香,更便于对茶的直观欣赏,可以说,这是中国饮茶史上的一大创举,也为饮茶不过多地注重形式而较为讲究情趣创造了条件,所以一直为人们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