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牵引图片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按X线表现分类


Pauwells角: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形 成的角 ⑴内收骨折:Pauwells角>50°,不稳定 ⑵外展骨折:Pauwells角<30°,稳定
3.按稳定程度分类



⑴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仅有部 分中断,股骨颈的 一部分出现裂纹。 ⑵完全骨折:骨折线贯穿股骨颈 完全骨折分为: 无移位的完全骨折 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 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
成人股骨头的血供:
① 股骨头圆韧带内的--股骨头小凹A 股骨头 凹部。 ② 股骨干滋养A升支,沿股骨颈进入 股 骨头。 ③ 旋股内、外侧A 的分支: 1. 骺外侧A→供应 股骨头 4/5~2/3 股深A→旋股内侧A 2.干骺端上侧A 3. 干骺端下侧A


股深A→旋股外侧A→供应股骨头小部分 旋股内、外侧A的分支相互吻合,在 股骨颈基底部形成A环。
手术疗法
●指征: ▲ 非手术疗法失败 ▲ 同一肢体有多处骨折 ▲ 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 老年骨折不能长期卧床 ▲ 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 ▲ 无污染或污染轻的开放性骨折
方法:
▲ 切开复位内固定 内固定选择: 上段骨折—髓内钉 中段骨折—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 下段—钢板琴螺丝钉 ▲ 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二)手术方法
1. 手术适应症: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提高和 医疗器械的改善,手术适应症有所放宽。 具体的手术适应症有: (1)牵引失败。 (2)软组织嵌入:骨折端不接触,或不 能维持对位,检查时无骨擦音。 (3)合并重要神经、血管损伤,需手术 探查者,可同时行开放复位内固定。
(二)手术方法
(4)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者。 (5)同一肢体或其他部位有多处骨折。 (6)老年人的骨折,不宜长期卧床者。 (7)陈旧骨折不愈合或有功能障碍的畸形 愈合。 (8)无污染或污染很轻的开放性骨折。
第三节 股 骨 干 骨 折
fracture of the shaf of the femur

股骨干骨折是指粗隆下、股 骨髁上这一段骨干的骨折,占全 身骨折的4~6%,男性多于女性, 约2.8∶1。10岁以下儿童占多数, 约为总数的1/2。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
一、解剖概要 二、病因、类型及骨折移位机理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四、治疗 五、护理要点
四、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1、悬吊牵引法
2、动滑车皮肤牵引法
3、平衡牵引法 (二)手术方法 1、手术适应症 2、常用的手术方法
(一)非手术疗法
股骨干骨折因周围有强大的肌肉牵 拉,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 固定均不能维持骨折对位。因此, 股骨干完全骨折不论何种类型,必 须用持续牵引克服肌肉收缩,维持 一段时间后再用外固定。常用牵引 方法有:
1、悬吊牵引法
用于3-5以内儿童。将二下肢用皮肤牵引 向上悬吊,重量约1-2公斤,要保持臀部 离开床面,利用体重作对抗牵引。3~4 周经X线照片有骨痂形成后,去掉牵引, 开始在床上活动患肢,5~6周后负重。 对儿童股骨干骨折要求对线良好,对位 要求达功能复位即可,不强求解剖复位。 如成角不超过10°重叠不超过2厘米,以 后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治 疗



1.非手术治疗 ⑴适应症: ①稳定型骨折(无明显移位,外展型, 及嵌入型) ②年龄大,全身情况差 ③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
⑵治疗方法:


①穿防旋鞋或下肢皮肤牵引,卧床6~ 8W,锻炼股四头肌,踝足趾的屈伸活动 ②三不:不侧卧,不盘腿,不内收 ③8W后床上坐起,3月后扶双拐不负重行走, 6月后弃拐行走 优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低 缺点:长期卧床→肺部、泌尿、褥疮及 静脉血栓,故对全身状态差的高龄病人,以治 疗并发症为主。
拉而向外成角(图1)。
股骨下1/3骨折
股骨干下1/3骨折后,远折断受 腓肠肌的牵拉而向后移位,远侧 骨折端可压迫或刺激腘动脉、腘 静脉和坐骨神经(图1)
上页 下页
二、病因、类型及骨折移位机理
图3 股骨干上、中、下1/3骨折移位情况及其发生原因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多数伤者均有较严重的外伤史。合并多处伤或 内脏伤及休克者较常见。 骨折部疼痛比较剧烈、压痛、胀肿、畸形和骨 摩擦音和肢体短缩功能障碍非常显著,有的局 部可出现大血肿,皮肤剥脱和开放伤及出血 X线照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 检查时必须密切注意合并伤和休克的发生,以 及伤肢有无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上页
下页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平衡牵引法
图3-60 股骨干 骨折平衡牵引疗 法 1.平衡牵引装置 2.股骨结节处牵 引及小夹板固定 示意
3.平衡牵引法

使用平衡牵引,病人较舒适,牵引期间 能活动髋、膝和踝关节,擦澡和大小便 较方法。一般牵引4~6周,经X线照片有 骨痂形成后,可改用髋人字石膏固定4~ 8周。在牵引中可同时应用小夹板固定, 纠正成角。去除牵引后也可用小夹板外 固定,但要经常复查以防骨折移位或成 角。
治疗

非手术疗法(牵引复位) ●牵引部位: 胫骨结节牵引 股骨髁上牵引
牵引方法:
▲ 垂直悬吊皮牵引:适用于1-3岁儿童 ▲ 平衡牵引:用于3-15岁或成年人。 有 Braun架骨牵引 Thomas架骨牵 ▲ 90°—90°—90°牵引,用于已感染, 开放性骨折便于换药 (髋、膝、踝关节各90°) ● 牵引重量:体重的1/7-1/8 ● 牵引时间:8-10周
1、悬吊牵引法
图3-58 Bryant氏皮 牵引
在牵引时,除保持 臀部离开床面外, 并应注意观察足部 的血液循环及包扎 的松紧程度,及时 调整,以防足趾缺 血坏死。
2.动滑车皮肤牵引法
适用于5岁至12岁儿童(图3-59)。 在膝下放软枕使膝部屈曲,用宽布带 在腘部向上牵引,同时小腿行皮肤牵 引,使两个方向的合力与股骨干纵轴 成一直线,合力的牵引力为牵引重力 的二倍。有时亦可将患肢放在托马氏 夹板及Pearson氏连接架上,进行滑动 牵引。牵引前可行手法复位,或利用 牵引复位。
2.常用的手术方法
(2)股骨中1/3或中下1/3骨折,传统
方法是采用6~8孔接骨板螺丝钉固 定及髋人字石膏固定。目前多采用 加压钢板活动。加压钢板有多种类 型,60年代开始应用加压器的加压 钢板固定,其后出现自身加压钢板 固定沿用至今。
第四节 胫腓骨骨折

解剖 胫骨形态:上为三角形,中、下1/3四方形 三角形与四方形交界处易骨折 胫骨前方肌肉少,仅皮肤覆盖 骨折后皮肤不易愈合 中、下段骨折血运差 骨折后不易愈合
一、解剖概要
一、解剖概要
一、解剖概要
一、解剖概要
一、解剖概要
一 、 解 剖 概 要
二、病因、类型及骨折移位机理

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



主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 辗压或火器伤等,骨折多为粉碎、碟形或 近似横行,故骨折断端移位明显,软组织 损伤也较严重。 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如高处坠落,机器绞伤 所发生的骨折多为斜形或螺旋形。 旋转性暴力所引起的骨折多见于儿童,可 发生斜形、螺旋形或青枝骨折。
2.手术治疗

⑴适应症: ①内收型骨折,有移位的骨折 ②65岁以下的股骨头头下型骨折 ③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 ④陈旧性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股骨头缺血坏死,合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⑵手术方法:
①闭合复位内固定 ②切开重复位内固定 ③人工关节置换术 ⑶术后处理 卧床休息2-3W,6W后扶双拐负重不行走。
病因与分类




1.病因: ①间接暴力:跌倒时,身体发生旋转,过 度外展或内收位着地 ②直接暴力:侧方着地,大转子直接撞击 ③病理性骨折:骨的囊性病变 2.分类①据股骨矩是否完整分为: 稳定性骨折:股骨矩完整 不稳定性骨折:股骨矩不完整
临床表现与诊断
● 局部疼痛、 ● 压痛、 ● 肿胀、 ● 畸形、 ● 活动受限。

第二节 股骨转子间骨折


解剖: 1.部位:大、小转子之间,其内为松质 骨是股骨干与股骨颈的交界处,承受的 剪式应力最大。 2.股骨矩:决定了转子间骨折的稳定 性 , 位于股骨颈、干连接处内后方的 致密纵形骨板


前缘与股骨上端前内侧骨皮质的相连 后缘与股骨上端外后侧相连 上极与股骨颈后侧骨皮质融合 下极与股骨干后内侧骨皮质融合股骨矩: 决定了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
2.常用的手术方法
(1)股骨上1/3或中上1/3骨折多采用髓内 针固定。此法具有术后不用外固定及早期下 床活动的优点。过去用开放式打入髓内针的 方法,近十年来已被X光电视机(XTV)控 制下,仅在穿针处作小切口,不显露骨折端 的闭合穿针方法所代替。闭合法较开放损伤 小,出血少,不破坏骨折端的血液供给,有 利于骨折愈合。 近几年出现的带锁髓内钉 是一种新的固定方法。
下肢骨折
Fracture of Low Limb
第一节 股骨颈骨折



解剖 1 颈干角: 110°~140°,平均127° 2 前倾角: 12~15° 3 髋外翻 4 髋内翻 5 髋关节前方有髂股韧带及关节囊包绕, 后方、内方、上方有坐股韧带及关节囊包绕 而髋关节的后、外、下方无关节囊包绕
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中老年病人,跌倒受伤史 2.髋部疼痛,下肢不能站立和行走,部分 病 人仍可行走 3.下肢外旋畸形:45~60° <①远折端失去了关节囊及髂股韧带的稳定作 用> <臀大、中、小肌及髂腰M、内收M的牵拉> 若外旋≥90°——怀疑转子间骨折


4.局部压痛及轴向叩击痛(+),少有 髋部肿胀及瘀斑 5. Bryant三角及Nelaton线异常
一、解剖概要
股骨干使人体最粗、最长、承受应力最 大的管状骨。骨干的密植骨较厚,股干 中部松质骨较少。股骨干有轻度向前外 的弧度。股骨干后面有股骨嵴,为股后 部肌附着处。股骨干中份后外方,有四 条有股深动脉发出的分支进入股骨嵴, 是股骨干的营养血管,同时也有分之进 入外侧肌群。
一、解剖概要
一、解剖概要
病因与分类

一、病因: 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轻微扭转暴力 青少年则需较大暴力
二、分类



:1.按骨折线分类 ⑴股骨头下型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头下。 ⑵ 经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中部 ⑶股骨颈基底骨折:骨折线位于股骨颈 与大小转子间连线 处 头下型骨折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最大,基底型 骨折对股骨头血供的影响最小
二、病因、类型及骨折移位机理
骨折发生的部位以股骨干中下1/ 3交界处为最多,上1/3或下1/3 次之。 骨折端因受暴力作用的方向,肌 群的收缩,下肢本身重力的牵拉 和不适当的搬运与手法整复,可 能发生各种不同的移位。
二、病因、类型及骨折移位机理

股骨干上1/3骨折 股骨干中1/3骨折
股骨干下1/3骨折
2.动滑车皮肤牵引法

1.装置 2.示意图 图3-59 动滑车皮肤牵引法(Russell氏法)
3.平衡牵引法


用于青少年及成人股骨干骨折。在胫骨结节处穿 针,如有伤口可在股骨髁部穿针(克氏针或斯氏 针)。患肢安放在托马氏夹架上,作平衡牵引, 有复位及固定两种作用。可先手法复位小夹板维 持,然后,用维持重量持续牵引。 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决定肢体位置:上1/3骨折应 屈髋40- 50°,外展约20°,适当屈曲膝关节; 中1/3骨折屈髋屈膝约20°,并按成角情况调整 外展角度;下 1/3骨折时,膝部屈曲约 60~ 80°,以便腓肠肌松弛,纠正远侧骨端向后移位。


股骨上1/3骨折
股骨干上1/3骨折后,近折段受骼腰肌、臀
中肌、臀小肌和髋关节外旋诸肌的牵拉,使 近折断向前、外及外旋方向移位;而远近段 则受内收肌的牵拉而向内、后移位;由于股 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及内收肌的共同作用而 向近端移位(图1)。
上页 下页
股骨中1/3骨折
股骨干中1/3骨折后,其畸形
主要是按暴力的撞击方向而成 角,远折段又因受内收肌的牵
3.平衡牵引法



牵引后24~48小时要进行床边X线照片,了解骨 折对位情况,同时每日多次测量骨端肢体长度, 并加以记录,以资参考。 要根据X线照片及测量情况,及时调整肢体位置, 牵引重量和夹板。 要防止牵引不够或牵引过度。在牵引时还应注意 观察穿针部位有无感染,以及肢体保温,并教会 病人锻炼躯体,上肢、患肢关节和肌肉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