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72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小时只是理论时间并非生死大限
黄金72小时只是一个弹性时间概念
虽然,传统的救援理论告诉我们,地震的“黄金救援时间”是震后的72小时,但这其实是一个统计学上的说法,指的是地震发生后,如果在72小时内把废墟中的幸存者营救出来,他生存下来的几率会比较大。
这是根据人的生理特点,以及历次灾害救援的情况统计出的一个参考概念,并不是说超过72小时就找不到或者救不出幸存者了。
根据现有的数据,灾难中存活2到3周以上的幸存者比比皆是。
[详细]
雅安阴雨气候大大提高受困者生还可能
跟据天气预报资料,眼下雅安地区已经连日阴雨,灾区气温一直处于15到25摄氏度,而在这样不冷不热的天气中,救援人员手脚灵活,便于进一步排查实施救援。
而阴雨天不仅给被埋压人员带去了可能的水源,也会让他们的身体不至于过分不适,十分有利于提高被埋压人员的存活几率,因此他们活过72小时的可能性非常之高。
[详细]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耐活”
汶川地震72小时候被救出的幸存者中,有小孩也有老人。
其实在灾难中,年轻人的生命力相对于老人并不占优势。
这是因为年轻人代谢旺盛,被埋后容易又叫又闹,高度紧张,体力很快消耗完毕。
而老人代谢低,对能量的需要反而小,同样能长时间耐受饥饿。
有的人心理素质较好,能自我调节,安心等待救援;有的则处在极度恐惧中,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这样代谢消耗会很大。
恶劣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都造成影响,而心理调节则非常重要。
[详细]
72小时之后,灾区同样需要专业心理援助
灾难之后的心理援助应受重视
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官方的一项调查表明,80%灾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而除了灾民之外,救援人员,志愿者,现场的媒体工作者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会成为“心灵难民”。
在煎熬数日后,当人们发现救援工作永远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时,就产生了一种幻灭的感觉。
可怕的场景、声音或者味道,逝去的亲人,悲惨的故事都会在脑海出现。
心里产生巨大的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失眠,噩梦,易惊醒,没有安全感。
一般来说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感觉会慢慢地淡化,但也有人愈陷愈深,此时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就显得尤为重要。
仅有热血,没有专业性的心理救援等于添乱
72小时之后,除了对于生命的救援不能停止,对于人心的救援更要跟上,这其中专业性尤为重要。
汶川震后,灾区曾流传“防贼、防余震、防心理咨询师”的说法。
有志愿者穿上印有心理援助的T恤衫便是心理援助人员了,岂不知没有专业能力的救助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即便有专业资格的心理干预者,也并非都适合在灾区工作。
很多老师在危机干预时带有太多个人主观情绪,有的只是简单套用机械的理论。
在灾难面前,心理救援这一关我们还欠准备。
[详细]
英美等国已建立官方心理援助机制
1942年,美国波士顿一场火灾造成近500人死亡。
大火之后,有理论指导的心理干预由此开始。
1963年,美国国会通过“社区精神健康法”,强调心理健康服务应面向全体公民,并建立由政府提供经费的社区精神服务中心。
英国在1987年翻船事件发生后成立了社会支援组织,对灾难经历者进行演讲、家访、长期心理辅导或电话商谈等援助活动。
新加坡1986年新世纪酒店倒塌事故发生后,专业人员对幸存者进行危机干预;1994年又建立了国家应急行为管理系统,为经受灾难的人群提供医疗及心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