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的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程洪

【关键词】

【点击次数】257

一、内部承包经营风险存在的缘故

由于公司内部承包经营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增加了发包公司与承包股东之间的经营风险,加之实践过程中操作不当,专门容易使双方陷入长期的纠纷之中,抑制公司的长期进展。因此,我们第一要对公司内部承包经营中风险存在的缘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公司营业权不能独立转让是内部承包经营风险存在的直截了当缘故。

承包股东向发包公司交付一定数额的承包费后,发包公司将公司的经营权承包给承包股东,使承包股东在承包期间享有公司的经营权益。但并不是将发包公司的经营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了承包股东,而是承包股东在一定范畴内有行使公司经营、治理行为的权益,因此,承包股东并非真正享有经营、治理权。由于企业经营上活动包括企业构成部分、组织与顾客、商品、劳务,及与资金供应者的关系等,经常变动,其客体难以量化,欠缺权益所应具的社会典型公布性,专门是归属及排他的功能。因此,在公司内部承包经营过程中,公司经营权中哪一部分完全由承包股东行使?哪一部分完全由发包公司行使?并不能做出明确的划分。那么,必定导致在经营权在行使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权益的行使人不明确,自然地,产生的相责任人也变得模糊不清,为此,大大增加了发包公司与承包股东之间利益风险。而且,一旦公司经营权在双方“犬牙交错”的行使过程中发生“交战”,利益风险将随时发生。

2.利益之争是公司内部承包经营风险存在的全然缘故。

公司作为公司各方参与人利益博弈的平台,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司各方参与人参与公司活动的本质愿望。然而,公司分配的公司利益是有限的,甚至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为防止公司参与人不当转嫁自己应承担的风险,法律设置了多种法律制度,使公司参与人公平分享利益,平等承担风险。但这些法律制度如何讲是一种制度上的安排,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并非公司的实然状态,其间还不可能杜绝道德风险。公司内部承包在不改变

公司法人独立性的情形下,不但要面临公司股东之间、公司与代理人之间、公司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要面临承包股东与发包公司之间、承包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诚然,公司在发包给股东承包前,双方对各种风险和利益都作了一定的评估。然而,若实际承包经营中所产生的风险或利益远远地超过先前的评估,完全突破了各方“心理底线”时,由于此种经营模式缺乏制度上的保证,那么,利益之争的斗争随时都可能爆发。这确实是什么缘故在经营效益超出平常丰厚和业绩一败涂地的内部承包公司中,发包公司与承包股东之间最容易“交火”的全然缘故。

3.潜在风险是公司内部承包经营风险中最为复杂的缘故。

承包股东在按约定的发包公司交付一定的承包费后,承包经营治理期间公司发生的风险将由承包股东一人承担。在承包股东承包经营前,发包公司已进行了大量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行为,因此,不可幸免遗留下一些隐患。当这些隐患与承包股东承包经营行为相结合而暴发时,责任将如何划分?

承包股东在承包经营期间,把握着公司的经营治理权,必定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权益,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公司资源。如,人事变动;资产处置;技术资料的把握等,尽管这些活动在表面上可不能给承包公司造成直截了当的经济缺失,然而,若承包股东在承包经营期间采纳“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经营方式,自己牟取暴利后,将一个“皮囊”交还给发包公司。然后用“脚投票”的方式悄然离去,将因此而产生的风险全部留给发包公司。

因此,由于公司对各种“潜在危险因素”缺乏“自我免疫力”,而承包经营又具有一定期限,使得公司在经营中的各种潜在的风险在发包公司与承包人之间“流淌”,极大地增加了公司内部承包的风险。

4.公司内部承包经营合同的效力认定是引起法律风险的缘故。

对公司内部承包合同的效力,目前要紧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无效讲。该观点认为,将公司以承包合同发包给股东承包经营,实质上是以承包经营的方式代替董事会亲自经营治理公司,该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关于董事会职责的具体规定,违反了《公司法》关于公司治理机构设置及其职权的规定。因此,对承包合

同应认定无效。

二是有效讲。该观点认为,公司承包经营合同符合《公司法》鼓舞公司自治的立法理念。尊重商人和公司的首创精神是培养公司竞争力的关键。按照公司法自治的思想,在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情形下,任何公司均可选择适合自身情形的经营模式。只要发包公司与承包人达成了意思表示真实的承包经营合同,而且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均属有效的契约行为。作为公司或者营业的一种经营方式,承包经营既适用于传统企业(如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也适用于现代公司。

三是区不讲。原则上公司承包合同是有效的,因为公司承包属于企业承包的一种,法律承诺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自然亦应承诺公司承包经营,至少目前尚无任何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尽管承包经营不可幸免地要将原本应由股东会、董事会行使的部分权益交给承包人行使,但在法律上能够视为股东会、董事会对承包人的概括性授权。因此,公司承包经营原则上不应认定无效。

尽管公司内部承包合同有效讲已成为一种共识,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加上裁判水平的不一,为裁判人员提供了宽敞的自由空间,使承包合同极易产生法律风险。

二、内部承包经营风险常见的表现形式

公司内部承包经营在实践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尽管产生的后果完全不相同,但这些风险不外乎来自公司内部和外部。对风险的“路径”有了客观的分析,有利于将其“拒之门外”。本文要紧从实践中常见的几种风险进行探讨,但现实中也不仅仅限于这些风险。

(一)来自公司内部的风险。

1.承包股东的道德风险。

承包股东在承包经营期间,把握着发包公司部分决策权、人事权、监督治理权。当这种权力失去必要监督,完全为承包股东的个人利益服务时,必定产生权力的滥用。

将公司经营治理权概括地转移给另一股东,收取承包费是因此的,但为防止公司在承包经营期间给公司造成侵害或者违约,有必要让承包股东提供一定的担保。然而多大的数额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