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 美术鉴赏 培养审美的眼睛(共51张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如果要更好的欣赏还要了解艺术家本人的 创作思想及他们和我们进行怎样交流。我们要问 自己,画家要告诉我们什么?什么是让我最感动 的内容?我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捣练图
《捣练图》鉴赏
“练”是一种丝织品,刚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漂
白,再用杵捣,才能变得柔软洁白。
《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
《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而成为一幅人与土地、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真 正伟大的作品。在这幅《拾穗者》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仅是它的题材本身,就足以引 发一场革命。 画面上农民的劳作传达了他们生活的艰辛,无疑是底层民众对上流阶层的 挑战和呼声。
欣赏美术作品总的来说分为三个步骤 (1)从形式和形象入手 (2)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3)对内蕴的探究和领悟
一、什么是美术鉴赏?
天安门-------认知、回忆和想象
象征--------历史--------审美符号
蕴涵-------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而当我们置身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禁在内心升起一种 崇高、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 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我们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 表面上看,天安门只是一座古建筑,但从审美角度说,它已成为 象征中国历史的一个审美符号。它经历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和近代 中国的屈辱和奋起,更见证了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 就。可以说,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越深入,从中获得的审美想 象就越丰富。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画家表现妇女捣练活动,不只是描绘捣练、络线、织修、熨烫等的活动过程,他既重 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又注意刻画某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使得所反映的内容,更具有 生活气息。
拾穗者
《拾穗》鉴赏
米勒 (1814-1875年) 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作 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 然,致力于观察田野、大地,以及在上面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人,尽量捕捉他在乡间 的所见所闻,哪怕是别人眼中极微小琐碎的事物,米勒也富于感情地把它表现出来,铭 记在心并强烈地传达给别人。据说站在米勒作品面前,多情的人会闻到野草和土地的气 息,夹杂着牛粪的味道,会对着画面上一个土疙瘩掉眼泪,而勾起对乡村生活无限美好 的畅想。
两种不同的美: 一种是自然景观 一种是人文景观
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品,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特征,我们先 来体会一下作品间的不同。观察下面的两幅画,用自己的语言 讲讲有Biblioteka Baidu么不同。
首先,两幅作品内容主题相同,但绘画手法不同, 一幅是中国画,一幅是油画。
第二,作者所画的历史背景不同,要了解时代背 景就涉及到历史知识和中西方文化。
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 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 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捣练图》工笔重彩,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 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 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 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 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 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所谓“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 判断,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 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 手段(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 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 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 知识。
扎根南国(中国画, 1998年)吴冠中
奔马 (中国画,1951年)徐悲鸿
这幅《奔马》在表现方法 上,将西洋画中的解剖与中国 传统笔墨相结合,显示出徐悲 鸿以中西融合的方法改造传统 中国画以使之具有面对现实的 能力的思想。在主题上,他以 昂首飞奔的骏马来表达对民族 前途的关怀和希望。徐悲鸿给 这幅作品起名《山河百战归民 主》,表达了他对新中国成立、 人民从此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 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与情感寄 托。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一是欣赏大自然;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
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 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
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 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天安门广场 黄山日出 (摄影)
《拾穗》便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
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 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 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 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 庄严感。我们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身上感到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在 生存面前,人类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虽然远处飞翔的鸟儿依旧烘托出田园诗般的意境, 但我们知道田园生活不可能是理想化的,人类凝重的身躯似乎预示着生存的重压。正是这 种宗教般的感情使《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而成为一幅人与土地、与生 存息息相关的真正伟大的作品。
扎根南国(中国画,1998年)吴冠中
吴冠中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受到他的老师林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
《 父 亲 》 罗 中 立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扬州漆画
相信大家在看了以上几幅图片后,一定体会到了 一种美感。你也一定佩服艺术家的灵感。这里我 们就用到了美术鉴赏。那么,什么又是美术鉴赏 呢,我们又如何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呢?下面就 让我们进入第一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捣练图
《捣练图》鉴赏
“练”是一种丝织品,刚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漂
白,再用杵捣,才能变得柔软洁白。
《捣练图》是唐代画家张萱之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
《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而成为一幅人与土地、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真 正伟大的作品。在这幅《拾穗者》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仅是它的题材本身,就足以引 发一场革命。 画面上农民的劳作传达了他们生活的艰辛,无疑是底层民众对上流阶层的 挑战和呼声。
欣赏美术作品总的来说分为三个步骤 (1)从形式和形象入手 (2)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3)对内蕴的探究和领悟
一、什么是美术鉴赏?
天安门-------认知、回忆和想象
象征--------历史--------审美符号
蕴涵-------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而当我们置身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禁在内心升起一种 崇高、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 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我们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 表面上看,天安门只是一座古建筑,但从审美角度说,它已成为 象征中国历史的一个审美符号。它经历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和近代 中国的屈辱和奋起,更见证了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 就。可以说,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越深入,从中获得的审美想 象就越丰富。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画家表现妇女捣练活动,不只是描绘捣练、络线、织修、熨烫等的活动过程,他既重 视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又注意刻画某些富有情趣的细节,使得所反映的内容,更具有 生活气息。
拾穗者
《拾穗》鉴赏
米勒 (1814-1875年) 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作 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 然,致力于观察田野、大地,以及在上面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人,尽量捕捉他在乡间 的所见所闻,哪怕是别人眼中极微小琐碎的事物,米勒也富于感情地把它表现出来,铭 记在心并强烈地传达给别人。据说站在米勒作品面前,多情的人会闻到野草和土地的气 息,夹杂着牛粪的味道,会对着画面上一个土疙瘩掉眼泪,而勾起对乡村生活无限美好 的畅想。
两种不同的美: 一种是自然景观 一种是人文景观
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品,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特征,我们先 来体会一下作品间的不同。观察下面的两幅画,用自己的语言 讲讲有Biblioteka Baidu么不同。
首先,两幅作品内容主题相同,但绘画手法不同, 一幅是中国画,一幅是油画。
第二,作者所画的历史背景不同,要了解时代背 景就涉及到历史知识和中西方文化。
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 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 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捣练图》工笔重彩,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 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 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 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 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 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所谓“鉴”,就是甄别、归类、分析、 判断,具体地说,就是要弄明白一件 美术作品的作者、创作年代、材料、 手段(方法)、语言形式和内容等直 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以及美术作品 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相关 知识。
扎根南国(中国画, 1998年)吴冠中
奔马 (中国画,1951年)徐悲鸿
这幅《奔马》在表现方法 上,将西洋画中的解剖与中国 传统笔墨相结合,显示出徐悲 鸿以中西融合的方法改造传统 中国画以使之具有面对现实的 能力的思想。在主题上,他以 昂首飞奔的骏马来表达对民族 前途的关怀和希望。徐悲鸿给 这幅作品起名《山河百战归民 主》,表达了他对新中国成立、 人民从此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 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与情感寄 托。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
一是欣赏大自然;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
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 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
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 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天安门广场 黄山日出 (摄影)
《拾穗》便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
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 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 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 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 庄严感。我们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农妇身上感到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在 生存面前,人类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虽然远处飞翔的鸟儿依旧烘托出田园诗般的意境, 但我们知道田园生活不可能是理想化的,人类凝重的身躯似乎预示着生存的重压。正是这 种宗教般的感情使《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而成为一幅人与土地、与生 存息息相关的真正伟大的作品。
扎根南国(中国画,1998年)吴冠中
吴冠中在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受到他的老师林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
《 父 亲 》 罗 中 立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扬州漆画
相信大家在看了以上几幅图片后,一定体会到了 一种美感。你也一定佩服艺术家的灵感。这里我 们就用到了美术鉴赏。那么,什么又是美术鉴赏 呢,我们又如何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呢?下面就 让我们进入第一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