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改扩建施工图说明(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接张家口,西连呼和浩特,南倚大同,北邻蒙古国,全境东西长368公里,南北宽354公里。乌兰察布市不仅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重要国际通道。境内有京新、京藏、二广3条高速公路,及110、208国道和呼和浩特至满洲里大通道,铁路有北京至包头、集宁至二连、集宁至通辽、丰镇至准格尔四条铁路,集宁区至张家口电气化铁路(即呼张快速高铁)正在建设,北京到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

《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中确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为“一主一副,两通道”的城镇点轴空间发展格局。

市域城镇发展主轴带:沿着京呼高铁、京藏高速、京新高速和110国道、集张线等交通干道形成的城镇发展轴带。

市域城镇发展副轴带:沿着208高速形成的城镇发展轴带,也是国际战略通道。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城市发展方向:规划确定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为向东、向南。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为:开辟东向适度拓展,向南优化提升,向西涵养生态,向北更新整合。

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范围为:西北至二广高速、南至京新高速、东至泉玉林河,在此范围内编制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两轴、两带、四片多组团”。其中一轴指的是沿解放大街、工农北路和工农南路的南北向城市发展轴。另一轴指的是沿察哈尔西大街、察哈尔东大街一直向东,跨霸王河往东的东西向城市发展轴。

两带是指沿霸王河和泉玉林河的西北-东南向城市滨水景观风貌带。

四片区分别为集宁老城片区、集宁新城片区、河东片区和察哈尔工业片区。

现状G110国道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为分离式路基。2011年由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规划绿化带正在填土,分离式中央宽度范围7m -17m。

乌兰察布市章盖营(110国道桩号K354+500)至巴音塔拉镇(110国道桩号K345+700))段公路改扩建工程西起章盖营,东至巴音塔拉镇东,全长8.8km。

1、任务依据

1、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2、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3、根据乌兰察布市交通局关于110国道改扩建工程现场会议精神。

2、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城市道路;

●设计速度: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

●路基宽: 345+709.681~K349+400段路基宽度34米;

K349+400

~

K349+562.763,162.763米过渡段;

K349+562.763

~

K354+500段路基宽度31.3米.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小桥涵1/100;

●桥面宽度:小桥涵与路基同宽。

本次设计遵循部颁的有关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

《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G C20-201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3、测设经过

我公司2015年5月初首先对本项目的路线走向、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进行了现场踏勘,随后经过全体测设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该段路线的外业勘察工作,各种资料数据收集整理齐全。

4、路线起终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

起点与现状G110国道改扩建Ⅰ期工程顺接,从西向东依次韩家村、头道河、终点止于巴音塔拉镇东。

二、建设条件

1、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1)现状布局及规划

拟建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境内,路线范围内不影响相关城镇的未来规划和发展。

2、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1)项目起点:起点位于章盖营(110国道桩号K354+500)处。

(2)项目终点:终点巴音塔拉镇(110国道桩号K345+700)。

3、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及对项目的影响

勘察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位于阴山山脉灰腾梁南麓,是内蒙古高原南缘的一部分,称察哈尔熔岩台地,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形地貌。拟建线路)段处于低山丘陵区的局部平原黄旗海湖积边缘相浅丘状平原区,场地地势比较平坦开阔,原始地面高程1400.53-1333.35,沿线高差67米左右。如下典型地段地形地貌照片。

本次勘察查明,南段勘察线路各钻孔控制深度内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粉土和素填土、冲洪积砾砂和粘土以及太古界的花岗岩和新近系的玄武岩等。总体来看,勘察场地地层结构稳定,分布比较均匀,自地表以下划分为四个大层,分别描述如下:

①1素填土(Q4ml):勘察场地大部分布,层厚0.5-2.5米,平均厚度10米。杂色;褐色;松

散至稍密,稍湿,大部分夹粉土或粉质粘土。

①2粉土(Q4ap+al):勘察场地个别处分布,层厚0.5-2.2米,平均厚度2.00米。棕褐色,稍湿,

中密。表层0.2-0.4米为耕土。

②砾砂(Q4al+pl):勘察场地内个别处有分布,灰褐色,中密,稍湿,磨圆度一般,级配中等,

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含卵石,卵石最大粒径10cm。层厚1.7-5.3米。

③玄武岩(N):勘察场地局少部分布,层厚0.5-4.2米,平均厚度2.36米。灰褐色,岩芯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块状结构,气孔状构造,破碎。

不良地质路段情况

察线路沿线及周边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无采空区,未发现全新活动断层,属稳定场地。勘察线路沿线及周边不存在特殊性岩土。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采用情况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项目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1g,相当于Ⅶ度基本烈度区。

乌兰察布地震区划图

(5)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

根据乌兰察布市气象局观测统计数据分析,项目所在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热凉爽、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3.6°C,最热月(7月)平均最高气温26.7°C,最热月平均气温20.8°C,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12.5°C,最大冻土深度178cm,平均雷暴日数33.3天、主要集中在6、7、8月份,年均降雨量309.4毫米,年平均雾日数2.3天。近57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年均降雨量363.6毫米、年降雨76.7日、年雷暴36日、年大雾天数3.9日、年烟尘33.9日、年霾13.9日、年扬沙5.3日、年沙尘暴3.1日、能见度小于1公里0.8天、低云高800~1500米。

气象资料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