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一、发展现状

(一)生产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业有了较大发展。到2001年,全国存栏奶牛万头,奶类产量万吨(其中牛奶产量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倍和倍;人均占有奶类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为发达国家的1/30。

1.生产区域。我国奶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牧区、农区和城市郊区。牧区的内蒙古、新疆奶牛头数占全国总数的%。农区和农牧结合地区饲养数量超过全国饲养量的一半,其中饲养数量较大的有黑龙江、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大中城市郊区以北京、上海、天津饲养量较大。从奶类产量看,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有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占全国总量的%,其中黑龙江是我国奶类生产第一大省,产量占全国的%。

2.奶牛品种和生产水平。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是荷斯坦牛及其杂交改良牛,还有一些乳肉兼用的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三河牛和新疆褐牛。其中良种荷斯坦牛约有150万头,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黑龙江省和部分农区;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三河牛和新疆褐牛主要分布在广大牧区。2001年全国奶牛单产3200公斤,而美国、以色列平均单产达8400公斤,丹麦、法国、日本等国也在6500公斤以上。

3.生产方式。我国奶牛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户均3-5头,饲养数量在20头以上的规模经营户比重不到1/4。在组织形式上,以农户生产、龙头企业松散收购为主。近年来,一些乳品加工企业已开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

模式,建立原料奶基地,这种产业化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加工企业所接受。

(二)乳品加工情况

我国乳品加工业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的奶业集团,如上海光明、内蒙伊利、河北三鹿、北京三元、黑龙江完达山等。2000年,我国乳品加工企业达1500余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359家,上亿元的12家。与此同时,一批世界知名的外国乳品公司也进入我国,如雀巢、卡夫、达能、帕玛拉特等。2001年全国液态奶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280万吨和万吨,其中液态奶产量是1996年的倍,年递增%。

(三)乳品消费情况

我国的乳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城镇。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乳品消费量公斤,比1992年增加近1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乳制品量近1公斤。发达国家肉、蛋、奶的消费比例是::1,乳制品消费比例最高;我国的比例是::1,乳制品消费比例最低,造成我国人均畜产品消费中脂肪的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5%,而蛋白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动物性食物的摄入营养平衡失调。

(四)乳品贸易情况

我国一直是乳品净进口国,2001年净进口各类乳品万吨,贸易逆差亿美元,而且在今后几年里,随着关税的降低,乳制品的进口数量还有可能继续增大。乳品的出口对象主要是港澳地区,少量出口到一些东南亚国家,而进口来源地则集中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

(五)主要问题

1.良种奶牛不足。良种奶牛不足是当前制约我国奶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虽然有存栏奶牛万头,但良种奶牛只有150万头左右。由于牛源紧缺,

良种奶牛数量少,导致种牛进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以及牛价上涨。

2.饲料饲草生产和加工体系建设滞后。青绿饲料和优质牧草是奶牛优质高产的基础,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专用饲草饲料种植基地。草原退化、沙化面积达到亿公顷,并正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制约了牧区奶业生产的发展。我国奶业生产用饲料及其加工水平低,饲养奶牛的场户仍以自拌料为主,全价配合饲料的数量和品质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3.加工企业规模小。目前,我国乳品加工企业中,日处理能力在100吨以上的企业约占5%左右,日处理能力在20万吨以下的企业占一半以上。这与欧美及澳、新等乳品加工企业平均日处理规模均在2200吨左右形成鲜明对比。2000年,我国乳品加工企业中销售额排在前十位的企业总销售额也仅为亿元,只占世界第一大乳品加工企业雀巢公司同年销售额的%。

4.产业化程度不高。由于饲养分散,产业化组织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相当一部分牛奶生产者没有与加工企业建立牢固而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生产与加工脱节,不利于生产的稳定、协调发展。

5.质量体系建设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确保奶业发展和奶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设施方面比较落后。由于手工挤奶比重过大,致使原料奶质量与先进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而且我国制定的原料奶质量标准也相对偏低。在质量监测方面,只是少数大型加工企业在收购原料奶时做简单的质量检测,而第三方检测基本没有建立,难以确保鲜奶的质量。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总的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奶业会呈现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乳品市场日趋扩大。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乳品消费量比1992年增加近1倍,消费群体仍以收入水平较高的城镇居民为主。按上述消费增长速度,加上“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等因素,预计到2005年全国人均消费量将达到10-12公斤,奶类总量需增加约400万吨。到2010年,全国人均消费奶类水平将达到16公斤,奶类产量须达到2600万吨。

(二)资源存量大,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我国有4亿公顷草地,粮食转化的潜力也很大,精粗饲料资源十分丰富。随着退耕还草、草地改良和农业结构的调整,种植业三元结构的建立,以及舍饲技术的推广普及,为奶牛的发展提供了饲料保障。我国是养牛大国,存栏量大,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也为加快奶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具有成本价格相对比较优势

奶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与欧美国家相比,生产成本具有较大的优势。2000年,我国每公斤鲜奶平均生产成本比北美和欧盟国家低45%。

(四)产品消费特性有利于巩固国内乳品市场

乳品主要是固体奶和液态奶,前者如奶酪、乳粉等,后者以液态保鲜奶为主,我国消费量最大的是液态奶。由于液态奶不易保存和长距离运输,国际间贸易量很小,市场的开放对我国保鲜奶生产的冲击不大。奶粉的消费主要在农村和中小城市,由于进口奶粉价格高,难以大量进入此市场。只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提高质量,将成本和价格优势变成市场竞争优势,就能在巩固国内市场、抵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