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信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人信仰神道,他们过年都要拜神社,据说生下的日本小孩都在神社有起名,不过这事应该调查一下。

日本人看起来不可怕,也没什么了不起。

日本人其实与中国人思维方式完全不同。

他们从小深深受到武士道精神传统的影响。

日本人其实是可怕的。

有一个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故事。

江户屋敷的看守仓库者堀江三右卫门,偷了库存的金银,被逮捕逼出口供之后,即下令“大罪人,折磨死”。

于是先将他身体中的体毛烧光,剥他的指甲,切断他的脚筋,用锥磨等工具给他种种折磨,但他不哀声大叫,连脸色都不改变。

最后就斩开他的脊背,用热烫的酱油浇洒其上,他即躯体折弯而死。

武士们从小接受魔鬼训练。

佐贺锅岛藩祖直茂,向其子胜茂说:"要使斩首习以为常,得先对处刑者斩首",于是在其西方衙门内,排列十人让他尝试斩首,胜茂连续斩首了九人,看第十人是强壮的年轻人,就说"已经斩够了,那家伙让他活吧,这人才免斩得救" [1] 。

日本军人侵略中国时的"百人斩"残酷典型,在此可以窥见。

武士道的渊源可以到日本的国家神道和佛教,以及中国的孔孟之道。

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武士道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

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

儒家的“ 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
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几个方面: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

“义”是武士准则中最严格的教诲,要求武士必须遵守义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备敢作敢为、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要有高强的武艺。

| “仁”使武士不至成为黩武主义的武夫,而要具有宽容、爱心、同情、怜悯的美德。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恪守的信条。

武士道的本义,如日本战前教育敕语所教谕,以“义勇奉公”为最高原则,这是武士为“奉公人”的心里准备,说来非常残酷不人道。

举例说,佐贺锅岛藩第四代吉茂,年轻时非常粗暴,他的家臣中有不讨其喜欢的,即将此人之妻的坏话写在扇上,交给近侍说“你把此扇让他看,再将那家伙做何反应呈报”。

此家臣看了扇之后,并不知道是谁写的,即把此扇撕破。

近侍即将此呈报。

吉茂公曰“将主人书写的东西撕裂,乃是无礼者。

令他切腹。

”在武士道的世界,“切腹是武士道最忠义的表现”。

山本常朝也说,武士应尽的忠义,是以殉死为最高。

令人震撼的武士道精神,大家都看过在二战时候的电影,日本人集体自杀的场面,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是什么促使他们宁死也不可投降呢,答案只有一个“武士道精神”。

相比之下,在那个时期的中国却出现了无数的汉奸与几百万日伪军,这也是中国当时挨打理由。

1600年伏见城最后两百名德川家守军,开城不断迎击西军,正是此类的英勇行为!当然,这种精神也能用来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有太平洋小岛上的日本守军高呼万岁的自杀式攻击。

武士道仍长存于二十世纪的日本陆军及日本海军心中。

武士道,和其他正式的行为规范一样,也有负面的地方。

武士经常残酷的对待俘虏,因为俘虏放弃了武士道。

许多武士的敌人在作战后仅仅因为这个原因而遭处决。

如今日本佩刀武士已经不在,武士道虽然看上去远离了当代的日本人,但其实武士道已深入日本人的灵魂,是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必然部分。

作为一种流毒,它在日本人的行为中依旧清晰可见。

今天日本人所做的一切事,都能够从武士道中找到久远的根源或较为可靠的解释。

特别是武士道披着经济的外衣,进行出色的商业运作,更显出惊人一面。

如今日本企业文化渗透尽了武士道精神,他们身穿整齐的西装,繁忙有序地工作,他们会为自己的过失自杀,他们使日本产品占领了全世界。

武士道在中国本土的趋于消失,至宋时的文人集团大行其道,实在是一个历史的迷团,而它终随儒学东渡日本,反成了大和民族的精神遗产,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同时,春秋时的六艺是包含射箭与驾驶战车的,孔子肯定是一个文武双修的儒者,从什么时候起,在中国手无缚鸡之力成了文人的特征,真是一个让人不肯甘心的话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