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汾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草稿)
临汾市规划局
二○○八年四月十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筑规划设计
第三章建筑间距
第四章建筑退让
第五章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第六章临时建筑
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第八章附则
附录1 制订依据
附录2 名词解释
附录3 计算规则
附录4 离界距离图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技术规定、规范,结合临汾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市区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建筑工程。周边农村个人建房及各县(市、区)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没有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当按照上层次城市规划(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均须执行本规定。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执行。
第二章城市建设用地使用
第五条本市建设用地分类,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执行。
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划分,应当遵循土地使用相容性的原则,按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按照经批准的上层次规划和本规定(附表一)确定建设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执行。
凡附表一未列入的用地类别或建设项目,可以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规划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用地基础设施条件,具体核定适建范围。
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超出附表一规定范围的,应先提出调整意见,按法定程序批准后执行。
第七条建设项目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总平面图时应先向规划部门申请规划设计条件。
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大于1万平米的成片开发地区,按规划设计条件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批准后实施;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小于或等于1万平方米的用地,应按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已批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应按规划设计条件或本规定要求编制总平面图,经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城市重点控制地区或地段、建设用地大于3公顷的成片开发地区、城市主次干路两侧建筑、中心城区内11层以上高层建筑、5000平方米以上重要公共建筑、规划市区内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公共建筑、3万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建筑、5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规划交通重点地段、重要位置(如平阳广场和火车站地区)的建筑、交通枢纽、长途客货运站场、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项目须委托编制交通影响分析报告。
第九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应当遵守城市规划划定的红线、绿线、蓝线、紫线、黑线、黄线要求。
第十条建设用地应整合周边地块形成片区,按片区统一规划建设。除公益性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外,建筑基地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一)低层居住建筑,建筑基地未达到500平方米;
(二)多层居住建筑、多层公共建筑,建筑基地未达到1000平方米;
(三)高层居住建筑,建筑基地未达到2000平方米;
(四)高层公共建筑,建筑基地未达到3000平方米。
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确定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规划部门可予核准建设:(一)邻接土地已完成建设;
(二)邻接土地为既成道路、河道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三)因规划街区划分、危旧房屋改造、市政公用设施等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
第十一条新建居住区应同步规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活动空间。
第十二条每个社区拟建居住建筑面积之和大于3万平方米,应配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一所,活动场所的用地面积不得小于150平方米(可设置于建筑物架空层内),并配置健身活动设施。健身活动场所用地面积按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单位递增,并且宜结合小区绿地、社区文化活动站等配套设施统一规划建设。
第十三条住宅楼底层严禁设置影响环境质量、居民休息的经营性项目。
第三章建筑容量
第十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含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下同)应按照城市规划分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规定执行。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或其他上层次规划,并结合现状情况、服务区位、交通区位、环境区位、土地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后确定。
第十五条建设用地面积大于一万平方米的成片开发地区,必须严格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经论证、评审、核定后批准实施;未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不予审批。
第十六条建设用地面积小于或等于一万平方米的高、多层居住建筑用地和
高、多层公共建筑用地,其建筑容量指标在经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已确定的,应按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执行。
第十七条对混合类型的建设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将建筑基地按使用性质分类划定后,按不同类型分别执行;对难以分类执行的建设用地和综合楼用地,应按不同性质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指标。
第十八条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以及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幼托等设施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有关专业技术规范、规定严格执行。
第十九条建设单位在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规划指标基础,并符合消防、日照、交通等条件,在本项目地块内临街增加开放的公共绿地、公益性公共建筑配套设施和公共市政配套设施(如公共厕所、环卫设施等),每增加一平方米绿化用地或设施用地,并按规划要求建设,在其本次开发建设项目中可以允许增加十平方米建筑面积奖励。
第二十条在原有建设用地范围内,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达到或超出规定值的建筑物,一般不得在原有用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用地范围内原有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未超出其规定值,但其扩建、加层对原有空间布局有不良影响的也不得建设。
第二十一条建筑物之间因公共交通需要,架设穿越城市道路的空中人行廊道的,应报市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廊道的净宽度不大于6米,廊道下的净空高度不小于5.5米;但穿越宽度小于16米且不通行公交车辆的城市支路的廊道下的净空高度可不小于4.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