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的行为学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鱼类摄食行为的研究综述

A review on feeding behavior ecology of fish

陈虹伊 MG1630069

动物的摄食行为是指搜寻食物、捕捉食物和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自己或同种个体对食物需要的行为。它能保证动物个体及同类能捕捉到充足的食物,即取得作为构成躯体进行一切活动所必需的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以保证个体不断生长发育与繁衍,从而使种族得到延续。

动物摄食时所依赖的感官并不相同。例如,鸡依靠视觉,狗依赖嗅觉和听觉。而不同动物的摄食方式也不同,唇、舌、齿是主要的摄食器官,有些动物还依靠前肢进行辅助。例如,马运用上唇将草送至门齿间切断,并依靠头部的牵引动作,把不能咬断的草茎扯断。同种动物采取同一种形式采食。但采食量、采食速度、采食时间长短和对食物的挑选等都受动物体内的生理需要、年龄、经验、应激反应以及外部条件的影响。动物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外周感受器接受环境的刺激,并对此做出摄食应答。

由此可见,动物摄食行为的研究是动物行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而鱼类由于终身生活在水体中,因此它的摄食行为与陆生动物相比,既有共通性又有其特殊性。关于鱼类摄食的研究涉及到包括开口期在内的各个发育阶段,研究内容则包括摄食节律、摄食行为、食物组成、摄食的时空变化、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时间以及摄食行为同环境因子的关系等。它是现代鱼类生态学基础理论之一,也是阐述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主要依据,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报道。本篇综述作者对鱼类的摄食行为,包括摄食行为、摄食方式、摄食节律和环境因子对摄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作一简述。

1 摄食类型及方式

鱼类的摄食类型与其栖息环境密切相关,并且随着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其营养生理、消化系统结构、口径大小、捕食能力及水中分布等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对不同食物的摄食,加之其长期系统发育所形成的本能和嗜好,从而形成其对食物的选择性,这是鱼类在演化过程中对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而不同鱼种对食物的选择性亦不同,如海洋鱼类仔鱼主要以桡足类为食,淡水鱼类则以轮虫为主要食物[1]。根据成鱼阶段所摄食的主要食物性质可分为:草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其中动物食性又可分为以无脊椎动物为食的温和肉食性和以鱼为食的凶猛肉食性。杂食性的食物组成比较广泛,往往摄食两种或以上的食物,有草食性、肉食性,也有食水底腐殖质。即使是同一鱼种,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食物的选择性也不

同。资料表明,部分鱼类在仔鱼阶段能够摄食浮游藻类,如鲥鱼(Macrura reevesii)、秘鲁鳀鱼(Engraulis ringens)、真鲷(Pagrosomus major)等。

不同鱼种有着不同的摄食方式。大多数凶猛肉食性鱼类采用捕食方式;食浮游生物的鱼类,通过细密的鳃耙过滤食物;以甲壳类或软件动物为食的鱼类常有臼齿;如鲴鱼和鲻鱼,以锐利的下唇刮食丛生植物或底栖硅藻;海马、海龙等,口呈长管状,以吮吸的方式摄取水层的无脊椎动物;或者像七鳃鳗。盲鳗等以寄生方式为生。

2 摄食行为

鱼类摄食行为的发生是由于感觉器官接受到来自内外环境的刺激,通过神经末梢转化为冲动后转人中枢神经,并由中枢系统经过分析整合后传送到相应的效应器,使鱼产生摄食行为。鱼类的摄食感觉包括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器官包括眼、味蕾、侧线。其中,侧线是鱼类独有的感觉器官,在感知水流方向、压力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同鱼种,其摄食的模式有区别,生态位决定了在摄食过程中何种感受器在食物的察觉、寻找和定位中最为适宜,但无论哪种鱼,都是利用多种感觉配合完成摄食。

生活在水体中上层的鱼类,视觉在摄食过程中最重要,首先是利用嗅觉或侧线使鱼类察觉到食物的存在(对凶猛肉食性鱼类来说,侧线能感知到猎物游动引发的水流的细微变化,从而与视觉配合,引发攻击的开始),察知食物存在后,视觉对食物进行定位,确定攻击距离,以捕获食物,味蕾则帮助鱼辨别食物的味道,决定是吞下还是吐出。对于生活在底层的鱼类来说,比如鲶科鱼类,视觉已经退化,味觉更重要,其味蕾遍布全身,特别是胡须和口周,密集分布着味蕾,因此,其摄食主要依靠的感觉器官是须上的味蕾,侧线起到非常重要的定位作用。但不论哪种鱼类,在摄食的过程中,均是依靠多种感觉器官相互配合,以获取食物。

3 摄食节律

摄食节律是摄食行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很多鱼类的摄食活动表现出特定的节律,这是对其生活环境的一种主动适应。关于摄食节律的类型,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将其划分为白天摄食、晚上摄食、晨昏摄食以及无明显节律4种类型[2]。或者根据鱼类的摄食强度随着昼夜、季节、年龄差异以及周期性的变化更为具体地将摄食节律分为日节律、季节节律、年龄差异和周期性间歇 4 种类型[3]。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主要靠视觉诱导摄食,仔鱼每天出现3个摄食高峰,分别是早4:00~6:00,午12:00~14:00和晚16:00~18:00,当照度达到1 lx时仔鱼开始摄食,光照强度为18~25 lx时,摄食率最高,具有典型的日摄食节律。带鱼和鲐鱼的日节律也非

常明显,带鱼摄食强度白天高于黑夜,而鲐鱼则在夜间摄食比较强烈,摄食强度黑夜高于白天[2]。当然,在鱼类的生命周期中,鱼类的摄食日节律可能发生变化。如半滑舌鳎的摄食高峰变态前出现在白天,营底栖生活后属夜间活动类型,白天基本不摄食。影响鱼类摄食日节律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生态习性的转变对摄食节律有重大的影响,鱼类摄食节律是同其生态习性相适应的。例如,真鲷(Pagrosomus inajor Temminck et Schegel)仔稚鱼阶段生活于水体上层,摄餐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主要在白天进行,以06:00~10:00和14:00~18:00 摄食活动最为活跃,表现出近晨昏摄食的特点。幼鱼阶段转而生活于深水层,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摄食节律也发生变化,和仔稚鱼相比,幼鱼在晚上20: 00~02:00有一摄食小高峰,这与幼鱼的感觉器官发育较完善有关。

另一方面,鱼类的摄食活动和所食食物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如Mcnaught和Haster的研究结果[4]表明,金眼鲈(Roccus chrysops)的摄食高峰和其所捕食的浮游动物晨昏时在海面的活动时间相一致。因此不同生态习性饵料生物的转换对鱼类的摄食节律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自然水域,真鲷仔稚鱼主要摄食水体上层活动的浮游动物及其幼虫,这些生物一般都有趋旋旋旋旋光性,多有晨昏在海面活动特性,这和仔稚鱼晨昏摄食的特点相一致。真鲷幼鱼转入深层生活后将转食一些较大的底层生物,这些生物的活动与光的关系不十分密切,这可能是真鲷幼鱼晚上摄食的一个原因。

鱼类的摄食是一种内源节律,是对光照、温度、饵料等周期性变动的生态因子的一种主动适应。摄食节律使鱼的摄食活动表现出主动性。电鱼(Gymnorham- phichthys hypostormus)在饵料出现数小时前就开始活动,并将其它生理机能调动起来,为摄食作好了准备。摄食节律不仅是行为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且是以很多生理机能的变化为基础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黎明摄食的鱼类在光线达到摄食水平以前很久视网膜运动就开始了,包括掩盖色素分子的运动以及视杆肌样体的收缩和视锥肌样体的舒张。这种变化并不直接依靠光照水平的变化,而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内源节律。因此,这种变化保证鱼在黎明光照变化很快时能立即开始摄食,而不必经过较长时间的视觉调整过程,许多晨昏摄食的鱼类都具有这一特点。

4 理化因子的影响

理化因子如光、盐度、温度及鱼类的生理活动如生长、呼吸代谢、产卵、洄游等对鱼类摄食的影响较大。特别在早期阶段,由于受到自身发育条件的限制,仔、稚、幼鱼对环境因子的变化更为敏感,环境因素的稍微变化,都会极大影响鱼类的摄食率。这些理化因子主要包括光照、温度、饵料的密度、盐度、pH、溶氧量和氨氮质量浓度等。其中,光照和水温是影响仔、稚、幼鱼摄食效率的最重要非生物因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