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急喉喑
中医治疗急性咽炎(详细)
中医治疗急性咽炎(详细)标题:中医治疗急性咽炎:传统智慧护佑咽喉健康引言:急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其典型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咽喉发红肿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如何有效缓解急性咽炎的症状和促进康复成为广大患者关注的焦点。
而中医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学派,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在急性咽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中医治疗急性咽炎的方法和效果。
第一部分:急性咽炎的中医理论解释1. 风热入侵理论:中医认为急性咽炎多由风热入侵而引发,即外界的风邪侵袭咽喉部位,造成炎症反应。
2. 气血不和理论:中医强调人体内的气血运行畅通与否对咽喉健康至关重要,气血不和可能导致咽炎的发生。
第二部分:中医治疗急性咽炎的常用方法1. 中药疗法a. 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黄芩、连翘、金银花等,可清热解毒,消炎排毒,舒缓咽喉不适。
b. 润燥化痰类中药:如麦冬、百合、沙参等,可润燥化痰,缓解咽喉干燥、痒痛的症状。
c. 养阴清热类中药:如生地、玄参、天冬等,可滋阴清热,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咽喉组织康复。
2. 中医调理a. 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干燥环境容易导致咽部不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润泽咽喉。
b. 保持声音适度:过度使用嗓子或大声喧哗易加重咽炎症状,应保持语声温和、节制。
c. 检查身体内部状况:中医强调全身调理,对于急性咽炎患者,中医医师会综合考虑肺、胃、肝、肾等脏器功能状况,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第三部分:中医治疗急性咽炎的优势与效果1. 症状缓解:中医治疗急性咽炎能够改善咽痛、红肿、声音嘶哑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康复促进:中医通过调整人体气血运行,改善咽喉组织的营养供应,加速康复进程。
3. 宏观调理:中医强调整体调理,能够对机体整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减少急性咽炎的复发。
结语:急性咽炎虽然常见,但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理论解释为其提供了独特的治疗路径。
中医注重调理整体健康,在治疗急性咽炎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康复能力。
急性喉炎中医治疗方法
急性喉炎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急性喉炎”属中医“急喉喑”的范畴,其病机为:1风寒袭喉,肺失宣肃;2肺胃蕴热,复感风热。
其辨证施治要点如下:1风寒袭喉证:起病迅速,卒感声音不扬或嘶哑,喉部微痛不适,咳嗽,喉门声带淡红微肿,伴发热恶寒,鼻塞涕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宜疏风散寒,宣肺开音。
方用六味汤加减:荆芥15g,防风10g,白僵蚕 9g,薄荷12g,桔梗9g,甘草6g。
声嘶重加麻黄6g重煎,杏仁9g;咳嗽重加白前9g,炙紫菀9g;恶寒发热重可合用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喉证:声音嘶哑或失音,喉部灼热干痛,发热或咳嗽时声嘶加重,喉门肿胀,声带色红伴发热恶寒,咳嗽痰黄稠;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宣肺开音。
方用疏风清热汤加减:荆芥15g,防风15g,牛蒡子10g ,金银花30g,桑白皮15g,黄芩15g,玄参15g,天花粉15g,赤芍9g,玉蝴蝶15g,胖大海15 g,浙贝母6g,桔梗9g,甘草3g。
3肺胃热盛证:声音嘶哑明显,头痛剧烈,吞咽困难,喉门鲜红肿甚疼痛,声带鲜红且布有黄浊分泌物,伴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宜清泄肺胃,解毒利咽消肿。
方用清咽利膈汤加减:连翘15g,栀子12g,黄芩15g,牛蒡子12g,薄荷 9g,玄参30g,大黄10g,玄明粉15g,蝉衣15g,玉蝴蝶30g,胖大海10g,僵蚕9g,桔梗6g,甘草3g。
其外治法可用冰硼散硼砂 20g,冰片3g,玄明粉20g,朱砂1g共研细末,涂敷患处。
还可用清热解毒注射液加鱼腥草注射液,少加一点薄荷冰超声雾化吸入以缓解喉部症状,每日 1次;或含化六神丸、复方草珊瑚含片、复方冬凌草含片,也可起到缓解局部症状的作用。
喉炎的发病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此外,要加强儿童的身体锻炼,多做户外游戏和健身活动,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疾病抵抗能力。
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急性喉炎对症治疗:对于咳嗽严重者应控制咳嗽引起的声带剧烈震动,应用止咳药物。
喉喑 病情说明指导书
喉喑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喉喑概述喉喑,中医病证,又称喑哑、喉瘖。
是指声音不扬或嘶哑,甚至失音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常伴有喉痒、干涩、微痛等症状。
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暴喑、久喑。
多与外感邪气、饮食、久病有关。
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声带肥厚、声带息肉或声带结节等疾病。
英文名称:暂无资料。
其它名称:喑哑、喉瘖。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结论。
发病部位:咽喉,头部。
常见症状:声音不扬、嘶哑、失音。
主要病因:外感邪气、饮食、久病。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纤维喉镜、计算机嗓音检测、喉肌电图、电声门图。
重要提醒:从事播音、唱歌等损耗咽喉的职业,日常需要着重保护咽部,尽量不要吃辛辣等对咽部有刺激性的食物。
临床分类:喉喑有急慢之分,急性喉喑中医称为暴喑,慢性喉喑中医称为久喑。
急性喉喑的特点是起病急,突然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
慢性喉喑的临床特点是起病较缓,病程较久,声音嘶哑,发音费力,说话多则加重。
二、喉喑的发病特点三、喉喑的病因病因总述:中医认为,喉喑多与外感邪气、饮食、久病等因素有关。
在现代医学中,喉喑多见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声带肥厚、声带息肉或声带结节等疾病。
基本病因:1、外感邪气外感风寒、风热邪气,循经侵入咽喉部,邪气停留咽喉,引起咽喉肿胀而出现喉喑。
2、饮食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刺激,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或胃热炽盛,运化功能减弱,痰饮内生,循经而行,壅塞于咽喉,引起喉喑。
3、久病慢性疾病不断损耗人体气血津液,日久引起阴液不足,阴液制约阳热功能下降,虚火乘机向上侵袭咽喉,咽喉失去阴液滋润而发生喉喑。
危险因素:教师、播音员、歌唱家等用嗓较多者容易罹患本病。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喉喑的症状症状总述:中医认为,喉喑多与外感邪气、饮食、久病等因素有关。
在现代医学中,喉喑多见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声带肥厚、声带息肉或声带结节等疾病。
中医疗法治百病——慢喉喑(慢性喉炎?)
中医疗法治百病——慢喉喑(慢性喉炎)慢喉喑(慢性喉炎)慢喉喑是因脏腑虚弱,声门失养,或气血瘀滞,痰浊凝于声门所致,以长期声音嘶哑为特征的慢性喉病。
中医称之“喉喑”、“久瘖”。
《景岳全书》将之归为“金破不鸣”。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喉炎,亦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
诊断依据1、以长期声音嘶哑,喉部干燥不适为主要症状。
伴有咳嗽、咳痰等症。
2、病程较长,声音嘶哑时轻时重。
3、从事教师、演员、营业员等用嗓较多职业者易患本病。
多因急喉喑反复发作而转化为慢性,亦有长期发声过度,缓慢起病者。
4、喉部检查:黏膜多有暗红色充血、肿胀或萎缩,声带肿胀、肥厚,声门闭合不密,或有室带肥厚、超越。
若为声带小结,其两侧声带边缘在前中1/3处有对称性隆起;若是声带息肉,其一侧或两侧声带上有赘生物,质软,表面光滑。
鉴别要点1、喉癌是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凡年龄超过40岁,有声嘶或喉部不适、异物感者,须用喉镜仔细检查,特别应注意会厌喉面、前联合、喉室及声门下区,观察声带运动是否受限或固定。
还要仔细触摸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喉体是否增大,颈前软组织和甲状腺有无肿块。
对可疑病变,应在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下进行活检。
喉部X线检查如侧位片、断层摄片、喉部CT及MRI检查等有助于了解癌肿的浸润范围。
2、喉结核主要症状为喉部疼痛和声嘶。
发声低弱,甚至失声。
喉痛剧烈,常妨碍进食。
喉镜检查见喉黏膜苍白水肿,有浅溃疡,上覆黏脓性分泌物,偶见结核瘤呈肿块状。
病变多发生于喉的后部。
胸部X线检查,多患有进行性肺结核。
必要时可作喉部活检。
辨证论治1、分证论治(1)肺肾阴虚【证候】声嘶日久,咽喉干燥,热微痛,口干,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
声带微红。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润肺开音。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生地黄15g,熟地黄15g,百合18g,麦冬15g,玄参30g,浙贝母15g,当归12g,赤芍15g,桔梗12g,蝉衣12g,甘草10g.(2)肺脾气虚【证候】语声低沉,气短懒言,咳嗽咳痰,色白略稀,体倦乏力,纳少便溏。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急喉喑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急喉喑1.范围本指南目标:确定急喉喑未病状态的定义、临床特点、判断标准及中医药干预方案等。
本指南目的: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急喉喑治未病的可参考标准。
本指南的适用人群:急喉喑未病状态人群、急喉喑易患人群本指南适用的疾病:急喉喑未病状态2.术语和定义术语:急喉喑、暴喑、急喉喑未病状态急喉喑定义[1-2]:是指以起病急骤,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西医学的“急性喉炎”等属于本范畴。
急喉喑未病状态定义:可有声音易嘶哑、喉部干、痒、灼热、微胀、微痛、等不适感,既往声嘶病史、有声嘶易患因素。
流行病学资料:急性喉炎是指喉黏膜及声带的急性炎症,为呼吸道常见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约占耳鼻咽喉疾病的1%-2%。
目前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感染、职业因素、烟酒及受凉致机体抵抗力降低等[9]。
3.临床特点急喉喑的临床特点:多有感冒史及发声不当或过度史。
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音,或伴有咽喉干燥、疼痛;或有恶寒、发热、疲倦。
局部检查声带及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声门闭合不全。
急喉喑未病状态的临床特点:可有外感病史,可有不合理用声情况,可有鼻炎、鼻窦炎、鼻咽炎、咽炎等病史;可有烟酒过度、熬夜等不良习惯;生活及工作环境粉尘及有害气体等污染影响等;主要表现可有轻度声音嘶哑,或声音易嘶哑,可有咽喉部干、痒、灼热、微胀、微痛等不适感;局部检查可有喉部微充血或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可行间接喉镜、电子纤维喉镜、动态喉镜检查等。
4.判断标准急喉喑未病状态的判断标准4.1 属于易感人群包括经常用嗓者、急喉喑反复发作病史、患有易导致急喉喑的疾病者等。
4.2 可有咽喉干、痒、灼热、微胀、微痛、声音易嘶哑或轻度声音嘶哑等咽喉部不适感,可有咳嗽等症状。
4.3 喉部微充血或未见异常。
5.中医药干预推荐方案5.1 中医药干预原则和方法5.1.1 中医药干预急喉喑未病状态的原则以利咽喉(开音)为基本法则,针对干预对象个体体质进行辨证调理。
小儿急喉喑中医医案
小儿急喉喑中医医案哎呀呀,前阵子我可算是见识了一回小儿急喉喑这事儿,也亲眼瞧见了中医是咋给治好的,那过程呀,可太值得说一说了呢。
我邻居家有个小娃娃,叫豆豆,那小家伙平常可机灵了,成天在院子里活蹦乱跳的,小嘴巴也特别甜,见着人就叔叔阿姨地叫,大家都可稀罕他了。
可就在前不久呀,也不知道咋回事儿,这小豆豆突然就出状况了。
那天我刚下班回家,就听到豆豆在屋里哇哇大哭呢,那哭声听着都不太对劲,哑哑的,感觉可费劲了。
我赶忙跑去邻居家看看情况,一进屋呀,就瞧见豆豆小脸哭得通红通红的,眼睛里还挂着泪花,张着个小嘴想说话,可就是发不出声儿来呀,只能发出那种“嘶嘶” 的气声,可把他爸妈给急坏了。
他爸妈说呀,早上起来的时候还好好的呢,就是中午在外面玩了一会儿,可能吹了点儿风,回来就开始有点咳嗽,当时也没太当回事儿,以为就是普通的小感冒啥的。
结果到了下午呀,这嗓子就越来越不对劲了,说话声儿越来越小,到最后直接就说不出话来了,可把一家人给吓得不轻呢。
这时候呀,有人就说赶紧去医院看看呗,可豆豆爸妈想着,之前也听人说中医在治这种嗓子毛病上挺有一套的,就决定先带豆豆去看看中医。
于是呀,一家人火急火燎地就往附近的中医馆赶去了。
到了中医馆,那老中医看着挺和蔼的,先是让豆豆坐在那儿,然后就开始给豆豆细细地把脉呢。
老中医闭着眼睛,手指搭在豆豆的小手腕上,那神情可专注了,感觉像是在跟豆豆的身体“对话” 似的,把了好一会儿脉,又让豆豆伸出舌头来看看舌苔啥的。
豆豆这会儿还在那抽抽搭搭地哭着呢,老中医就笑着哄他说:“哎呦,小宝贝儿呀,不哭不哭啊,爷爷给你看看,一会儿就好了呢。
”看完了这些呀,老中医就问豆豆爸妈,这孩子平常的饮食呀,睡眠啥的情况,豆豆爸妈就一五一十地说了,说这孩子平常爱吃甜的,像什么糖果呀,小蛋糕之类的,可没少吃呢,睡觉有时候也不太踏实。
老中医听了,一边点头一边说:“哎呀,这孩子呀,估计就是体内有热,又受了点儿风邪,这才一下子把嗓子给闹坏了呀。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和困扰,理解患 者的情绪和感受,给予关心和支持。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来调整不良情绪和反应,帮助患者建 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家庭与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治疗过程,提供家 庭和社会支持,共同帮助患者恢复健 康。
05
饮食养生与食疗方案
饮食养生原则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演讲人:日Fra bibliotek:目录
• 引言 • 亚健康与中医干预 • 体质辨识与调理 • 情志调养与心理干预 • 饮食养生与食疗方案 • 运动养生与康复锻炼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预防疾病发生
中医治未病旨在通过早期干预和预防 ,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提高健康水平
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综合干预
未来中医治未病将更加注重综合干预,结合中药、针灸、推拿、饮 食、运动等多种手段,全方位调理人体健康。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将推动中医治未病的发展,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 术,提高疾病预测、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建议
推广中医治未病理念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如科普讲 座、健康教育课程等,向公众普
血瘀质
肤色晦暗,舌质紫黯。调理建议:活血化瘀,多食用活血 食物,如山楂、玫瑰花等,适量进行有氧运动。
气郁质
神情抑郁,忧虑脆弱。调理建议:疏肝解郁,多食用行气 食物,如柑橘、佛手等,保持心情愉悦。
特禀质
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等。调理建议:避免接触过敏 原,多食用益气固表食物如大枣、燕窝等,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体质。
适合选择跑步、游泳等中等强 度的有氧运动,以增强心肺功
能,提高身体素质。
【喉喑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喉喑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我们为了提高各位考生的复习效率,搜集整理了“【喉喑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的知识点,详情如下:1.证治分类1)风寒袭肺主症: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喉微痛微痒,咳嗽声重,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
舌苔薄白,脉浮紧。
检查见喉黏膜微红肿,声门闭合不全。
治法:疏风散寒,利喉开音。
方药:三拗汤。
常用麻黄、杏仁、生甘草。
可加荆芥、防风、生姜以助三拗汤疏风散寒之力。
或配石菖蒲、蝉蜕通窍利喉。
2)风热犯肺主症:声音不扬,甚则嘶哑,喉痛不适,干痒而咳,发热,微恶寒,头痛。
舌边微红,苔薄黄,脉浮数。
检查见喉窍黏膜及声带红肿,声门闭合不全。
治法:疏风清热,利喉开音。
方药:疏风清热汤。
常用荆芥、防风、金银花、连翘、黄芩、赤芍、玄参、浙贝母、天花粉、桑白皮、牛蒡子、桔梗、甘草。
可配蝉蜕、罗汉果清肺利喉开音。
若痰黏难出者,可酌加瓜蒌皮、竹茹等。
3)痰热壅肺主症:声音嘶哑,甚则失音,咽喉痛甚,咳嗽痰黄,壮热口渴,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黄厚,脉洪数。
检查见喉窍黏膜及室带、声带充血,深红肿胀,声带上有黄白色分泌物附着,闭合不全。
治法:泻热涤痰,利喉开音。
方药:清咽利膈汤。
常用荆芥、防风、薄荷、金银花、连翘、栀子、黄芩、黄连、桔梗、甘草、牛蒡子、玄参、生大黄、玄明粉。
可酌加黄芩、竹沥、瓜蒌皮等清热化痰,或配木蝴蝶、蝉蜕利喉开音。
4)肺肾阴虚主症:声音嘶哑日久,咽喉干涩微痛,喉痒干咳,痰少而黏,时时清嗓,症状以下午明显。
可兼有颧红唇赤、头晕耳鸣、虚烦少寐、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等症。
舌红少津,脉细数。
检查见喉窍黏膜及室带、声带微红肿,声带边缘肥厚,或喉窍和声带黏膜干燥、变薄,声门闭合不全。
治法:滋阴降火,利喉开音。
方药:百合固金汤。
常用百合、生地黄、熟地、麦冬、玄参、当归、白芍、桔梗、甘草、贝母。
可配凤凰衣、西藏青果生津润喉。
若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者,可酌加黄柏、知母、龟板、鳖甲等。
急性咽炎的治疗方法 中医辩证治疗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急性咽炎的治疗方法中医辩证治疗法
导语:急性咽炎是一种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喉咙炎症,急性咽炎要尽早治疗,严重患者危害可漫即整个咽部,对于人们喉咙健康造成危害。
在中医领
急性咽炎是一种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喉咙炎症,急性咽炎要尽早治疗,严重患者危害可漫即整个咽部,对于人们喉咙健康造成危害。
在中医领域,对于急性咽炎往往采取辩证分型治疗方法。
一:风热证
1:主证:新病,咽部干燥,焮热、疼痛、异物感,吞咽不利﹑痰涎多。
检查见咽黏膜潮红。
或伴微热恶风,头痛鼻塞,咳嗽。
舌质略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2: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处方:荆芥10g 防风10g 牛子10g 桔梗10g 甘草6g 浙贝母10g 银花10g 连翘10g 黄芩10g 蝉蜕6g 僵蚕10g 玄参10g 射干6g
二:风寒证
1:主证:病初起,咽干微痛,异物感,吞咽不利,咽中痰涎增多。
咽黏膜色淡红或带紫色,悬壅垂水肿。
伴周身不适,微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涕清,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2:治法:祛风散寒,宣肺利咽处方:桔梗10g 生甘草6g 薄荷6g 荆芥10g 僵蚕10g 防风10g 石菖蒲10g 藿香10g 法夏10g
三:肺热证
1:主证:新病,咽痛较重,吞咽时痛甚,伴咳嗽痰黄。
咽黏膜充血显著,淋巴滤泡增生肿胀或附有黄白脓点,颌下淋巴结肿痛。
或伴发热,口渴,小便黄。
舌红苔黄,脉数。
2:治法:清肺化痰,解毒利咽。
处方:连翘10g 栀子10g 黄芩10g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耳鼻喉科 急喉痹(急性咽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急喉痹(急性咽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07~321-2012)(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1)病史:可有感冒病史,或有接触高温、粉尘环境及嗜食辛辣食物史。
(2)临床症状:起病急,咽痛,咽部灼热,病情重者有吞咽困难及恶寒、发热等症。
(3)局部检查:咽部黏膜、悬雍垂、咽后壁淋巴滤泡、咽侧索充血肿胀。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册》(第1版)(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局部症状:一般起病较急,成人以局部症状为主。
①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时明显,可放射到耳部及颈部,重者转头困难。
②软腭及悬雍垂发生明显肿胀时吞咽更感不适,并常引起咳嗽。
③累及喉部,可有声嘶。
④累及咽鼓管时可有听力减退。
⑤致病菌或其毒素侵入血液循环,如急性坏死性咽炎,全身及局部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发热。
①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口干、四肢酸痛。
②幼儿可有寒战、高热、甚至恶心、呕吐。
(3)检查:①口咽部黏膜呈急性弥漫性充血、肿胀。
②咽后壁淋巴滤泡充血肿胀。
③悬雍垂、软腭及咽侧索充血肿胀.④下颌角淋巴结可肿大压痛。
⑤鼻咽及喉咽部黏膜也可充血肿胀。
(二)证候诊断1。
外感风热证:咽痛而口微渴,发热,微恶寒,咽部轻度红肿.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2。
外感风寒证:咽痛,口不渴,恶寒,不发热或微发热,咽部微红肿胀。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3。
肺胃热盛证:咽痛较剧,口渴多饮,咳嗽,痰粘稠,发热,大便干,小便黄。
咽部红肿较甚。
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
外感风热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推荐方药:疏风清热汤加减.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赤芍、桑白皮、桔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等。
中成药:银翘散等。
2.外感风寒证治法:祛风散寒,宣肺利咽。
中医喉痹(西医急、慢性咽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中医喉痹(急、慢性咽炎)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喉痹病名最早见于帛书《五十二病方》。
《素问·厥论》曰:“手明阳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
”喉痹指因外邪犯咽,或邪滞于咽日久,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或虚火上灼,咽部气血不畅所致。
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咽痒不适等为主要表现的咽部疾病。
本病即西医学所说的急、慢性咽炎。
[诊断依据]1.可分为急、慢性二型。
2.急性型(急喉痹)具有以卜特征:(1)多发于秋、冬、春三季。
(2)常以受凉为诱因。
(3)起病较急,始有咽部灼热发于、粗糙不适感,继而咽痛逐渐加重,空咽时更甚,可放射至双侧颈及耳部,吞咽唾液时咽痛重于吞咽饮食。
(4)可有发热恶寒、头痛、全身不适,可伴有咳嗽、声嘶等症。
(5)检查见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色深,尤以咽侧壁明显,咽腭弓粘膜肿胀突出,咽部分泌物增多,咽后壁淋巴滤泡充血肿胀,可同时存在扁桃体充血、软腭红肿。
可有颌下核肿大、压痛。
3.慢性型(慢喉痹)具有以下特征:(1)常有急性喉痺反复发作史,或存在全身性慢性疾病。
(2)常与粉尘、刺激性气体接触,喜食辛辣,或言谈过多。
(3)多同时患有慢性鼻病及/或口腔疾病、腭扁桃体慢性炎症。
(4)症状不具特异性。
常觉咽部干痒不适,有异物感,吞咽不利,晨起微痛,咽部痰多,喜作咯痰动作,刷牙时易恶心作呕。
(5)检查见咽后壁粘膜充血、色暗红,咽后壁小瘰增生,或附有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或见咽壁粘膜干燥、萎缩,上附痂皮。
[鉴别诊断]1.乳蛾:青少年多见,以喉核红肿疼痛为主。
2.喉痈:急起,高热,咽喉部剧痛、红肿,吞咽障碍,可化脓,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3.急喉风:病情急重,以突起咽喉紧锁,呼吸困难,痰涎壅盛为主要特征,而不仅是咽痛、咽痒不适等表现。
[辨证论治]1.风寒袭咽证:咽干微痛,吞咽不利,咽壁粘膜稍显暗红肿胀,恶寒微热,周身不适,头痛鼻塞,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疏风散寒利咽。
2.风热侵咽证:咽部灼热发干而痛,有异物感,吞咽不利,咽中痰多,咽壁轻度红肿,软腭肿胀,喉底小瘰红肿突起,发热恶风,头痛鼻塞,或有咳嗽,咯痰,舌尖红,苔黄白,脉浮数。
中医急性咽炎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急性咽炎患者的诊疗规范
一、临床表现
急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多由急性鼻炎向下蔓延所致。
本病常见于秋冬及冬春之交。
该病起病急大部分以咽痛为主,往往吞咽唾液时疼痛比进食时更为明显,儿童可因之拒哺或拒食,可伴有发热、声嘶、咳嗽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1.穴位贴敷
【主穴】天突穴
【药物】桔梗、甘草、麦冬、薄荷、黄苓、板蓝根。
【操作】上述药物按比例配制,碾成粉备用,成人取药粉6g∕次,做成直径约2cm,高约为ICm大小的圆柱形药饼1个;儿童酌减至3g∕次。
用6cm×6cm大小的胶布固定,贴24小时后取掉药后清洗皮肤。
每日敷贴1次,3次为1疗程。
2.耳穴压贴
【主穴】咽喉、耳屏、肝、肺、脾。
【操作】用王不留行贴附于小方块胶布中央,用75%乙醇消毒耳过皮肤,用左手固定患者耳廓,右手用镜子夹持贴有王不留行的胶布,贴附在两侧耳穴的皮肤上。
嘱患者每日按压3~5次,每次按压穴位1~2分钟。
同时,耳尖穴和耳后穴用三棱针点刺放
血3〜5滴。
3天1个疗程…注意事项:耳穴贴压前,要注意局部消毒严防感染。
若耳廓有炎症冻伤,禁止贴压。
耳穴贴压后,患者按时自行按压,以按压为主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耳廓感染。
在治疗同时,嘱患者忌食刺激性食物,积极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增加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3.中药熏洗
【药物】金银花、连翘、牛劳子各20g。
【操作】金银花、连翘、牛劳子各20g,加水适量,文火煎开,嘱患者张口对着蒸气自然呼吸,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
中医疗法治百病——急喉痹(急性咽炎?)
中医疗法治百病——急喉痹(急性咽炎)急喉痹(急性咽炎)急喉痹是因外邪客于咽部所致,以咽痛、咽黏膜肿胀为特征的急性咽病。
喉痹一名,最早见于《素问。
阴阳别论》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在《杂病源流犀烛。
卷二十四》说:“喉痹,痹者,闭也,必肿甚,咽喉闭塞。
”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性咽炎。
诊断依据1、咽痛,病情重者有吞咽困难及恶寒、发热等症。
2、咽部检查:黏膜充血、肿胀,咽侧索红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3、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鉴别要点1、乳蛾是喉核肿胀,突出于喉关两侧,形似乳头或如蚕蛾的一类咽喉疾病。
其以咽痛、喉核红肿或化脓为特征,临床有急乳蛾与慢乳蛾之分。
2、急喉风发病急速,病势严重,咽喉肿痛剧烈,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痰涎壅盛,呼吸困难者,称之“喉风”。
而以发病急骤,呼吸困难,痰涎壅盛,壮热烦躁为特征的喉风,谓之“急喉风”。
其痰盛气促,呼吸困难,甚或有窒息之虞。
辨证论治1、分证论治(1)风寒外袭【证候】咽痛,口不渴,恶寒,不发热或微发热,咽黏膜水肿,不充血或轻度充血。
舌质淡红。
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疏风散寒。
【方药】六味汤加味。
防风12g,荆芥15g,薄荷9g(后下),僵蚕12g,桔梗12g,甘草9g,苏叶12g,生姜3片。
(2)风热外侵【证候】咽痛而口微渴,发热,微恶寒,咽部轻度充血,水肿。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方药】疏风清热汤加减。
荆芥12g,防风15g,牛蒡子12g,金银花15g,连翘18g,桑白皮12g,赤芍15g,桔梗9g,黄芩15g,天花粉15g,玄参15g,浙贝母15g,生甘草9g,马勃12g.(3)肺胃实热【证候】咽痛较剧,口渴多饮,咳嗽,痰黏稠,发热,大便偏干,小便短黄。
咽部充血较甚。
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泄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清咽利膈汤加减。
连翘30g,栀子15g,黄芩12g,薄荷9g,牛蒡子15g,防风12g,荆芥9g,玄明粉6g(冲服),大黄9g,金银花12g,桔梗9g,瓜蒌皮9g.2、外治法(1)苏叶60g,煎水作蒸气吸入;或煎水含漱,以祛散客于咽喉的风寒邪气。
声音嘶哑咳嗽,喉痹(西医病名:急、慢性咽炎)
声音嘶哑咳嗽,喉痹(西医病名:急、慢性咽炎)杏仁煎【来源】《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
【异名】杏仁桑皮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
【用法】上九味,切。
以水1,8升,煮五味,取600毫升,去滓,内杏仁脂、姜汁、蜜、糖和搅,微火上煎取400毫升。
初服20毫升,后稍增量,日二夜一服。
【主治】暴匆咳嗽,声音不出。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蒜、面、炙肉等。
喑哑,喉喑即声音嘶哑之谓是喉科的常见症候张景岳说,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喑也;虚者其病在本因内夺而喑也”中医古籍中专门论述本病的著作甚少但散载在历代医著中有关喉喑的病名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论述却非常丰富至今运用这些传统的中医疗法辨治喉喑仍有相当的优势和显著的疗效为此本文就历代中医古籍论喉喑的辨治作一疏理【组成】杏仁30克(去皮、尖、双仁,熬) 通草12克紫菀五味子各6克贝母12克桑白皮15克蜜30毫升砂糖30克生姜汁30毫升《神灸经纶·卷三》:“暴喑声哑:通里”。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1.喉痹案楼全善治一男子喉痹,于太溪穴刺出黑血半盏而愈,由是言之,喉痹以恶血不散故也。
凡治此疾,暴者必先发散;发散不愈。
次取痰;不愈,又次取污血也。
(《续名医类案》)2.音哑案一男子,年近五十,久病痰嗽。
忽一日,感风寒,食酒肉,遂厥气走喉,病暴暗。
与灸足阳明别丰隆二穴,各三壮;足少阴照海穴,各一壮,其声立出。
信哉!圣经(《内经》)之言也。
仍以黄芩降火为君,杏仁、陈皮、桔梗泻厥气为臣,诃子泻逆,甘草和元气为佐。
服之良愈。
(《名医类案》)1 从风寒论治由汉至宋代治疗风寒致喑的常用方剂有参苏饮二陈汤小青龙汤三拗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桔梗汤半夏汤等明李梃《医入门》所载:“风寒失音者,甘桔汤(桔梗甘草荆芥姜)加诃子,木通,或诃子散”又晋。
葛洪《肘后备急方。
卷三》所载的卒中冷嘶哑方。
宋。
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卷三十五》中的治风冷所伤,咽喉肿痛,语声出方。
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中医疗法治百病——急喉喑(急性喉炎?)
中医疗法治百病——急喉喑(急性喉炎)急喉喑(急性喉炎)急喉喑是因邪犯于喉所致,以声音嘶哑、声带水肿为特征的急性喉病。
中医称之“暴瘖”、“失音”,《灵枢。
忧恚无言》说:“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景岳全书》将之归于“金实不鸣”。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喉炎。
诊断依据1、以声音嘶哑,喉内干燥或疼痛为主要症状,重者伴发热、恶寒。
婴幼儿患者可有呼吸困难。
2、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3、常以疲劳、感寒、发声过度为发病诱因。
4、喉部检查:黏膜充血、肿胀,声带水肿,或有充血,声门闭合不密。
辨证论治1、分证论治(1)风寒袭肺【证候】声音嘶哑,发音低沉,咽喉胀紧,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
声带肿胀而不充血。
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开音。
【方药】六味汤加味。
荆芥9g,防风9g,僵蚕10g,薄荷9g,桔梗12g,苏叶12g,蝉衣10g,甘草6g.(2)风热犯肺【证候】声音粗糙,嘶哑,咽喉干燥,疼痛,咳嗽,痰黏白或微黄,咽喉黏膜充血,肿胀。
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方药】疏风清热汤加减。
金银花20g,连翘18g,桑白皮15g,黄芩12g,牛蒡子12g,玄参15g,桔梗12g,荆芥12g,丹皮12g,浙贝母12g,甘草9g.(3)肺热壅盛【证候】声嘶,咽痛,口渴,咳嗽、痰色黄,身热,便秘。
咽喉黏膜充血深红、肿胀,有黄白色分泌物黏附于表面。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泄肺热,解毒利喉。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
金银花20g,野菊花15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2g,紫背天葵12g,连翘30g,黄芩12g,桔梗10g,薄荷9g,甘草10g.2、外治法(1)含漱、含服:用复方硼砂溶液、温生理盐水含漱,然后含化杜灭芬含片,或含服清音丸、铁笛丸、六神丸,每日3到4次。
(2)吹药:选用冰硼散、珠黄散等吹布咽部,但应注意不可将药吹入喉部,以免引起呛咳。
针刺井穴治疗急喉喑78例
针刺井穴治疗急喉喑78例梅祥胜【期刊名称】《中医研究》【年(卷),期】2008(021)006【摘要】急喉喑是指以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声带充血肿胀为特征的急性喉病。
在门诊治疗上往往依靠各种中西药物,疗程一般多在1~2 w,缺乏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持续性的声音嘶哑往往严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或迁延形成慢喉喑。
井穴是五输穴之一,为十二经脉阴阳之气始发之处,经脉之气交接于四末,将针刺井穴用于急喉喑的治疗往往能收到快速治愈的效果。
2006-01-2007-12,笔者运用针刺井穴治疗急喉喑78例,疗效显著,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148例病人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78例,男30例,女48例;年龄平均(38.3±5.6)岁。
对照组7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平均(37.9±6.7)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急喉喑的诊断标准[1]。
3治疗方法治疗组各型急喉喑均首选肺经井穴少商。
风寒犯肺型,加大肠经井穴商阳;风热犯肺型,加心包经井穴中冲;肺热壅盛型,加三焦经井穴关冲。
操作方法。
①针刺:采用直刺0.1寸,胖人可直刺0.2寸,针用泻法,留针20 m in,左右手井穴同刺,隔日1次,7 d为1个疗程。
针刺时指疼...【总页数】2页(P59-60)【作者】梅祥胜【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6.1【相关文献】1.针刺治疗喉喑32例疗效分析 [J], 陈国琴2.针刺颈穴和少商刺络放血配合嗓音训练治疗慢喉喑的疗效观察 [J], 刘淑红3.针刺治疗喉喑30例 [J], 姜荣华4.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喉喑案 [J], 田宇5.针刺配合清喉利咽颗粒治疗慢喉喑的临床观察 [J], 张秀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急喉喑
1.范围
本指南目标:确定急喉喑未病状态的定义、临床特点、判断标准及中医药干预方案等。
本指南目的: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急喉喑治未病的可参考标准。
本指南的适用人群:急喉喑未病状态人群、急喉喑易患人群
本指南适用的疾病:急喉喑未病状态
2.术语和定义
术语:急喉喑、暴喑、急喉喑未病状态
急喉喑定义[1-2]:是指以起病急骤,声音嘶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西医学的“急性喉炎”等属于本范畴。
急喉喑未病状态定义:可有声音易嘶哑、喉部干、痒、灼热、微胀、微痛、等不适感,既往声嘶病史、有声嘶易患因素。
流行病学资料:急性喉炎是指喉黏膜及声带的急性炎症,为呼吸道常见急性感染性疾病之一,约占耳鼻咽喉疾病的1%-2%。
目前认为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感染、职业因素、烟酒及受凉致机体抵抗力降低等[9]。
3.临床特点
急喉喑的临床特点:多有感冒史及发声不当或过度史。
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声音嘶哑,甚至完全失音,或伴有咽喉干燥、疼痛;或有恶寒、发热、疲倦。
局部检查声带及喉部黏膜充血、肿胀,声门闭合不全。
急喉喑未病状态的临床特点:可有外感病史,可有不合理用声情况,可有鼻炎、鼻窦炎、鼻咽炎、咽炎等病史;可有烟酒过度、熬夜等不良习惯;生活及工作环境粉尘及有害气体等污染影响等;主要表现可有轻度声音嘶哑,或声音易嘶哑,可有咽喉部干、痒、灼热、微胀、微痛等不适感;局部检查可有喉部微充血或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可行间接喉镜、电子纤维喉镜、动态喉镜检查等。
4.判断标准
急喉喑未病状态的判断标准
4.1 属于易感人群包括经常用嗓者、急喉喑反复发作病史、患有易导致急喉喑的疾病者等。
4.2 可有咽喉干、痒、灼热、微胀、微痛、声音易嘶哑或轻度声音嘶哑等咽喉部不适感,可有咳嗽等症状。
4.3 喉部微充血或未见异常。
5.中医药干预推荐方案
5.1 中医药干预原则和方法
5.1.1 中医药干预急喉喑未病状态的原则
以利咽喉(开音)为基本法则,针对干预对象个体体质进行辨证调理。
5.1.2 中医药干预急喉喑未病状态的方法
包括中医辨证调摄、针灸、按摩、发声训练等。
5.2 主要结局指标
5.2.1 中医药干预急喉喑未病状态的主要结局
易感人群减少患急喉喑的几率,急喉喑患者避免病情加重,急喉喑已愈患者减少复发的几率。
5.2.2 卫生经济学评估
本中医药干预方法体现了中医简便廉,副作用少的特点,适用人群经济负担轻。
5.2.3 患者耐受性和生活质量评价
本中医药干预方法简单实用,可提高适用人群的生活质量,大多数患者可耐受。
5.2.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未发现不良反应。
5.3 注意事项
5.3.1本指南主要适用人群为急喉喑未病状态者,急喉喑患者处于康复状态者。
5.3.2本指南的中医药具体干预措施建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
5.4 患者自我护理
5.4.1适度运动,预防感冒。
5.4.2合理用声,避免用声过度。
5.4.3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不熬夜等。
5.5 推荐方案
5.5.1中医辨证调摄
中医证候包括:风热(风寒)犯肺、肺肾阴虚证、肺脾气虚证
辨证调摄
(1)风热犯肺
声音轻度嘶哑、喉痒咳嗽、或喉内灼热疼痛,喉黏膜轻度充血,可有轻度发热、恶寒、头痛等,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利喉开音。
主方:疏风清热汤加减。
(推荐级别:D)
常用药物: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桔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
如风寒犯肺者,当疏风散寒,利喉开音;主方为六味汤。
饮食调摄:可用胖大海或罗汉果泡水喝。
(推荐级别:E)
(2)肺肾阴虚证[1-4]
可有咽干少饮、隐隐作痛、午后较重,或咽部哽哽不利、声音易嘶哑、干咳痰少而稠,或有手足心热、午后颧红、失眠多梦、耳鸣眼花,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数。
治法:滋养肺肾,清利咽喉。
主方:百合固金汤加减。
(推荐级别:D)
常用药: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百合、北沙参、浙贝母、当归、白芍、甘草。
饮食调摄:干冬菜,大米加水适量煲粥,用花生油少许调味服食。
适用于肺肾阴虚者[10];或者将干冬菜替换成银耳、百合亦可。
(推荐级别:E)
(3)肺脾气虚证[1-4]
可有咽喉不适、微干、微痒、微痛、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或恶心、呃逆反酸、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讲话多易声音嘶哑,发声费力,语声低弱,话不持久;或腹胀、胃纳欠佳、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利喉。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推荐级别:D)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茯苓、柴胡、白芍、升麻、陈皮。
饮食调摄:党参、生诃子、大米(炒至焦黄),加水四碗煎至一碗半,代茶饮用。
适用于肺脾气虚者。
(推荐级别:E)
5.5.2针灸
(1)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