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代谢酶与脂肪肝关系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中医药 2010年 8月第 8期总 41卷第 332期
脂代谢酶与脂肪肝关系的研究进展
伍娟 (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州 350108)
关键词: 脂肪肝; 脂代谢酶; 综述
中图分类号: R 256. 43 文献标识码: A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最为活跃的器官, 肝细胞 在脂质的摄取、转运、代谢及排泄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 脂肪代谢紊乱造成肝细胞脂肪变性是脂 肪肝发病的始动环节。与脂肪肝有关的脂肪代谢包 括: 甘油三酯代谢、胆固醇代谢、磷脂代谢等, 其中以 甘油三脂代谢障碍为主。 1 脂肪 ( 酸 )合成 1. 1 脂肪酸合成酶 ( fatty acid syn therase, FAS) 人体脂肪沉积所需的脂肪酸大多来自脂肪酸合成酶 催化乙酰辅酶 A 和丙二酸单酰辅酶 A 转变成脂肪 酸, 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之一, 它是由许多酶组成
合剂可以使血清 LPL 下降, 降低脂质在肝脏中的沉 积, 保护肝组织, 对脂肪性肝炎有治疗作用。因此, 通过提高 LPL 的表达, 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 ( TC )、 甘油三酯 ( TG)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 c)
合成代谢相 关基因 SREBP 2、HMGCR mRNA 表 达 上调 [ 29 ] 。人体内 的胆固醇 主要来 自内源 性途径, HMGCR 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 在胆固醇合成 中 具有重大意义。HMGCR 活性增高, 肝脏合成胆 固 醇增多, 可使胆汁中胆固醇饱和指数上升 [ 30] 。临床 证实 HMGCR 抑制剂 可以降 低 TC、TG、LD I、VLDL 的血浆浓度, 提高 H DL 的血浆浓度。因此, 若抑制 此酶, 则胆固醇的合成减少。
2. 2 脂蛋白脂酶 ( L ipoprotein lipase LPL ) LPL 是 脾方可通过增加肝脂酶, 促进脂质代谢, 降低脂肪肝
催化与蛋白质相联的甘油三脂水解作用的酶。它位 模型大鼠三酰甘油、胆固醇、转氨酶, 减轻肝脂肪性
于毛细管内皮的腔面, 在甘油三脂代谢中起着关键 变和肝细胞坏死程度, 保护肝细胞, 达到防治脂肪肝
闫氏等 [ 31] 用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性脂 肪肝
和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VLDL c) 的水平, 升 4周后使肝组织学恢复 正常, 提示 HMGCR 抑制 剂
! 74!
江西中医药 2010年 8月第 8期总 41卷第 332期
可能对高脂血症性脂肪性肝 炎也有治疗作 用。张 氏 [ 32 ] 发现槲皮索可以抑制脂肪变性人肝 L 02细胞 的增殖, 减少其细胞内的脂滴储积, 降低细胞内胆固 醇 酯 的 含 量, 其 作 用 机 制 可 能 与 槲 皮 素 抑 制 HM GCR 的 表达 有关 。 3. 2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 lecithin cholestero l acyl transferase LCAT ) LCAT 是一种血浆酶, 在血 浆胆固醇的酯化、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及 H DL 的代谢 中发挥重要作 用。 LCAT 参与 胆固醇逆转运, 即指 周围组织、细胞内的游离胆固醇与血循环中的脂蛋
丹参、姜黄可显 著降低血清 FFA、升高肝组织 LPL 油 三 酯 合 成 增 加, 导 致 甘 油 三 酯 在 肝 细 胞 内 堆
指标, 治疗脂肪肝。朱氏等 [ 17 ] 发现烟酰水杨酸可显 积 [ 22] 。
著激活 LPL, 使肝组织脂变程度明显减轻, 对实验性 脂肪肝有明显的预防作用。魏氏 [ 18 ] 发现番茄红素
血浆脂蛋白脂酶 ( LPL ) 活性, 明显改善细胞变性程 低, 能使乳糜微粒和 VLDL、低密度脂蛋白 ( LDL ) 中
度, 降低脂质在肝脏中的沉积, 保护肝组织, 对脂肪 的甘油三酯分解减少, 进入肝细胞内的乳糜微粒和
性肝炎有治疗作用。刘氏等 [ 16 ] 发现降脂清肝方和 LD L中的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含量增加, 肝细胞内甘
文 献
ACC ) ACC 是脂肪酸合成限速酶, 它的活性或基 综
因表达的增加可以促进脂肪的合成。有研究表明, 述
肥胖者脂肪组织和肝脏中 ACC 含量明显高于正常
的一个复合体系, 主要通过缓慢调控来实现对脂肪 酸合成的调节。熊氏等 [ 1] 发现, 猪脂肪组织中脂肪 酸合成酶活性与胴体脂肪量、胴体的脂肪率呈极显 著的正相关。现在还发现脂肪酸合成酶是一种新的 肿瘤标志物, 癌细胞的生长依赖于脂肪酸合成酶的 活性, 许多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都有脂肪酸合 成酶的高度表达 [ 2] 。王氏等 [ 3] 研究海参 皂苷对非
素, 激活 CPT 1, 抑制 ACC, 脂肪氧化作用增强, 给机 体补充脂联素及其衍生物将有助于减轻肝组织损伤 和肝脂肪变性。彭氏等 [ 10] 在姜黄素对脂肪变性人 肝 H L 7702细胞乙酰 CoA 羧化酶 mRNA 表达的影 响中发现, 姜黄素能抑制 ACCmRNA 的表达而减少 脂肪酸的合成, 使肝细胞脂肪化程度减轻, 减少肝细 胞甘油三酯的沉积。周氏等 [ 11] 在瘦素对肝细胞甘 油三酯的沉积及乙酰辅酶 A 羧化酶表达的影 响中
白或某些大分子结合而转运至其它组织 ( 主要是肝 脏 ) 被利用的过程。胆固醇逆转运促进组织、细胞 内胆固醇的清除、维持细胞内胆固醇稳态。
吕氏等 [ 14] 在肝宁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研究中 发现肝宁能提高 LCAT 活性, 减轻游离脂肪酸对肝 脏的损害。张氏 [ 33] 等发现大蒜素在不同程度上可
升高血清 LCAT, 减少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促进了血 清和肝脏甘油三酯的分解。 4 小结
作用。李氏等 [ 8] 发现祛湿化瘀方 能显著降低脂 肪
肝模型大鼠肝组织 FAS含量, 对实验性脂肪肝具有
防治效果。
上述研究表明 FAS是脂肪合成中的关键因子,
提高 FAS的基因表达 , 可以促进脂肪的合成; 减少
FAS的基因表达, 则能减少脂肪合成, 达到防治脂肪
肝的目的。
1. 2 乙酰辅酶 A 羧化酶 ( acety l CoA carboxylase,
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及机制中发现, 海参皂苷 能使大鼠肝脏 FAS活性显著下降, 血清和肝脏脂肪 含量降低, 对脂肪肝具有良好预防作用。王氏等 [ 4 ] 在乳清酸诱导大鼠脂肪肝的机制研究中还发现乳清
酸大鼠肝脏中 FAS活性及 mRNA 水平明显上调, 大 鼠血清甘油三酯 ( trig lyceride, TG ) 浓度和肝脏血清 总胆固醇 ( to tal cholestero,l TC ) 、甘油三酯 ( trig lycer ide, TG ) 含量显著提高。朱氏 [ 5] 发现脂肪组织产生
体内催化胆固醇从头合成的关键酶, 其活性大小直 接影响着胆固醇合成的速度, 影响着体内胆固醇含 量的高低。有研究 [ 28] 报告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总
胆固醇异常率高于非脂肪性肝病患者, 提示前者可 能存在胆固醇代谢障碍。肝细胞脂肪变性后胆固醇
和血清中 LPL 的活性, 清除血中过多 TC 和肝细胞 内甘油三酯, 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 达到降脂、抗脂 肪肝目的。邢 氏等 [ 21] 发现西布曲明能使血浆 LPL 明显升高, 可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促进肥胖高脂血 症性脂肪肝性肝炎的痊愈 。王氏等 [ 22 ] 发现祛肝脂
体重者相应组织中 ACC 含量。ACC 催化脂肪酸合 成的第一步, 即乙酰辅酶 A羧合成丙二酰辅酶 A, 然 后丙二酰辅酶 A 在脂酸碳链延长酶系作用下 进一 步合成长链脂肪酸。产物丙二酰辅酶 A 还能 够阻 止肉碱酯酰转移酶 I将长链脂肪酸转移至线粒体内 膜, ACC 通过这两种途径促进长链脂肪酸的合成并 减少其氧化 [ 9] 。朱氏 [ 5] 发现脂肪 组织产生的脂 联
能使 LPL、H L 活性明显升高, 减轻肝组织变性、坏死
3 其他 3. 1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 A 还原酶 ( hydroxym ethy lglutary l CoA reductase, HMGCR ) HMGCR 是
程度, 缓解肝组织的病理改变, 肝脏脂肪沉积减少, 治疗脂肪肝。崔氏等 [ 19] 发现泰脂安胶囊可以明显 升高血清以及肝组织内 HL、LPL 的活性, 明显减少 肝内脂质的含量, 改善肝脏病理变化, 治疗脂肪肝。 崔氏 [ 20] 发现橄榄降脂胶囊通过升高实验大鼠肝脏
! 73!
JIANGX I JOU RNAL OF TRA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 IN E
ACC含量下降, 进而肝脏脂肪沉积减少。
高 HDL c的水平, 避免高脂血症、脂肪肝的发生。
2 脂肪 ( 酸 )分解 2. 1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酶 ( H SL ) H SL 是最
脏脂肪变性明显减轻, 改善急性肝损伤性脂肪肝中 脂肪的堆 积, 对肝 脏有较 明显 的保 护作 用。张 氏 等 [ 24] 发现胡芦巴总皂苷能升高肝脂酶的活性, 且随 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呈增高趋势, 促进肝脏脂质分解, 对脂肪肝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任氏等 [ 25] 发现姜黄 素具有增加肝脂酶活性, 促进脂质代谢, 保护肝细胞 作用。阎氏等 [ 26] 发现清肝方、健脾补肾方、清 肝健
的脂联素, 抑制肝细胞 FAS活性, 脂质产生下降, 给 机体补充脂联素及其衍生物将有助于减轻肝组织损 伤和肝脂肪变性, 治疗脂肪肝。张氏等 [ 6] 发现罗格 列酮和二甲双胍可从转录水平减少 FAS 的表达而
源自文库
发现, 瘦素能抑制乙 酰辅酶 A 羧化酶表达, 使 肝细 胞脂肪化程度减轻, 肝细胞甘油三醋的沉积减少, 从 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对脂肪肝防治有一定的作用。 李氏等 [ 8] 发现祛湿化瘀方能显 著降低脂肪肝模 型
孙氏等 [ 23] 发现川芎嗪能使肝脂酶活性升高, 肝
物脂肪沉积 的关键酶之一。 H SL 的活性 受复杂的 级联反应机制调控。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 机体会 产生不同的激素平衡状态, 使得 H SL 的活性及其作 用机制都会有所改变。王氏 [ 13 ] 发现羟基红花黄色
素 A 对于小鼠 3T3 L1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代 谢调节酶激素敏感性脂肪酶起促进作用, 导致脂质 合成减少。
的作用。它可将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 的作用, 其中以清肝健脾方效果最好。张氏等 [ 27] 发
白 ( VLDL) 所 携带的甘油三脂 水解成甘油 和脂肪 现茶多酚可通过增加肝细胞膜及肝细胞中 H L 活性
文 酸, 使之转变为小分子量的脂肪酸, 以供各种组织贮
献 存和利用。吕氏等 [ 14] 在肝宁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上述药物都能通过调节脂肪代谢酶的活性, 减 少脂肪酸合成、促进脂肪酸代谢分解, 减少脂肪在肝 脏聚集, 起到防治或治疗脂肪肝的作用。虽然近年 来对脂肪肝的认识逐步深入, 治疗也趋于多样化, 但 尚没有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 面对我国众多的脂肪 肝患者, 寻求满意的治疗方案、研究开发有效的治疗 药物乃是当务之急, 意义重大。因此, 可从调节脂代 谢酶活性的药物或活性成分中寻找有效治疗脂肪肝
综 述
研究中发现肝宁能提高 LPL 活性, 减轻游离脂肪酸 对肝脏的损害。王氏等 [ 15 ] 发现复方首乌饮能降低
加强胆固醇 逆转运, 降低 血浆总 胆固醇、LDL c 水 平; 肝细胞中 H L 活性增加, 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堆积 减少, 有利于脂肪肝的防治。H L缺乏可使血浆胆固 醇和 TG升高, 形成高脂血症、脂肪 肝。H L 活 性降
2. 3 肝脂酶 ( H epatic lipase H L ) H L 主要分布在 肝, 由肝实质细胞合成, 转运到肝窦状隙内皮细胞表
初发动脂肪组织中 甘油三酯分解的关键 酶和限速 酶, 负责分解脂肪组织中甘油三酯释放出游离脂肪 酸, 是调控脂肪组织分解的最关键因素, 也是影响动
面而发挥生理作用。 HL 可催化乳糜微粒 ( CM ) 和 促进 VLDL 中的甘油三酯水解。
减少肝内脂质沉积, 对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起到 保护治疗作 用。董氏等 [ 7] 也发现二甲双 胍能减少
FAS的表达, 改善肝脏脂肪沉积, 对脂肪肝具有防治
大鼠肝组织 ACC 含量, 升高血清 ADP 和肝组织 Ad ipoR2、CPT 1含量, 对实验性脂肪肝具有防治效果。 Y ou等 [ 12] 研究发现使 A CC 磷酸化而 活性降低, 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