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大纲(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英文名称: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 p hysics
课程性质:学科教育必修课
课程编号:E121015
所属院部:光电工程学院
周学时:3学时
总学时:45学时
学分:3学分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
物理学专业(本科)2012级学生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概率统计、普物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热力学·统计物理》课是物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与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共同构成物理专业重要的四门必修课,通常称为物理专业的四大力学课。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的任务是研究热运动的规律,研究与热运动有关的物性及宏观物质系统的演化。本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掌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处理具体问题的一些重要方法,并初步具有用这些方法解决较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以板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注意在学习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教学目标与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与热现象有关的物质宏观物理性质的唯象理论和统计理论,并对二者的特点与联系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物理素养的生成和提高。
课程教材:汪志诚主编. 热力学统计物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参考书目:
[1] 苏汝铿主编. 统计物理学.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王竹溪主编. 热力学简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64
[3] 王竹溪主编. 统计物理学导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考核形式:
考核方式为考试。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不超过30%,期末成绩不少于70%。
编写日期:2012年5月制定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含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热力学的基本规律麦克斯韦关系及其应用,气体的节流膨胀与绝热膨胀,基本热力学函数,特性函数,平衡辐射热力学,磁介质热力学等。热动平衡判据,开放系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多元系的复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吉布斯相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粒子和系统运动状态的经典描述与量子描述,等几率原理,分布与微观状态,三种统计分布热力学量的统计表式,热力学量的统计表式,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弱简并玻色气体和费米气体,光子气体,*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金属自由电子气, ,相空间,刘维尔定理,微正则分布及其热力学公式,正则分布及其热力学公式等。通过讲课、练习和实验,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最终使学生掌握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教学时数具体分配:
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本章介绍热力学系统基本规律,属复习章节
教学内容:
1.掌握平衡态概念及其描述方法
2.根据热平衡定律建立温度的严格概念,并掌握定量量度法
3.简单了解理想气体温标
4.物态方程的表达式,并会学应用;
5.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及其对应的热力学函数的意义及其应用
6.热力学基本规律的统一方程—热力学基本方程的意义及应用
7.热力学中的过程量—功、热量与状态量(热力学函数—内能、焓、熵、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的区别与联系,并掌握其数学表达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物态方程的三个系数的定义式,应用它们求解物态方程的方法
2.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及其对应的热力学函数的意义及其应用
3.热力学中的过程量—功、热量与状态量(热力学函数—内能、焓、熵、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的区别与联系,其数学表达式
4.二元函数、偏导数循环关系、倒数关系及全微分性质在热力学中应用
考核要求:
1.理解平衡态概念及其描述方法
2.了解理想气体温标
3.掌握物态方程的表达式,并会学应用
4.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及其对应的热力学函
数的意义及其应用
5.理解热力学基本方程的意义及应用
6.了解热力学中的过程量—功、热量与状态量(热力学函数—内能、焓、熵、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数学表达式
学时数:4学时
第二章均匀物质的热力学特性
本章掌握对均匀物质系统热力学特性的求解
教学内容:
1.热力学函数(U、H、F、G等)的定义式、全微分表达式、偏导数公式及对应麦氏关系,学会应用表格的方法总结归纳
2.几个重要的辅助公式,如等容热、等匋热容的熵表达式,能态方程、焓态方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用实验方法确定基本热力学函数(物态方程、内能U,熵S)的一般方法
4.用理论方法确定热力学函数的方法——特性函数法
5.上述两种热力学理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热力学函数(U、H、F、G等)的定义式、全微分表达式、偏导数公式及对应的麦氏关系,学会应用表格的方法总结归纳;
2.几个重要的辅助公式,如等容热容、等压热容的熵表达式,能态方程、焓态方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用实验方法确定基本热力学函数(物态方程、内能U,熵S)的一般方法;
4.偏导数变换(麦氏关系)将不可测量(U、S、H、F、G)变换成可测量(T、P、V、Cv、Cp),学会用全微分条件得出各热力学量间的关系
考核要求:
1.理解热力学函数(U、H、F、G等)的定义式、全微分表达式、偏导数公式及对应的麦氏关系
2.掌握用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确定基本热力学函数(物态方程、内能U,熵S)
3.了解偏导数变换(麦氏关系)将不可测量(U、S、H、F、G)变换成可测量(T、P、V、Cv、Cp),会用全微分条件得出各热力学量间的关系教学时数:6学时
第三章单元系的相变
本章主要介绍单元系的平衡判据和相变概念
基本要求:
1.热力学平衡判据的几种形式,如熵判据、自由能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等;闭系热力学平衡条件的推导
2.开系的热力学基本方程的数学表达式,并结合熵判据得出开系的热力学平衡条件
3.从气-液-固相图理解单元系的复相平衡条件及其性质
4.气-液两相转变的过程及其临界条件以及液滴的形成过程
5.一级相变的特点和相变分类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热力学平衡判据的几种形式,如熵判据、自由能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等,学会用最基本的熵判据形式得出热力学平衡条件;
2.从气-液-固相图理解单元系的复相平衡条件及其性质;
3.一级相变的特点和相变分类的方法;
考核要求:
1.理解并掌握热力学平衡判据,用最基本的熵判据形式得出热力学平衡条件
2.了解一级相变的特点和相变分类
教学时数:6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