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化学教学论期末试卷.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2008 – 2009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B 卷)
课程名称化学教学论课程编号任课教师张文华
一、简答题 (35 分 )
1.答案
概念性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中学教材中的化学概念可大致分为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化学量类,属理论
性知识的一部分,其特点是:①具有高度概括性。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事实的理解。②有助
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③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和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综上,故以“物
质的量”这一概念为例来说,决不能仅仅让学生去背诵、记忆这一定义而要通过联想类比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具体物质的计量以不同单位,对生活方便性的贡献切入,
使学生不仅获得结论的感性认知,且深刻体验获得结论的过程;即先收集足够多与要形成的
化学概念有关的具体例证;然后对具体例证进行分析、比较,提取共同信息,然后将特征信
息进一步抽象、概括,最后展开交流,在互相举例互相辩证中使这一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
识。
2.答案
评价一堂公开课:①教学态度②教学目标与任务是否明确③重难点是否突出④教学效果⑤教
学手段
补充:其实一堂公开课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生在结束这堂课后的真正所得,能否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以及知识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才是评价的精髓。另外,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调动程度,参与程度,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亦是重要因素
3.答案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化学教学目标、化学教学模式、化学教学策略等。编写一段创造性思维的教案片断(300 字) :
从提出问题到发现问题, 从求同和求异两个方面培养创造性思维。
例: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板书 ]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三种情况)
I、有气体参加,但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反应
(1) N2+3H2=2NH3
参见课例表
[ 提问 ] 从表中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 小结 ]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衡向体积缩小体积的方向移动;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
移动。
(2)用平衡常数解释说明:
举例: 2NO2=N2O4
改变条件: P 加倍,即V 减少,刚C加倍
此时:
又因为 k 随 t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即,应,即平衡正向移动,与表中所得结论一致。
(3)压强对平衡影响的V-t 曲线,(以 2SO2+O2=2SO3为例)
a 增大压强(教师讲解)b减小压强(学生板演)
[ 解释说明 ] (1)增大 P,正连反应速平均增大,但二者增大程度不同,反之亦然;反映在
V-t 曲线上无结点,因此这是一个突变过程。
(2)平衡移动的方向取决于压强改变时速率较大的一方。
(3)压强,新平衡状态的速率一定大于原平衡状态的速度,反之亦然。
2.有气体参加,但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
举例: H2(g)+I2(g)=2HI(g)
[ 讲解 ] 等温条件下,增加或降低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因为此种情况下,压力的改变将同等程度上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改变压力只能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而不能使平衡移动。
[ 提问 ] 此情况下, V-t 曲线应如何画呢
[ 学生板演 ]
[ 讲解 ] 因固态或液态的体积变压强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这种情况下,改变压强不能使平衡移动。
[ 小结 ] 综上所述,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只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适用。
[ 提问 ] 通过以上学习,压强对反应平衡有哪些影响,请同学们归纳总结。
[ 补充归纳 ] 压强对影响,随反应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平衡总是向着减弱这一改变的方向移动。
[ 巩固练习 ]
[作业]
4.答案
中学化学应培养学生:
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认识、学会学习、学习应用知识;
学习愿望,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习惯;
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能力;
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创作潜能和实践能力。
5.答案
经分析比较,得知:
(A)给予学生专业和生硬的感觉,初中学生尚未有“化学”概念的认识,以完全专有的名词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元素化合物知识”等等给人全新、陌生的感觉,对于接受能力
差的学生未见其身,先闻其名就可能在心中胆怯了,并且语言无丝毫动态之感,传递一种过于严肃、科学、认真的学科气氛,给人距离感和深奥难解感,似乎枯燥无趣,明显以学科为
中心,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
(B)用更清晰、生动的语言界定五大方面的内容;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让学生从标题就能
读出化学又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觉得学有所值,学能致用,增加化学的魅
力和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探究的过程,注重结论获得的过程;“物质构成的奥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去自己主动解读、研究考研,有利于调动
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且偏正短语的左边均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右边为未知,从身边的事物进入化学世界,从已知的内容进入化学内容,让学生知识的建构有据可循。
二、设计题(探究主题,简要活动方案)(12 分)
6.答案
科学探究包括 : 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信息;科学解释和评价六个方面 , 简要活动方案应包括以上六个方面。
三、综合题 (14 分 )
7.答案
(1)陈述性知识:反映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多方面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与
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的知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用语和化学基本技能。
(2)教学方法:化学知识中陈述性知识范围广,内容多,材料琐碎,再加上不容易记忆,
学生常常会感到知识杂乱无章。例如,介绍主族元素、副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各类有机物及
其代表物地,这些知识都是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表现,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由于涉及的元素及其倾倒物种类多,内容相对零散庞杂,往往导致学生记忆困难,故在此类知识的教学过程中, 1、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记忆,不仅仅停留在听懂的层次上,一要善于
观察,二要勤于动手,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学会观察和思考,获得丰富的
深刻的感性认识,将实验、观察、思维三者有机结合,使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生动深刻;2、教师要善于运用深刻——预测策略,找出要学的知识与学生知识结构中已有的知识间的联
系,并以此为依据对要学的知识的一系列性质先做自己的预测,把握重点和关键,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3、知识结构化策略,把零散的知识组织成结构整体,可大大增强记忆的牢固性,
提高检索提取的效率。可通过(1)顺序关系( 2)因果关系( 3)种属关系( 4)功能关系确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框架,使孤立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四、计算题 (14 分 )
8.答案
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