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英语教学透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大学英语教学透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摘要: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视西方文化的输入,忽略中国文化的传播。

中国文化失语俨然成为了英语学习者的一大瓶颈。

了解文化失语的科学内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解决文化失语问题,完善英语教学。

关键词:西方文化母语文化文化失语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1.207
现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大学也愈加重视对英语国家人文、地貌、文化、习俗等人文知识的教学。

然而,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这一教学活动出现了严重弊端,即: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忽略了母语文化的习得,这对于英语活动中的实际交流产生了极大阻碍。

因此,平衡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双向关系,增强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根本。

1 文化失语的科学内涵
失语症(aphasia)起源于医学术语,指的是由于受伤或疾病引起大脑损伤从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是借助词语进行理解和表达语言符号意义的功能丧失或言语困难。

文化失语,顾名思义就是在文化交流中出现了困难、障碍以及
表达上的缺失。

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我国学习专业英语的大学生中,他们经过常年的英语学习,已经掌握了英语的固有语法和句式,由于语言的学习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这促使他们对西方国家的文化也涉足颇深。

然而,在实际的英语交流中,这些生长于千年文化大国的大学生们却问题不断,他们经常无法将母语文化找到合适的外语词汇介绍出来。

“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人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现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1]当前,大学丰富了其基本职能,在原有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加入了文化传承和创新,可见大学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如果大学生在与国外友人交流的过程中患有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不但不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也说明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薄弱,英语教学工作存在巨大弊端。

因此,找出文化失语症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有效传播我国文化,以及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意义重大,并且有利于学习者打开英语学习的瓶颈,提高大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 文化失语形成的原因
文化失语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的传播力度,削弱了我国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力。

找出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文化失语的主要原因,才能有效提高我国英语学习者表达能力,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从而解决文化失语症,加快我国文化的传播和发扬进
程,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2.1 经济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使得其在思想观念以及文化中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随着全球海路的开通,西方文化挟自身之优势对东方文化采取一种强态势的输出,使该时期的文化传播以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为主流。

”[2] 经济上的强势地位让西方国家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中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中西方文化在交流上出现了不对等关系,导致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长时间处于弱势地位,这对我国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

2.2 社会观念的诱导
信息的开放,激起了我国学者对于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迫切愿望。

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内掀起了一阵又一阵以“全民学英语”为口号的英语狂潮。

这种学习热情所带来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同时也引来了部分学者对于西方文化的过度向往,他们对于西方国家所倡导的民主、自由产生了狂热追求,相反的是,他们忽视了我国优良文化的传统,甚至还出现了崇洋媚外的心态,对于母语文化产生了偏激的态度,一味否定、漠视,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仅重视英语知识及文化,而忽略中国传统文化的习得,就可能无法抵制西方的文化殖民,就会阻碍中国文化输出,从而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3]
2.3 教材选取不全面
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所采用的教材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我国学者编撰的,纯粹介绍英语国家人文知识或者文学作品的教材,如《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等;另一种则是将英语刊物上作品直接引入教材,如《现代大学英语》、《高级英语》等。

在教材选用过程中,过分夸大本国文化对英语学习者的负迁移作用,因而尽量避免过多涉及本国文化。

“英语教育中一味地强调目的语文化教学,单向地导入目的语文化,片面地理解和吸收目的语文化,对母语文化很少涉及。

”[4]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的大多都是英语国家文化的熏陶,而对于本国文化或是跨文化的内容了解不足,忽略了交流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2.4 教师文化素养不均衡
大学英语教师的聘用通常是常年进行英语研究工作的专职教师,在长期对于西方国家的研究之下,使得西方文化在他们身上产生了巨大烙印。

相比之下,部分英语教师的中文底蕴不高,中西文化素养严重不均衡。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时常无法合理平衡中西方文化在教学中的比重,甚至在言行中出现了对母语文化的极度蔑视,或者对于西方文化的过度崇拜和宣扬。

当诸如此类的言行出现在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无疑会影响学生对于两种文化的态度发生偏差,因而减小了母语文化的学习热情。

3 文化失语症的防治策略
经济因素的影响,思想上的偏差以及英语教学过程的不完善导致大学生在英语交流过程中频发文化失语症。

因此,从上述原因入手,针对思想、教学过程教材以及师资配备上提出解决策略,改进、完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诸多环节,能够有效地缓解文化失语症,提高我国大学的英语实际教学水平。

3.1 转变固有观念,建立平等的文化意识
“交流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交流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缺一不可” [5]。

交流注重的就是沟通双方信息的交换,输入和输出关系的平衡。

因而,对于文化的交流,我们首先就应该重视这种双向性,建立一种平等的文化意识,必须摈弃旧有观念中,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

只有建立平等的文化观和语言观,才不会在教学活动中失之偏颇,才能使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平等的平台上得到宣扬和发展。

3.2 加强我国文化英语表达式的研究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且富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加之汉语言的深奥使得在描述我国文化时不免出现许多无法一一对应的词语表达。

因此,加强我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式的研究,注重意译和情景翻译的重要性,避免生搬硬套而造成的偏差。

在研究过程中使中国的古诗词、传统文明、经典菜肴等都能找到贴切和生动的翻译方式,这样才能更好更准确地传播中国文化,才能让中国文化走出世界。

3.3 重视教材建设,平衡文化内容
丰富教材的选择方式,平衡文化内容也是解决文化失语所必须重视的策略之一。

教材的选择中应该加入反映中国文化的材料,将我国自己的经典名著进行英译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了解了本国文化而且对学会了部分疑难词句的翻译方式,充分发挥学习中国文化对于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

此外,教材选用上也应加入中外文化比较的课程,在不断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中外文化的异同,更能体会两种不同文化相互冲击、相互融合的过程。

3.4 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教师首先必须树立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并将它们植入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

在平常的生活和教育研究中,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母语文化的学习和熏陶,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为传播我国文化以及更好的进行英语教学打下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文化和历史,让学生热爱自己国家的优良文化,在比较中更好地掌握不同文化的精髓。

在介绍我国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选择能够确切表达我国文化的词汇,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体会翻译的规范性,从而在实际交流过程中,避免中国文化失语症,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更加精确地介绍我国文化,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职能,使我国地文化在世界平台上绽放魅力。

参考文献:
[1]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2]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j].浙江社会科学,1999,(3).
[3]蒋惠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及原因研究[j].时代文学,2010,(2).
[4]周小玲.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j].语文学刊,2010,(5).
[5]widdowson, h. g. 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作者简介:张文琦(1988-),女,青海西宁人,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管理研究,四川南充 637009
李化树(1964-),男,四川西充人,西华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院校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管理和院校研究,四川南充637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