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园林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园林景观
关键词:园林景观绿地规划园林类型植物园人与自然
一、传统植物园的类型及规划设计状况
植物园分类的方法和原则各不相同,以行政系统的归属分为国家和地方植物园;以性质的不同分为综合性植物园和专业性植物园;以规模的不同分为大型、中型、小型植物园。国际植物园保护组织把植物园分成了12类(“经典的”综合性植物园,观赏植物园,历史植物园,保护性植物园,大学植物园,动、植物园,经济植物及种质保持植物园,高山或山地植物园,自然或野生植物园,园艺植物园,主题植物园,社区植物园),其划分标准有的根据性质,有的根据任务,有的则根据其主要的植物类群。
在实际运用上,植物园大体划分为以下四类:
1.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
指一些大型的、功能较全面的、综合性的植物园。这部分植物园是植物园队伍的主体,一般均有政府资金支持,发展较好,有着较强的科研实力,往往承担国家的重要科研项目,并能够通过不断的更新发展,形成功能比较全面、面积较大、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的现代大型植物园。如英国的邱园、北京植物园、庐山植物园等。
2.大学或科研机构所属的植物园
在欧美,大学植物园的数量很多,而且在这类植物园中有的物种收集量也很大,有些还是世界植物园发展历史上很重要的植物园,如意大利的帕都瓦(Padua)植物园、比萨(Pisa)植物园。一般说来,大学植物园规模不太大,其主要功能是教学实习和提供研究用材料,当然,也有游览的功能,如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乔治亚大学植物园等,这些都是世界一流的植物园。在我国则情况有所不同,我国属于大学的植物园为数不多,规模也较小,如武汉大学树木园、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中山大学植物园等;有的规模更小,如浙江大学农学院植物园,尽管追溯起来其历史很悠久,但面积、规模、内容都很有限。在我国,属于科研机构的植物园为数较多,如林业科研系统的研究所就有相当一批树木园,数量有30多个。这类园子本身就是科研机构的一部分,保护物种和提供研究材料的任务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专题性研究一般还放在研究所。这些植物园中也有个别的综合性大型植物园,如海南热带作物研究院植物园。
3.专业性植物园
专业性植物园包含的类型很多,跨度很大,规模有大有小,但都在一定的科学领域范围内有其特色。在国际植物园保护议程中,所列举的观赏植物园、历史植物园、保护性植物园、高山或山地植物园、主题植物园都属此类,如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专业性植物园在建立时就有其特定的目的,或为保护植物,或为展示植物,或为收集研究某些植物类群等。如美国加州圣塔安娜植物园是为了保护加州的乡土植物而建立的植物园,乔治亚州的凯拉威(Callaway)植物园以杜鹃展出为特色,费城的廊屋(Longwood)植物园以温室和园林为特色,日本的许多植物园以及美国加州的费劳里(Filoli)植物园是以展示整齐修剪的园艺技艺为特色。
4.其他类型植物园
多数是私人植物园,以展出、游览为主。因为都有对植物的爱好,所以也必然会从事一定的植物引种、保护、交流等活动。这类植物园在欧美也为数不少。在大城市里还有一些虽属政府管理,但主要功能是展出与游览的植物园,这类植物园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和波兰首都华沙均有。
以上植物园的类型虽然不同,但大部分都是以植物分类为主进行空间划分,按照植物的科、属、种进行栽植,在栽植方式上,也以群植、丛植、林植为主,缺乏细部景观处理,往往显得呆板。
二、我国传统植物园规划设计状况
1. 尴尬的地位
从世界植物园发展的过程看,早期的植物园都是药草园、私人花园或宫廷花园。在我国这类园林的历史更早于欧洲。一些学者认为东汉时期的上林苑就已经是植物园的雏形了。历史上的名园也不少,如北方的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南方的苏州园林等都是中国园林的精华,但是它们没有一处逐步发展并形成以现代植物学为基础的现代植物园。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它正反映了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特征。如樊洪业所说,中国的现代科学知识体系不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而是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的结果。中国的现代科学组织也不是从传统的社会组织演化出来的。这些论述揭示了中国现代植物园与以往古代或早期的许多药草园、花园、宫廷园林没有直接连续性或延续性的原因。另一方面,因为中国现代植物园都是仿效西方模式建立的,所以也不可能与典型的中国园林融为一体。也可以说,我国的现代植物园和那些早期的园林是脱节的。
2.盲目建园
从时间上看,我国的现代植物园大约是20世纪20年代起,随着现代植物学引入中国而诞生的,总共不过80年左右的历史。植物园的建设也显得盲目和仓促,我国现有的一大批在城市里或城市附近的植物园,选址时多没有选择在具有当地典型植被或植物特点的区域,没有尊循我国古代园林著作《园冶》一书中对于园林选址所做出的经验总结。与欧美植物园的发展相比较,我国现代植
物园无论在继承园林遗产方面,还是在建园的客观环境条件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西方在过去的二三百年间,已经在植物园的建设上积累了较成熟的经验,形成了各种特定的类型,而且,各个国家各不相同。因此,当我国“引进”西方植物园的时候也就或多或少存在一个“模式选择”问题。20年代以后,从欧洲留学回国的学者按照英、法的构思建立植物园。新中国成立以后,植物园建设又以前苏联的经验为主导。
3. 改革不到位
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下,植物园开始大发展,部分植物园利用这段时机进行了规划更新,扩建面积,增加硬件条件,但大部分也仅是在进行局部的增添与改建,没有从整体上进行新的思考。从规划思路上来说,还停留在以往的旧模式上,除少部分以纯科研为主的植物园外,其余的植物园虽然通过增加项目带来了短暂的繁荣,但那是非持续性的。植物园的科普工作也以宣传栏、标本馆等方式让人被动地接受,缺乏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植物园在发展上没有很好地解决植物保存与科普、游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植物园整体规划与细部景观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现代植物园发展上的不足。
三、植物园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一直以来,植物园的主要工作都是在植物的保存与科研上,而对于植物园的景观外貌,则缺乏艺术性的考虑。截至目前,我国植物园除了所处地理位置的自然气候特点所反映出来的地区植物区系特点和园林风貌外,也基本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1.传统植物园功能分区,空间布局模式
一般植物园由三个大的部分组成,分为科普展览区、苗圃试验区、生活区,如杭州植物园。
(1)科普展览区。根据展出内容的不同分为纯理论学的展区,如树木园、植物分类区、植物地理区、植物生态区、水生沼泽植物区等;应用植物学展区,如经济植物区、药用植物区、果树植物区等;城市园林植物展区,如草坪示范区、专类花园、绿篱植物区等;属于新的分支学科的展区,如民族植物展览区、植物遗传进化区等,以及温室植物展览区等。
(2)苗圃试验区。是专门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的用地,一般不向游人开放,包括苗圃区、试验地、检疫苗圃、引种驯化区。
(3)生活区。主要是满足植物园员工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