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哲学的时代转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育哲学的时代转向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2期作者:刘旭东

摘要:教育哲学是思考和认识教育现象及其活动的思维方式,它不能以任何现存的教育事实或教育知识作为立论的依据,前提批判是其重要特征。传统教育哲学以实体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把握教育,教育的历史发展被理解为是某种先在本质的实现过程,并试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逻辑体系,结果导致人对自身现实生活的遗忘,教育哲学的智慧性被消减。今天的教育哲学要回归生活世界,把教育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中唤醒。

关键词:教育哲学;生活世界;回归

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教育观,教育哲学总是试图从现实出发获得对教育的全面反省和把握,同时,它又希望通过对现实教育的批判和对理想教育的观念建构为教育发展提供超越性的价值理念。但是,在教育哲学以理论思辨的方式来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中,有可能隐含着对现实教育的遮蔽;在其对教育的批判和超越性的价值追求中,又有可能导致对现实教育的漠视。因此,对教育哲学的发展轨迹进行反思是消解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隔膜,摒除遮蔽和冷漠的必需。

一、教育与哲学的关联

教育与哲学之间具有天然的关系。杜威曾说:“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1]并且在其学术自传《从绝对主义到实验主义》中也说:“任何有理性的人都能想到,哲学研究可能集中在作为人类最高利益的教育上。”

[2]列奥•施特劳斯在讨论政治哲学问题时,也不失时机地引用柏拉图的话说:“教育在其最高的意义上而言就是哲学。” [3]教育和哲学之间何以有如此内在的关联以致柏拉图、杜威等对其有这样的认识呢?理解这个问题之于认识教育哲学的性质和走向是有价值的,而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关涉两个问题:何以理解哲学和教育?

一般而言,哲学思想有两条发展路径,一是思辨哲学和理论哲学,基本特征是注重逻辑推理,以建立一个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哲学体系为目的。二是行动哲学、实践哲学,它不是苦心去建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体系,而是要引导人们现实地、实际地改造世界[4]。前者是传统理性主义哲学的发展路径,后者则是古已有之、当代被人们再次发现的行动哲学。传统哲学试图以观念引导人类的发展方向,但是它所指引的路径和构建的逻辑体系是“人为”的,其本身的前提及可靠性是可以被推敲和质疑的,甚至可能因为理念的高远而可望不可及,因此,能够确认其合理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在历史上,不乏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而舍生取义者,他们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和证明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在这层意义上,哲学是信仰、是智慧,具有强大的教化力量,引领着人的生活,本身就是行动之学,而不是记问之学。也是由于这个特性,它本身就与教育之间存在着相通之处。可以这样说,即便是传统思辨的、远离现实的唯理性的哲学,也是关涉人的生活方式的,其倡导者也是努力地以此为自己的生活内涵和规则。当然,由于思辨哲学是“人为”的理论,它可能会一厢情愿地对生活做出设计。假如它的倡导者以此作为生活的准则并没有什么,倒是会给社会增加一个崇高、神圣的案例。但是,如果它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准则,全部的社会生活就会被扭曲。而

作为理论的行动哲学固然也要建立自己的框架,但这并不是其目的所在。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行动哲学指向生活并以获得最大的善为目的,在旨趣上有别于思辨哲学。如果说思辨哲学的共同特点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或多或少有静止不变的色彩,行动哲学则始终强调的是变化,而这与人的生活的本质是一致的。换言之,行动本身就是生活。在这层意义上,行动哲学更符合教育的本性。究其缘由,在于教育是与人的成长历史同步的活动,与人的发展具有同构性。人的发展需要是无止境的,但又是多方面的。教育就是为了能够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而始终与之相随的活动。从历史的端点看,人的发展需要就是使自己能够更好地生活,能够更自由地存在。当人类进入到政治社会以后,进入体制并在其中谋得一定的位置成为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所在,教育由此逐渐演变为体制的组成部分,成为与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密切相关的活动。而这样的结果是教育的本性逐渐被遮蔽,它是为了实现体制之需的工具。但是人内心中“存在着某种并不完全受他的社会奴役的东西” [4],完全服从于体制的教育是难以让人忍受的。于是,人的发展以及教育和体制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育又承担起了使人得以超越体制的功能。既要适应体制又要超越体制是教育的真实存在状态,也是教育的张力所在,为教育哲学思考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空间。

上述内容试图表明,无论是理性主义哲学还是实践哲学,都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但由于两者的价值旨趣的差异,致使它们各自对教育的意义也不一样。无论承认与否,教育是生活所必需(无论是什么样的生活。进入体制是生活,超越体制也是生活。)。不仅如此,教育本身也是生活,它并不能游离于生活之外。这就使哲学与教育之间具有了天然关系。

二、传统教育哲学批判

与哲学思想的两条发展路径一致,对于教育哲学通常也有两种理解,一是把它作为学科,二是把它作为思想。这两者之间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区别。一般认为,在德国的罗森克兰兹(Karl Rosenkranz,1805—1879)出版《教育学的体系》(1848)之前,是没有专门的教育哲学著作的,但并不乏丰富的教育哲学思想。本文所言说的传统教育哲学与当代教育哲学是以此路径来区分的。前者可归为传统教育哲学,后者则可归为当代教育哲学。

传统教育哲学以还原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理想主义的价值态度预设出了一个具有本真和至善性质、由某种先验本质规定的实体本体论的教育世界,并以此作为教育认识的逻辑起点和规范、解读教育现象的依据,人及其教育的历史发展被理解为是在其之外的支配原则和至上力量起作用的结果,是某种先在本质实现的过程。在其看来,教育是遵循着某种先验的必然性运行的目的论活动,如同一部按照预定的“脚本”展开自身的戏剧,即“先设一个框架,然后用它来对教育进行规范”[5]。它以“普适”的面貌出现,试图以先验来代替经验、以观念和原则来裁决教育现实、以逻辑来规范教育活动,将教育哲学视为是运筹帷幄之中的、还原的、被决定的观念体系,诸如那笃普等人所构建的教育哲学体系就是代表。教育哲学的追本溯源、寻根究底的意向式追求,表达了人试图超越当下的存在状态去追求更加真实、更有价值、更加美好的理想世界的生存论渴望,但也不断受到人们的质疑。一方面,传统教育哲学否定人的现实生活,“见物不见人”。在具有“进步”①倾向的教育观看来,这是不可接受的,如是必然使之沦为脱离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并以普遍主义和绝对主义的价值标

准来衡量和规范其自身与现实生活的关联的形而上学,其所具有的人文意蕴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