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陈监先及其《霜红龛集校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7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2期
Jul2012
[摘要]文章介绍了陈监先的生平及其《霜红龛集校补》的几大特点,并指出陈监先以严谨的校勘方法作《霜红龛集校补》,使《霜红龛集》的诗文基本上恢复了原作的本来面貌,为研究傅山这一历
史人物提供了真实可据、更加丰富的资料,使《霜红龛集》的使用价值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陈监先;《霜红龛集校补》;特点;贡献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7-0196-02
浅谈陈监先及其《霜红龛集校补》
祁朝丽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陈监先是我国现当代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同时
也是山西省著名的乡邦文献研究专家。

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他一直致力于古代文献的研究,并取得了斐然成就。

为了向这位根底细深厚的学术前辈致敬,笔者不揣浅陋,就陈老先生及其《霜红龛集校补》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陈监先生平
陈监先,原名陈宪章,又名陈海龙,监先为其字,生于1904年,山西省崞县(今山西省原平市)阎庄村人,毕业于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之后,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及教育工作。

“文革”期间受压被下放回乡。

1990年因病去世。

陈监先精通文史,根底深厚,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治学严谨,在版本目录、校勘、补佚、考订、收藏乡邦文献等方面颇有成就。

二、陈监先的《霜红龛集》校补
陈监先的文献研究成就是多方面的,最为大家熟知的、影响最大的学术成就当属对傅山著作《霜红龛集》的校勘与补佚。

傅山的遗著《霜红龛集》是研究傅山学术思想及明清之际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

但在传抄传刻流传过程中,版本众多,良莠不一,影响到对《霜红龛集》内容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陈监先为恢复《霜红龛集》的原貌,以十年之功对《霜红龛集》进行了认真的校勘和补佚,是为《霜红龛集校补》。

“校者,校勘其中篇章真赝、文字讹误也;补者,补辑集外佚文也。

”其校勘补佚继承乾嘉学派严谨的治学遗风,给我们后辈学人树立了治学的榜样。

因陈监先先生所补辑的傅山佚文已经散佚,不可再得,故笔者将研究重点放在其校勘方面。

陈监先先生对于《霜红龛集》的校勘有以下几大特点:
1.广罗异本,甄别版本优劣,厘清版本源流,为校勘选择一个最好的底本
众所周知,凡从事校勘者,必先广罗异本,涉猎广泛。

这也是陈监先在校勘《霜红龛集》之前首先做的工作。

其在《<霜红龛集》>校补凡例二》中说:“……本书校勘,以丁刻本为底本,较以用戴廷木式刊《晋四人诗》本(简称戴本)、张耀先刊十二卷本(简称张本,初刻者称甲本、抽换者称乙本)、苏尔诒、刘贽刊诗钞本(简称苏本)、刘飞刊四十卷本(简称刘本)、王晋荣刊全集本(简称王本),以及张廷金监拾遗徐润第钞本、张震批校十二卷本,并参清代各种选录之书……凡力所能及者,博访周咨,取资校雠。

”也就是说,他在校勘之前首先搜集到《霜红龛集》的诸多版本,并厘清了版本源流,认为《霜红龛集》的版本共有六种,一为戴本、一为张本、一为苏本、一为刘本、一为丁本、一为王本,其余各种版本都是依据这六种刻本翻印的。

经过比勘案断,认为清末丁宝铨刻本为诸刻本之优,因此其校勘以丁本为底本。

2.注重从史源学出发,追根溯源,还原文献本来面貌
由于傅山这一历史人物的特殊性,给《霜红龛集》的校补带来一定的困难。

这一点陈监先先生也颇为头疼,他说:“……《霜红龛集》整理校勘,确有数难:第一,傅山本人不自重篇章,随作随弃,家里没有留存稿本,别人搜求,势不能尽。

第二,傅山志在反清,文字激烈,清代的人们,害怕文字贾祸,不敢收存,因而没有大量流传下来。

第三,傅山的诗文笔记手迹,篆籀行草,信笔漫书,有的年久漫漶辨认不清,因而现存各种刻本,都有缺文误字,不尽可据。

第四,傅山最善临池,赵执信推为当代第一,不肖者以为有利可图,多造赝品以欺世,去伪存真,鉴别不易。

……”面对这些困难,陈监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不借重前人成说,而是从史源学的角度出发,认真搜集钻研史料,重视追本溯源,以使其所据更加准确可靠。

在《霜红龛集》校勘过程中,针对傅山诗集中行文用字、多出子史这一特点,陈监先把先秦诸子如《老子》、《庄子》、《管子》、《商子》、《墨子》、《荀子》、《公孙子》、《鬼谷子》以及《山海经》、《离骚》等秦汉以来巨著,如《吕览》、《战国策》、《淮南子》、《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皆悉数找来作为重要的校勘资料。

如卷三十三《读子二》之《说林训》中“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危”条,下有注:契,刻也,危,船舷板也,音汜。

针对此处的“危”字,陈监先先生认为此处危字应是桅杆之桅,读音应为“桅杆”的“桅”。

故找来《淮南子》来佐证,并讲明此字之来龙去脉,其案语云:“‘危’,《淮南子》作‘桅’。

王念孙云:‘桅’当为‘木’’,‘木’,与‘汜’同声,故读从之。

‘木’字本作‘舟汜’,《广雅》曰:‘舟汜’,谓之‘舷’谓船两艹鬼
196··
边也。

《集韵》、《类篇》云‘舟汜’,或作‘木’。

‘木’字草书作‘桅’,因读为‘桅’矣。

”再如卷二十六《杂文》之《说笑辞一》“安取得鱼召父之鱼”条,对于其中的“”字,陈监先通过对比,认为刘本中“鱼召”字作”鲵字,并引《山海经》说明:《山海经》:“留水有鲵父之鱼”,“鲵”字不作“”。

正是通过这种寻根问源式的查证疏通,才让使用者对《霜红龛集》中的字、音、义有了正确的认知和理解。

也正因为陈监先先生的严谨态度,才使《霜红龛集》的诗文基本上恢复了原作的本来面貌,诗文的使用价值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充分发挥小学在校勘中的作用
陈监先生于清末,亦精通文字、音韵之学,并把这些古文字学知识娴熟地应用于《霜红龛集》的校勘实践中。

统观陈监先的《霜红龛集校补》,全书引用传统小学类书籍甚多,如《霜红龛集》卷一《喻都赋》“
蒲”条云:“,张本同。

张震注:岔。

”为此,陈监先引《说文》作了案语:“张注是也。

从‘凵’不从‘山’。

‘芬’本字。

”再如《无家赋》中“土而不扬”条,陈监先通过对比诸本认为此处有误,并引《广韵》作了案语:“‘土’当作‘’。

《广韵》上声一‘董’:,,尘起。

”“黑多眢目阕而绝利”条,陈监先经过对诗文的理解,认为“目阕”字不正确,因此在案语中引用《玉篇》作了说明:“此字从耳不从目。

《玉篇》上耳部‘耳阕’下云:聋之甚者曰‘耳阕’”。

此种引用文字、音韵、训诂学知识来解释、疏通并校勘《霜红龛集》的例子在《霜红龛集校补》中比比皆是,不复赘言。

从陈监先先生校勘所使用的小学类书籍来看是非常丰富的,有字书《说文解字》、《玉篇》、《五音篇海》、《龙龛手鉴》等;韵书《广韵》、《集韵》,训诂学著作《尔雅》、《广雅》等,通过这些字书、韵书和训诂类著作的有效使用,才使得《霜红龛集》中的文字得以疏通,讹误得以订正。

4.注重第一手资料傅山墨迹、石刻、拓本在校勘中的作用
在《霜红龛集》的校勘中,陈监先也充分利用傅山先生的墨迹、石刻、拓本等第一手资料进行勘误纠谬。

其在《<霜红龛集》>校补凡例二》中说:“……本书校勘,以丁刻本为底本,较以戴廷木式刊《晋四人诗》本(简称戴本)……特别是傅氏墨迹、石刻、拓本、凡力所能及者,博访周咨,取资校雠。

”在《霜红龛集》校勘过程中,陈监先使用的傅山手迹、墨迹主要有:榆次常赞春收藏的《傅青主诸稿手迹十种》、五台张淑琳藏的《傅青主诗稿手迹》、山西书局影印的《傅青主书汾二孝子传真迹》、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傅青主徵君墨迹》以及原为闻喜张亦堪收藏,后陈在浑源田应璜后人家翻阅过的《淮南存手迹》十二册。

陈监先对于很多版本中不相一致的地方,都用傅山手迹、石刻及拓本进行校对,并加以订正。

如卷十九《寿序墓铭哀辞》中《奉祝硕公曹先生六十岁序》中“於斯欲为者为之”条,陈监先通过比对诸本及墨迹,认为此句中的“斯”字当为与刘本、王本以及墨迹中较为一致的“所”字,所以“斯”字当改为“所”字,这样就文通字顺了。

在接下来的‘翼城二袁子圃于乡’条,陈监先还是用同样的方法比对诸本与墨迹,通过墨迹肯定王本与刘本的正确,而丁本中的“子圃”二字应为“不囿”,从而纠正了丁本之误。

诸如此类用墨迹、手迹来订正诸本之误者不胜枚举。

5.当改则改,绝不妄改
陈监先在《霜红龛集》的校勘过程中,通过对校诸本,发现确有充分理由应该改正的地方决不手软,在校勘记中会断然写下“某某字应据改”或“某字当作某字”。

如卷十二《五绝》之《古意二首》中“乾坤即有郎”条,通过比勘诸本,发现诸本与此本皆不同,于是在校勘记中写到“‘即’,戴本、张本、苏本、刘本、王本俱作‘既’,应据改。

”但是,对于《霜红龛集》中讹脱较为严重的部分,陈监先秉承了古人阙疑的优良传统,保留古籍的现状,决不妄改,以待后来者发挥专长去解决。

如卷三十七《杂记二》篇中脱字较多的地方,如“□但以字观之,而人习以牢为不□,在家□得洒脱,不乃甚浓□,只是当为□”,陈监先对这些缺字的地方,在校勘记中只是列出了王本中的不同,但并没有妄加论断,这无疑对今后《霜红龛集》的进一步完善是有益的。

三、《霜红龛集校补》之贡献
首先,陈监先先生以严谨的校勘方法用十年之功作《霜红龛集校补》,使《霜红龛集》的诗文基本上恢复了原作的本来面貌,为研究傅山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真实可据、更加丰富的资料,使《霜红龛集》的使用价值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其次,陈监先先生的《霜红龛集校补》是“国人第一次对傅山此著作全面的校勘补佚,为后人研究傅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霜红龛集校补》可以称傅山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其补佚虽有散逸,但对从事傅山研究的学者乃至明末清初那段历史作研究的学者,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这段评价可谓中肯。

参考文献:
[1]陈监先.霜红龛集校补·凡例[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
社,2007.
[2]陈监先.陈监先文存[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3]陈监先.《霜红龛集》版本源流考[M].太原:山西古籍出
版社,
2007.
19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