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
手辅助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体会
1 4 0 8・
安徽 医科大 学学报
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3 N o v ; 4 8 ( 1 1 )
手辅助腹腔镜 直肠癌手术 的临床体 会
戴恒兵 , 宁忠 良, 朱志强, 吴
( Mi l e ’ s 术) 近端 结肠 在 手助 切 口处腹 壁造 瘘 。
者与 2 1例行 传统 开腹 手术 的患者进 行 比较 , 旨在探 讨 HA L S和传统 开腹 手术 的优缺 点 。
1 材料 与 方法
1 . 2 . 2 传统 开腹 组
则行 手术 治 疗 。
按 照 传 统 开 腹 直肠 癌 根 治 原
度 大等 缺点在 一 定程度 上 限制 了其 广泛 应用 。手辅 助腹 腔 镜 ( h a n d a s s i s t e d l a p a r s c o p i c s u r g e r y , H A L S ) 技术 是 近年来 发 展起 来 的一 项 新 技 术 , 有 着 手 术 安 全、 操作 相对 容易 、 学 习 时 间短 的特 点 , 现 已应 用 于 腹部 外科 手 术 卅j 。该 研 究 将 2 4例行 H A L S的患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0—1 4 9 2 ( 2 0 1 3 ) 1 1—1 4 0 8— 0 2
腹 腔镜 直肠 癌手术 因为创 伤小 、 恢 复快 的特 点 ,
而被 逐渐 推广 应 用 , 其 安 全性 、 根治性 、 远 期 疗 效 也 得 到证 实 ¨ I 2 。然而其 操 作要 求高 、 手 术 时 间长 、 难
±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 X 2 检验或 F i s h e r 确切计数
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分析作者:丁宗祥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在胃肠外科急诊中接受腹腔镜探查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实施传统剖腹探查的50例胃肠外科急诊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有37例患者在腹腔镜下治疗并完成手术,13例患者在腹部开小口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7±2.4)天,并发症发生率为96.0%。
对照组患者全部行开腹手术,其住院时间为(2.3±4.3)天,对照组患者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有2例出现肺部感染,还有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为84.0%。
结论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能够达到确诊以及治疗的目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胃肠外科;急诊;应用分析腹腔镜手术主要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的器械实施的一种手术,腹腔镜手术与电子胃镜类似,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不断的进步,腹腔镜在胃肠外科急诊和治疗中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我院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在胃肠外科急诊中接受腹腔镜探查的50例患者,诊断以及治疗效果非常显著,现将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临床调查发现、开放性或者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急腹症以及粘连性肠梗阻等换患者在临床诊断时一般情况都存在手术检查病症但原始发病机制不明确的现象。
通过对我院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收治的100例胃肠外科急诊患者临床进行诊断和治疗,其中接受腹腔镜探查的50例胃肠外科急诊患者,男31例,女19例,年龄20岁-75岁,平均年龄(40.12±3.45)岁。
采用传统的剖腹检查的50例胃肠外科急诊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1岁-78岁,平均年龄(39.78±3.52)岁。
微创外科技术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微创外科技术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摘要: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并受到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种胃肠疾病在临床的发病率呈现出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
针对胃肠疾病的治疗,微创外科技术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并且取代传统开刀手术成为针对胃肠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微创外科技术的内涵,对微创外科技术的现状进行论述,并探讨微创外科技术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创外科技术;胃肠疾病;治疗;应用传统开刀手术比较直观,可以直接触及到病灶范围。
医生采用传统开刀手术,可以全面观察患者身体内部情况,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展开处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诊断出现问题,其往往需要延长或另寻切口,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
具有疼痛感强烈、瘢痕大且长、住院时间长、恢复速度慢等缺点。
现阶段,4K超高清摄像显示系统、裸眼3D技术、5G虚拟现实技术、腹腔镜荧光显影示踪技术等视觉显示技术的应用,推进微创外科技术在胃肠疾病治疗中手术方式的稳健发展。
其中,腹腔镜为首的微创外科技术在普外科中的应用范围已涵盖大部分的胃肠道手术,包括从贲门部手术到直肠肛管手术,从胃肠道切除术到胃底折叠之类的功能重建术,从良性病变切除术到恶性肿瘤切除术。
文章就微创外科技术在胃肠常见疾病中的应用优势作一综述。
一、微创外科技术的内涵微创外科技术,是在现代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手术的方式。
其将电子镜像和细长器械作为肉眼和手术刀的替代,力求以最小的切口和最少的创伤为代价完成对病变组织的治疗。
微创外科目前涵盖了各种内镜(通过自然孔道如胃镜、十二指肠镜、结直肠镜等),腔镜(通过人为的腔隙如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椎间盘境等),各种导管治疗(超声引导、放射线引导、CT引导下的栓塞、支架),刀、X刀、微波刀、高能聚焦超声,适形放射治疗、粒子种植放射治疗、质子治疗等各种微创技术。
相对传统开刀手术,微创外科技术的优点明显:(1)利用良好的光源和放大技术, 使术中辨识更清楚, 损伤及出血几率更小,便于患者快速康复。
腹腔镜技术在本科实习生胃肠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技术在本科实习生胃肠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本科实习生胃肠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100实习生,均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胃肠外科实习的本科研究生,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
A组患者实施传统教学,B组患者实施用腹腔镜技术辅助教学,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及对胃肠外科的教学效果评价。
结果 B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均高于A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教学中起着相对重要的意义,可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各项技能,同时得到良好的实习效果,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教学;胃肠外科教学;实习生临床医学外科是要求相对较高的学科,其理论内容范围广,且术语抽象。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让实习生有效地掌握临床疾病的要点及精髓[1]。
新时代的外科医生培养模式应当向以病人为中心、循证为依据、微创为方向的模式转型。
胃肠外科临床教学是医学生疾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通过腹腔镜完成胃肠外科手术,并保留完整的影像资料,也为日后教学提供良好的素材[2]。
本次研究选取100例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并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本科实习生胃肠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100实习生,均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本院胃肠外科实习的本科研究生,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
A组实习生50名,入科时外科学理论知识考试成绩65~88 分,平均(73.89±6.27)分,B组实习生50名,入科时外科学理论知识考试成绩 63~87 分,平均(72.46±6.82)分。
对比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组间数据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本次研究可行。
1.2方法两组实习生均由具有多年带教经验且腹腔镜技术娴熟的教师带教。
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的广泛应用
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的广泛应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的广泛应用(以下从网络上复制而来)微创是现代科技发展和外科创新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医学理念,其目的是以最小的侵袭或损伤达到最佳的外科治疗效果。
微创的诞生使传统外科治疗模式受到了冲击,外科传统手术理念被打破,微创外科已成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渐进和转换,人们对健康和美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学和相关学科如材料、信息、医学工程学等的相互融合和飞速发展,尤其是内镜、腔镜和介入治疗等新技术的出现,更是推动了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进步,并逐渐形成了微创外科的新理念。
腹腔镜外科可以堪称是微创外科应用的典范。
腹腔镜手术是指应用当代先进的电子、电热、光学设备和技术,以腹腔镜的摄像系统代替肉眼直视、以细小的专用腹腔镜器械代替手指,医师通过电视屏幕完成手术,力求在最小的切口路径、最少的组织损伤,对机体干扰最轻的情况下,完成对体内病灶的探查、诊断、病灶切除、重建及其它治疗。
1987年法国Mouret医生成功地施行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创了微创外科的先河。
随着外科医生腹腔镜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技术的不断提高,器械和仪器的不断改进充实,其应用范围日益得到拓展,已在普外、胸外、妇产科和泌尿外科等各个学科领域迅猛发展,部分传统手术已经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为医学界带来诊断与治疗上的巨大革命。
所有的微创技术均因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全身反应小、脏器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后遗症少和较美观等特点而受到青睐。
微创外科是继麻醉、无菌、临床营养治疗学、器官移植之后外科发展史中又一个伟大里程碑。
一、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1.体壁神经和肌肉免遭切断:腹部外科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多数不可避免地要伤及体壁神经、撕开或离断腹壁肌肉。
腹腔镜手术腹壁戳孔取代了腹壁切口,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术后不会出现腹壁薄弱和腹壁切口疝,不会因为腹壁肌肉瘢痕影响运动功能,也不会因为腹壁神经切断引起相应皮肤麻木。
手辅助腹腔镜在结直肠外科中的应用
【 2 ]王
磊, 单
良, 高
旭, 等. Mi c r o R N A与 卵巢癌 关 系的研 究进
展[ J ] . 国际免疫学 杂志, 2 0 1 2 , 3 5 ( 3 ) : 2 0 5 — 2 0 8 . [ 3 ] 陈金虹, K a r e n K L C H A N, K a r F a i T A M, 等. 未行淋巴清扫的早期 卵巢 癌 8 1例 生 存 率 的 回 顾 性 分 析 [ J ] . 肿 瘤,2 0 0 8 , 2 8 ( 1 2 ) :
[ 1 4 】S u r y a wa n s h i S , Vl a d A M, L i n H M, e t a 1 . P l a s ma Mi c r o R NA s a s
No v e l Bi o ma r k e r s f o r En d o me t r i o s i s nd a En d o me t r i o s i s — As s o c i a t c d
l 0 5 9 — 1 0 6 3 .
[ 1 I 】 杨凌云. m i R N A在妇科 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J 】 . 医学 综述, 2 0 1 l , I 7
( 1 8 ) : 2 7 6 8 — 2 7 7 0 .
进m i R N A 在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 中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 1 ] 徐嘉文, 叶海燕, 陈建 国, 等. m i R N A 一 2 0 0 在卵巢癌 中的研究进展
[ J 】 . 广东医学, 2 0 1 2 , 3 3 ( 2 ) : 2 7 9 — 2 8 1 .
( 1 2 ] 马丽 萍, 李
娜, 何湘君, 等, m i R - 4 4 9 b 和m i R - 3 4 c 对卵巢痛 细胞
腹腔镜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引言腹腔镜机器人手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机器人辅助完成的腹腔镜手术。
它结合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和机器人技术的精确性和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外科手术中。
本文将介绍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原理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手术机器人系统、手术台和手术控制系统。
1.手术机器人系统:手术机器人系统通常由多个机械臂和一个控制台组成。
机械臂是通过切口插入患者体内,类似于传统腹腔镜手术。
机械臂具有多自由度和精确运动控制的能力,可以模拟人手的运动并完成手术操作。
2.手术台:手术台用于固定和支撑机器人的机械臂和其他辅助设备。
它通常具有可调节的高度和角度,以方便医生进行手术。
手术台还可以通过冷光源提供光照,以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观察和操作。
3.手术控制系统:手术控制系统是医生用来控制机器人操作的主要界面。
医生坐在控制台前,通过操纵杆和脚踏板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手术控制系统还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和显微镜,以便医生观察手术过程。
应用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在许多外科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1.肿瘤切除手术: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在肿瘤切除手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机器人的精确运动控制能力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探测和切除肿瘤,减少损伤周围组织的风险。
2.结直肠手术: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手术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人的灵活性可以帮助医生完成更复杂的结直肠切除术,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妇科手术: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在妇科手术中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由于机器人的精确性和灵活性,它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加精细的子宫切除或卵巢切除手术。
发展趋势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医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腹腔镜机器人手术有几个发展趋势。
1.进一步的精确性和灵活性:随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的精确性和灵活性将进一步提高。
这将使得机器人可以更精确地操作,同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2.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将趋向于智能化和自动化。
手助腹腔镜外科技术应用现状
分手术步骤( 如肠道 肿瘤 的切除 和吻合 等 ) 在腹 壁外 直视下 完成 , 体现 了腹腔 镜技术 和传统 开腹技 术 的结合 , 一步 降 进
低了手术难度 , 明显 缩短 了手术 时间 。( ) 5 切除 的标本 可 以
经手助切 口中取 出, 由于手助装 置 的保 护 , 能有 效避 免肿瘤
渐被第 三代 产 品取代 。( ) 件设 计 的装 置。一 种 是充 气 3单 型, 将切 口保护 器装好 后 向手腕周 围 的气 囊 内充气 , 与切 口
下方底环配合卡 紧切缘 , 保持气密 ; 一种 是瓣膜 型 , 紧或放 旋 松切 口上下方两个 聚硅酮瓣膜 环 , 建立或解 除气腹均较 为方
58 0
中国中西 医结合外科杂志 2O 0 8年 1 月第 1 O 4卷第 5期
综
述
手 助 腹 腔 镜 外 科 技 术 应 用 现 状
赵 宏志
关键 词 : 手助; 腹腔镜; 外科技术 中图分类 号 : 1. R66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 9820 ) — 58 0 1 7 6 ( 80 00 — 3 0 4 0 5
于 主刀 医生 的 手 上 , 一 定 程 度 上 限 制 了 辅 助 手 的操 作 , 在 逐
使切 开 、 缝合 、 打结更 容易 , 使吻合 速度 明显加快 , 手术难 度
降低 。( ) 制 意外 出血 , 高手术 安 全性 【 。辅 助手 可安 3控 提 8 ] 全地进行钝性分离 , 确定大血管 的位 置 , 到精确解 剖操 作。 做 辅助 手与超声 刀 、no I E d —GA等配合 使用 可以很好 地处 理肝
HI AS需要专用气腹通道装置 , 即手助器 , 可以使术者 它 的辅助手伸入腹腔的同时保持 良好 的气腹状 态。随着 H L AS 的临床逐步应用 , 也推动 了手 术器 的换代 革新_ 。手助器 的 5 』 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粘 贴型 。出现最早 , () 它需 要黏 附于 腹壁而 固定并保持气腹 , 该装 置由于黏附处容 易被伤 口液体 湿润而漏气 , 在一定 程度 上 限制 了其 在 临床 中的应用 。( ) 2 由两种 附件组成 , 括固定在腹壁切 口的底 座和 固定在外科 包 医生辅助手上 的套袖 。由于结构相对 复杂 , 而且袖套需 固定
手辅助腹腔镜腹部肿瘤切除的临床研究
手辅助腹腔镜腹部肿瘤切除的临床研究作者:王军保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0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辅助腹腔镜腹部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行腹部肿瘤切除术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HALS组手术时间少于L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辅助腹腔镜治疗腹部肿瘤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效果显著等特点,是腹部肿瘤切除的良好术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关键词】手辅助腹腔镜;直肠癌;乙状结肠癌;临床疗效腹腔镜手术一般分为三种:全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以及手辅助腹腔镜手术。
全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迅速、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是也具有手术时间长、操作复杂和缺少触觉等缺点[1],手辅助腹腔镜外科(hand-assistant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能克服上述缺点,其原理是在保持腹部密闭的基础上,医师通过手助装置把一只手伸入腹腔协助实施腹腔镜手术[2],浙江金华广福医院应用手辅助腹腔镜治疗腹部肿瘤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行腹部肿瘤切除术的88例患者,男47例,女41例,年龄35~79岁,平均(43.7±10.5)岁。
其中32例行直肠癌切除术, 56例行乙状结肠癌切除术。
按治疗方式分成HALS组和LAC组,各44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1. 2. 1 1HALS组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切除术3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22例。
对所有患者气管插管,并实施麻醉,直肠癌与乙状结肠癌患者头低摆好臀部高于头部的膀胱截石体位[3]。
以患者肚脐为中心做“梯形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气压维持在12~15 mmHg,置入腹腔镜,在肚脐附近右上方和右下部位插入长约10 mm的鞘,在术者手指指引下于患者左侧锁骨中线的上腹壁部位进行纵切,切口约6 cm,放置入Handport,手术操作者通过手助装置把左手从该切口伸入腹腔,使用腹腔镜辅助操作,常规检查腹腔,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有无肿大的淋巴结、有无脏器转移等。
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胃肠外科急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胃肠外科急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1-09-27T05:53:25.02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4期作者:张文天[导读] 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腹腔镜探查技术在胃肠外科急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张文天沧州市人民医院,,061002,摘要:该研究目的在于分析腹腔镜探查技术在胃肠外科急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将随机数表法作为实验过程中分组的原则,并且从医院里面选择160例患有胃肠外科急症的病人作为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胃肠外科急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的对象,并将160例病人大体上分为2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并且在对照组进行正常的腹部探查手术,在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探查手术,对两组病患的各种指标进行全面的比较,并且就其并发症的发生频次、发生状态进行详细的分析。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各个层面的对比,从手术进行的时间、手术结束后住院恢复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病患的出血量以及病患离开自己的病床、从事一系列生命活动的时间等各种指标入手,观察组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将观察组的并发症概率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因此,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是具有一定的统计价值的。
目前如果将腹腔镜探查技术成熟地运用到胃肠外科急诊治疗的过程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可以极大程度上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康复时间,降低了手术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
关键词:腹腔镜探查术;胃肠外科;急诊治疗一、研究背景消化道内的疾病在临床医学中属于常见现象,尤其是最近几年,消化道发病率仍在持续不断地上升中,而且大多数消化道疾病发生在胃肠外科急症中,腹泻、腹痛一直都是胃肠外科病患经常出现的不良反应,随之而来的还有恶心、反胃,对胃肠疾病展开相关治疗措施的时候,首先需要精准地对病患的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深度的调查,在此研究中主要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入住医院的160例胃肠外科病患作为课题的主要针对人群,并对其调查结果进行深度分析。
胃肠外科手术的最新技术有哪些
胃肠外科手术的最新技术有哪些在医学领域不断发展的今天,胃肠外科手术也迎来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技术,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一些最新技术。
首先要提到的是微创手术技术。
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是其中的代表。
腹腔镜手术通过在腹部插入几个小孔,置入器械和摄像头,医生在监视器的引导下进行操作。
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显著优势。
患者术后的切口更小,美观度更高,而且能更早地下床活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机器人辅助手术则进一步提升了手术的精准度和灵活性。
机器人的机械臂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精细操作,尤其对于一些复杂的胃肠手术,如胃肠道肿瘤的根治性切除,能够更好地保护周围的重要组织和神经。
3D 打印技术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逐渐崭露头角。
通过患者的影像学数据,如CT 或MRI 扫描结果,创建出患者器官的3D 模型。
医生在手术前可以根据这个模型进行详细的手术规划,更加直观地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这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中的意外情况。
例如,对于胃肠道畸形或肿瘤位置特殊的患者,3D 打印模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最佳的手术切口和路径。
荧光成像技术为胃肠外科手术增添了新的助力。
在手术中,通过向患者体内注射特殊的荧光染料,当染料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聚集时,使用特定的设备可以使这些组织发出荧光。
这使得医生能够更清晰地分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边界,确保肿瘤的完整切除,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的组织和功能。
比如,在结肠癌手术中,荧光成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找到肠管的吻合部位,提高手术的质量。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另一个创新的方向。
这种手术方式通过口腔、肛门、阴道等自然腔道进入腹腔进行手术,避免了在腹部留下切口。
虽然目前NOTES 技术还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但它为未来的胃肠外科手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加微创的思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外科 上海 200433)
摘 要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 的有效方法。目前,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成为许多患者的首选。传统腹腔镜手术在技术上存在一定 的难度,它需要外科医生拥有丰富的腹腔镜操作经验。而达芬奇机器人拥有高清的 3D 镜头、灵活的机械臂以及更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操作方式,在设计上优于腹腔镜。但多项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结直肠手术的围手术期结果、远 期结果与传统腹腔镜相比未见明显优势,而费用却明显增加。目前,机器人结直肠手术已被证实是安全可行的,其 便于进行体内肠吻合,并可以缩短学习曲线。达芬奇机器人可在手术空间狭小、解剖复杂的盆腔内操作。在面对内 脏肥胖、骨盆狭窄、低位肿瘤等病例时,它的视觉系统也有助于辨识解剖层次,更好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可能会 促进泌尿与性功能的术后恢复。随着各领域的新技术不断发展和融合,以及外科医生机器人手术经验的积累,相信 机器人手术在未来会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使用 PubMed 数据库搜索 2015 年至 2020 年 4 月期间的“robotic”、“robot”“laparoscopic”、 “robot-assisted”、“colorectal”、“colonel”、 “rectal”等术语。文章的参考部分也被搜索并 添加到相关研究。因为机器人手术是相对较新源自的技术,所以多中心随机研究的数量有限。
虽然机器人结肠癌手术已经在多个国家和 地区广泛开展,但是缺乏有力的临床证据。本 文通过收录的 10 篇高质量文献来探讨机器人在 结肠癌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见表 1)[13-22]。
2.1 术中和围手术期效果
部分研究表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结肠
手辅助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分析
师进行 全 麻 插 管 、 中心 静 脉 置 管 等 操 作 . 麻 醉 后 给
双眼贴上眼科保护膜进行保护 , 比较单瘦的患者在
骶尾 部贴 上痊 愈妥 防 止 压疮 的发 生 并 留置尿 管 . 协
助手术医生一起摆放体位 , 摆放体位时应注意保护 各管道 , 防止管 道受 压或脱 落 , 并做 好保 暖措 施. ( 2 ) 切皮前 的准备 : 开 台前与洗手护士认 真清点 台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临床 资料
肠 则予 以左 侧倾 斜 1 5 。 ~ 2 0 。 . ( 3 ) 放置“ 蓝蝶 ” : 常规 消 毒铺 无菌 单后 在正 中绕 脐 做 一 6—7 mm 的切 口 , 放 置手 辅助 器械 “ 蓝蝶 ” ( L a p D i s c ) , 术 者 左 手 通 过 “ 蓝蝶” 进入腹 腔 进行 探 查 , 了解肿 瘤 的大 小 、 位置、 周 围脏 器有 无 转 移 病 灶 . ( 4 ) 建 立 气 腹 及 其 他 操 作 孔: 探查 后 再分别 放 置 1 0 m m t r o c a r 和1 2 mm t r o c a r 各 一个 , 这 两个 t r o c a r的位 置 根 据 肿 瘤 的 具 体 位 置
V o 1 . J 1 9 N o . 2
u n. 201 3
文章编号 : 1 6 7 1 — 6 3 6 1 ( 2 0 1 3 ) 0 2— 0 3 3— 0 4
手 辅 助 腹 腔 镜 结 肠 癌 根 治 术 手 术 配 合分 析
王 婷
( 南华大学 附属第 一医 院 手术室 , 湖南 衡 阳, 4 2 1 0 0 1 )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及适应证选择
手术从原则上也应该 同样适合行传统腹腔镜手术的 胃 肠、 结直肠疾病等 , 这些也都可 以作为手辅助腹腔镜手 术的适应证。但因为该项手术所具有的新兴的特点 , 我
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从手术 时间、 住院时间、 术 中出 们也应该根据微创新技术的掌握情况 以及受训的情况 血量等方面进行对 比分析。 等来选择 适应证 , 对此需要严 格的进行选择 。与此 同 1 . 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统计软件 S P S S 1 1 . 0进 时 , 在选择和确定手辅助腹腔镜或者是传统腹腔镜手术 行数据分析 , 计量资料采用 均数 ± 标准差 ( x 士s) 表 的 时候 还 需要 注意 一下 的 问题 。 示, 计数资料 以 表示 , 应用通过 x 检验 , 以P < 0 . 0 5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更适合 一些 复杂的肠 胃疾病手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术, 体型肥胖的胃肠疾病患者更适合行手辅助腹腔镜手 2 结果 术, 当通过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需要 中转开腹 的适合 , 对比2 6例手辅助腹腔镜及 2 1 例传统腹腔镜 的结 就可以将手辅助腹腔镜手术作为备选的手术 方案 。体 肠 癌手 术 , 手辅 助腹 腔镜 手 术淋 巴结 的检 出数 为 1 9枚/ 型小 或 过于瘦 小 的患者 因为腹部 空 间狭 小 的原 因 , 所 以 例, 高于传统腹 腔镜手术 的淋 巴结检检 出数 6枚/ 例。 会因为空间不足导致对医师手的压迫 , 因此也会甚至导 对 比4 0例手辅助腹 腔镜 与 3 7例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 致手辅助腹腔镜手术不能够较为顺利 的完成 , 所 以需要 乙状结肠癌及 乙状 结肠直肠交界癌 , 二者手术 时间为 考虑患者体型 以及医师手 型的因素。对 于肿瘤 巨大 的 ( 1 2 3 . 6±1 . 2 6 ) m i n 、 ( 1 6 5 . 2± 2 . 3 6 ) mi n ; 术 中出血 量 为 患者 , 一般不被作为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 , 因为 ( 1 4 5 . 2 土 2 . 6 ) m l 、 ( 1 6 2 . 1 士 2 . 2 ) m l ; 肿瘤 直径为 3 . 2 6 这种情况下一般难 以避免手与肿瘤的直接接触。
腹腔镜切除右半结肠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切除右半结肠的手术配合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安全有效,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术者不但可以用手扪及内脏;出血时,还可用手压住出血处;通过小切口取出手术标本。
我院于2010年6月这1个月采用手助腹腔镜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
现报告如下。
1 手术方法1.1麻醉及体位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取截石位,脐孔穿刺,建立气腹,维持压力在15mmHg。
戳孔位置:脐孔10mm戳孔作为观察孔(A孔),脐下5cm偏左10mm戳孔作为主操作孔(B孔),右下腹腋前线脐下5mm戳孔为辅操作孔(C孔),另于左、右锁骨中线脐上5cm各作5mm戳孔用于牵引(D、E孔),术者位于患者两腿之间,一助位于患者左侧。
1.2手术过程用30°腹腔镜常规探查腹腔,术中严格遵循肿瘤根治原则,包括整块切除、肿瘤非接触原则,血管根部结扎,肿瘤周围切除范围足够和保护切口,根治范围均要求达到第3站淋巴组织清扫(D3根治),手术径路有由外到内或者由内到外两种分离方法。
由内到外的方法是先用超声刀按回结肠动脉的投影打开系膜,解剖回结肠动、静脉,向上寻找并解剖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清扫周围淋巴脂肪组织,在其右侧切断回结肠、右结肠和胃结肠静脉的结肠支根部,在左侧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分支水平切断各主干动脉根部,清除主淋巴结,继续沿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右缘自下向上切开右结肠系膜后叶,沿Gerota筋膜及Toldt筋膜间隙分离,暴露并保护十二指肠和右侧输尿管,切除右Toldt筋膜和胰头十二指肠前筋膜,完整切除结肠系膜前后叶,清扫系膜内淋巴脂肪组织,打开胃结肠韧带,切除右侧大网膜,打开升结肠右侧侧腹膜,切断肝结肠韧带和右膈结肠韧带,游离升结肠和结肠肝曲,于右侧腹直肌做一4~6cm的小切口,体外切除右半结肠包括肿瘤、结肠系膜和足够的肠段,保护切口,体外行回肠结肠端端间断吻合术并关闭系膜孔,右结肠旁沟放置引流管自C孔引出。
2 手术配合2.1巡回护士配合①于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后,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
手辅助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与评价
手辅助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疗效与评价
魏斌;马宁;周玥;朱江;张国利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年(卷),期】2012(15)12
【摘要】大肠癌是目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仍然是主要治疗方法,传统手术存在创伤大、手术视野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术后易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的情况,随着腹腔镜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发展.
【总页数】3页(P997-999)
【作者】魏斌;马宁;周玥;朱江;张国利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总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大庆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大庆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大庆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大庆163001;大庆油田总医院普外二科黑龙江大庆16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
【相关文献】
1.不留置胃管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临床疗效的单盲对照研究 [J], 庄巧瑜;陈耿臻;韩慧;贺文静;许锐锐;吴成亮;庄潮平
2.不留置胃管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临床疗效的单盲对照研究 [J], 庄巧瑜;陈耿臻;韩慧;贺文静;许锐锐;吴成亮;庄潮平
3.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峰;龚旭晨
4.腹腔镜手术中结直肠癌患者体位选择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J], 李旸;王自强;杨昆
5.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中不同结肠吻合技术对结直肠癌吻合口瘘发病率及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J], 陶积春;刘强;陈红兵;王吉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4-11T17:00:41.5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作者:张占明
[导读]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朝阳湾镇中心卫生院胃肠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且疾病类型也比较多,临床上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朝阳湾镇中心卫生院 068450
摘要: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治疗,实验组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23.6±1.26)min、术中出血量为(145.2±2.6)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6±0.4)天,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除肿瘤直径为(3.26±1.0)cm,长于对照组(2.70±1.0)cm(P<0.05);实验组手术开腹率为5%,低于对照组(中转率为15%)(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2.5%)(P<0.05)。
结论:胃肠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且疾病类型也比较多,临床上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辅助腹腔镜手术;胃肠外科疾病;临床应用;效果
胃肠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疾病类型也比较多,常见的有:阑尾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腹部伤等,患者发病时不同疾病表现出的症状也并不完全相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医学界对于胃肠外科疾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传统腹腔镜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病情,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患者治疗创伤较大。
因此,临床上研究积极有效地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疾病中使用较多,且疗效显著[1]。
为了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
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8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来笔者医院诊断、治疗的8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有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16~75)岁,平均年龄为(41.4±1.6)岁,患者病程为(2天~4)周,平均病程为(2.5±0.5)周;对照组有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18~76)岁,平均年龄为(42.5±1.5)岁,患者病程为(1.2天~3.5)周,平均病程为(2.6±1.4)周。
两组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治疗,患者操作步骤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更具常规手术方法进行。
实验组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手术让患者保持平卧姿势,根据手术位置调节手术床台相应位置,并且在患者脐轮下缘做一个10mm切口,放置腹腔镜,然后向患者腹腔内充进CO2气体,然后探查患者组织情况。
同时,医师根据患者情况放置手辅助装置,医师左手放入患者的腹腔内,密切观察孔位置取脐10mm处,手术过程中将主操作孔选择在患者脐上,手术切口控制在8-10mm。
然后,根据患者情况切口系膜的前叶并对血管进行观察,手术后对患者淋巴结进行清扫,手术后做好抗菌等措施[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资料进行SPSS16软件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将得到数据通过t方法进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n表示,并进行卡方检查,实验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23.6±1.26)min、术中出血量为(145.2±2.6)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6±0.4)天,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除肿瘤直径为(3.26±1.0)cm,长于对照组(2.70±1.0)cm(P<0.05),见表1。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2例手术失败行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率为5%,低于对照组(6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15%)(P<0.05);实验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P<0.05)。
3.讨论
胃肠外科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类型较多,机制复杂,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厌食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临床上,传统腹腔镜使用较多,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中转开腹等,容易对患者产生二次伤害[3]。
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地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疾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23.6±1.26)min、术中出血量为(145.2±2.6)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6±0.4)天,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除肿瘤直径为(3.26±1.0)cm,长于对照组(2.70±1.0)cm(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4]结果类似。
这种手术方法和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具备腹腔镜的所有优点并且还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特点。
而从手术适应证来说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同样适合传统的腔镜手术的胃肠、结直肠疾病等的治疗,也能够将其作为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
手辅助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地实现开腹和腹腔镜手术的有效切换,并且通过手辅助器的开口医师能够在开放情况下对患者结肠系膜的根部血管以及淋巴结等进行彻底清扫,能够有效地缩短手术时间,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开腹率和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手术开腹率为5%,低于对照组(中转率为15%)(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为7.5%,低于对照组(12.5%)(P<0.05),这个结果和相关研究[5]结果类似。
但是,临床上胃肠外科疾病患者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具体如下:(1)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更加适合治疗一些复杂的胃肠外科疾病,对于体型肥胖患者更应该优先选择手辅助腹腔镜手术;(2)当传统腹腔镜手术需要中转手术时,则应该优先考虑手辅助腹腔镜手术;(3)对于肿瘤较大的患者不宜使用这种手术,容易造成医师手和肿瘤的直接接触;(4)手术过程中医师要注意手眼的相互结合,准确的对肿瘤进行定位等。
综上所述,胃肠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且疾病类型也比较多,临床上采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自强.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及适应证选择[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8):796-798. [2]王在锋,张强,李凝峰.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失误9例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4),37-38.
[3]孙健,张建龙,叶华,等.胰腺中段切除术在胰腺良性及低度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CD].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3,2(5):302-305.
[4]严加费,牟一平,徐晓武,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68例单中心经验[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9):802-805. [5]黄绍华,蓝碧洋.腹腔镜痛修补术与无张力痛修补术的疗交交对比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3):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