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物体的平衡练习题

力与物体的平衡练习题
力与物体的平衡练习题

力与物体的平衡练习题

1.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杆AO,长为R,可绕A点自由转动,

用绳在O点悬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另一根绳一端系在O点,另一端系

在圆弧形墙壁上的C点,当点C由图示位置逐渐向上沿圆弧CB移动过

程中(保持OA与地面夹角θ不变),OC绳所受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选C.对G分析,G受力平衡,则拉力等于重力;故竖直绳的

拉力不变;再对O点分析,O受绳子的拉力OA的支持力及OC的拉力而

处于平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F和OC绳上的拉力合成,其合力与G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在OC上移的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保

持不变,平行四边形发生图中所示变化,则由图可知OC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图中D点时力最小;故选C.

2.如图所示,斜面体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A放在粗糙的

斜面体B上,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物块A及固定在斜面体底端的挡板

拴接,初始时A、B静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拉

A,但A、B均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对挡板的弹力减小

B.A、B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C.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不变

D.斜面体B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解析:选D.A受重力、支持力、弹簧的弹力,可能有静摩擦力,若有可能沿着斜面向下,也可能沿着斜面向上,当用拉力拉A时,因没有拉动,则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故A错误;由A选项分析可知,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开始是沿着斜面向上,当用拉力拉时,导致A受到的静摩擦力沿着斜面向下,此时大小可能相等,故B错误;把AB看成一个整体,可知,当斜向上的拉力拉时,整体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导致水平面对B的摩擦力发生变化,故C错误,D正确.

3.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盒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 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连接a 的一段细绳竖直,a 连接在竖直固定在地面的弹簧上,现在b 盒内缓慢加入适量砂粒,a 、b 、c 始终位置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对c 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B .地面对c 的支持力可能不变

C .c 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

D .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解析:选A.对b 进行受力分析:重力G ,支持力N ,细线的拉力F ,摩擦力f ,开始时如果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于细线的拉力F ,当加入砂子时,即增大了重力,所以摩擦力先减小到零时,继续加入砂子,摩擦力反向增大,故A 正确;对bc 组成的系统受力分析可知,重力G ′,支持力N ′,细线的拉力,地面的摩擦力f ′,当细线的拉力为零时,c 对地面的摩擦力为零,故C 错误,由于a 、b 、c 始终位置保持不变,所以地面对c 的支持力一定不变,故B 错误;由于不清楚a 、b 质量大小关系和b 、c 间动摩擦因数的情况,所以a 受的拉力可能大于a 的重力,也可小于a 的重力,也可等于a 的重力,所以弹簧不一定处于压缩状态,故D 错误.

4.(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板B 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也

为m 的木箱A 放在木板B 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

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已知木箱A 与木板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力F 将木板B 从木箱A 下面匀速抽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绳的张力大小F T =μmg cos θ-μsin θ

B .细绳的张力大小F T =μmg cos θ

C .水平拉力F =

μmg (3cos θ-μsin θ)cos θ+μsin θ D .水平拉力F =μmg (3cos θ+μsin θ)cos θ-μsin θ

解析:选AC.木箱A 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F T cos θ=F f1①

mg +F T sin θ=F N1

② F f1=μF N1 ③

解①②③式可得:F T=μmg

cos θ-μsin θ

,故A正确,B错误;

木板B受力如图2所示,B匀速时有:F=F f1′+F f2④

F f2=μF N2 ⑤

F N2=mg+F N1′⑥

解①②③④⑤⑥式可得:F=μmg(3cos θ-μsin θ)

cos θ-μsin θ

,故C正确,D错误.

5.如图所示,两块固定且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POQ,OP竖直放置,OQ水平,小球a、b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现有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作用于b上,使a、b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力F推动小球b,使之缓缓到达b′位置,则( )

A.推力F变大B.b对OQ的压力变大C.弹簧长度变短D.弹簧长度变长

解析:选D.隔离a分析受力,设此时ab间作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F′=

mg

sin θ

,N=

mg

tan θ

将小球稍微向左

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当a、b重新处于静止状态时,由几何关系可知,

θ增大,则sin θ、tan θ增大,mg不变时F′减小,N减小,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形变量变小,所以弹簧长度变长,故D正确,C错误;对ab的整体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a、b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前后,OQ面板对b的支持力始终和a、b的重力相等保持不变,推力F=N在减小,故AB错误.所以D正确,ABC错误.

6.如图所示,a、b两细绳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系在

竖直放置的圆环上,小球位于圆环的中心,开始时绳a水平,绳b倾斜.现

将圆环在竖直平面内顺时针缓慢地向右滚动至绳b水平,在此过程中

( )

A.a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a上的张力逐渐减小,b上的张力逐渐减小

C .a 上的张力逐渐减小,b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a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上的张力逐渐减小

解析:选D.设小球的重力为G ,圆环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程中b 绳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a 和 b 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 1、T 2.小球的位置保

持不动,受力保持平衡,由平衡条件可知,两绳拉力的合力不变,小球

受到的重力G 和T 1、T 2组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由几何知识得知,T 1、T 2的夹角β不变,由正弦定理得G sin β=T 1sin θ=T 2

sin (180°-β-θ),在θ≤90°的范围内,θ变大故T 1变大,T 2变小.故D 正确.

7.(多选)早上,妈妈为小丽剥好了鹌鹑蛋,甲、乙、丙图是小丽用筷子夹食鹌鹑蛋过程的三个动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图中的筷子竖直,鹌鹑蛋静止,则鹌鹑蛋的重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B .若乙图中的鹌鹑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两根筷子给鹌鹑蛋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C .若乙图中的鹌鹑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增大筷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鹌鹑蛋受到的摩擦力和弹力都增大

D .若丙图中的筷子水平,鹌鹑蛋静止,此时下面筷子对鹌鹑蛋的力大于上面筷子对鹌鹑蛋的力

解析:选ABD.若甲图中的筷子竖直,鹌鹑蛋静止,则鹌鹑蛋的向下的重力与向上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A 正确;若乙图中的鹌鹑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两根筷子给鹌鹑蛋的作用力与鹌鹑蛋的重力等大反向,则方向竖直向上,选项B 正确;若乙图中的鹌鹑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增大筷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鹌鹑蛋受到的摩擦力f =mg sin θ随θ角增大而增大;弹力N =mg cos θ,随θ角的增大而减小,选项C 错误;若丙图中的筷子水平,鹌鹑蛋静止,此时:F 上+mg =F 下,即下面筷子对鹌鹑蛋的力大于上面筷子对鹌鹑蛋的力,选项D 正确;故选ABD.

8.(多选)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物块P 、Q 用轻绳连接后跨过定

滑轮,使得Q 竖直悬挂,P 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斜面上方的

绳与斜面平行,现剪断P 、Q 间的绳,不计滑轮摩擦,则物块P ( )

A .所受摩擦力大小改变

B .所受摩擦力方向改变

C .保持静止

D .加速下滑

解析:选BC.设两物块的质量均为m ,开始时,P 受的摩擦力为f P =mg -mg sin 30°=12

mg ,方向沿斜面向下;若剪断P 、Q 间的绳,假设物体仍静止,则由平衡知识可知,物体P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 P ′=mg sin 30°=12

mg =f P ,可知假设正确,摩擦力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故物体P 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物体仍然静止,故选项BC 正确,AD 错误;故选BC.

9.(多选)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光滑的小球P 在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 与圆心O 的连线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将力F 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B .拉力F 的最小值为mg cos θ

C .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减小

D .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选BC.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受力示

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用F 顺时针转动至竖直向

上之前,支持力逐渐减小,F 先减小后增大,当F 的方向沿圆的切

线方向向上时,F 最小,此时:F =mg cos θ,故A 错误,B 正确;

以框架与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力以及力F 的作用;由图可知,F 在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过程中,F 沿水平方向的分力逐渐减小,所以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始终在减小,故C 正确;F 沿竖直方向的分力逐渐增大,所以地面对框架的支持力始终在减小.故D 错误;故选BC.

10.(多选)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于O

点,初始时刻小球静止于P 点.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F 1作用下,从P

点缓慢地移动到Q 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θ<90°),张力

大小为F T1;第二次在水平恒力F 2作用下,从P 点开始运动并恰好能到达Q

点,在Q 点时轻绳中的张力大小为F T2.关于这两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

力,重力加速度为g )( )

A .两个过程中,轻绳的张力均变大

B .第一个过程中,拉力F 1在逐渐变大,且最大值一定大于F 2

C .F T1=mg cos θ

,F T2=mg D .第二个过程中,重力和水平恒力F 2的合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选BC.第一次小球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从P 点缓慢地移动到Q 点,则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得:F 1=mg tan θ,随着θ增大,F 1逐渐增大;第二次从P 点开始运动并恰好能到达Q 点,则到达Q 点时速度为零,在此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F 2l sin θ=mgl (1-cos θ),解得:F 2=mg tan θ2,因θ<90°,则F 2=mg tan θ2

<mg tan θ,即F 1>F 2,第一次运动过程中,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绳子的拉力F T1=mg cos θ

,所以轻绳的张力变大,第二次由于重力和拉力都是恒力,可以把这两个力合成为新的“重力”,即等效场力.当绳子方向与重力和F 2合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小球处于“最低点”,最低点的速度最大,此时绳子张力最大,所以第二次绳子张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 错误,B 正确;第一次运动到Q 点时,受力平衡,根据几何关系可知F T1=mg

cos θ,第二次运动到Q 点时,速度为零,则向心力为零,则绳子拉力F T2=mg cos θ+F 2sin θ=mg cos θ+mg (1-cos θ)sin θ

·sin θ=mg ,故C 正确;第二个过程中,重力和水平恒力F 2的合力是个恒力,在等效最低点时,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此时功率最小为零,到达Q 点速度也为零,则第二个过程中,重力和水平恒力F 2的合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最后再减小为0,故D 错误.故选BC.

主体结构检测测试题

主体结构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所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1分)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规程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的( B )检测。A.表面硬度 B.抗压强度 C.表面强度 D.抗折强度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中指的普通混凝土系主要由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配置的密度为( D )Kg/m3的混凝土。 A.2000~2400 B.2200~2800 C.2400~2800 D.2000~2800 3.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称为( B )。 A.测点 B.测区 C.测域 D.以上均不对 4.由测区的()值和()值通过测强曲线或强度换算表得到的测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值称为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D ) A.最大,最小 B.平均,最小 C.最大,碳化深度 D.平均,碳化深度 5.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 B )的构建中的混凝土强度值。A.90% B.95% C.99% D.% 6.《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中一般用( D )符号表示碳化深度值。 A.R B.S C.f D.d 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中一般用符号S表示下列( C )参数。A.碳化深度 B.测区强度修正量 C.标准差 D.回弹值 8.回弹仪除应符合《回弹仪》GB/T9138的规定外,在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瞬间,回弹仪的标称能量应为( A )J。 A. B.3.207 C. D. 9.用于率定回弹仪的钢砧的洛氏硬度HRC应为( B )。 A.50±2 B.60±2 C.70±2 D.80±2 10.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 C )。 A.80±1 B.60±1 C.80±2 D.60±2 11.数字式回弹仪的数显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不应超过( A )。 A.1 B.1.5 C.2 D.

主体结构检测考试试题

一.填空 1、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材料检测、地基及基础检测、主体结构检测、室内环境检测、 建筑节能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幕墙检测、建筑门窗检测、建筑智能系统检测等。 2、检测机构应对出具的检测数据与结论的真实性、规范性与准确性负法律责任 3、环境条件记录应包括环境参数测量值、记录次数、记录时间、监控仪器编号、记录人签名等、 4、用于工程检测的回弹仪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 5、回弹仪累计弹击次数超过 6000 次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 6、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7、检测混凝土强度就是,如果采用钻芯修正,直径100㎜的混凝土试件,钻取芯样数量不应少于6个,若采用直径小于70㎜的芯样,则数量不应少于9个。 8、碳化深度值测量时,采用浓度为 1% 的酚酞酒精溶液。 9、非金属超声检测仪如在较长时间内停用,每月应通电一次,每次不少于 l h。 10、平面换能器的工作频率宜在50~100kHz范围以内。 11、测量回弹值应在构件测区内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面各弹击8个点。超声波单面平测时,可在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测点之间弹击16个点,每一测点的回弹值测读精确至1。 12、钻芯法对结构混凝土造成局部损伤,就是一种微(半)破损的现场检测手段。 13、钻芯机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操作灵活、固定与移动方便,并应有水冷却系统。 14、抗压试验的芯样试件宜使用标准芯样试件,其公称直径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也可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但其公称直径不应小于70mm且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 15、当用钻芯法确定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的构件,有效芯样构件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当用于钻芯修正时,标准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6个,小直径芯样试件数量宜适当增加。 16.抗压芯样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d)宜为1、00。 17、芯样试件内不宜含有钢筋,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时,标准芯样试件,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有2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 18、比较成熟的拔出法分为预埋或先装拔出法与后装拔出法两种。 19、拔出仪显示仪表的正常使用环境为4~40℃。 20、后装拔出法强度计算时,当构件3个拔出力中的最大与最小拔出力与中间值之差均小于中间值的15%时取最小值作为该构件拔出力计算值。 21、构件的结构性能载荷试验,按其在被测构件或结构上作用载荷特性的不同,可分为静荷载试验

力与物体平衡专题

力与物体平衡专题 一、知识要求 1、记住高中所有的力及其特点。 2、能正确进行受力分析、作出受力图。 3、能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对力进行合成和分解,并能利用几何知识求力。 4、知道平衡状态(有静态平衡、动态平衡两种)和平衡条件及其推论。 二、熟练掌握常见的平衡题型 1、斜面上物体的平衡 研究斜面上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的问题是考 试中的常规题,而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大小方向的 判断是此类题中的重点、难点(如右图)。找临 界状态是判断静摩擦力的关键。 练习1.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 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 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 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 和摩擦),P悬于空中, 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 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如果用竖直向下的力压Q呢?物体一定会 运动吗? 练习2、将一物体轻放在 一个倾斜的沿逆时针方向匀 速转动的传送带上A(上)端, 此后物体在从A到B(底端) 的运动过程中(ACD) A 物体可能一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不变。 B 物体可能一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可能一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改变 D 物体可能先向下作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如果改成顺时针转动应该怎么做? 练习3.(03年理综)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 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 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 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m2/m1为A A 3/3 B 2/3 C 3/2 D 2/2

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要点

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现场检测方法及要点 一、背景 领航城领翔华府B区工程位于深圳市航城大道与州航路交界处的西北侧,由两层地下室及13栋塔楼组成,其中4栋、13栋塔楼下不设地下室。地下室约218.7米,宽约185.5米(不含局部外扩),地下室二层局部设核五级人防防爆单元。工程主体结构完工后,技术公司对其主体结构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检测。 二、主体结构检测方法及要点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主要是对主体工程实体的结构安全功能进行现场检测,这种检测是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主体结构安全性能的真实、准确和客观地反映。根据规范标准的规定,应有四种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1、混凝土、砂浆和砌体强度;2、钢筋保护层厚度;3、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4、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结合领航城领翔华府B区工程本文重点介绍一下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楼板厚度检测、抹灰砂浆现场拉伸粘结强度检测的方法和要点。 1、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 领航城领翔华府B区工程主体采用的是泵送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依据混凝土施工时按标准方法制作的试件,经标准养护28天,按标准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获得的数据进行判定。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以通过合适的检测方法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混凝土强度进行现

场检测推定: (1)标准养护试块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2)未留置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或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被判为不合格; (3)试块强度与结构实体状况存在明显差异,对结构实体砼强度有怀疑; (4)其它需要确定砼现龄期强度的情况。 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推定可采用回弹法(非破损法)、钻芯法(半破损法)、超声回弹法(综合法)等非破损检测方法。 回弹法是利用混凝土表面硬度与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属于表面硬度法。其回弹值结合角度修正、浇筑面修正和平均碳化深度、泵送修正得出测区的强度值,进而推定混凝土强度。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指采用超声仪和回弹仪,在结构混凝土同一测区分别测量声速值V及回弹值R,根据混凝土强度与表面硬度以及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推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即f cu=f(R·V)。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指采用在混凝土中钻取直径100mm 的标准芯样进行试压,以测定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直观、可靠和准确的方法,但对结构混凝土造成局部损伤,是一种半破损的现场检测手段。 原则上对结构不采取破损检测,但为了准确评定结构(构件)或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专题:受力分析和物体的平衡 学习目标: 1、能准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熟练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知道物体的平衡状态,了解物体的两种平衡情形 3、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 4、能熟练处理动态平衡问题 活动方案: 活动一: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②、按顺序分析受力(通常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外加力的顺序分析) ③、画受力示意图 ④、检查有无多力、漏力 2、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 ①只画性质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画效果力(如:下滑力、动力、阻力等) ②只画实际力,不画分力。分析图1中物体的受力情况(斜面光滑)例如—不能画出下滑力 ③不能传导,不能画传导的力。分析图2中B、C两物体的受力情况。 ④惯性不是力,不能画成力。分析图3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冲上斜面的物体沿斜面上滑) ⑤若某个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可以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分析物体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再确定其方 向 例1、如上图所示,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分析物体A、B的受力情况。 活动二:物体的平衡 1、物体的平衡: (1)静平衡: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状态; 动平衡: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状态。 (2)“静止”和“v=0”的区别与联系 v=0时,如a=0,是静止,是平衡状态 如a0,不是静止,不是平衡状态 例2、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等于零,物体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即时训练:下列属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A、在直轨道上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 B、百米赛跑时,运动员起跑的瞬间 C、被乒乓球运动员击中的乒乓球与球怕相对静止时 D、乘客在加速行驶的列车中静止不动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即F合=0或F x合=0,F y合=0 (2)由平衡条件得出的结论: ①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是一对平衡力 ②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③物体受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中的任意一个力与其他n-1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大反向 ④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 例 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球被竖直的挡板挡住,斜面和木板对球的作用力分别是多大? 即时训练: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A点,细线上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B固定在墙上,当AO与竖直方向成θ角,OB沿水平方向时,则:AO及BO对O点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3、动态平衡类问题 所谓动态平衡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物体又始终处于一系列的平衡状态。 例4、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面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在将板BC逐渐放置水平的过程中,球对墙的压力和球对板的压力如何变化?

高一地理检测试题《当代国际社会》

2019 高一地理检测试题《当代国际社会》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对这一年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巩固,本文整理了2019 高一地理检测试题,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一、选择题 1. 作为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 ①独立权与平等权②自卫权与管辖权③不侵犯别国④不干涉他国内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近些时期以来,在反恐问题上、在反导条约问题上、在NMD 问题上、在贸易问题上, 欧洲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对美国亦步亦趋,而是不停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这表明欧洲的一些国家维护了自身的 ①独立权②平等权③自卫权④管辖权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 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 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 .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 对外具有独立性 C. 国家主权的大小程度由国家的强弱决定 D. 主权是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4. 在我国的外交活动中,友好国家均表明立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对方尊重我国的 ①平等权②独立权③自卫权④管辖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 联合国的宗旨是 A. 维护各会员国的主权平等 B.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 国际合作与发展 C.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D. 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6.2019 年,8月2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组织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 A. 区域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 世界性的、非政府间 的国际组织 C. 专业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 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 际组织 7. 世界各国之所以能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 并且这种关系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这主要是由 A国际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决定的B各个国家对外政策的灵活 性所决定的

主体结构工程检测与地基基础检测考试题修订版

主体结构工程检测与地基基础检测考试题修订 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2018年主体结构工程检测与地基基础检测考试题 判断题 1.同一根钢梁,用于锚桩横梁的反力装置和用于压重平台的反力装置,其允许使用最大试荷载是不同的。() 2.灰土挤密桩用于处理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的粉土、黏性土、素填土、杂填土和湿陷性黄土等地基。() 3.一般而言,土压力仪测得的是土的有效应力。() 4.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 5.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的中,预压变形作用指的是各种颗粒成份在结构上的重新排列,还包括颗粒结构或型态的改变。(√) 6.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检测结果。() 7.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中,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时应终止加载。()

8.人工地基检测应在竖向增强体满足设计要求及地基施工后周围土体达到休止稳定后进行,其中稳定时间对黏性土地基不宜少于28d,对于粉土地基不宜少于14d天,其他地基不应少于7d。() 9.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主要检测目的是确定单桩平临界和极限承载力,推定土抗力系数;判定水平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10.标准贯入试验(SPT)是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自由下落,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自钻孔孔底预打15cm,测记再打入30cm的锤击数的原位测试。() 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碳化深度测量,每次读数精确至1mm。() 12.建筑结构检测对于通用的检测项目,应选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于有地区特点的检测项目,可选用地方标准。() 13.动力触探试验时,每贯入0.1m所需锤击数连续三次超过50击时,可停止试验。() 14.排水固结法加固地基,可采用钻探取样试验,原位测试等方法进行土体强度检查。规范要求每加一级荷载后,都应进行一次检查。() 15.单桩竖向静载试验中,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 60~80mm时终止加载。()

力与物体的平衡

力与物体的平衡 【方法总结】 一、动态平衡:物体在缓慢.. 移动过程中,可认为其速度、加速度均为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二、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一)若物体所受的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在一个方向上各力大小之和,与另一个方向上各力之和相等。 (二)若物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 1. 三个力的作用线(或反向延长线)必交于一点,且三个力共面,称为汇交共面性。 2. 任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三个力的矢量图必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 (三)若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而平衡时 一般运用正交分解法处理较方便,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到相互垂直的 x 轴与y 轴 上去,因为0F = , 则0x F = 、0y F =。 三、动态平衡问题分析的常用方法 (一)解析法:一般把力进行正交分解,两个方向上列平衡方程,写出所要分析的力与变化角度的关系,然后判断各力的变化趋势. (二)图解法:能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变化的问题有三个显著特征:①物体一般受三个力作用;②其中有一个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力;③还有一个方向不变、大小变的力;④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变。图解法指在同一图中作出物体在若干状态下的受力平衡图,再由动态力的合成(或分解)图,利用三角形的边长变化及角度来确定某些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变化情况。 (三)相似三角形法 如果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的一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另外两个力的方向都发生变化,可以用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四)求解动态平衡问题的两点技巧 (1)在用图解法求解动态平衡问题时,要确定好力的矢量三角形中哪个力是不变的,哪个力是变化的;对于变化的力,要明确其大小和方向的变化范围. (2)用“力三角形法”解决三力作用下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的关键是要构建适当的力三角形.构建力三角形的一般原则:不移动大小和方向不变的力,移动大小和方向均变化的力,从动态变化中分析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情况. 四、物体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结构主体检测试卷1讲解

结构所业务考试试卷一 姓名:得分: 2.1混凝土强度检测-回弹法(共25分) 1单项选择题(在所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1分)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规程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的()检测。 A.表面硬度 B.抗压强度 C.表面强度 D.抗折强度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中指的普通混凝土系主要由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配置的密度为()Kg/m3的混凝土。 A.2000~2400 B.2200~2800 C.2400~2800 D.2000~2800 3.由测区的()值和()值通过测强曲线或强度换算表得到的测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值称为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A.最大,最小 B.平均,最小 C.最大,碳化深度 D.平均,碳化深度 4.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的构建中的混凝土强度值。 A.90% B.95% C.99% D.99.5% 5.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中一般用符号S表示下列()参数。 A.碳化深度 B.测区强度修正量 C.标准差 D.回弹值 6.弹仪保养时,在清洁机芯各部件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A.黄油 B.钟表用油 C.机油 D.柴油

7.弹仪在检测(),应在钢砧上进行率定试验,并应符合规程要求。A.前 B.后 C.中 D.前后 8.用回弹法批量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且不宜少于()件。 A.10%,10 B.30%,10 C.30%,30 D.10%,30 9.用回弹法批量检测某工程混凝土时,同批构件总数为90个,应该抽检的构件数量是()。 A.10个 B.18个 C.27个 D.37个 二、多项选择题(在所有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少选每项得0.5分,多选不得分,每题1分) 1.回弹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情况的检测:() A.测试部位表层与内部的质量有明显差异的混凝土。 B.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 C.遭受化学腐蚀的混凝土。 D.遭受火灾的混凝土。 2.以下环境中可以使用回弹仪的有:() A.环境温度为-5℃ B.环境温度为0℃ C.环境温度为30℃ D.环境温度为40℃ 3.回弹仪率定试验的正确做法有:() A.率定试验应在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 B.率定试验应分三个方向进行。 C.回弹应取连续向上弹击四次的稳定回弹结果的平均值。

国际关系练习题

1、材料一: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对美出口额不断上升,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但出口的大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利润微薄,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表一:2003--2005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情况 年份出口额(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进口额(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003 925 32.2 339 24.3 2004 1249 35.1 447 31.9 2005 1629 30.4 487 9.1 材料三: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2006年11月15日中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这次对话,双方就贸易、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的现象? (2)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认识表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3)用政治常识分析中美之间为什么要开展战略对话? 参考答案:(1)中美贸易额增长迅速,中国对美出口贸易额增幅大于进口贸易额增幅;中国对美贸易处于顺差状态,且顺差额不断增长。另一方面2005年进出口增长率有所下降。 (2)中美贸易额迅速增长说明中美贸易具有互补性;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说明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或附加值) 比较低,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中美开展战略对话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共谋发展。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美开展战略对话有利于化解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国际新秩序,推动中美和谐发展③中国与美国战略对话体现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表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于2006年11月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峰会的主题是“友谊、和平、合作、发展”。 (1)用经济常识分析为我国什么要加强中非合作? (2)用政治常识说明中非建立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性。 答案:(1)①是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科技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合作日益加强。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中非建立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为我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非抓住机遇,共同发展。 ②是市场经济竞争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加强中非合作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通过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③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④也

主体结构检测考试试题

一.填空 1.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材料检测、地基及基础检测、主体结构检测、室内环境检测、 建筑节能检测、钢结构检测、建筑幕墙检测、建筑门窗检测、建筑智能系统检测等。 2. 检测机构应对出具的检测数据和结论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准确性负法律责任 3. 环境条件记录应包括环境参数测量值、记录次数、记录时间、监控仪器编号、记录人签名等. 4. 用于工程检测的回弹仪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 5. 回弹仪累计弹击次数超过 6000 次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 6.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7.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如果采用钻芯修正,直径100㎜的混凝土试件,钻取芯样数量不应少于6个,若采用直径小于70㎜的芯样,则数量不应少于9个。 8. 碳化深度值测量时,采用浓度为 1% 的酚酞酒精溶液。 9. 非金属超声检测仪如在较长时间内停用,每月应通电一次,每次不少于 l h。 10. 平面换能器的工作频率宜在50~100kHz范围以内。 11. 测量回弹值应在构件测区内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面各弹击8个点。超声波单面平测时,可在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测点之间弹击16个点,每一测点的回弹值测读精确至1。 12. 钻芯法对结构混凝土造成局部损伤,是一种微(半)破损的现场检测手段。 13. 钻芯机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操作灵活、固定和移动方便,并应有水冷却系统。 14. 抗压试验的芯样试件宜使用标准芯样试件,其公称直径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也可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但其公称直径不应小于70mm且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 15. 当用钻芯法确定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的构件,有效芯样构件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当用于钻芯修正时,标准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6个,小直径芯样试件数量宜适当增加。 16.抗压芯样试件的高度与直径之比(H/d)宜为1.00。 17. 芯样试件内不宜含有钢筋,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时,标准芯样试件,每个试件内最多只允许有2根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 18. 比较成熟的拔出法分为预埋或先装拔出法和后装拔出法两种。 19. 拔出仪显示仪表的正常使用环境为4~40℃。 20. 后装拔出法强度计算时,当构件3个拔出力中的最大和最小拔出力与中间值之差均小于中间值的15%时取最小值作为该构件拔出力计算值。 21. 构件的结构性能载荷试验,按其在被测构件或结构上作用载荷特性的不同,可分为静荷载试验

【专题一】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含答案)

【专题一】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考情分析】 1.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形变、弹性、胡克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 《大纲》对“滑动摩擦、静摩擦、动摩擦因数,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等考点均为Ⅰ类要求;对“力的合成和分解”为Ⅱ类要求。 力是物理学的基础,是高考必考内容。其中对摩擦力、胡克定律的命题几率较高。主要涉及弹簧类问题、摩擦力等,通过连接体、叠加体等形式进行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变化规律是复习的重点。 2.本专题的高考热点主要由两个:一是有关摩擦力的问题,二是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问题。本章知识经常与牛顿定律、功和能、电磁场等内容综合考查。单纯考查本章的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中等难度。 【知识交汇】 1.重力 (1)产生:重力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受地球的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但两地得不等价,因为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___________.而另一个分力即重力,如图所示. (2)大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在两极:G F = 万 在赤道:G F F - = 万向 一般情况下,在地表附近G=________ (3)方向:竖直向下,并不指向地心. 2.弹力 (1)产生条件:①接触;②挤压;③____________. (2)大小:弹簧弹力F kx =,其它的弹力利用牛顿定律和___________求解.(3)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_____________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若接触面是球面,则弹力的作用线一定过___________.绳的作用力_________沿绳,杆的作用力__________沿杆.

主体结构检测试题及答案

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类(2.1) 1)、回弹法 一、单项选择题(在所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1 分)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规程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的()检测。 A.表面硬度B.抗压强度C.表面强度D.抗折强度答案:B 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中指的普通混凝土系主要由水泥、砂、石、 外加剂、掺合料和水配置的密度为()Kg/m3的混凝土。 A.2000~2400 B.2200~2800 C.2400~2800 D.2000~2800 答案:D 3.回弹法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时的一个检测单元称为()。 A.测点B.测区C.测域D.以上均不对答案:B 4.由测区的()值和()值通过测强曲线或强度换算表得到的测区现龄期混凝土强度值称 为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 A.最大,最小B.平均,最小 C.最大,碳化深度D.平均,碳化深度答案:D 5.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的构建中的混凝土强度值。 A.90% B.95% C.99% D.99.5% 答案:B 6.《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中一般用()符号表示碳化深度值。 A.R B.S C.f D.d 答案:D 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中一般用符号S 表示下列()参数。 A.碳化深度B.测区强度修正量C.标准差D.回弹值答案:C 8.回弹仪除应符合《回弹仪》GB/T9138 的规定外,在弹击时,弹击锤脱钩瞬间,回弹仪的标称能量应 为()J。 A.2.207 B.3.207 C.4.207 D.5.207 答案:A 9.用于率定回弹仪的钢砧的洛氏硬度HRC 应为()。 A.50±2 B.60±2 C.70±2 D.80±2 答案:B 10.在洛氏硬度HRC 为60±2 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 A.80±1 B.60±1 C.80±2 D.60±2 答案:C 11.数字式回弹仪的数显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不应超过()。 A.1 B.1.5 C.2 D.2.5 答案:A 12.回弹仪使用的环境温度应为()。 A.-4~40℃ B.-4~35℃ C.5~40℃ D.5~35℃答案:A 13.回弹仪率定试验所用的钢砧应每()送授权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 A.半年B.1 年C.2 年D.3 年答案:C 14.回弹仪的检定周期是()。 A.半年B.1 年C.2 年D.3 年答案:A 15.数字式回弹仪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式值相差大于1 时,应对该回弹仪()。A.进行检定B.进行保养C.用钢砧率定D.进行校准答案:A

物体的受力(动态平衡)分析及典型例题

物体的受力(动态平衡)分析及典型例题 令狐采学 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的受力,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 受力分析的依据是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 一.几种常见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特点。 1.重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只要物体在地球上,物体就会受到重力。 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的一个小难点。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假设法和运动状态分析法。 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方向的判断:面面接触垂直于面,点面 接触垂直于面,点线接触垂直于线。 【例1】如图1—1所示,判断接触面对球有无 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图a 中接触面对 球无弹力;图b 中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 【例2】如图1—2所示,判断接触面MO 、ON 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水平面 ON 对球有支持力,斜面MO 对球无弹力。 【例3】如图1—4所示,画出物体A 所受的弹力。 a 图中物体A 静止在斜面上。 b 图中杆A 静止在光滑的半圆形的碗中。 c 图中A 球光滑,O 为圆心,O '为重心。 【例4】如图1—6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 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 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 向:(1)小车静止;(2)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 右加速运动;(3)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左加速 图1—1 a b 图1—2 图1—4 a b c

运动;(4)加速度满足什么条件时,杆对小球的 弹力沿着杆的方向。 3.摩擦力。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间有挤压;(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为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判断摩擦力有无和方向的方法:假设法、运动状态分析法、牛顿第三定律分析法。 【例5】如图1—8所示,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A与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 图a中物体A静止。图b中物体A沿竖直面下滑,接触面粗糙。图c中物体A沿光滑斜面下滑。 图d中物体A静止。 图1—8 图a中无摩擦力产生,图b中无摩擦力产生,图c中无摩擦力产生,图d中有摩擦力产生。 【例6】如图1—9所示为皮带传送装置,甲为主动轮,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P、Q分别为两轮

(江苏专用)2020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力与运动第一讲力与物体平衡——课前自测诊断卷【带答案】

第一讲力与物体平衡 ——课前自测诊断卷 考点一受力分析 1.[考查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2019·江苏高考)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T sin α B. T cos α C.T sin αD.T cos α 解析:选C 对气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绳的拉力T分解,在水平方向:风对气球的作用力大小F=T sin α,选项C正确。 2.[考查多个物体的平衡、弹力的方向判断] 如图所示,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a、b、c在水平桌面上成功地叠放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竖直向上 B.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a受到的重力 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D.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a与b的接触面不是水平面,可知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其对a的静摩擦力的合力,跟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B错误;以三个石块作为整体研究,整体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石块c不会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选取a、b作为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与其重力平衡,则石块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故D正确。 3.[考查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2019·苏锡常镇二模)小明将一辆后轮驱动的电动小汽车,按图示方法置于两个平板小车上,三者置于水平实验桌上。当小明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向前运动后,他看到两个平板小车也开始运动,下列标出平板小车的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向前运动,后轮是主动轮顺时针转动,所以左侧平板小车对后轮的摩擦力向右,后轮对左侧平板小车的摩擦力向左;前轮是从动轮,所以右侧平板小车对前轮的摩擦力向左,前轮对右侧平板小车的摩擦力向右。因此左侧小车向左运动,右侧小车向右运动。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4.[考查力的合成与分解] (2019·苏锡常镇二模)帆船运动中,运动员可以调节帆面与船前进方向的夹角,使船能借助风获得前进的动力。下列图中能使帆船获得前进动力的是( )

主体结构检测拔出法考试题目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一个最合理选项) 1.拔出法适用于混凝土抗压强度为()Mpa的混凝土强度检测与推定。A.10.0~50.0 B.10.0~60.0 C.10.0~70.0 D.10.0~80.0 [答案]:D [解析]:《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第1.0.2条。 2.拔出法适用于测试面与内部质量()的混凝土结构及构件。 A.一致B.不一致C.有差异D.相差不大 [答案]:A [解析]:《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第3.0.3条。 3.拔出法所使用的测强曲线,相对标准差不应大于()%。 A.8 B.10 C.12 D.14 [答案]:C [解析]:《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第3.0.7条。 4.圆环式后装拔出法检测装置的反力支承内径宜为()mm。 A.10 B.18 C.25 D.55 [答案]:D [解析]:《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第4.1.3条。 5.圆环式后装拔出法检测装置的锚固件锚固深度宜为()mm。 A.10 B.18 C.25 D.55 [答案]:C [解析]:《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第4.1.3条。 6.圆环式后装拔出法检测装置的钻孔直径宜为()mm。 A.10 B.18 C.25 D.55 [答案]:B

7.圆环式预埋拔出法检测装置的拉杆直径宜为()mm。 A.10 B.18 C.25 D.55 [答案]:A [解析]:《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第4.1.3条。 8.圆环式预埋拔出法检测装置的锚盘直径宜为()mm。 A.10 B.18 C.25 D.55 [答案]:C [解析]:《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第4.1.3条。 9.三点式后装拔出法检测装置的反力支承内径宜为()mm。A.120 B.100 C.75 D.25 [答案]:A [解析]:《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第4.1.3条。 10.三点式后装拔出法检测装置的锚固件的锚固深度宜为()mm。A.10 B.18 C.25 D.35 [答案]:D [解析]:《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第4.1.3条。 11.三点式后装拔出法检测装置的钻孔直径宜为()mm。 A.10 B.18 C.22 D.25 [答案]:C [解析]:《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69:2011第4.1.3条。 12.测试最大拔出力宜为拔出仪额定拔出力的()%。 A.10~90 B.10~80 C.20~80 D.10~90 [答案]:C

受力分析及物体平衡典型例题解析

受力分析及物体平衡典型例题解析

专练3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1所示,质量为2 k g的物体B和质量为1 k g的物体 C用轻弹簧连接并竖直地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再将一个质 量为3 k g的物体A轻放在B上的一瞬间,弹簧的弹力大 小为(取g=10 m/s2)() A.30 N B.0 C.20 N D.12 N 答案 C 2.(2014·上海单科,9)如图2,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端与水平面相切,穿在轨道上的小球在 拉力F作用下,缓慢地由A向B运动,F始终沿轨道的切线 方向,轨道对球的弹力为F N,在运动过程中() A.F增大,F N减小B.F减小,F N减小 C.F增大,F N增大D.F减小,F N增大 解析 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共点力平 衡条件,有:F N=mg cos θ和F=mg sin θ,其中θ为支 持力F 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当物体向上移动时,θ变 大,故F N变小,F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3.(2014·贵州六校联考,15)如图3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 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 缩状态的弹簧,物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B对A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 解析弹簧被压缩,则弹簧给物体B的弹力水平向左,因此物体B平衡时必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则B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A、

B均错误;取A、B为一整体,因其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则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作用,故D正确,C错误. 答案 D 4.(2014·内蒙古包头测评)如图4所示,物体A置于水平地面上,力F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B上,A、B保持静止,则物体A 的受力个数为() A.3 B.4 C.5 D.6 解析利用隔离法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A受到重力G A,地面给A的支持力N地,B给A的压力 N B→A,B给A的摩擦力f B→A,则A、C、D错误,B正确. 答案 B 5.(2014·广州综合测试)如图5所示,两梯形木块A、B叠放在 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A的左侧靠在光 滑的竖直墙面上,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作用 B.木块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木块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木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 解析A、B之间可能不存在摩擦力作用,木块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选项A、C错误,B正确;木块B也可能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选项D 错误. 答案 B 6.(2014·佛山调研考试)如图6所示是人们短途出行、购物 的简便双轮小车,若小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支架与 水平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不计货物与小车间的摩擦 力,则货物对杆A、B的压力大小之比F A∶F B为() A.1∶ 3 B.3∶1 C.2∶1 D.1∶2 解析以货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利用力的合成法可得

高三专题训练(一)力与物体平衡

设计性电路实验专题训练 1.(2012山东,21(2))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试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R x (阻值约4Ω,额定电流约0.5A ); 电压表:V (量程3V ,内阻约3k Ω); 电流表:A 1(量程0.6A ,内阻约0.2Ω); A 2(量程3A ,内阻约0.05Ω); 电源:E 1(电动势3V ,内阻不计); E 1(电动势12V ,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20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 ;导线。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 mm 。 ②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 、电源应选 (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中(间答题卡)完成电路原理图。 2.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已知电阻丝的电阻约为10Ω,现备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 .量程是0~0.6A ,内阻是0.5Ω的电流表; B .量程是0~3A ,内阻是0.1Ω的电流表; C .量程是0~3V ,内阻是6 k Ω的电压表; D .量程是0~15V ,内阻是30 k Ω的电压表;; E .阻值为0~1k Ω,额定电流为0.5A 的滑动变阻器 F .阻值为0~10Ω,额定电流为2A 的滑动变阻器; G .蓄电池(6V ); H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为使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只填字母代号) 2)若右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就是我们选定的,请用铅笔画线连接实言电路。 3.(2009福建,19(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作一种传感器,需要选用译电器元件。图为该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有同学对其提出质疑,先需进一步验证该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①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以上均填器材代号) ②为达到上述目的,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 代号。 4.(2011四川,22(2))为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①在下列三个电压表中选一个改装成量程为9V 的电压表。 器材(代号) 规格 电流表(A 1) 电流表(A 2) 电压表(V 1) 电压表(V 2) 滑动变阻器(R 1) 滑动变阻器(R 2) 直流电源(E ) 开关(S )、导线若干 量程0~50mA ,内阻约为50Ω 量程0~200mA ,内阻约为10Ω 量程0~3V ,内阻约为10k Ω 量程0~15V ,内阻约为25k Ω 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 阻值范围0~1k Ω,允许最大电流100mA 输出电压6V ,内阻不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