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齐思和先生的_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3月社科纵横
总第23卷S OC I A L SC I E NCES RE V I E W新理论版读齐思和先生的《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
韩景轩
(内蒙古大学的人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内容摘要】匈奴西迁及其是否到过欧洲的问题,自从18世纪在探讨匈人起源时首次涉及到这一问题开始,西方学者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直到20世纪40年代,匈人即匈奴以及匈奴西迁欧洲这一说法一直是西方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关键词】匈奴西迁欧洲问题匈人和匈奴关系
【1】法国著名东方学者德.揆尼《匈人、突厥、蒙古人及其它西方鞑靼的通史》(首次推断欧洲中世纪匈人即汉文史籍所载匈奴,并描述了匈奴不断西迁入侵多瑙河流域的历程。
自此,人们将视线聚焦于迟至2世纪中叶仍活动于今新疆北部的匈奴与4世纪后期出现于罗马边境的匈人之间的关系。
【2】英国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引用了德.揆尼的观点
【3】德国夏德《伏尔加河匈人与匈奴》(1899《匈人研究》(1901等论文。
(对德氏所依据的中文史料加以补证,进一步从文献上证明匈奴即匈人
【4】荷兰底格柔特《纪元前的匈人》(1921(汇译中国古史中有关匈奴的史料,对这一学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日本内田吟风《匈奴西迁年表》(1936(详列北匈奴从公元48年到375年的活动年表,在探讨北匈奴经营西域的基础上,试图勾勒出北匈奴西迁欧洲的经过【6】德国阿尔特海姆(1951认同匈奴和匈人在称谓上有关的同时,又据贝利、亨宁对斯坦因1907年在敦煌汉代烽燧遗址发现的粟特文书信的研究,提出当时粟特人对
匈奴的称谓是X WN,与西史所载匈人的读音一致的观点。
他的结论被视为匈人、匈奴同族的依据。
【7】前苏联伯恩施坦(有关中亚塔拉斯河谷上游KE NK OL河流域墓地调查的结果。
认为两具尸体为蒙古利亚种的主人,两具为帕米尔———费尔干纳本地具欧洲人种特质的奴隶。
从而得出公元前最后一个世纪匈奴迁移到中亚东部,并由这里向东扩展的结论。
20世纪4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检讨并批判这一观点,由最初的肯定匈人即匈奴及匈奴曾西迁欧洲,慢慢地转向怀疑或否定这一观点继而又有人提出匈人和匈奴有间接关系的看法。
【1】奥地利曼辰.海尔芬《匈人与匈奴》(1945论文(阐述了匈奴和匈人在人种、文化上的差异,认为以往匈人即匈奴的假设缺乏文献和考古学的支持。
后又有专著匈人世界———历史与文化研究提出匈人为混种人,而非单纯的蒙古人种,亦具有印欧人种特征的观点。
他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西方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
【2】美国丹尼斯.西诺尔《内陆亚洲———历史、文明、语言概览》(1969称德.揆尼的观点是“被广泛接受而未被证实的理论”《剑桥早期内陆亚洲史》(1990进一步指出“没有证据表明,匈人社会的主体成分与匈奴有历史渊源关系”。
他的批判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3】法国艾蒂娜.德拉.微茜叶《匈人和匈奴》(2005论文(持匈人中有古匈奴后裔的一部分,而非匈奴即匈人的观点
由此可见,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已经逐渐突破传统观点,但是,到目前为止,西方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依旧未达成共识。
中国学者对匈奴西迁问题的研究则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代内阁学士洪钧在《元史译文证补》(1897 (清朝人洪钧根据波斯人拉施特的《蒙古》和伊儿汗国的《黄金史》编写的。
的西域古地考部分对粟特国进行考证时,首次引入了西方
有关公元前后到3、4世纪,欧亚草原中部诸族的分布及其活动情况的论述,详细介绍了阿提拉匈人西征欧洲始末。
将匈人(Huns之名释为匈奴音变,将匈人的西视为匈奴西迁活动,后王先谦在《后汉书集解》((全二册中华书局,1984年1版奄蔡国条转载洪钧所引用的论述,成为后人研究相关问题的依据之一。
换句话说,国内学者在20世纪前半叶毫无批判的接受了西方匈人即匈奴及匈奴西迁欧洲的观点。
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匈奴西迁问题,着力于对匈奴西迁欧洲过程的探讨。
【1】章太炎《匈奴始迁欧洲考》(1919年以前(认为“匈奴为汉所驱,皆转入欧洲”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1922阐述历史因果和动力,说明历史时间彼此牵连时,即举北匈奴西迁欧洲为例,征引中西史籍,考订北匈奴西迁欧洲经历。
到了20世纪中后期,我国学者依旧以匈人即匈奴及匈奴曾西迁欧洲为前提,依据中国现有的古籍文献,结合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试图弄清北匈奴从公元91年至公元374年匈人出现在欧洲这一期间匈奴的活动。
主要还是围绕北匈奴西迁过程,同时还涉及到对匈奴西迁原因、
002
影响的探讨。
【1】肖之兴《关于匈奴西迁过程的探讨》(论文 (1978认同齐思和对匈奴史研究做出贡献,仅对个别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2】林干《北匈奴西迁考略》(论文(1984论述了北匈奴西迁的历程。
与齐思和先生的说法不一样。
(第一期:公元374年到400年乌孙游牧地第二期:400—415康居第三期:422—468阿兰聊即奄蔡
21世纪初,探讨匈奴西迁的论著并不多,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也仅限于西方传统的观点,缺乏突破性的著作。
【1】方汉文《匈族(HUNS西迁与罗马帝国的崩溃》试图从甲骨文献寻求匈奴早期称谓,并与欧洲匈人(HUN之音对照,来证明匈奴与匈人同族的观点。
但是该问存在错误,缺乏证据。
【2】马利清《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考古学新探索》(2004试图通过比较匈人、匈奴葬俗和考察新疆地区至南俄草原直至欧洲一带发现的铜鍑标本,以证明匈人、匈奴同族及西迁欧洲的观点。
但是论据略显单薄,缺乏说服力。
齐思和先生所作的匈奴西迁及其在欧洲的活动就是一篇试图证明史上的匈人即匈奴的文章。
齐思和,(1907 ~1980字致中,山东宁津人,中国历史学家。
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193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自1935年回国后,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燕京大学、私立中国大学等校历史系任教授,曾先后兼任中国大学历史系主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燕京大学文学院长等职。
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授,1958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主任,1979年被推选为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齐思和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的教学和研究,精通英、法、俄、德等多种外文,精研中国先秦史和世界中世纪史,并注重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的对比研究,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论著。
如:《中国史探研》、《世界中世纪史讲义》、《史学概论讲义》,主编《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世界通史》(古代史卷,编译有文献资料集《中世纪初期的西欧》和《中世纪晚期的西欧》,译有《新史学》,合编《中外历史年表》等。
齐思和先生的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历史研究1977年第三期,后收录在其所编写的《中国史探研》(中华书局1981年版中,林干先生编写的《匈奴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8月版一书中也有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从结构来看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文章的价值所在,同时概述了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对于匈奴西迁问题,中西学者一直争论不休,没有达成共识,作者在文章开头即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考证出匈奴西迁的具体过程,开篇让读者认识到了文章的价值所在。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题,作者将其分三小部分记述。
(1匈奴的历史发展,实际上就是记述匈奴西迁以前的历史。
(2匈奴西迁的过程,这一部分为文章的重点所在。
作者详细考证了北匈奴从公元91年至4世纪70年代出现于欧洲这一期间的活动。
欲以考证出匈奴西迁的具体过程,证明匈人即匈奴。
(3匈奴在欧洲的活动。
这一部分的内容在中国的史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作者多引用西方文献。
因为上文已经证明匈人及匈奴,故引用西方文献中关于匈人的记载,补充匈奴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综合整个第二部分的结构、文章布局来看,作者又把中西文献贯穿、衔接起来,叙述了匈奴完整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关于匈人来源的争论。
主要是综述了一下中西对匈人来源问题的研究状况。
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笔者认为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的比较巧妙,若把“北匈奴西迁欧洲的具体过程”摘录出来也可以单独成文,但是文章会因此显得晦涩,将其融入匈奴的发展历程中记述,即考证了匈奴的西迁历程,又简述了一遍匈奴发展史,一切显得顺理成章、衔接自然。
当然只注重文章结构的构思及写作上的技巧是不够的,重要的还是文章的具体内容。
从整体上看,作者把中文史籍和西方文献巧妙的结合起来,并运用考古资料研究匈奴西迁问题,是值得借鉴的。
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中文史料有《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晋书.匈奴传》(李延寿这些研究匈奴史的基本史料,还有相关的对匈奴的状况有零星记载的史料。
如《史记.大宛传》、《汉书.西域传》、《后汉书.鲜卑传》、《北史.西域传》、《北史.蠕蠕传》等。
《史记》、《汉书》、《后汉书》作为研究匈奴的基本史料又各有所长。
《史记.匈奴列传》奠定了研究匈奴的基础,作者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匈奴强盛时期,司马迁尽可能的以客观、审慎的态度记录了这部分历史,涉及匈奴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
是研究
匈奴历史文化的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史料。
《汉书》作为官修史书,它的权威性、资料的丰富性都是得到肯定的。
《汉书.匈奴传》的前半部分(汉武帝以前基本采用《史记》记述,也有增删和改易,提供了部分新史料。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汉武帝以后至王莽部分。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着重记述东汉(公元25—220年一百九十六年中的南匈奴史事,对被匈奴的记载十分简练,但是因为作者生活的年代距东汉已经有200年,所以存在一定的弊端。
但是从思想性来说是一部好书,是对《史记》、《汉书》相关记载的重要补充。
除研究匈奴史的基本史料外,在人物传记中也涉及到相关匈奴的信息,如:《后汉书.窦宪传》、《后汉书.袁安传》等。
文中也引用了西方的文献,如最早提出匈人即匈奴这一观点的德.揆尼的《匈奴突厥蒙古及西部鞑靼各族通史》,(巴黎1770年版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伦敦出版社1986年,夏德的《伏尔加河流域的匈人和匈奴》(柏林1900年,这些著作均认同匈人即匈奴这一传统观点,而且是西方文献中的精华,作者也是西方学术界的权威人士,所以在本文中,作者引用的史料还是有一定的权威性的,史料的准确性也不存在问题。
就研究匈奴问题的现有史料来看,作者所用史料也比较全面,不仅中西文献结合运用,同时还注意运用考古资料充实自己的论证,这一点也是值得借鉴的。
读了这篇文章后,笔者个人认为无论从文章的结构布局,还是从史料运用方面讲,都是一篇好的文章,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
关于匈奴西迁路线,学术界现在约有三种观点:
【1】林干、肖之兴等人认为西迁路线为:乌孙的游牧地
102
区———康居———奄蔡(阿兰聊
【2】王彦辉认为西迁路线为:康居———奄蔡(阿兰聊。
北匈奴曾经到过乌孙地区,但是还未开始真正的西迁历程。
【3】齐思和先生的观点:悦般———康居———粟特———奄蔡(阿兰聊
在三种观点中,笔者个人比较认同林干先生的观点,齐思和先生的观点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从两方面论证:首先,他在文中所说的悦般为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的说法就存在问题。
匈奴西迁约从公元91年开始,齐思和先生认为北匈奴在第一站活动到约160年,在这一期间,历史上根本没有悦般这一说法,悦般是在南北朝时才出现的。
而南北朝时的悦般相当于汉时的乌孙故地。
《汉书.西域传》记载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北与乌孙接”,乌孙“南与城郭诸国相接”,城郭诸国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
南北有大山,”龟兹是城郭诸国之一,其南面的大山即天山,这些记载说明汉代和龟兹隔天山南北相望的是乌孙。
南北朝时,乌孙因为屡次遭受柔然的侵扰,已“西徙葱岭山中”。
(《北史.西域传》这时住龟兹北的是悦般。
悦般“南界有大山,山傍石皆燋熔,流地数十里乃凝坚,人取以为药,即石流黄也。
”龟兹“西北大山中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数里入地,状如餬,甚臭,服之,发齿已落者,能令更生,疬人服之,皆愈。
”(《北史.西域传》很明显,上述悦般南面的大山,就是龟兹西北的天山。
南北朝时和龟兹隔山而望的是悦般,所以汉时的乌孙和南北朝时的悦般应该是同一地区。
其次,在考证匈奴西迁的具体过程时,齐思和先生认为北匈奴曾到过粟特,这一说法也存在问题。
关于粟特,在《后汉书.西域传》、《魏书.西域传》、《北史.西域传》中均有明确记载,但是记载稍有不同。
《后汉书.西域传》:“粟戈国属康居,出名马、牛、羊、蒲萄众果,其水土美,故蒲萄酒特有名焉。
”文中所提到的“粟戈”即粟特,《通典》:“粟戈……一名粟特”。
与此同时,《后汉书.西域传》中还有关于奄蔡的记载,“奄蔡国改名阿兰聊国,居地城,属康居。
土地温和,多桢松、白草。
民俗衣服与康居同。
”可见《后汉书》中是把粟特、奄蔡分为两国而记,粟特并非奄蔡。
《魏书.西域传》和《北史.西域传》的记载是一样的,“粟特国,在葱岭之西,古之奄蔡,一名温那沙。
居于大泽,在康居西北,去代一万六千里。
”据这三条记载好像无法确定粟特到底是不是奄蔡,我们还应该继续从史书记载中寻找依据。
《史记.大宛列传》“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两千里,行国,与康居大同俗。
控弦者十余万。
临大泽,无崖,盖乃北海云。
”《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引魏略:“转西北则乌孙、康居。
……又有奄蔡国一名阿兰,皆与康居同俗。
西与大秦(罗马帝国、东南与康居接。
其国多名貂,畜牧逐水草,临大泽,故时羁属康居,今不属也。
”据此可知,奄蔡即阿兰的地理位置在今
南俄草原顿河以东一带,而粟特为今索格狄亚那,在苏联中亚泽拉夫善河流域一带,二国相距甚远,并不是一个地方,关于这一点,肖之兴也曾写文章论证过。
读了这篇文章后,发现关于匈奴西迁这一问题值得研究的地方还很多,如匈奴西迁的原因、及西迁过程中地名的考证,此外,我个人认为应该加强对西方关于此问题新的论点的关注,而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传统思想的范围内。
(上接第199页大,很有前途,鼓励王修安心盐铁事业。
王修一封短信,竟换来曹操长长的回函,信中所言使王修大受感动,曹操的关心和信任使王修满腹的牢骚顿时烟消云散。
此后,王修更加勤奋工作,任劳任怨,后来升为魏郡太守,在职“抑强扶弱,明赏罚,百姓称之”。
魏国建立后,又升为大司农郎中令。
[13]
第三、曹操对于属下认识、行为上的不足之处都能给以善意的指出,帮助改正,即便属下个性上的缺点,只要与军国大事无损,一般都能报以宽容大度。
如对待徐奕,曹操就曾恰当地向他指出:“你为人忠诚正派,古人不及,然而过分刚直威严。
从前西门豹为了克服性急而身披牛皮,你如果以柔弱制刚强,我就很满意了。
”徐奕果然牢记于心,把曹操的指正见诸行动,刚柔相济,后来升为魏国尚书令。
[14]
当然,曹操也非完人,其人才观念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尤其在北中国统一以后,随着权势的增加,他从前开创基业时的豁达大度,逐渐弱化了,猜疑心和报复心愈来愈重。
为了监察百官设立了监察之官较事,他们无孔不入,纤芥必闻,常公报私仇,陷害好人,如:奋勇将军安国亭候程昱,在其宗人奉牛酒聚会时当众宣布:“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
”于是“自表归兵,阖门不出。
”他将兵权交出,关起门来养老,以为可以远祸全身,殊料仍被诬告“谋反”[15]。
右将军杨侯徐晃,迟幕之年,还担心祸从天降,“不广交
援”[16],才得善终。
任太中大夫的贾羽“策谋深长”曾为张绣献计,几乎置曹操于死地,加入曹营后,“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至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17]。
正是由于曹操猜疑心较重,又加以校事活动的频繁,使才能杰出的人个人意志和创造性经常处于压抑状态,于是贤才就变成了庸才、蠢才,曹操晚年几乎谈不到什么建树。
纵观曹操的人才观,有许多独到之处,如“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戒在面从”等,这些不正是我们现在用人观念方面应该借鉴的宝贵经验吗?
参考文献:
[1][4][5][6][10]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M]. (岳麓书社,下同2000年16页、22页、30页、33页、19页
[2]三国志・魏书・郭嘉传[M].298页.
[3]张作耀.曹操传[M].人民出版社,2002年,292页. [7]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M].(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0年81页.
[8]三国志.魏书.武帝纪[M].14页.
[9]四书.五经[M].作家出版社2004年,53页.
[11]张作耀.曹操传[M].人民出版社,2002年,295页.
[12]三国志.魏书.曹纯传[M].及其注引,189页.
[13]三国志.魏书.王修传[M].及其注引,236页.
[14]三国志.魏书.徐奕传[M].260页
[15]三国志.魏书.程昱传[M].294页.
[16]三国志.魏书.徐晃传[M].360页.
[17]三国志.魏书.贾诩传[M].227页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