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10-10-20T16:49:29.530Z 来源:《学园》2010年第8期下供稿作者:尹耀辉
[导读] 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尹耀辉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安居小学
【摘要】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培养能力注意差异创设学习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8-0099-01
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此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学《周总理借书》一课前,翻阅了大量资料,写了一篇充分体现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大公无私精神的短文。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时,我非常感动。学生也受到了老师的感染,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深刻地体会总理精神的伟大,他们体会词句的那种精细程度是以前所没有的。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但是,学生的兴趣往往难以持久,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时,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具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益。
在小学阶段,就要下力气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有所获。
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方面学生对周总理的事迹不太熟悉;另一方面人们自发地聚集到长安街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我校一位老师在讲读这节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在学习其他课文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奠定了基础。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质疑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
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位教师在讲《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是最重要的。
四注重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差异,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层次分明,练习设计要难易适度,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等等。
五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参与活动,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有位年轻教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她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被激活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
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