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温升高引发各种症状,如心悸、头胀、 失眠、心动过缓、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 下降、视力下降等。
+ 非热效应:
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 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 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将 遭到破坏。
它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 变,可导致胎儿畸形或孕妇自然流产;影 响人体的循环、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等。
+ 随着技术进步,手机越来越小巧,功能越来 越强大:
+ 1987年重量750克 + 1991年重量250克 + 1996年重量100克 + 1999年重量60克以下 + 2013年重量32克尺寸 + 32mm×70mm×10.7mm + 全频手机、刷脸手机,等等。
+ 手机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 + 智能手机:
+ 累积效应:
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当对 人体的影响尚未来得及自我恢复之前,若 再次受到过量电磁波辐射,其影响程度就 会发生累积,久而久之会形成永久性累积 影响。
所以,对从业人员须考虑接触辐射的时 间。
+ 微波辐射标准: SAR=肌肉吸收功率/肌肉质量。
+ 职业照射: 在每天8小时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分
+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分两种频段: + 工频段(50Hz或60Hz )辐射和射频段辐射。 + 工频段辐射的国家标准:
电场强度限值为4000V/m。 磁感应强度为0.1mT。 + 射频辐射国家标准限值: 40μW/c㎡, + 对于一般公众环评取值为其20%。
+ 50赫兹的工频辐射称为电磁感应,其辐射 性质较弱,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 接收点的功率密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与 波长成正比:
例如频率1GHz,波长30cm,基站30W的发 射功率,在10m处功率为3mW。
+ 基站的密度越大,其发射功率越小,辐射 越低。
国家环保部曾监督测试过上千部基站, 天线高度为35-55米。
测试结果表明:
发射功率为20瓦的基站,基站天线附近 10米的功率密度是6微瓦/平方米。远低于 安全值。
+ 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 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 太阳及其它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 产生电磁辐射。
+ 严格地讲,处于绝对零度(-273℃)以上的 任何物体(包括人体),都会以电磁波的 形式向外辐射一定波长能量。
+ 基于此原理的“辐射计”在军事、民用领 域得到广泛应用。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设备(手机)、基 站、移动交换局组成。
呼叫对方时,附近的基站收到信号,通 过移动交换局向全网发出(基站)呼叫, 被叫方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 收到应答后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用户,并从 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一信令使其振铃。由此 建立双方通信。
+ 手机
移动分系统
基站收 发信机
移动交 换机
+ 电磁炉产生的磁场能量不可能100%被锅具吸收, 部分磁场从锅具周围向外泄漏,就形成电磁辐 射。
+ 在操作时候距离应大于40cm。
+ 射频电磁辐射包括2种:电离性辐射和非电离 性辐射:
+ 电离性辐射:
一些高频电磁波的光子携带的能量足以大到 破坏分子间化学键。
在电磁波谱中,放射性物质产生的伽马射线、 宇宙射线和X光具有这种特性,被称作“电离 性辐射”,如X光透视和CT( CT是用X线束对 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
比较而言,我们更应关注手机辐射。
+ 手机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的 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
+ 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 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
+ 1985年,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 话诞生(1G时代),重量达3公斤。被称为 “大哥大”。
+ 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并即将进入 5G时代。
+ 非电离性辐射:
光子的能量不足以破坏分子化学键的电 磁场称作“非电离性辐射”。
我们常说的电磁辐射指“非电离性辐射” 性质的微波辐射 。
+ 微波辐射及其对人体危害,表现为热效应 和非热效应以及累积效应。
+ 热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是极性分子, 水分子受到电磁波照射后相互摩擦,引起 肌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 作。
+ 间隙击穿时,放电电流产生很宽的辐射频谱, 一直延伸到特高频段。
+ 电晕放电是由高达几万到几十万伏的电压产生 很强的电场,引起周围粒子激烈的惯性碰撞 过程,形成干扰,其频谱在数兆赫以下。
+ 电磁炉原理:
+ 利用线圈盘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产生低频 (20~25kHZ)交变磁场,经过导磁性好的铁磁 性金属锅具产生大量密集涡流,涡流的焦耳热 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其能源效率 高。
公共 交换 电话 网络
基站收 发信机
网关
1)全向发射、全向接收方式;
2)全向发射、定向接收方式;
3)定向发射、定向接收方式。
+ 频道数较少的基站(如位于郊区)常采用全 向发射、全向接收。
+ 频道数较多的基站采用全向发射、定向接 收的方式,且基站的建立也比郊区更为密 集。
+ 基站发射功率一般10-30W,边远地区可达 300W。
+ 高压电的影响可分为四个方面:
+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磁辐射干扰和地 电位。
+ 在220千伏以下,工频电场和磁场的影响小。 主要是电磁辐射干扰(以电晕放电和间隙击 穿为主)和地电位。
+ 如果电话等线路和高压线平行的话,电磁辐射 干扰和噪声就会很大。
+ 间隙击穿发生在高压输电线上两个互相靠近、 电位不等的尖端之间。
钟,全身平均比吸收率(SAR)应小于 0.1W/kg。
例如50公斤体重人应小于5W。
+ 公众照射:
在 1天24小时内,任意连续 6分钟全身 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 (美国标准是2W/kg) 。
电场强度小于12伏/米或者功率密度小于 40微瓦/每平方厘米。
+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s)
“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
它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操作系统, 大多数是电容触摸屏,也有部分是电阻触 摸屏,功能强大、实用性高。
+ 第一代手机(1G):模拟的移动电话 —大哥大。
+ 第二代手机(2G):常见的手机 —数字手机。
+ 第三代手机(3G):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 媒体通信结合。
+ 非热效应:
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 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 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将 遭到破坏。
它使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改 变,可导致胎儿畸形或孕妇自然流产;影 响人体的循环、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等。
+ 随着技术进步,手机越来越小巧,功能越来 越强大:
+ 1987年重量750克 + 1991年重量250克 + 1996年重量100克 + 1999年重量60克以下 + 2013年重量32克尺寸 + 32mm×70mm×10.7mm + 全频手机、刷脸手机,等等。
+ 手机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 + 智能手机:
+ 累积效应:
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当对 人体的影响尚未来得及自我恢复之前,若 再次受到过量电磁波辐射,其影响程度就 会发生累积,久而久之会形成永久性累积 影响。
所以,对从业人员须考虑接触辐射的时 间。
+ 微波辐射标准: SAR=肌肉吸收功率/肌肉质量。
+ 职业照射: 在每天8小时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6分
+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分两种频段: + 工频段(50Hz或60Hz )辐射和射频段辐射。 + 工频段辐射的国家标准:
电场强度限值为4000V/m。 磁感应强度为0.1mT。 + 射频辐射国家标准限值: 40μW/c㎡, + 对于一般公众环评取值为其20%。
+ 50赫兹的工频辐射称为电磁感应,其辐射 性质较弱,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 接收点的功率密度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与 波长成正比:
例如频率1GHz,波长30cm,基站30W的发 射功率,在10m处功率为3mW。
+ 基站的密度越大,其发射功率越小,辐射 越低。
国家环保部曾监督测试过上千部基站, 天线高度为35-55米。
测试结果表明:
发射功率为20瓦的基站,基站天线附近 10米的功率密度是6微瓦/平方米。远低于 安全值。
+ 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 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 太阳及其它星球也从外层空间源源不断地 产生电磁辐射。
+ 严格地讲,处于绝对零度(-273℃)以上的 任何物体(包括人体),都会以电磁波的 形式向外辐射一定波长能量。
+ 基于此原理的“辐射计”在军事、民用领 域得到广泛应用。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设备(手机)、基 站、移动交换局组成。
呼叫对方时,附近的基站收到信号,通 过移动交换局向全网发出(基站)呼叫, 被叫方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 收到应答后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用户,并从 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一信令使其振铃。由此 建立双方通信。
+ 手机
移动分系统
基站收 发信机
移动交 换机
+ 电磁炉产生的磁场能量不可能100%被锅具吸收, 部分磁场从锅具周围向外泄漏,就形成电磁辐 射。
+ 在操作时候距离应大于40cm。
+ 射频电磁辐射包括2种:电离性辐射和非电离 性辐射:
+ 电离性辐射:
一些高频电磁波的光子携带的能量足以大到 破坏分子间化学键。
在电磁波谱中,放射性物质产生的伽马射线、 宇宙射线和X光具有这种特性,被称作“电离 性辐射”,如X光透视和CT( CT是用X线束对 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
比较而言,我们更应关注手机辐射。
+ 手机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的 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
+ 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马丁•库 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
+ 1985年,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 话诞生(1G时代),重量达3公斤。被称为 “大哥大”。
+ 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并即将进入 5G时代。
+ 非电离性辐射:
光子的能量不足以破坏分子化学键的电 磁场称作“非电离性辐射”。
我们常说的电磁辐射指“非电离性辐射” 性质的微波辐射 。
+ 微波辐射及其对人体危害,表现为热效应 和非热效应以及累积效应。
+ 热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是极性分子, 水分子受到电磁波照射后相互摩擦,引起 肌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 作。
+ 间隙击穿时,放电电流产生很宽的辐射频谱, 一直延伸到特高频段。
+ 电晕放电是由高达几万到几十万伏的电压产生 很强的电场,引起周围粒子激烈的惯性碰撞 过程,形成干扰,其频谱在数兆赫以下。
+ 电磁炉原理:
+ 利用线圈盘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产生低频 (20~25kHZ)交变磁场,经过导磁性好的铁磁 性金属锅具产生大量密集涡流,涡流的焦耳热 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其能源效率 高。
公共 交换 电话 网络
基站收 发信机
网关
1)全向发射、全向接收方式;
2)全向发射、定向接收方式;
3)定向发射、定向接收方式。
+ 频道数较少的基站(如位于郊区)常采用全 向发射、全向接收。
+ 频道数较多的基站采用全向发射、定向接 收的方式,且基站的建立也比郊区更为密 集。
+ 基站发射功率一般10-30W,边远地区可达 300W。
+ 高压电的影响可分为四个方面:
+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磁辐射干扰和地 电位。
+ 在220千伏以下,工频电场和磁场的影响小。 主要是电磁辐射干扰(以电晕放电和间隙击 穿为主)和地电位。
+ 如果电话等线路和高压线平行的话,电磁辐射 干扰和噪声就会很大。
+ 间隙击穿发生在高压输电线上两个互相靠近、 电位不等的尖端之间。
钟,全身平均比吸收率(SAR)应小于 0.1W/kg。
例如50公斤体重人应小于5W。
+ 公众照射:
在 1天24小时内,任意连续 6分钟全身 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 (美国标准是2W/kg) 。
电场强度小于12伏/米或者功率密度小于 40微瓦/每平方厘米。
+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s)
“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
它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操作系统, 大多数是电容触摸屏,也有部分是电阻触 摸屏,功能强大、实用性高。
+ 第一代手机(1G):模拟的移动电话 —大哥大。
+ 第二代手机(2G):常见的手机 —数字手机。
+ 第三代手机(3G):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 媒体通信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