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苏童《妇女生活》中的三种女性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苏童《妇女生活》中的三种女性形象
苏童是当代独具风格的小说家,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一部分以女性的生存境遇为主题的小说是很有代表性的。

有人说身为男性的苏童比女人还了解女人,这话不假,他塑造了一系列丰满、鲜明、动人的女性形象。

他笔下那些女人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然而她们作为女性,身上却有着相同的性格特征:美丽、软弱、庸俗、刻薄……
《妇女生活》便是苏童女性系列中的一篇,它是由“娴的故事”、“芝的故事”和“箫的故事”这三个部分组合而成。

这三个故事塑造了三位不同的女性,却由于娴是芝的母亲,箫是芝的养女这一线索贯穿为一个整体。

苏童以历史生活为背景,让处于不同历史中的三代女人在生活中做困兽犹斗式的奋斗。

发出沉重的叹息,表现出他们生命的躁动和灵魂的扭曲,由此可以看出苏童对女性的关注与思考。

他以沉着冷静的笔调写着一家三代人凄凉悲切的轮回式的命运,有着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关怀。

最先上演的是第一代“娴的故事”。

娴不甘平凡,做着强烈的明星梦,为当明星她义无反顾地做了孟老板的地下情人,拍了一生中最初的也是最后的两部片子。

随后伴随着娴的怀孕以及从医院的逃离,最终还是被孟老板无情地抛弃了。

在娴看来是由于她的不慎怀孕,更由于她怕疼不肯堕胎以至于失宠于孟老。

板娴后来闭门思过,她想如果那天做了手术,一切都会好起来。

悲剧的另一起因是她太年轻,她怕疼,就因为怕疼断送了以后的锦绣前程,多么可悲啊!她完全没有意思到自己和别的女演员一样,不过是孟老板的掌上玩物,如同一件衣服,再新鲜再时髦,也有过时破旧的一天。

从某种程度上说她的悲剧与生俱来的,是早就注定的。

从悲痛中醒来的第一个感觉是愤怒,当然她的愤怒并不是由于格受辱,而是因为失去了孟老板就失去了她的享乐、荣耀和她的“幸福”。

难怪有人说女人不能承受任何打击,“她们像纸一样脆弱而浅薄“,如果说娴的过去是由于她的年轻,不谙世事,尚可原谅的话,那么后来对于她母亲的情人的诱惑“不设防”就是她的自甘堕落了。

这时的娴对什么都不在乎,对什么人都没有感情,对于母亲的愤怒,绝望,她只
是采取漠然的态度。

对于自己的亲生女儿芝,她恨屋及乌,将对孟老板的愤恨、失望迁怒于女儿身上,从而开始酿造了下一代的悲剧。

接着讲述了私生女“芝的故事”。

生活在母亲阴影之下的芝,自她投胎在母亲腹中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一生的不幸。

亲生母亲娴认定芝的到来断送了她的“锦绣前程”和一生的幸福。

生活在这样一个沉闷而无爱的家庭里,芝的性格是扭曲的,人格也是不健全的。

她仇恨自己的家庭,也难以融合到别的家庭之中。

她和邹杰生长于不同的土壤,自然从生活方式到思维方式都难以融合在一起,也就注定了他们的婚姻悲剧式的结局。

无依无靠,强烈的危机感和无助感强化了她潜意识中由恋父情结转化成的依附意识。

在她和邹杰结婚后,表现出对丈夫近乎疯狂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源于她心中无依的恐慌。

而作为母亲的娴在邹杰面前言语轻桃,更令芝难以容忍的是娴竟然窥视她和邹杰的性生活这如同一只苍蝇一直堵在芝的心里,再加上她的不育,最终导致了芝精神上的彻底崩溃。

自杀未遂后,芝采取了极为极端的手段监控邹的一切,不允许邹杰跟年轻女性说话,对邹杰的任何单独行动都表示优虑紧张。

特别令邹杰难以相的是,芝竟然检视他换下的内裤,她的疯狂终于把邹杰逼得卧轨自杀。

最后一个是第三代“箫的故事”。

箫是邹杰从儿童福利院抱回来的弃婴,由于芝梦想的是一个儿子因而对箫的女性性别一直耿耿于怀。

而作为外祖母的娴对她没有丝毫兴趣,她把箫只当作养只波斯猫。

被这样一个畸型的家庭领养,没有爱,没有关怀,唯一把箫放在眼里的只有养父,但养父对她不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感情,而是掺杂了性、揉合了情欲。

箫从心底里憎恶这个家,仇恨家里的每一个人,为了逃避娴和芝以及照相馆楼上的阴暗潮湿的家,箫在十六岁那年自愿报名去了农场插队。

两年后,箫又返城市了,此时的箫得了可怕的风湿性关节炎,她的心也更加淡漠。

为了结婚有房,她毫不迟疑地把养母送到精神病院,对娴更是恶言相加。

生活把箫塑造成了一个现实又带点俗气女人,因而她吸引不住她那大学毕业的,由于没有房子而将就与她结婚的丈夫。

小杜有了外遇,满以为道德的力量会靠向自己这一边,没想到反而挨了小杜一记沉重的拳头,一句“我干下流事?我再下流也没跟自己的养父睡觉。

你这种女人,有什么资格来干涉我的自由”就把箫彻底击跨了。

箫的婚姻最终也是一个悲剧,她本想亲自杀了那个负心的人,可正如小杜
所说“我知道你下不了手,所以我一点也不怕,你怎么打得过我呢?一般说来,女人都敌不过男人”。

箫彻底地领悟到不论是她外婆、养母还是她自己以及所有的女人,她们的共同敌人都是男人,但女人却又是为男人而死的。

箫觉得悲哀,气愤和无奈。

从1938年至1987年,三个女人如同在一个圆弧的不同时间点上起步,到完成自己的悲剧时才戏剧性地发觉尽管时间不同,但她们的人生轨道和最终的结局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女人对男性的依附性
她们都想依靠男人、控制男人、主宰男人,都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男性身上,而最终又以男性对她们的背叛为结局。

娴在孟老板身上寄托着从小培养成的明星梦,最终被孟老板所遗弃;芝死死地抓住邹杰,以为他可以给她依靠和安稳,可结果却把他逼上了自杀的绝路;箫一直努力维持着无爱的婚姻,可还是遭到了小杜的移情背叛。

男性与女性构成了人类的二元世界,然而随着母权社会灿烂光芒的剥落,人类文明史便成了男性至上的历史,世界成了以男人为中心的世界,女性成了被压制、被贬抑、被排除乃至被取消的对象。

作家把女性的依附意识看成是与生俱来的,这也就为说明女性作为“第二性”准备了有力的依据。

《圣经》里说,女人是男人的肋骨变成的,也就是说女人是男人的部分,于自己身上的一根肋骨,男人对女人们的弱点摸得一清二楚。

因而当被抛弃的时候,无论是娴、芝还是箫都免不了捶足捣胸、大声诅咒、精神崩溃、舍身相拼。

文中娴芝萧三代人的命运就是依附男人的循环,他们都对男性有着牢固的依附性。

除了依附男性,她们找不到更好的出路,在对男性的依附过程中,她们的心理也倾向于自轻自贱,认定了女人是不能离开男人的,认为男人便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二、女人与女人的对抗性
当她们生活在幸福中时最嫉恨她们的都是女人,甚至是自己的母亲。

娴、芝、萧一家三代母女之间仿佛天生就带着对母亲莫名的仇恨,在相互的咒骂和怨恨中,母女之情已被毁灭得彻彻底底。

在她们倒霉时也不要指望会被女人同情,而
是极度的嘲讽与满足。

这也就从侧面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被男人所宠爱的女人,自然要被女人嫉恨,而得不到男人爱的女人,也自然得不到女人的尊重。

”从中可以看来,她们都是可怜悲哀的女人,在得不到幸福的时候苦苦寻觅,等到得到它的时候又担心别的女人横刀夺爱,这也是女性普遍面临的困境。

三、由过度的欲望导致的悲剧性
欲望过度膨胀就必然走会向悲剧。

随着女性的畸形欲望过度膨胀,她们通过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满足的。

虽然她们恶毒,但毕竟是单薄的女人,要想满足超乎自己能力的欲望,唯有死死的抓住男人们。

娴就是对孟老板的过度欲望从而造成了自己的人生悲剧,她轻浮的令人难以置信,她可以随意而然的跟他母亲的男朋友上床。

而当被她的母亲发现时,看着母亲在追打那个男人时她却可以平静的大笑道:“打吧,狠狠的打,这种男人该打。

”最后母亲被她的冷漠与无知逼得跳海;娴的女儿芝对男人的依赖与控制达到了精神病的程度,她会莫名奇妙的认为他的丈夫跟自己的养女有性关系,最后将自己的丈夫逼死,自己也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同时,自始至终都在围绕三位女性的亲身经历进行剖析,在这个过程中她们都或多或少的进行着“审视”,或者是从“审祖”的角度,或者是从“审母”的视角,更多的是通过“自审”的角度来透析自己的人生。

一、审祖
娴从名义上是箫的外祖母,尽管箫不是娴的亲外孙女,但是“养育之恩”
过天”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可是我们从文中发现,子孙之情在娴和箫之间根本不存在,她们更多的是相互抱怨,相互挖苦,甚至相互折磨。

箫曾愤恨地说:“她存心不让人安静,我恨死她了。

”显然,这不是孙辈该对祖辈说的话,但是箫总是想到三十前娴是怎么对待她的,她便给娴在物质上的“虐待”,断了娴喝了几十年的牛奶,取而代之的是速溶豆浆,在娴的哭闹声中还振振有词的说:“给你喝豆浆算我孝顺了……我已经吃了三十年泡饭了,我连速溶豆浆也没喝过。

”这些话明显是对以前娴的所作所为有太多的不满,从而加以报复。

到了最
后,箫对弥留之际的娴纯粹是精神和心灵上的“虐待”,箫明知娴和孟老板有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还故意用话去刺激她挖苦她“既然这么怕热,你当初怎么不跟那个老板去香港,香港有冷气,再热也不怕,还有佣人伺候,你为什么不跟他去?”这句话足以揭开娴隐藏许久的伤疤,娴最终是在外孙女句句嘲讽和挖苦中解脱的。

二、审母
苏童更多的关注女性自身的弱点,如好“趋势”、好“嫉妒”、好“猜测”等等,他笔下的女性大多将自身遭遇的不幸归于彼此的存在,甚至于自己的母亲。

《妇女生活》中母女之间的人伦之情也毁灭于她们相互的尖刻怨恨中,这部作品存在这两对母女关系,一对是娴与芝,她们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一对母女;另一对则是芝与箫,她们之间是养母。

养女芝的到来无疑是充满悲剧的,私生女的身份让娴对她有更多的怨恨,因为芝的出生间接导致了孟老板的逃离,从而让娴沦落如此。

尽管娴赋予了芝生命,但是她对自己的女儿是恨屋及乌,将对孟老板的愤恨、失望迁怒于女儿身上。

作为一个母亲,娴身上没有任何母性。

因此她根本不会得到亲生女儿的感恩,相反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母亲把我生下来,就是让我承担她的悲剧命运,我恨透了她。

”当芝的丈夫提议搬回原来的家中时,芝说“就住在这儿吧!她迟早要死,死了就安心了。

”母女之间毫无亲情可言,有的只是厌恶和怨恨。

箫是芝的养女,这种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注定是没有太深的感情,但是从伦理的角度看虽然芝不是箫的亲生母亲,但也是箫的养母。

可是箫却不这么认为,她不记得芝是怎么养她的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长大的,根本不领芝的情,她对芝更多的是冷淡。

甚至为了结婚,她毫不迟疑地把养母送到精神病院。

三、自审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都会用双眼去看周围的事物,都会用心灵去感受旁边的人。

娴终日做着她的明星梦,在电影画报中寄寓她那一丝缥缈的希望,她的命运也正是由于她的“不安分”给自己的以后的生活带来了悲剧。

她成天想着如何跟头牌明星争夺主角,如何让自己的形象在银幕上
光彩照人,而悲剧的开始正是由于她的不慎怀孕,然而她却因为怕疼不肯堕胎,以至于孟老板的抛弃。

“娴后来闭门思过,她想如果那天做了手术,一切都会好起来。

”天真的娴还是一直生活在自己制造的理想中,殊不知她只是孟老板手中的一颗棋子,等到厌倦的时候,就会随手扔掉的。

娴从悲痛中活过来后常常为了自己的胆小“揪着自己的头发,深深体会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感觉。

”直到生命的最后,还在自怨自艾,每当回忆起往事,她总是后悔万分,但是也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娴可以是悲剧的化身,而悲剧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好好审视过自己,只是一味的生活忆和后悔中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给了男人,而不是自己,最后也没有得到自我精神解脱,实在是既可怜又可悲。

芝自身的悲剧是浓厚的,让人感到同情和伤感。

但是芝娴多了自己的想法,比如遇到婚姻问题时,她会说“也许我太草率了,我对以后的生活心里没有底。

”她会反抗,会大诅咒,但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她结婚后的日子里,她总是害怕母亲的偷窥和占有,每天都生活在自我制造的恐惧和噩梦中。

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她“想起来也会觉得很可笑,但她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她自己内心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

”虽她比自己的母亲多了些自我看法,但是她不会释放自己压抑的情绪而是任他恣意蔓延,再加上她的不育,以至于最后的精神崩溃,女人还是摆脱不了自我设的圈套。

箫可以说是新时期的女性,有文化,有胆识有头脑。

但是从小生活在一个畸形的家庭里的她,背负着弃婴的头衔,生活在没有爱的环境里,唯一把她放在眼里的养父对她的感情却掺杂了太多不属于她所能承受的东西。

她从心底里憎恶这个家,仇恨家里的每一个人,为了逃避娴和芝以及所生活的环境,箫在十六岁那年自愿报名去了农场插队。

这样看来,箫有了反抗意识,会想着摆脱家庭的牵绊,这也是她的自我解脱。

但是两年后返回城里的她的心更加冷淡了。

结婚后的她,为了生计,处处计较。

琐碎的生活把箫变成了一个现实又粗俗的女人,面对丈夫的外遇,她甚至想亲手杀死那个负心汉,但是面对即将分娩的孩子,她拿起的刀落在了地上,表面看来是因为阵痛,但是即使不是阵痛,箫也杀不了丈夫小杜。

箫到最后彻底领悟了:“女人共同的敌人是男人,但女人却是为男人而死的。


《妇女生活》一家三代女性的生活经历完全可以看做一部中国女性的自我解
放史,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迷茫的过程。

女人何时才能自立呢?又如何才能不重演一幕又一幕的悲剧呢?我想即使是被人们认为“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苏童也无法指出一条确切路,那么不妨让女性们自己去思索,去寻找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