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地位和意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3
2006年4月号下旬刊 ○ 外语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林瑞芳
(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英语教研室, 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 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 教学方法, 以计划和操作作为其中心内容。这种教学法通过 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 使外语学习者自然地习得语 言。本文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探 索与运用。
关键词: 描述 规范 再认识 对立统一
长期以来, 翻译研究一直呈现出规范性的特点。但是从二 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描述性翻译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 的理论动向。翻译描述摆脱了规范性研究的局限, 极大地拓宽 了研究领域和视野, 使译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这种繁荣同 时也伴随着一种困惑: 翻译研究到底该怎样发展, 是不是该放 弃规范性的传统? 翻译描述的意义和方向是什么? 这种情况 下, 有必要对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地位和价值进行一些说 明和澄清。只有这样, 翻译研究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
目 的 的 教 学 目 的 的 活 动], 通 常 分 为 两 大 类 型 : 学 习 性 任 务 (pedagogic tasks)、真实生活任务 (real- life tasks) (D.Nunan, 1989)。前者是指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动, 如 Listen and repeat, Read and write 等。后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的活动。 当学习者所进行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时, 习 得 的 效 果 也 最 佳 。Nunan认 为 教 学 任 务 的 任 务 应 包 含 以 下 六 个 方 面 : 1.任 务 目 标 ( goals) ; 2.构 成 任 务 的 输 入 材 料 ( in- put) ; 3.基 于 材 料 的 各 项 活 动 ( activities) ; 4.任 务 所 隐 含 的 教 师 的 作 用 ( teacher role) ; 5. 任 务 所 隐 含 的 学 习 者 的 作 用 ( learner role) ; 6.任务所执行的环境( setting) 。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词汇教学 任务
词汇教学是所有英语教学中的基础, 也是英语四项基 本能力提高的基础, 可见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 位与作用了。但是由于词汇教学的内容如此的丰富, 教师在 课堂上无法对每一个单词进行教学。所以如何突出重点是 影响教学成败的关键。许多学生自己盲目地学习, 记忆词 汇, 往往抱怨自己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效果不佳, 会 产生挫败感, 甚至降低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外显过程, 而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和外显的无数次 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因而, 任务型教学能
和翻译规范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没有翻译描述, 规范性研 究就缺少了科学的视角和客观的依据, 而只能陷入主观、片 面 之 中 , 这 样 形 成 的 所 谓“标 准 ”和“原 则 ”也 只 能 成 为 不 切 实 际 的 、甚 至 会 误 导 翻 译 实 践 主 观 陈 述 。传 统 译 论 之 所 以 长 期徘徊不前, 正是因为缺少了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支撑。
可见, 规范和描述是整个翻译理论的相互联系的两个
方面, 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翻译研究来说, 这 两方面都应该重视并使其平衡发展, 而不能将两者绝对地 对立起来, 更不能有所偏废。只有这样, 才能架构起一个科 学合理的学科框架。
参考文献: [ 1] 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 版社, 2001. [ 2] 林克难. 翻译研究: 从规范走向描写[ J] . 中国翻译, 2001.6. [ 3] 王治奎等.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 M] . 济南: 山东大学 出版社, 1995. [ 4] Gideon Toury.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 yond[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 外语研究 2006年4月号下旬刊
论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地位和意义
周景刚
(德州学院 外语系, 山东 德州 253023)
摘 要: 描述性翻译研究是对传统翻译观的超越, 并使 人们对翻译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从而使翻译理 论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翻译实践。描述是对规范的理论补 充, 两者的对立统一构成翻译理论的整体框架。
根 据Nunan 把 任 务 型 教 学 特 点 归 纳 为 以 下 几 点 : ( 1) 以学习目标语的交际为目的; ( 2) 以真实语篇为基础; ( 3) 重 视过程而非语言本身; ( 4) 把学习者的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 教学资源; ( 5) 将课堂语言与课外语言相联系。
二 、任 务 型 教 学 运 用 到 大 学 词 汇 教 学 的 可 行 性 任务型教学途径的理论基础来自于Krashen的 “输入与 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任务型教学就是 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制定语言学习任务, 由学生围绕 这一任务制定计划,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 务,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从认知心理 学角度来看, 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通 过完成任务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表现出来的
三 、翻 译 描 述 和 翻 译 规 范 的 对 立 统 一 应该说, 翻译研究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翻译活动提供 指导。描述性翻译研究否定了传统译论和语言学翻译理论 Hale Waihona Puke Baidu翻译观, 但并没有否定规范性的研究方法。只是对翻译的 规范应该建立在对翻译的全面考察和认识的基础上, 而这 也正是翻译描述应该达到的最重要的目的。两者的区别在 于研究的方法上。前者关注翻译的内部关系, 着眼于为翻译 活动提供直接的指导, 而后者则为前者提供理论依据和信 息, 从而间接地服务于翻译实践。从这一点上说, 翻译描述
172
早在1972年, 詹姆斯·霍姆斯就曾提出描述翻译学 的 概 念 。随 着 新 学 科 、新 理 论 的 不 断 涌 现 和 学 科 交 融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人们逐渐意识到翻译研究是不可能独立于其他相关学 科而获得发展的, 同时传统译论和语言学翻译研究的局限 性也日益显现。在这种情况下, 翻译的描述性研究逐渐成为 一种潮流。描述的方法使人们认识到翻译活动受到诸多社 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翻译研究不仅要为翻译实践提 供直接的指导, 还应该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加以描述和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研究反映翻译活动 的 全 貌 。 1990 年 出 版 的 苏 珊·巴 斯 奈 特 和 安 德 烈·勒 菲 弗 尔 的 合 著《翻 译 、历 史 和 文 化 》中 提 出 了 翻 译 研 究 的“ 文 化 转 向”的问题 , 使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关系得到 了 深 入 广 泛 的 研 究 。 而 以 色 列 学 者 吉 迪 恩·图 里 的 专 著《 描 述 翻 译 学 及 其 他 》更 是 推 动 了 描 述 性 翻 译 研 究 的 发 展 。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 ‘任 务 型 ’的 教 学 途 径 。”笔 者 认 为 任 务 型 教 学 法 同 样 可 以 运 用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 并作了尝试。
一 、任 务 型 教 学 的 诠 释 任务型教学法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 最 新的发展成果, 受到人们的关注, 许多语言教学专家对这一 理论进行阐述, 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 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 以计划和操作作为其 中心内容。这种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 使 外语学习者自然地习得语言。“任务”是核心, 是一种有明确
一 、翻 译 描 述 是 对 传 统 翻 译 观 的 超 越 传统译论的特征是对翻译标准的关注。翻译标准问题 构成了中外传统翻译论述的核心。早在唐代, 玄奘就提出了 “既需求真, 又需喻俗”的原则。18世纪末, 爱丁堡大学的亚 历 山 大·F·泰 特 勒 教 授 在 其《论 翻 译 的 原 则 》一 书 中 又 提 出 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一个世纪后, 我国清末资产阶级思想 家 严 复 提 出 了“ 信 、达 、雅 ”三 字 标 准 。 传 统 译 论 的 这 种 对 翻 译标准的关注显示出其规范性的本质。 然而, 这些传统翻译标准都是建立在翻译理想和主观 审美之上, 把原作看为翻译的中心和绝对标准, 把“忠实”于 原作看作翻译的唯一目标, 而没有认真考虑翻译现实的问 题。事实上, 译者往往不会去理会传统翻译标准对他们的约 束 , 而 是 出 于 翻 译 的 目 的 、自 己 的 理 解 等 使 译 文 背 离 原 作 。 这种情况使传统的规范性翻译研究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 20世纪中期, 翻译研究和语言学结合起来, 形成了翻译 研究的语言学范式。语言学翻译研究把翻译看成一种语言 转换过程, 通过分析意义的结构, 对等的层次等为翻译实践 提供指导。所以说, 语言学翻译研究从总体上说也是一种规 范性研究。在语言学的推动下, 翻译研究获得了巨大的发 展, 但单纯的语言学分析无法涵盖翻译现象的全部, 从而用 语言学来解释翻译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传统译论和语言学翻译研究的局限性呼唤新的研究方 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翻译描述发展起来。描述的方法使 研究者得以客观、全面地看待翻译 , 而不必拘泥于“忠实”的 理想, 从而使翻译研究超越了传统译论的局限性, 并获得了 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描 述 性 翻 译 研 究 是 对 翻 译 的 再 认 识
而另一方面, 如果放弃对规范的追求, 翻译描述也就失 去了方向和目标, 而成为一种理论上的空谈。而且翻译实践 的现实情况也不允许我们这样。如今 , 各国之间的文化、科 技等领域的交流空前活跃, 翻译活动的规模也空前地庞大。 而与此同时, 由于误译和劣译而引发的误解和交流障碍也 层出不穷, 这种情况无疑会使国家的经济甚至政治利益受 到损失。所以, 现实的需要使我们不能忽视规范性研究。描 述性研究应该和规范性研究统一到为翻译实践服务上来, 而不能在与其它学科的交融中失去自我, 迷失方向。
翻译描述使翻译研究从全神贯注于语言转换过程和翻 译 本 身 开 始 转 向 到 翻 译 之 外 , 并 开 始 和 心 理 学 、社 会 学 、文 化研究等诸多相关学科联系起来, 从而使人们对翻译有了 一 个 全 新 的 并 且 更 加 深 入 、全 面 的 认 识 。原 著 不 再 被 看 作 翻 译 过 程 中 唯 一 的 中 心 。译 者 、社 会 文 化 、翻 译 目 的 、读 者 需 求 和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对翻译有着重大的影响, 甚至在 特定的条件下会取代原著的中心地位而成为译者在翻译过 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可以说, 翻译是一个众多变量因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参与是不可避免 的, 有时甚至是应该积极争取的。比如说在广告的翻译中, 翻译目的就是扩大产品的市场, 吸引更多的顾客。这种翻译 目的就有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出现较大的差异。只追求忠实 于原文, 而不充分考虑译文的吸引力和译文受众的语言、文 化习惯等因素反而会造成翻译的败笔。这种情况下, 翻译目 的就成了翻译活动的中心, 而原文则成了参考因素。如今, 翻译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日益多样化, 就更需要摆脱传统的 翻译观, 摆脱把原作看作绝对中心或者绝对标准的片面、狭 隘的认识, 而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看待翻译和进行翻译。
2006年4月号下旬刊 ○ 外语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林瑞芳
(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英语教研室, 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 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 教学方法, 以计划和操作作为其中心内容。这种教学法通过 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 使外语学习者自然地习得语 言。本文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探 索与运用。
关键词: 描述 规范 再认识 对立统一
长期以来, 翻译研究一直呈现出规范性的特点。但是从二 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描述性翻译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 的理论动向。翻译描述摆脱了规范性研究的局限, 极大地拓宽 了研究领域和视野, 使译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这种繁荣同 时也伴随着一种困惑: 翻译研究到底该怎样发展, 是不是该放 弃规范性的传统? 翻译描述的意义和方向是什么? 这种情况 下, 有必要对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地位和价值进行一些说 明和澄清。只有这样, 翻译研究才有可能健康地发展。
目 的 的 教 学 目 的 的 活 动], 通 常 分 为 两 大 类 型 : 学 习 性 任 务 (pedagogic tasks)、真实生活任务 (real- life tasks) (D.Nunan, 1989)。前者是指学习语言知识的活动, 如 Listen and repeat, Read and write 等。后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的活动。 当学习者所进行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时, 习 得 的 效 果 也 最 佳 。Nunan认 为 教 学 任 务 的 任 务 应 包 含 以 下 六 个 方 面 : 1.任 务 目 标 ( goals) ; 2.构 成 任 务 的 输 入 材 料 ( in- put) ; 3.基 于 材 料 的 各 项 活 动 ( activities) ; 4.任 务 所 隐 含 的 教 师 的 作 用 ( teacher role) ; 5. 任 务 所 隐 含 的 学 习 者 的 作 用 ( learner role) ; 6.任务所执行的环境( setting) 。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词汇教学 任务
词汇教学是所有英语教学中的基础, 也是英语四项基 本能力提高的基础, 可见词汇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 位与作用了。但是由于词汇教学的内容如此的丰富, 教师在 课堂上无法对每一个单词进行教学。所以如何突出重点是 影响教学成败的关键。许多学生自己盲目地学习, 记忆词 汇, 往往抱怨自己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效果不佳, 会 产生挫败感, 甚至降低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外显过程, 而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和外显的无数次 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因而, 任务型教学能
和翻译规范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没有翻译描述, 规范性研 究就缺少了科学的视角和客观的依据, 而只能陷入主观、片 面 之 中 , 这 样 形 成 的 所 谓“标 准 ”和“原 则 ”也 只 能 成 为 不 切 实 际 的 、甚 至 会 误 导 翻 译 实 践 主 观 陈 述 。传 统 译 论 之 所 以 长 期徘徊不前, 正是因为缺少了描述性翻译研究的支撑。
可见, 规范和描述是整个翻译理论的相互联系的两个
方面, 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翻译研究来说, 这 两方面都应该重视并使其平衡发展, 而不能将两者绝对地 对立起来, 更不能有所偏废。只有这样, 才能架构起一个科 学合理的学科框架。
参考文献: [ 1] 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 版社, 2001. [ 2] 林克难. 翻译研究: 从规范走向描写[ J] . 中国翻译, 2001.6. [ 3] 王治奎等.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 M] . 济南: 山东大学 出版社, 1995. [ 4] Gideon Toury.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 yond[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 外语研究 2006年4月号下旬刊
论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地位和意义
周景刚
(德州学院 外语系, 山东 德州 253023)
摘 要: 描述性翻译研究是对传统翻译观的超越, 并使 人们对翻译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 从而使翻译理 论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翻译实践。描述是对规范的理论补 充, 两者的对立统一构成翻译理论的整体框架。
根 据Nunan 把 任 务 型 教 学 特 点 归 纳 为 以 下 几 点 : ( 1) 以学习目标语的交际为目的; ( 2) 以真实语篇为基础; ( 3) 重 视过程而非语言本身; ( 4) 把学习者的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 教学资源; ( 5) 将课堂语言与课外语言相联系。
二 、任 务 型 教 学 运 用 到 大 学 词 汇 教 学 的 可 行 性 任务型教学途径的理论基础来自于Krashen的 “输入与 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任务型教学就是 指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制定语言学习任务, 由学生围绕 这一任务制定计划, 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 务,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从认知心理 学角度来看, 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通 过完成任务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表现出来的
三 、翻 译 描 述 和 翻 译 规 范 的 对 立 统 一 应该说, 翻译研究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翻译活动提供 指导。描述性翻译研究否定了传统译论和语言学翻译理论 Hale Waihona Puke Baidu翻译观, 但并没有否定规范性的研究方法。只是对翻译的 规范应该建立在对翻译的全面考察和认识的基础上, 而这 也正是翻译描述应该达到的最重要的目的。两者的区别在 于研究的方法上。前者关注翻译的内部关系, 着眼于为翻译 活动提供直接的指导, 而后者则为前者提供理论依据和信 息, 从而间接地服务于翻译实践。从这一点上说, 翻译描述
172
早在1972年, 詹姆斯·霍姆斯就曾提出描述翻译学 的 概 念 。随 着 新 学 科 、新 理 论 的 不 断 涌 现 和 学 科 交 融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人们逐渐意识到翻译研究是不可能独立于其他相关学 科而获得发展的, 同时传统译论和语言学翻译研究的局限 性也日益显现。在这种情况下, 翻译的描述性研究逐渐成为 一种潮流。描述的方法使人们认识到翻译活动受到诸多社 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翻译研究不仅要为翻译实践提 供直接的指导, 还应该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加以描述和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研究反映翻译活动 的 全 貌 。 1990 年 出 版 的 苏 珊·巴 斯 奈 特 和 安 德 烈·勒 菲 弗 尔 的 合 著《翻 译 、历 史 和 文 化 》中 提 出 了 翻 译 研 究 的“ 文 化 转 向”的问题 , 使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以及二者的关系得到 了 深 入 广 泛 的 研 究 。 而 以 色 列 学 者 吉 迪 恩·图 里 的 专 著《 描 述 翻 译 学 及 其 他 》更 是 推 动 了 描 述 性 翻 译 研 究 的 发 展 。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 ‘任 务 型 ’的 教 学 途 径 。”笔 者 认 为 任 务 型 教 学 法 同 样 可 以 运 用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 并作了尝试。
一 、任 务 型 教 学 的 诠 释 任务型教学法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 最 新的发展成果, 受到人们的关注, 许多语言教学专家对这一 理论进行阐述, 并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 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 以计划和操作作为其 中心内容。这种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 使 外语学习者自然地习得语言。“任务”是核心, 是一种有明确
一 、翻 译 描 述 是 对 传 统 翻 译 观 的 超 越 传统译论的特征是对翻译标准的关注。翻译标准问题 构成了中外传统翻译论述的核心。早在唐代, 玄奘就提出了 “既需求真, 又需喻俗”的原则。18世纪末, 爱丁堡大学的亚 历 山 大·F·泰 特 勒 教 授 在 其《论 翻 译 的 原 则 》一 书 中 又 提 出 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 一个世纪后, 我国清末资产阶级思想 家 严 复 提 出 了“ 信 、达 、雅 ”三 字 标 准 。 传 统 译 论 的 这 种 对 翻 译标准的关注显示出其规范性的本质。 然而, 这些传统翻译标准都是建立在翻译理想和主观 审美之上, 把原作看为翻译的中心和绝对标准, 把“忠实”于 原作看作翻译的唯一目标, 而没有认真考虑翻译现实的问 题。事实上, 译者往往不会去理会传统翻译标准对他们的约 束 , 而 是 出 于 翻 译 的 目 的 、自 己 的 理 解 等 使 译 文 背 离 原 作 。 这种情况使传统的规范性翻译研究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 20世纪中期, 翻译研究和语言学结合起来, 形成了翻译 研究的语言学范式。语言学翻译研究把翻译看成一种语言 转换过程, 通过分析意义的结构, 对等的层次等为翻译实践 提供指导。所以说, 语言学翻译研究从总体上说也是一种规 范性研究。在语言学的推动下, 翻译研究获得了巨大的发 展, 但单纯的语言学分析无法涵盖翻译现象的全部, 从而用 语言学来解释翻译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传统译论和语言学翻译研究的局限性呼唤新的研究方 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翻译描述发展起来。描述的方法使 研究者得以客观、全面地看待翻译 , 而不必拘泥于“忠实”的 理想, 从而使翻译研究超越了传统译论的局限性, 并获得了 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描 述 性 翻 译 研 究 是 对 翻 译 的 再 认 识
而另一方面, 如果放弃对规范的追求, 翻译描述也就失 去了方向和目标, 而成为一种理论上的空谈。而且翻译实践 的现实情况也不允许我们这样。如今 , 各国之间的文化、科 技等领域的交流空前活跃, 翻译活动的规模也空前地庞大。 而与此同时, 由于误译和劣译而引发的误解和交流障碍也 层出不穷, 这种情况无疑会使国家的经济甚至政治利益受 到损失。所以, 现实的需要使我们不能忽视规范性研究。描 述性研究应该和规范性研究统一到为翻译实践服务上来, 而不能在与其它学科的交融中失去自我, 迷失方向。
翻译描述使翻译研究从全神贯注于语言转换过程和翻 译 本 身 开 始 转 向 到 翻 译 之 外 , 并 开 始 和 心 理 学 、社 会 学 、文 化研究等诸多相关学科联系起来, 从而使人们对翻译有了 一 个 全 新 的 并 且 更 加 深 入 、全 面 的 认 识 。原 著 不 再 被 看 作 翻 译 过 程 中 唯 一 的 中 心 。译 者 、社 会 文 化 、翻 译 目 的 、读 者 需 求 和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对翻译有着重大的影响, 甚至在 特定的条件下会取代原著的中心地位而成为译者在翻译过 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可以说, 翻译是一个众多变量因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参与是不可避免 的, 有时甚至是应该积极争取的。比如说在广告的翻译中, 翻译目的就是扩大产品的市场, 吸引更多的顾客。这种翻译 目的就有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出现较大的差异。只追求忠实 于原文, 而不充分考虑译文的吸引力和译文受众的语言、文 化习惯等因素反而会造成翻译的败笔。这种情况下, 翻译目 的就成了翻译活动的中心, 而原文则成了参考因素。如今, 翻译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日益多样化, 就更需要摆脱传统的 翻译观, 摆脱把原作看作绝对中心或者绝对标准的片面、狭 隘的认识, 而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地看待翻译和进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