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位分析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载体电极:Ca电极,K电极
敏化电极(sensitized electrodes) 气敏电极:NH3电极,SO2电极
酶电极:尿素酶电极
离子选择性电极又称膜电极。 特点:仅对溶液中特定离子有选择性响应。 膜电极的关键:是一个称为选择膜的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单晶、混晶、液膜、功能膜及生物膜等构成。 膜电位:膜内外被测离子活度的不同而产生电位差。
0.1mol/LAg-AgCl 电极 KCl 浓度 电极电位(V) 0.1 mol / L +0.2880 标准 Ag-AgCl 电极 1.0 mol / L +0.2223 饱和 Ag-AgCl 电极 饱和溶液 +0.2000
2).指示电极 (1)第一类电极──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例如:Ag-AgNO3 电极(银电极),Zn-ZnSO4 电极(锌电极)
银-氯化银电极:
银丝镀上一层AgCl沉淀,浸在一定浓度 的KCl溶液中即构成了银-氯化银电极。
电极反应:AgCl + e- == Ag + Cl半电池符号:Ag,AgCl(固)KCl 电极电位(25℃): EAgCl/Ag = EAgCl/Ag - 0.059lgaCl表 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位(25℃)
1958 Ag2S的AgX(X=Cl-,Br-,-)混合粉末压成片,构成的离子选择电 极能响应的离子有( ) (1)卤素 和S2-;(2)Ag+;(3)卤素,S2-, Ag+;(4)S2- 2073 用AgNO3溶液滴定水中微量Cl-时,电位滴定的指示电极是 ___________. 2899 根据UPAC的推荐, 离子选择电极可分为原电极, 如_______, _______; 敏化离子选择电极, 如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两类。 2933由LaF3单晶片制成的氟离子选择电极, 晶体中_______是电荷的传递者, ________是固定在膜相中不参与电荷的传递, 内参比电极是___________, 内参比溶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4671 什么是Donnan电位,为什么有稳定值? Donnan电位,是指离子的扩散带有选择性,只有某些离子能通过界面,其 结果造成电荷的分离,而形成的电位。库仑力的作用能改变离子通过界面的 速度,形成稳定的电位差值 。
E膜 = E外 - E内 = 0.059 lg( a1 / a2) 由于内参比溶液中的H+活度( a2)是固定的,则: E膜 = K´ + 0.059 lg a1 = K´ - 0.059 pH试液
(1) 玻璃膜电位与试样溶液中的pH成线性关系。式中K´是 由玻璃膜电极本身性质决定的常数; (2) 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玻璃膜电位之和; (3) 不对称电位(25℃):
(5)膜电极
仅对溶液中特定离子有选择性响应
(离子选择性电极)。
膜电极的关键:选择膜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单晶、混晶、液膜、高分
子功能膜及生物膜等构成。 膜内外被测离子活度不同而产生的电 位差。
将膜电极和参比电极一起插到被测溶液中,组成电池。 则电池结构为:
外参比电极‖被测溶液( ai未知)∣ 内充溶液( a一定)∣ 内参比电极
1911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小时,其目的( ) (1)清洗电极;(2)检查电极的好坏 (3)活化电极;(4) 检查离子计能否使用 1950离子选择电极内参比溶液的组成要考虑到( ) (1)有敏感膜响应的离子;(2)有能与内参比电极形成稳定电位的离子 (3)(1)和(2)都要考虑;(4)能导电的电解质溶液 1956 离子选择电极产生膜电位,是由于( ) (1)扩散电位的形成; (2)Donan电位的形成 (3)扩散电位和Donan电位的形成;(4)氧化还原反应
1255 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目的在于 ( ) (1) 清洗电极;(2) 活化电极;(3) 校正电极;(4) 除去沾污的杂质 1906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约为12的碱性试液,测得pH比实际值 ( (1)大;(2)小;(3)两者相等;(4)难以确定 )
1912 电位分析法需要测定电池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其测定条件 ( ) (1)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要稳定;(2)电池的内阻需很大 (3)通过电池的电流为零;(4)电池的内阻要小,通过的电流很大 1951 玻璃电极的活化是为了( ) (1)清洗电极表面;(2)降低不对称电位;(3)更好地形成水化层 (4)降低液接电位
1156 使 pH 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 ( ) (1) 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 (2) 强碱溶液中 Na+ 浓度太高; (3) 强碱溶液中 OH-中和了玻璃膜上的 H+;(4) 大量的OH-占据了膜上交换点位
1157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 (1)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2) 内外溶液中 H+ 浓度不同; (3) 内外溶液的 H+ 活度系数不同;(4)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E(Hg22+/Hg )= E (Hg22+/Hg ) - 0.059lgaMn+
电极电位与[Mn+]有关,因此可用作EDTA滴定Mn+的指示
电极,可用于30种金属离子的电位滴定。
(4)惰性金属电极
电极不参与反应,但其晶格间的自由电子可与溶液进行交 换.故惰性金属电极可作为溶液中氧化态和还原态获得电子或 释放电子的场所。
LaF3的晶格中有空穴,在晶格上的F-可以移入晶格邻近的 空穴而导电。对于一定的晶体膜,离子的大小、形状和 电荷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晶体膜内,故膜电极一般都具 有较高的离子选择性。
当氟电极插入到F-溶液中时,F-在晶体膜表面进行交 换。25℃时: E膜 = K - 0.059 lgaF- = K + 0.059 pF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需要在pH5~7之间使用,pH高时, 溶液中的OH-与氟化镧晶体膜中的F-交换,pH较低时,溶
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生成三层结 构,即中间的干玻璃层和两边的水化硅胶层:
水化硅胶层厚度:0.01~10 μm。水合层与待测溶液接触,由 于硅胶层表面和溶液中H+活度不同,迁移产生相界电位。 水合层表面可视作阳离子交换剂。溶液中H+经水化层扩散至 干玻璃层,干玻璃层的阳离子向外扩散以补偿溶出的离子, 离子的相对移动产生扩散电位。 两者之和构成膜电位。
第二节 电位分析法
一、电位分析原理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原理和结构
三、离子选择电极的特性 四、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一、电位分析原理
电位分析是通过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两电极间的电 位差(电池电动势)所进行的分析测定。主要利用电极
电位与溶液中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直接或
间接进行定量分析。 装置:参比电极、指示电极、电位差计; 当测定时,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保持不变,电池电 动势随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而变,而指示电极的电极电
E膜 = E外 - E内 = 0.059 lg( a1 / a2)
如果: a1= a2 ,则理论上E膜=0,但实际上E膜≠0
产生的原因: 玻璃膜内、外表面含钠量、表面张力以及 机械 和化学损伤的细微差异所引起的。长时间浸泡后(24hr) 恒定(1~30mV);
( 4) 高选择性 :膜电位的产生不是电子的得失。其它离子
电极电位为(25°C) :
EMn+ /M = E Mn+ /M - 0.059lgaMn+
第一类电极的电位仅与金属离子的活度有关。
易受结构因素和表面氧化膜影响,重现性差。
(2)第二类电极──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二个相界面,常用作参比电极。
(3)第三类电极──汞电极
金属汞(或汞齐丝)浸入含有少量Hg2+-EDTA配合物及被测 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所组成。根据溶液中同时存在的Hg2+和Mn+ 与EDTA间的两个配位平衡,可以导出以下关系式(25°C):
来自百度文库
电极内溶液的Cl-活度一定,甘汞电极电位固定。
甘汞电极的电极电位( 25℃)
0.1mol/L 甘汞电极 KCl 浓度 电极电位(V) 0.1 mol / L +0.3365 标准甘汞电极(NCE) 1.0 mol / L +0.2828 饱和甘汞电极(SCE) 饱和溶液 +0.2438
温度校正,对于SCE,t ℃时的电极电位为: Et= 0.2438- 7.6×10-4(t-25)
外参比电极‖被测溶液( ai未知)∣ 内充溶液( a一定)∣ 内参比电极 (敏感膜)
1.晶体膜电极(氟电极)
敏感膜:(氟化镧单晶)
掺有EuF2 (导电)的LaF3单晶切片; 内参比电极:Ag-AgCl电极(管内)。
内参比溶液:0.1mol/L的NaCl和0.01mol/L的NaF混合溶液 F-用来控制膜内表面的电位 Cl-用以固定内参比电极的电位
不能进入晶格产生交换。当溶液中Na+浓度比H+浓度高1015 倍时,两者才产生相同的电位; (5) 酸差:测定溶液酸度太大(pH<1)时, 电位值偏离线 性关系,产生误差(水活度降低,传递H+困难); (6) “碱差” : pH>12产生误差,主要是Na+参与相界面上 的交换所致; (7)改变玻璃膜的组成,可制成对其它阳离子响应的玻璃 膜电极; (8) 优点:是不受溶液中氧化剂、还原剂、颜色及沉淀的 影响,不易中毒; (9)缺点:是电极内阻很高,电阻随温度变化。
液膜型的钙电极,以及瑞士的西蒙(W.Simon)等制成了中 性载体膜钾电极,离子选择电极才作为电分析化学的一个 分支获得迅速的发展。
二、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原理与结构
离子选择性电极(又称膜电极)。
1976年IUPAC基于膜的特征,推荐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原电极(primary electrodes) 晶体膜电极(crystalline membrane electrodes) 均相膜电极:如氟电极 非均相膜电极:如氯电极(AgCl+Ag2S) 非晶体膜电极(crystalline membrane electrodes) 刚性基质电极:如玻璃电极
液中的F -生成HF或HF2 - ,与F -生成稳定配合物和难溶化
合物的离子(Al3+、Ca2+、Mg2+)干扰。
1172 氟化镧单晶膜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 (1)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氧化而传递电子 (2) 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3) 氟离子穿透晶体膜而使膜内外氟离子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4) 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敏感膜) 内外参比电极的电位值固定,且内充溶液中离子的
活度也一定,则电池电动势为:
最早的离子选择电极是20世纪初由克雷默(M.Cremer)和
哈伯(F.Haber)等研制的pH玻璃电极。
在30年代以后,人们又相继研究了对Na+有响应的玻璃电极 和对卤素离子有响应的卤化银膜电极。 但直到60年代中期美国的弗兰特(M.S.Frant)、罗斯 (J.W.Ross)等制成了高选择性的氟化镧单晶膜氟电极和
玻璃膜电位
玻璃电极放入待测溶液, 25℃平衡后: H+溶液== H+硅胶
E内 = k1 + 0.059 lg( a2 / a2' )
E外 = k2 + 0.059 lg(a1 / a1')
a1 、 a2 分别表示外部试液和电极内参比溶液的H+活度; a1' 、 a2' 分别表示玻璃膜外、内水合硅胶层表面的H+活度; k1 、 k2 则是由玻璃膜外、内表面性质决定的常数。 玻璃膜内、外表面的性质基本相同,则k1=k2 , a1' = a2'
2.玻璃膜(非晶体膜)电极
非晶体膜电极,玻璃膜的组成不同可制成对不同阳离 子响应的玻璃电极。 H+响应的玻璃膜电极:敏感膜厚度约为0.05mm。 SiO2基质中加入Na2O、Li2O和CaO烧结而成的特殊玻 璃膜。内装0.1 mol/L的HCl缓冲溶液,插入内参比电极。 水浸泡后,表面的Na+与水中的H+ 交换,表面形成水 合硅胶层。
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而变。
电位分析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与溶液中待测离子间 的定量关系)。 对于氧化还原体系: Ox + ne- = Red
对于金属电极(还原态为金属,活度定为1):
电极与电极分类 1).参比电极 标准氢电极
电位值为零(任何温度)。
甘汞电极
电极反应:Hg2Cl2 + 2e- = 2Hg + 2 Cl半电池符号:Hg,Hg2Cl2(固)KCl 电极电位(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