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学》教学大纲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图学》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325029、3325031
总学时:112学时(讲课88学时,实验24学时)
总学分:7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预修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基本能力,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目的: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力。
2、学习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3、学习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培养计算机绘图的基本能力。
4、学习仪器绘图、徒手绘图、用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
5、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培养自学能力,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任务:
1、掌握用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
2、掌握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能绘制和阅读一般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3、初步具有仪器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
4、掌握SolidWorks的基本使用方法,能以SolidWorks为工具绘制零件实体和装配实体并生成
相应工程图的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教材配有相应的习题集,每次课都布置作业,作业量大约为1:1.5,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部分将编写相应的学习指导,该部分以上机练习为主,在实践中掌握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三维形体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初步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模型一套,CAI课件可充分利用校图书馆已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图学》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帮助。
大作业:
(1)线型练习,曲线连接1×A4
(2)零件图:画2-3个典型零件的徒手草图,完成1张工作图(支架或箱体1×A3)
(3)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2×A3
(4)读装配图并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读两张图,一张十件左右,一张二十件左右,根据所给装配图拆画零件图或画草图1×A3
(五)考试
考试采用笔试及上机考试。主要题型为:作图题、上机完成指定图形。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此大纲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大纲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1学时(讲课1学时)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发展方向和学习方法,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发展及其应用,了解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了解常用的图形输入输出设备的性能及原理。
第二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学时:3学时(讲课1学时,习题2学时)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尺寸。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徒手作草图的技能。
本章讲授要点:制图的基本知识和规定。
重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关规定,用仪器和徒手绘图,尺规基本几何作图,圆弧连接。
难点: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制图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绘图工具的用法
第三节:几何作图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图
第五节: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习题:图线练习1-2题。
第三章投影法概述和点的投影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建立正投影法的明确概念,掌握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第一角中的投影,点的投影与该点直角坐标的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
本章讲授要点:点的投影特性。
重点: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及投影图的作图方法。
难点:重影点可见性的判别。
第一节:投影法概述
第二节:点的两面投影
第三节:点的三面投影
第四节:点的相对位置
习题:5-6题。
第四章直线的投影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掌握直线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直线上的点,定比定理,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直角定理。
本章讲授要点:直线的投影特性,求实长和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重点: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实长、倾角;直线上取点;两直线各种位置时的投影特性。
难点: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直线上取点;交叉直线重影点可见性的判别。
第一节:直线及直线上点的投影
第二节: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
第三节:求一般位置线段的实长
第四节: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第五节:直角的投影
习题:5-6题
第五章平面的投影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掌握平面的表示法(以几何元素表示的各种位置平面及以迹线表示的特殊位置平面),掌握平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平面上取点和直线的作图方法。
本章讲授要点:平面的投影特性,平面内的线和点。
重点:特殊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
难点:平面上点和直线的作法。
第一节:平面的表示法
第二节: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第三节:平面内的线和点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实形
习题:5-7题。
第六章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掌握特殊情况的直线与平面之间,两平面之间的平行、相交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其中直线或一个平面的投影有积聚性)。
本章讲授要点: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重点:直线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的判定;掌握特殊位置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问题。
难点:一般位置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
第一节:平行问题
第二节:相交问题
第三节:综合问题解题示例
习题:8-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