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论通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 交易的契约 , 其 中“ 道” 字 出现 9次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7— 5
作者简介 : 谢扬 举 , 安徽无为人 ,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 副所长 、 博 导。
・
36 ・
在老子之前 , “ 道” 字 已有一定 的抽象用法 , 例如 : 用“ 有道” 、 “ 无 道” 总评社 会政治状态合 理与否 、
所不包” , 即相当于“ 大全” , 是说其无所不包 , 具有 普遍性 、 遍在性 。但是它不是空无 , 《 第二十一章》
说: “ 道之为物 , 惟 恍 惟 惚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有象 ;
恍兮惚兮 , 其中有物 ; 窈兮冥兮 , 其中有精 ; 其精甚
真, 其中有信。 ” “ 独立而不改 ” 、 “ 周行而不殆 ” , 只
场上, 置身其 中的是夏 、 商、 西周三代 以来 主导性 的中国文化传统 , 思考 的是 当时 中国文化 的大趋
势 。 因此 , 其 思想 的发 生 有 复杂 的原 因 , 既 不是 某
想家 , 其最大的创造就是有关道的系统论述 。
本论 题 中 的“ 道论” 指 的是老 子 以道 为 最 高范 畴 的思想 体 系 。“ 道” 见于金文 , 本 指 人 们 所 行 的 道路 。“ 道” 还 可 以 表 示 言说 , 在 老 子 之 前 已经 习见 。二 者是 “ 道” 的 常规用 法 。应该 注 意的是 ,
分 析社 会历 史 变 迁 的原 因 、 衡 量 社 会 文 化 变 化 的 趋 势 。另 有 “ 天 道 ”( 或“ 天之道 ” ) 、 “ 人道” ( 或 “ 人 之道 ” ) 的用 法 , 前 者偏 向 自然 事 物 及 其 性 质 , 后 者偏 向人 群 的关 系 和 规 范 , 一 般 比较 笼 统 ; 天道
中图分类 号 : B 2 2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X X X X —X X X X ( 2 0 1 3 ) 0 4— 0 0 3 6— 0 7
作 为东周 王朝 史 官 , 老 子站 在 天下 本 位 的立
诸子 百家 中任 何 一 家 比 , 他 都 是 一 位 创 造 性 的思
本 中 出现 了 7 4次 , 散见于 3 7章 , 老子其它 概念 、
去想象它 , 道实际上是指形而上的终极存在 。 老子又说 “ 是 以万物莫不尊道 而贵德 ” ㈢( 第
五 十一章 ) , “ 万 物 恃 之 而 生 而 不 辞 ”( 第 三 十 四
第2 O卷第 4期 2 0 1 3年 1 2月
西 安 翻译 学 院学 报
J o u mM o f Xi ’ a n F a n y i U n i v e  ̄i t y
V0 1 . 2 O No . 4
De c . 2 0 1 3
◎史哲新论
老 子 的道 论 通 析
① 在《 老子》 中, “ 天下 ” 一 词共有 5 5见 , 涉及 2 9章 。战
国时代诸侯割据愈演愈烈 , 有 些思想 家开始 以言必 称
个地域文化 的产物 , 也不是特定 的某些时代 因素
决 定 的。他 精 通 夏 商 周 以来 古 代 文 化 典 籍 , 其 中 包 含许 多前 道 家 思 想 因素 , 这 些 为 老 子 思 想 的孕
谢 扬 举
(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 化研 究所 , 陕西 西安
摘
要: 道论 是老 子哲 学最大的创新 , 纯粹之道 的提 出代表 着老子 哲学 的高度 , 需要 重新认识 。为力求 较
为完整地诠释老子道论哲学体 系 , 本文提 出: 道是 根本存在 , 具有本体论 意 义 ; 道是 宇宙 本源 , 道的宇 宙论包 括 万物生存的过程 、 模式 和具 体化 ; 道 的本质是 自然 , 自然是老子思想乃 至整个 中国哲 学的核心范畴 , 老子 的 自然 不能等同于 自然事物 、 自然 主义或 自然规律 ; 道具有辩证 性 , 含有宏 观和微观 辩证环 节 , 离开 了辩 证性 , 老子 的 道则不可能包罗多重含义和功能 ; 道是有和无 的统一 , 有和无是 老子思想 结构 的纲领 , 自有观 无和 自无观有 体 现 了老子认识论 的原则 。 关键词 : 老子 ; 道; 本体论 ; 宇 宙论 ; 辩证法
天下为迂 阔而 以诸侯 国为本位 。这一 点在 解 释战 国
思想 家的思想 和叙述 的变迁 方面不可忽视 。
② 参见 : 《 散 氏盘铭 文》 ( 该 盘亦 称 “ 矢人 盘” , 是 盛水 的
盘子 , 西周末期 厉 王 时器物 , 乾 隆初 年 出土 于陕 西凤
翔, 今存台湾 故 博物 院 ) , 盘 中铭文 3 5 7字 , 是勒 记
能“ 强 为之 名 ” , 可见 “ 道” 是 自足 的 永 恒 的 、 不 变 的、 运动 不 息 的 , 是 概 念 化 不 可 穷 尽 内涵 的 实在 。 所以, “ 有物” 相 当于 : 有 某个 x, 它是存在的, 但 x 是什 么我 们 不 知 道 , 不 能 拿 任 何 已知 的某 个 事 物
育提供了种 子 , 是老子思想 源头之一。作为春秋 末期的思想家 , 受大变革时代激荡 , 老子思想兼有 许多新 旧观念过渡 的特征 , 三代 以来 的文化价值 观在他那里 有不少保存 , 而新兴 的社会批 判为其 提供了新思考 、 新选 择。总的说来 , 他 以“ 道” 和 “ 德” 为基准 , 开启了重新构造合理社会和健康社 会 的方向。可 以说 , 老子思想是在 对三代 以来文 化传统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与春秋 战国
中甚至包含对意志化 、 神秘化 的“ 天” 的崇拜 和迷
信成 分 ; “ 人道” 主 要 包 括 社 会 习惯 、 价值 规 范 , 还 没有 多少 人 性事 实与 本质 的 内容 。
哲学意义上的最普遍 的“ 道” 本身 、 纯粹 的道 是老子首次提出来 的, 是其哲学的最高范畴 , 通行
收稿 日期 : 2 0 1 3— 7— 5
作者简介 : 谢扬 举 , 安徽无为人 ,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 副所长 、 博 导。
・
36 ・
在老子之前 , “ 道” 字 已有一定 的抽象用法 , 例如 : 用“ 有道” 、 “ 无 道” 总评社 会政治状态合 理与否 、
所不包” , 即相当于“ 大全” , 是说其无所不包 , 具有 普遍性 、 遍在性 。但是它不是空无 , 《 第二十一章》
说: “ 道之为物 , 惟 恍 惟 惚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有象 ;
恍兮惚兮 , 其中有物 ; 窈兮冥兮 , 其中有精 ; 其精甚
真, 其中有信。 ” “ 独立而不改 ” 、 “ 周行而不殆 ” , 只
场上, 置身其 中的是夏 、 商、 西周三代 以来 主导性 的中国文化传统 , 思考 的是 当时 中国文化 的大趋
势 。 因此 , 其 思想 的发 生 有 复杂 的原 因 , 既 不是 某
想家 , 其最大的创造就是有关道的系统论述 。
本论 题 中 的“ 道论” 指 的是老 子 以道 为 最 高范 畴 的思想 体 系 。“ 道” 见于金文 , 本 指 人 们 所 行 的 道路 。“ 道” 还 可 以 表 示 言说 , 在 老 子 之 前 已经 习见 。二 者是 “ 道” 的 常规用 法 。应该 注 意的是 ,
分 析社 会历 史 变 迁 的原 因 、 衡 量 社 会 文 化 变 化 的 趋 势 。另 有 “ 天 道 ”( 或“ 天之道 ” ) 、 “ 人道” ( 或 “ 人 之道 ” ) 的用 法 , 前 者偏 向 自然 事 物 及 其 性 质 , 后 者偏 向人 群 的关 系 和 规 范 , 一 般 比较 笼 统 ; 天道
中图分类 号 : B 2 2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X X X X —X X X X ( 2 0 1 3 ) 0 4— 0 0 3 6— 0 7
作 为东周 王朝 史 官 , 老 子站 在 天下 本 位 的立
诸子 百家 中任 何 一 家 比 , 他 都 是 一 位 创 造 性 的思
本 中 出现 了 7 4次 , 散见于 3 7章 , 老子其它 概念 、
去想象它 , 道实际上是指形而上的终极存在 。 老子又说 “ 是 以万物莫不尊道 而贵德 ” ㈢( 第
五 十一章 ) , “ 万 物 恃 之 而 生 而 不 辞 ”( 第 三 十 四
第2 O卷第 4期 2 0 1 3年 1 2月
西 安 翻译 学 院学 报
J o u mM o f Xi ’ a n F a n y i U n i v e  ̄i t y
V0 1 . 2 O No . 4
De c . 2 0 1 3
◎史哲新论
老 子 的道 论 通 析
① 在《 老子》 中, “ 天下 ” 一 词共有 5 5见 , 涉及 2 9章 。战
国时代诸侯割据愈演愈烈 , 有 些思想 家开始 以言必 称
个地域文化 的产物 , 也不是特定 的某些时代 因素
决 定 的。他 精 通 夏 商 周 以来 古 代 文 化 典 籍 , 其 中 包 含许 多前 道 家 思 想 因素 , 这 些 为 老 子 思 想 的孕
谢 扬 举
( 西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 化研 究所 , 陕西 西安
摘
要: 道论 是老 子哲 学最大的创新 , 纯粹之道 的提 出代表 着老子 哲学 的高度 , 需要 重新认识 。为力求 较
为完整地诠释老子道论哲学体 系 , 本文提 出: 道是 根本存在 , 具有本体论 意 义 ; 道是 宇宙 本源 , 道的宇 宙论包 括 万物生存的过程 、 模式 和具 体化 ; 道 的本质是 自然 , 自然是老子思想乃 至整个 中国哲 学的核心范畴 , 老子 的 自然 不能等同于 自然事物 、 自然 主义或 自然规律 ; 道具有辩证 性 , 含有宏 观和微观 辩证环 节 , 离开 了辩 证性 , 老子 的 道则不可能包罗多重含义和功能 ; 道是有和无 的统一 , 有和无是 老子思想 结构 的纲领 , 自有观 无和 自无观有 体 现 了老子认识论 的原则 。 关键词 : 老子 ; 道; 本体论 ; 宇 宙论 ; 辩证法
天下为迂 阔而 以诸侯 国为本位 。这一 点在 解 释战 国
思想 家的思想 和叙述 的变迁 方面不可忽视 。
② 参见 : 《 散 氏盘铭 文》 ( 该 盘亦 称 “ 矢人 盘” , 是 盛水 的
盘子 , 西周末期 厉 王 时器物 , 乾 隆初 年 出土 于陕 西凤
翔, 今存台湾 故 博物 院 ) , 盘 中铭文 3 5 7字 , 是勒 记
能“ 强 为之 名 ” , 可见 “ 道” 是 自足 的 永 恒 的 、 不 变 的、 运动 不 息 的 , 是 概 念 化 不 可 穷 尽 内涵 的 实在 。 所以, “ 有物” 相 当于 : 有 某个 x, 它是存在的, 但 x 是什 么我 们 不 知 道 , 不 能 拿 任 何 已知 的某 个 事 物
育提供了种 子 , 是老子思想 源头之一。作为春秋 末期的思想家 , 受大变革时代激荡 , 老子思想兼有 许多新 旧观念过渡 的特征 , 三代 以来 的文化价值 观在他那里 有不少保存 , 而新兴 的社会批 判为其 提供了新思考 、 新选 择。总的说来 , 他 以“ 道” 和 “ 德” 为基准 , 开启了重新构造合理社会和健康社 会 的方向。可 以说 , 老子思想是在 对三代 以来文 化传统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与春秋 战国
中甚至包含对意志化 、 神秘化 的“ 天” 的崇拜 和迷
信成 分 ; “ 人道” 主 要 包 括 社 会 习惯 、 价值 规 范 , 还 没有 多少 人 性事 实与 本质 的 内容 。
哲学意义上的最普遍 的“ 道” 本身 、 纯粹 的道 是老子首次提出来 的, 是其哲学的最高范畴 , 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