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老子_道论_的美学内蕴

合集下载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田建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以此。”在老子笔下, 道生万物显然是在混 沌之态中完成的。我们读这段话时, 就好象 在夏日薄云的午夜伫立中庭仰望十五的月 亮一 样。如 果把 月 亮 比喻 为 “道”, 那么 “美”就是我们仰望时感受到的“月色”。

道, 这是老子思想中至高的哲学范畴, 也是至高的美学范畴。它本身就是最高的 美学境界, 是一切美的源头, 是万物之美之 母。它最显著的哲学境界就是它的原始性、 自然性、纯朴性和混沌性。抽象性表明它是 至高的美的普遍法则, 混沌性则表明它是 万物之美的孕育和生产者。“道”当然也就 成为了老子美学思想体系的灵魂和核心。 在老子美学思想体系的园地上, 闪烁着一 颗颗光彩夺目的美学珍宝——美学的具体 概念。它们的有机关系形成了老子美学思 想体系的丰满血肉。
·97·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 会科学版)
1998 年第 2 期源自糊的, 所以说它又同时具有模糊之美。 西方美学大师黑格尔给“美”下的定义
是: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 黑氏 称之为绝对精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等, 它是黑氏哲学的最高范畴。而所谓理念, 黑 氏自谓: “理念不是别的, 就是概念, 概念所 代表的实在, 以及这二者的统一。”据此, 在提出最高的哲学本体范畴和美学本体范 畴, 以及该本体范畴的博大和伟大这点上, 老子竟比黑格尔早了 2000 多年, 而且老子 对这一至高的哲学兼美学范畴——“道”的 十分精炼( 整部《道德经》才 5086 字!) 的表 达简直令黑氏望尘莫及( 整部《美学》泱泱 达 100 多万字∀ ) 。黑格尔之《美学》无愧于 立论精深的鸿篇巨著, 而老子的《道德经》 也不愧连珠缀玉的美学经典。
道 ( 至高哲学兼美学范畴)

一 ( 美的整体)

【推荐下载】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实用word文档 (5页)

【推荐下载】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实用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关于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怎么写,下面小编整理推荐年度工作思想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境生于象外”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虚实结合”的原则,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味”和“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平淡”和“朴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他们的思想发源地就是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

一、老子美学——中国美学史起点原因:1、从历史顺序看:老子生活的时代早于孔子;《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代2、从理论本身看:(1)哲学方面:老子提出以“道”(2)美学方面:提出“气”“象”“有”“无”“虚”“实”“味”等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老子论“道”“气”“象”1、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2、“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从《老子》中看“道”有以下性质:(1)“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他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2)“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宇宙发生论)(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4)“道”自己运动:“道”处于永恒的“独立”运动即自己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命(5)“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①“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无”②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这就是——“有”*老子的哲学体系在总体上带有唯物论的倾向。

老子美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辨析

老子美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辨析

老子美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辨析◎李楠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同时也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奠基者。

他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老子哲学中, 美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并将其与作为最高实体的“道”有机地结合起来, 达到了对人性自然本真状态的理想追求。

老子的美学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抽象的思辨,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整体性、含蓄性、自然性和柔弱性, 这对以后美学的发展及文艺创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老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一) “天得一以清”的整体美整体美既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原则, 也是艺术创造原则, 更是审美欣赏原则。

在老子思想中,“道”不仅是其哲学的最高实体, 也是其美学思想的基本范畴。

“道”决定了老子美学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其所体现出来的最为基本的内涵, 恰恰就是老子对于宇宙万物的一种整体意识。

老子说:“道可道也, 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 非恒名也。

” [1]就是指“道”是超越于常道, 强调“道”的整体性, 他认为“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 [2] 这个“一”就是“道”, 就是整体。

在老子看来, 世界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因而他所欣赏的美也是一种整体的美, 离开了整体, 离开了“道”, 宇宙就是支离的, 生命就是破碎的, 因此也就无美可言。

同时老子直接阐发了万物得“一”以后所产生的直接美感, 这就是“清”, 清就是清静、澄明、不杂多, 从而证实了整体的和谐美。

与“道”、“一”一样,“和”也是老子美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 其所表征的正是传统的整体美。

但两者表现的角度不同,“一”直接强调的是整体性, 而“和”所表现的则是这种整体性如何实现的过程。

老子说:“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 [3]他认为,“道”不仅是“实”, 更是“虚”; 不仅是“一”(整体) , 更是“多”(差异) , 虽然万物存在着对立与冲突, 但它们最为本质的关系却是“和谐”的关系。

浅析老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老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的美学思想2019-09-04摘要:⽼⼦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起始,蕴含了博⼤精深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创作和审美产⽣了深远的影响,本⽂从三个⽅⾯对其进⾏了粗略的论述,即:“有”“⽆”“虚”“实”之美,尚柔之美,⾃然之美。

关键词:⽼⼦;美学思想;“有”“⽆”“虚”“实”之美;尚柔之美;⾃然之美⽼⼦(约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年)是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者,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奠基⼈,所著《⽼⼦》⼀书对我国古代哲学和美学有着重⼤的影响。

李泽厚曾说:“道家⽐儒家及其他任何流派都抓住了艺术、审美和创作的基本特征,道家对后世⽂艺的影响更多在创造规律⽅⾯,亦即审美⽅⾯,⽽艺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重要性恰恰是其审美规律。

”作为道家的典型代表,⽼⼦的审美规律被后代诸多的艺术家转化为永恒追求的审美理想和境界,我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特点:⼀、“有”“⽆”“虚”“实”之美“道可道,⾮常道;名可名,⾮常名。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之⼜⽞,众妙之门。

”(《⽼⼦》第⼀章,以下凡引《⽼⼦》只注章节)“有”“⽆”“同出⽽异名”即为“道”,“道之出⼝,淡乎其⽆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之不⾜既。

”(三⼗五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章)可见“道”的存在形式是⼀种“有”“⽆”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不能为感官所感知。

“道⽣⼀。

⼀⽣⼆。

⼆⽣三。

三⽣万物。

”(四⼗⼆章)“道⽣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贵德。

”(五⼗⼀章)进⽽可看到,道是宇宙之本体、本源,道⽣成万物,⼜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蕴涵于天地万物⾃⾝之中,道为⾃然⽆为、相反相成、返本复初的宇宙规律,“有”“⽆”作为基本的哲学范畴,虽⽆“道”之“⼤”,但也潜移默化地内含了以上诸意。

宋徽宗说:“有⽆⼀致,利⽤⼊,是谓⾄神。

浅析老子的思想

浅析老子的思想

浅析道家自然之美的审美气象【摘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所遵从的是天地万物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成之道。

基于此基础上的美学体系就是道家的自然美学。

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论,庄子的美则集中体现在对逍遥之境的追求。

【关键词】道家自然之美见素抱朴大巧若拙虚静无为逍遥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其后有庄子。

其基本观点是以自然作为宇宙之本源,以道法自然作为人生之要义,老子的“道”论隐藏着中国古典美学的本体论,庄子认为美源于“道”的根源性,庄子的美集中表现为其对自由逍遥之境的追求。

一.老子的自然美学观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二十五章),既然“道”是万事万物的源头,那它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美学的源头。

老子把自然无为的“道”作为美德根源的这种自然美的思想,体现了“道”所派生的特征,也体现了“道”的自然延伸。

因此,美德最高境界即为自然之美。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以其哲学思想作为基础的,因此,其自然美的内涵体现在见素抱朴、大巧若拙和虚静无为三个方面。

1.见素抱朴老子主张自然无为,返璞归真,表现在审美观上就是要把自然无为,真朴淡然作为艺术的最高生命,审美的最高境界。

因此自然美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朴素,不需要任何的人工雕饰。

老子反对色彩的张扬,音律的繁杂,口味的丰富,因为这些事物只注重形式和感官上的刺激,过分的雕琢出了华丽的外表,使人无法保持一颗宁静平实、自然纯朴的心,不合自然之美。

老子赞成的是“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老子》第十九章)都是自然而然,未经人工加工过的东西。

而这恰恰是“道”的特性和表现形式。

老子所主张的见素抱朴之美,不是指活在一种绝对不变的自然状态,而是与事物单纯的外在美相对而言的。

老子对美德追求不局限于对外在的易逝的感官快乐,而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精神的自然之美。

2.大巧若拙(《老子》第四十五章,王弼注曰:“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一造为异端,故若拙也。

”不造为异端就是指崇尚自然之美,天工之美。

简析《老子》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涵

简析《老子》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涵

简析《老子》的艺术特色及思想内涵就是由于道是虚设的,所以它的内涵才是最广泛的,而内容也是最丰富的。

在老子看来,他认为道为万物的本体和本源,天地万物是由道产生的。

他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老子》第四章,以下只注章号) 老子认为道不仅是万物的根源,而且道又蕴含于万物之中,体现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而道的规律概括的说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及反的规律。

反的规律就是指万物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相互转化。

同时老子还认为道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及自然无为。

老子的军事思想也是老子“道”这一抽象核心思想的一部分。

在书中老子表达了自己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等一系列思想理念。

陈鼓应先生在《老子今注今译》的出版序言中概括说:“老子所期望的是:人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政治权利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祸害;扬弃奢侈的生活;在上者引导人民返回到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

”老子的军事思想就是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有其时代背景,特别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产生都是为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所以问题意识是中国哲学思想产生的前提。

这种问题意识整体表现在“中国哲学就是轻课堂教学的”.牟宗三先生曾说道中国哲学“它的出发点或四音就是敬天爱民的道德课堂教学,是践仁成圣的道德课堂教学”.还说道“希腊哲学就是轻知解的,中国哲学就是轻课堂教学的”[4].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鲜明特征。

老子生活在东周的春秋时期,当时的周王室已经衰落,天下诸侯开始争夺霸主,这就产生了历史上着名的春秋五霸。

霸主的争夺就要依靠战争,而战争就导致税收徭役加重,更意味着杀戮和生灵涂炭。

国家盼安定,人民盼幸福就成了当时时代最强的呼声,老子的军事思想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老子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及“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等思想都是为了使当时的人们知道战争的危害,转而珍惜国家和平的幸福生活。

论老子之道的生命美学意蕴

论老子之道的生命美学意蕴

论老子之道的生命美学意蕴摘要:“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道论奠定了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基本范式及其思辨特征,而这一理论的奠基者即是老子。

生命之道它具有如下两方面意蕴:一是道赋予万物生命个性和成就了万物与世界之美,可见它是万物与美的本原;二是道的法则是无为而无不为:它化生、衣养万物并没有目的,但又成就了万物和世界之美,达到了目的。

关键词:老子道美无为无不为一、道是万物与美的本原老子认为:道化生万物不但赋予了万物不同的个性,而且提供了一个万物生生不息的生态环境,让其顺性而长,各具形态,各显风采,于是宇宙也就成为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

因此,道乃是万物与美的本原。

如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意谓:道不但赋予的万物生命个性“德”且让其顺性成长,各具形态,呈现美的风姿。

又说“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善成”。

王弼注:“无物而不济其形,是曰善成。

”可见道施万物,并让其各具个性与形态,这是道的本性。

正因为如此,才有万物和宇宙之美。

庄子把这一思想发挥得更清楚。

如《知北游》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道》篇说“天道”是“万物之本”,它“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这个天地之“大美”是什么呢?在庄子看来,“道”化生万物、“无为而无不为”,不但是“美”,而且是“大美”——无限伟大和崇高的美。

《天地》篇赞美说:“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大宗师》赞叹“天地之美”伟大得不得了:它“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还发现了“吾师乎!吾师乎”的感叹;《刻意》篇更是把它视为“众美从之”,即离开了它便无美可言。

可见老庄视“道”为万物和美的本原,是它化生万物的生命并赋予个性,使之生生不息,从而使世界形成为一个美的世界。

老庄的上述思想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源自远古先民对万物和自身生命运动的观察和体验。

我们知道,远古先民世世代代对周围世界观察、体验最普遍,而且对自身最重要的,便是万物和自身的生命运动。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

浅析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方向。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设计美学思想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他的《道德经》中,有许多关于设计美学的思考和观点,以下将对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进行浅析。

首先,老子关注的是自然的美。

在老子看来,自然是至美的存在,而人类的行为和设计应该以自然为榜样。

他强调无为而治和无为而行,认为真正的美学应该追求无为而得的境界。

这种无为的境界并不是放弃行动或者怠惰,而是指人人追求自然的本真,像大自然一样自然流露出美。

其次,老子的设计美学强调“道”的概念。

在《道德经》中,老子以道作为哲学思考的核心概念。

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无限多样性和变化性的本质。

设计应该追求与道相符的美,并体现出道的自然和谐,以达到万物产生的本源和平衡的境界。

老子还认为,设计应具备柔性和谦逊的品质。

他提出了“柔”的概念,认为柔弱胜刚强,柔顺胜强硬。

这种柔性体现在设计中,就是要遵循事物的规律和特性,注重“适应自然”的原则,不违背自然的本质。

同时,设计师还应具备谦逊的品质,不要炫耀自己的才华和功绩,要尊重自然和谐的力量。

此外,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还关注平衡和对比的原则。

他提出了“两仪”和“一阴一阳”的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对的对立面构成的,而平衡便是这种对立的统一、设计中,应该注重对比与平衡,不仅要表达出事物的差异性和对立性,也要使它们达到和谐的统一,创造出美的大和谐。

此外,老子的设计美学还关注细节和整体的关系。

老子认为细节决定成败,强调在设计中注重细致入微的处理和雕琢。

他认为细节是构成整体的基础,只有在细节的处理上下功夫,才能创造出完整而和谐的整体。

最后,老子的设计美学思想强调自然与人的关系。

老子认为人应该效仿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设计中,需要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不要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共生共荣。

同时,设计也应该以人为本,追求人类的精神和身体的和谐。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1. 老子的美学思想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以“道”为核心,以“无为而治”为基本原则的一种审美观念。

他认为,一切美的事物都是“道”的体现,而“道”又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是自然界的本源,包含着宇宙的真理,是一切美的根源。

老子认为,美是以“道”为基础,以“无为而治”为原则的一种审美观念,它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

老子认为,美的本质是“无为而治”,而“无为而治”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

老子认为,美的根源是“道”,而“道”又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它是一切美的根源,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

因此,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以“道”为核心,以“无为而治”为基本原则的一种审美观念,它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是一种自然而又神圣的审美观念。

2. 老子的自然观老子的自然观认为,自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任何静止的状态。

他认为,自然是一个完美的循环,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没有任何静止的状态。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它不断变化,没有任何止境。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过程,它没有任何绝对的正确或错误,只有不断变化的规律。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它没有任何有形的物质,只有无形的能量。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宇宙的过程,它没有任何固定的规则,只有不断变化的规律。

3. 老子的美学原则老子的美学原则是以自然为基础,以谦逊、宽容和自然的方式来实现美。

他认为,自然是最完美的形式,而人类的行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以及遵循自然的规律的行为才能达到真正的美。

老子认为,美的表现形式应该是谦卑的,宽容的和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美。

此外,老子认为,人们应该把自然作为一种榜样,以自然的方式来表现自己,而不是强加于自己。

最后,老子认为,人们应该以谦卑的态度来面对自然,因为这是一种崇敬的态度,而不是自大的态度。

老子美学观点

老子美学观点

老子美学观点老子的道理不是关于美学的,但它的基本思想,尤其是一些重要命题,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源。

关于理解美的性质的命题如下:1、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指自然,而是指事物真正存在的方式,意思是任其自然。

根据老子的观点,事物有自己的本性,有自己的存在方式。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存在方式就是美。

事实上,老子是在谈论真正的美。

“道法自然”意味着生态,强调“道法自然”,这意味着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在此基础上,他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2、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高的美应该是感官无法把握的。

这是一个与“道”相连的领域。

它有无限的光,但看不到它的光,无限的伟大,但看不到它的形象,无限的美,但闻不到它的声音。

这种美需要用心直接理解。

“大音希声”和“大象无形”所描绘的“恍惚”氛围也与艺术形象相连。

艺术形象应该是虚拟的,应该是模糊的。

这不仅是因为它只是生命的反映,而不是生命的实体,也是因为它需要给接受者一个重新创造的空间。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主张美是真的。

他说“信言不美”,这是指人为多余的装饰。

老子认为,真相和真理可以在没有装饰的情况下被他人信任。

4、无为无不为老子把这种东西按照自己的本性存在,运动的状态叫做“无为”。

只有当人们的主观意图符合“真理”,即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时,主观的“善”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善”。

这样,“善”的实现就是“真理”实现的产物。

实现的“善”在日常生活中被称为“好”,这就是美。

美是客观真理与主观善相统一的产物。

老子通过他的哲学表现出来的审美理想包括崇尚空灵、宁静、软弱、朴素等。

“空灵”主要体现在老子以“虚无”为主的宇宙观中。

虚与实存在,虚与光,虚与现。

这是中国意境理论的精髓;“宁静”是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简单性(相对于强烈的色彩)、自然(与雕刻相左)、温柔(违背雄强)、微妙(不同于浅薄)等特征;老子“柔”哲学的核心是对生命的关注。

老子看到新事物(最重要的是新生命)在其初始阶段具有弱点,认为只有弱点才有希望和发展的可能性。

老子的美学观点

老子的美学观点

老子的美学观点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老子提出了独特的哲学观点,包括关于美学的思考。

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提出了道的概念,强调了个体人生与宇宙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他看来,美是来自于人与大自然之间的调和,是人类和自然之间协调的产物。

老子认为,宇宙中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本性,而最大的美就是这些本性的自然表现。

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事物本身的自然状态和变化,才能体会到最真实、最美丽的形态。

在老子看来,人类应该通过减少欲望、回归自然来达到真正的美。

他提倡人们回归本真,追求内在的美,满足于自然状态下的生活。

他把简朴、自然、适度等美学观点融入了其思想体系,反对奢侈、浪费、攀比等社会现象。

总的来说,老子对美学的思考强调了道、自然和内在的美。

他主张尊重生命,追求自然和谐,反对过度的物质追求和人为干预破坏自然的行为,这些看法对于中国传统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广为传承。

除此之外,老子对于审美的观点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上。

老子认为,世间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人们的审美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美学上不应该简单地采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老子还提倡不言之教,即用无言的方式来感悟美的存在。

他对于艺术和文学的看法强调了超越语言和视觉的美学意义。

比如,在《道德经》中,他用抒情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体现出从自然美中提炼出的哲学思考。

总之,老子在美学上的思考强调了道、自然、内在的美和超越语言的美学意义。

他主张通过减少欲望、回归自然来达到真正的美的境界,体现出一种反传统、反权威的审美立场,在中国文化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老子道论的内涵与理解

老子道论的内涵与理解

老子道论的内涵与理解本文以老子“道”的辨析作为全文的出发点,从“道”的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四个方面阐述老子道论的基本内涵,从而展示“道”的形而上视域。

标签:老子道道论“道”是中国哲学最高概念,它涵义幽深,包罗万有,揭示出一种无限的、生生不息的、本质的存在。

它地位崇高,无可超越;可体而不可说,可求而不可离;自古至今,其名不去。

中国哲学以“道”作为最高概念,所以谈到中国哲学就不能不论“道”,发扬中国哲学的精神就不能不体悟“道”。

老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两千多年来,老子哲学对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和起点,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第一枝鲜艳的花朵。

老子的经典著作《老子》中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有着不同的哲学意涵。

有些章句中,“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章句中,“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章句中,“道”是指是指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

因而,同样是论“道”,而哲学意涵却不尽相同。

但总体来说,在老子的道论中,他是把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合在一起探讨的。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于此,老子的宇宙发生论基本模式便奠定了。

他说:“道者,万物之奥。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由之,老子的本体论而具雏形。

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此,老子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论表露无疑。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由此,阐释了老子完善自我的修身论观念。

下面分别加以解说。

一、“道”的宇宙论古代中国人朴实地认为天地万物来源于一种混沌不分的原始状态,原始世界的逐渐分化才得以形成各种事物和现象。

“虚实论”的老子美学内涵及其画论表现共8页

“虚实论”的老子美学内涵及其画论表现共8页

“虚实论”的老子美学内涵及其画论表现有无之辩基础上的道家老子虚实美学思想,对中国的艺术创作及艺术审美心理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

老子“贵无”思想,一方面阐明虚实相生统一,另一方面又着重对“虚”进行强调,从而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审美心理,将中国艺术创作引向了虚实结合,以虚为尚的道路,使中国艺术表现出追求无限、崇尚空灵的特色。

不论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还是“以实写虚”,都可视为具有老子美学蕴意的“虚实论”。

一、老子思想中的“虚实”虽说“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意味,但在《老子》全文中却没有直接论述“虚实”。

(《老子》全文中,除第22章有“虚言”一词以外,“虚”字仅出现四次。

分别位于第3章、第5章、第16章、第53章,含义均为空虚。

“/实”字仅出现两次,在第3章中指充实,第38章中指朴实。

)那么,我们是如何断定“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思想呢?首先得明白一点,“虚实论”从哲学层面转到艺术层面有一个内在过程,这种转化在《老子》中还未明显形成。

“虚实”属于美学、文艺概念,而老子乃至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

①但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道,认为一切事物都应观照“道”,包括艺术。

所以,从属于艺术范畴的“虚实”也应达到的“道”的境界。

宗白华直接指出“老子说:‘有无相生’,‘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要求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②宗白华进一步指出虚实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家认为客观现实是个虚实结合的世界,所以反映为艺术,也应该虚实结合,才有生命。

”,另一个方面是“思想家还认为艺术要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才能创造美的形象。

这就是化景物为情思的思想。

”③他说出了“虚实论”,或说“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有虚有实”、“以实出虚”等的哲学本源,也就是从老子的“有无相生”哲学观念而来。

《老子》是部言简意赅,正言若反,又蕴意丰富的哲学著作。

老子的美学读后感

老子的美学读后感

老子的美学读后感老子的道论本不是讨论美学问题的,但它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一些重要命题都给美学的生长提供了生根点。

其中涉及对美的性质的理解的命题就有如下一些:1、道法自然:老子所讲的“自然”,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事物本真的存在方式,有任其自然的意思。

按老子的看法,事物均有自己的本性,均有合乎自己本性的存在方式。

从美学角度讲,这种存在方式就是美。

老子实际上是在讲美在本真。

“道法自然”含有生态的意味,强调“道法自然”,意味着人在处理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此基础上,效法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2、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高的美应该是感官所不能把握的,它是一种与“道”相通的境界,它无限光明却不见其光明,无限伟大却不见其形象,无限动听却不闻其声音。

这样一种美需要用心灵直接去领悟。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描绘的那种“惟恍惟惚”的氛围,也是与艺术形象相通的。

艺术形象应是虚象,本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这不仅因为它只是生活之反映而不是生活之实体,而且还因为它需要给接受者一个再创造的余地。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主张美即是真的。

他说“信言不美”,这“美”指那种人为的多余的装饰。

老子认为真话、真理凭它本身就可取信于人,不必装饰。

4、无为无不为老子将这种事物按自己本性而存在而运动的状态叫作“无为”。

只有当人的主观意图符合“真”,即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时,那种主观的“善”才有可能转化成现实的“善”。

这样说来,“善”的实现是“真”地实现的产物。

实现了的“善”,日常生活中叫作“好”,这种“好”亦即是美。

美即客观的真与主观的善相统一的产物。

老子通过他的哲学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理想有崇尚空灵、恬淡、柔弱、朴拙等。

“空灵”主要体现在老子以“虚无”为主的宇宙观,虚以实而存在,实以虚而灵光,以实见虚,为虚写实,以虚为本,虚实相彰,这就是中国意境说的精髓;“恬淡”是道的重要特征,有朴素(与浓艳相对)、自然(与雕琢相左)、轻柔(与雄强相违)、微妙(与浅薄相异)等特点;老子主“柔”哲学中的内核是对生命的重视,老子看到了新生事物(最主要的是新生命)在其初始阶段具有柔弱的特征,并且认为正唯其柔弱,才有希望,才有发展的可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卓识;“朴”有本色、本性、自然的意思,与人为相对,“拙”是“朴”的外在表现。

论老子“道”的美学思想

论老子“道”的美学思想

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潜移默 是 “众甫之状”,“众甫”指的是“道”,是物
化中影响着国人。
之 始 也 ,其 并 非 是 模 糊 不 清 的 ,而是呈现
二 、 “道”之“大美”的具体体现 出一种伟大的美。
1.“道 ”的崇高美
“大 象 无 形 ”是 “道 ”无 法 感 知 的 特 性 ,
“大”不仅承担了“道”的美学思想,也 是 一 种 审 美 要 求 ,是 “道”的无限大壮美,
道 ,天下人相互交往,不伤害彼此,大家才 能 和 平 相 处 ,安 宁 生 活 。老 子 “象 ”的内涵
生 成 过 程 。在 万 物 成 长 生 成 的 过 程 中 , 不 断 被 后 世 继 承 与 发 展 ,用 “象 ”来论述
“道”也发生了改变。“夫物芸芸,各复归其 “道”虚实相结合的美学观,对于中国文艺
长 的 道 理 谷 神 不 死 ,是谓玄牝。玄牝之 门,是 谓 天 地 根 。”“道 ”是 万 物生长的本 根 。“归 根 曰 静 静 ”并非是静止不动,而 是 “静曰复命”,不仅是 万 物 的 归 复 ,更有 “道 生 万 物 ”的 内 容 。“象 ”是 “道 ”恍惚之 态 , “ 一 ,’是 “道 ”无 形 之 态 ,“虚 ”是 “道 ”静 态的稳定性。
命题 。为了更好地阐释“道”,老子运用了 “大”“象”“一”“逝 ”等 。
一 、 中国美学历史发展的特点
与“不肖”相 互 联 系 ,密不可分。“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天 法 道 ,道 法自然。”“道 ”将事物 的运动变化规律作为准则。天 、地 、人的
笔 者 认 为 ,中国美学起始于《易经》, 成长变化取法于“道”,天地万物都离不开
论老子“道”的美学思想
□冯奕童

老子道论内涵探析

老子道论内涵探析

老子道论内涵探析作者:薛赟李泽璐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07期摘要老子的道论是道家思想的基础,看似恍惚幽深的道,其实蕴含了老子对社会治理、修身处世的理论倾向,如今学者对道家思想内涵各执一词,本文从最高范畴的道出发,分别从“天之道”“人之道”“古之道”三个层面深入探讨其中哲学思想,意在减少人们对道家思想的曲解,找寻其中的积极意义,从而为道家哲学的大众普及和现代化诠释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老子道天之道作者简介:薛赟、李泽璐,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9387/ki.1009-0592.2019.03.114《老子》一书中关于“道”的概念出现了71次,对于道的描述更是不计其数,古今中外学者对老子的道论思想也是极为重视,而老子的道是其思想的内核,是最高的范畴,但是学者对老子的“道”的分析并不完整,在五千言中很多语句虽然没有说到“道”,但却是对“道”的描述或者道之用的体现,老子虽说道不可名,但全篇都没有脱离这个概念,很多时候提到的道,都具有不同的涵义,针对《老子》一书中的道论思想,本文从其对道的特性,状态,分类,作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深入到老子思想的最深处,体会其中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深奥哲学。

一、最高范畴的道第一章提到“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和第三个道的含义是不同的,第三个道是老子思想的专有名词,是最高范畴,也是贯通全文的玄之又玄的东西,是其思想中宇宙万物的本体。

那第一个道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道”这个字,在老子哲学产生之前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在《诗经》《尚书》《国语》中都有提及,我们可以将其中对道的叙述当做老子思想的基础和源泉,但和老子之道肯定是存在的很大差别的,《诗经》中的道的意思就是“道路”,借道路迂回遥远的特点来比喻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百姓遭受的苦难,以表内心的悲伤之情,还没达到一种形而上的境界,《尚书》中对道的描述就体现出了抽象的一面,将道赋予了宗教神学和道德规范的意义,内涵层次更高了。

老子的修道论美学

老子的修道论美学

老子的修道论美学
王建疆
【期刊名称】《甘肃社会科学》
【年(卷),期】1998(000)002
【摘要】建立在老子“道”的宇宙观和“道”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的老子美学。

形成了以“道”为最高美和以道统摄“气”、“象”、“有”、“无”、“虚”、“实”、“美”、“妙”、“味”、“恍惚”的美学范畴和以“涤除玄鉴(览)”、“致虚极守静笃”、“无为而无不为”为审美方法的审美范畴。

又由于老子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而形成了老子美学中道论与修道论的统一。

《老子》一书五千言,无非论道及如何致道得道两大问题,合二为一即是老子修道论,其美学即为修道论美学或修养论美学(参见拙文《老子的世界观与审美方法论》,《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它是哲学本体论与价值实践论的统一。

【总页数】5页(P15-18,24)
【作者】王建疆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3.1
【相关文献】
1.老子道论的美学意蕴
2.老子道论的美学意蕴
3.试论老子道论的矛盾性——由
《庄子·胠箧》理解《老子》中“小国寡民”与“君人南面术”之关系4.《老子》
“道统有无”辨——《老子》“道论”的存在论分析5.质疑大道论(生存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海德格尔哲思与老子道论的差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子美学思想

老子美学思想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特有的认识角度和审美视野。

老子哲学中的"大音希声"、"正反相成"、"虚实相生"、"反朴归真"等思想为中国的艺术创作开拓了特有的时空观念、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经过历代艺术家们的阐发,铸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独特的风格。

一儒道两家审美意识的差异儒家和道家,从哲学的角度说,它们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而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则是中古典美学的主要思潮和派别。

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对中国几千年美学思想的产生、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美学思想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分析老子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的关系之前,先从宏观上考察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

“审美意识是以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为反映的客观内容,以审美主体敏感、健全的感官神经系统为生理基础,以审美的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思维、想象、情感等相互作用的活动为心理基础;人们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特有的把握现实的感性方式,成为审美意识的认识基础。

”按照对审美意识的这种界说,它不同于其他的意识,它的感性因素更突出,更强烈。

这是审美意识的一个特点。

审美意识的另一个特点是远离功利目的,它是以审美愉悦作为目的的。

由于审美意识从总体上看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蕴含着整个文化历史积淀的成果,因而总与一定的社会功利及理性认识、思想观念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不可能彻底摆脱功利性。

这两个特点,在儒、道的审美意识中,均有明显的体现。

以儒家的审美意识来说,其功利主义的目的是很明显的。

孔子的美学思想同其文学、政治、伦理思想一样,均是以仁学为基础的,是从个性与社会的关系中思考美学所在。

孔子的审美意识是与他的政治、伦理学相联系的。

在孔子思想的影响下,后来儒家的审美意识都很重视艺术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稳定宗法制社会秩序的作用。

如荀子的《乐论》就强调,乐应受伦理、政治的制约,他说:“乐者乐也……以道约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刘春阳陈泽阳提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本源性的,也是本体性的,更是一种超越性的。

这种超越性的“道”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自然真际的考察,其落实处还是在于现实的人生、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于个体生命的超越之途。

老子的“道”论不仅在于对形上本体的探讨、在于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正是美学的落脚点。

关键词老子道美学作为《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道”的讨论延续了两千多年,本文试图沿着前人的足迹来探讨一下老子“道”论的超越性,也即美学的内蕴。

一“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道,所行道也,从訾,从首,一达谓之道。

”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

首者,行所达也。

”所谓“一达”也就是长而没有旁出的路。

许慎对“道”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的初始含义就是人行的道路。

这在《诗》和《易经》中表现的比较多。

《诗经》中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恒兮”(《桧风·匪风》)。

《易经》中说:“复自道,何其咎,吉。

”(《小畜·初九》)、“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履·九二》)、“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随·九四》)。

由以上所列举的意思可以看出,在这里,“道”还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形态或含义,不是一个用来表示“超越一切事物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更不是与具体事物相对待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实体和本体”。

①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加深,“道”的含义也不断拓宽,不再仅仅是“道路”之意,还具有了“天道”、“人道”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或政令、正义或公正、引导或通达等等。

②冯友兰先生说:“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以形上学的意义。

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

”③首先不管冯先生的解释是否有①②③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列举出了中国古代“道”字的七种常用法,此处不一一赘述。

具体可见《道家形而上学》第104—105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纰漏,但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是老子赋予了“道”以形而上学的意味。

事实上,从先秦的典籍来看,的确也是老子第一个把“道”提上了形而上的高度。

《老子》一书短短五千言,而“道”字却出现了七十三次之多,这七十三个“道”字,符号型式虽然一样,但是意义内容却不尽相同。

在这七十三处“道”中,唯有两处言“天道”:“见天道,其出弥远”、(《四十七章》)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九章》)。

另有四处言“天之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七十三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七十七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八十一章》)。

还有两处言“人之道”、“圣人之道”:“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七十七章》)、“圣人之道,为而不政争”(《八十一章》)。

其余除却“大道”四处、“不道”四处外皆曰“道”。

我们再简单梳理一下,这些“道”主要具有以下两种含义:1,作为本源的“道”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道”,“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一切存在的始源。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四十二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五十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章》)从老子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

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在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

”②老子以“道”为万物的本源,但他同时也认为,这个“道”是混混沌沌、恍恍惚惚、窈窈冥冥,却又是“有象”、“有物”、“有精”,潜含着万事万物的真实的存在。

也就是他所说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一章》)“恍惚”,似有若无;“窈冥”,深远暗昧。

“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在有无迷离之际,蕴涵着形象事物,虽非现实的存在,而有潜藏的存在,“其中有精”,其中含藏着生命的微小原质,这样,天地万物的本原,就是“先天地生”、“惟恍惟惚”的“道”。

虽然“道”恍恍忽忽,没有一个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体,但是,恍惚状态的“道”之中却有形象、有实物,这个形象乃是“无象之象”、这个实物亦是“无物之物”。

事实上,“道”在这里也就具有了“本体论”的内涵。

2,作为本体的“道”所谓“本体”,实际上,也就是“实体”,这看起来似乎与本源相似,但是它们是有区别的,本体论由本原论发展演变而来,是本源原论的提高。

③那么,作为实体性的“道”,在老子的文本中具有怎样的含义呢?经过分析,可以看到老子的这种作为实体的形上学的“道”,具有两种基本含义:第一,是一种终极性的存在之因,是各种原因的原因,最高的原理,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原理”。

因为是第一原理,所以是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最后根据和原则,是各种①②③本文所引《老子》原文,均出自今人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后文只注篇名,不再注出。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26页。

[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4—88页。

规律的规律。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执古之道”(《第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克左右”(《第三十四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等等,这些都是老子所预设的最高哲学范畴。

后来的韩非在解释老子时深契老子“大道”之原意。

他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

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

”①这就是说,天地间尽管各物有各物的具体的特殊的理,但是一定还有一个高居于各种具体和特殊的理之上的“所以然之理”,就是老子所讲的“道”,正是因为“道”的存在,才会有万物的存在。

“道”成就万物的思想在王弼那里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王弼在注释《老子》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这句话时说:“欲言无耶!而物由以成;欲言有耶!而不见其形。

”②万物“由以成”,说的就是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最后根据、原则和规律。

第二,是特殊、具体事物的原则和规律。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表现为各种具体的存在,形成了事物的具体性和特殊性。

老子认为,各种具体事物存在莫不依循着某些规律,而这里面,一个总的规律就是“反”,所以他说:“反者道之动。

”(《第四十章》)在他看来,事物最后都要向原初的始基状态回复。

通过以上对“道”的两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老子所建构的形上学是“道”的形上学,亦是他的宇宙论,这也是他的整个哲学得以建立的基石。

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包涵三大部分,即,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并认为,宇宙论与人生论,相即不离,有密切之关系,一哲学之人生论,皆根据于其宇宙论。

③在老子这里也是如此,事实上也正是在“道”论基础上,老子将他的宇宙论伸展到了人生论,更进一步可以认为,老子的形上学实际上只是为了应和他的人生论。

在老子那里,人生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他的一切立论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人在那个乱世如何生存的问题。

这自然就涉及到了他的“道”论的超越性。

二陈鼓应先生说,“道”的问题,不可以当作经验知识的问题来处理,它只是一种预设,一种愿望,借以安排与解决人生的种种问题。

对于“道”,如果我们再作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也可以说,老子‘道’的论说之展开,乃是人的内在生命的一种真实感的抒发。

他试图为变动的事物寻求稳固的基础,他更企图突破个体的局限,将个体从现实世界的拘泥中超拔出来,将人的精神生命不断地向上推展,向前延伸,以与宇宙精神相契合,而后从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的存在,来提升人的存在。

④陈先生的解说诚为的评,我们从以上的关于老子宇宙论的论说中,可以看出,老子虽然没有言明,但事实上他建立了一种本体论,而这种本体论则是一种超越的形上本体论,正是在这种本体论的基础上,他在天与人、自然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了内在的关联性和统一性。

也就是说,老子是建构了系统的形而上的本体论,但是这种本体论是和人生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形而上的本体不仅是外在自然世界的“本体”,同时也是一切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最原始最终极的根据。

老子的形①②③④陈奇猷校注:《韩非子集释·解老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65页。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2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第3—4页。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62—63页。

上学既是一种对外在的宇宙自然的存在本质的追思,更是指出了一种终极性的人生本体价值,体现出了一种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一种从本源性的形而上高度为人生寻求安身立命之所的努力和执着,这无疑是老子之“道”的一个最深层的意蕴。

质言之,老子的道论的真正立足点和归宿点在人,是对人生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怀和忧虑,以及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慕和追求。

也许,这就是老子“道论”的真正的超越性之所在。

冯友兰先生曾指出:“真正形上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正底方法;一种是负底方法。

正底方法是以逻辑分析法讲出形上学。

负底方法是讲形上学不能讲,讲形上学不能讲,亦是一种讲形上学的方法。

”①值得注意的是,冯先生把诗也当作是用负的方法讲形上学,他说:“诗并不讲形上学不能讲,所以它并没有‘学’的成分。

它不讲形上学不能讲,而直接以可感觉者,表现不可感觉,只可思议者;以及不可感觉,亦不可思议者。

这些都是形上学的对象。

所以我们说,进于道底诗‘亦可以说是’用负底方法讲形上学。

”②冯先生以上对诗的分析亦可以运用于分析老子的“道”论。

我们从老子论“道”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一点,他在论道时,从反面论述,从反面逼近,这也就是说,不说它是什么,而只说“不是什么”,比如,他说:“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章》)这样一来,就使“道”本身显得模糊、含混、不确定、保有很大的“活动”与想象空间。

即使是在进行正面描述时,亦采取恍惚、惚恍,若明若暗的形式,仍然留给人以想象、模糊以致神秘的印象,类似的章节很多,在《十四章》,他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

……是故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第十四章》)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老子为什么会使用这种“负”的方法呢?我认为,老子有他的深意,首先,他这样做是要破除人们的一贯思维定势,提醒人们观察事物不仅要从其正面,亦应注意它的反面。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人们,“道”是不能作为一般的对象去感觉、去认识、去名言,而只能去体验、去直觉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