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论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5月社科纵横May,2012总第27卷第5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27NO.5
《老子》中,“道”字前后共出现72次,但在不同的章句中,道却有不同的含义,概括起来,老子的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是宇宙本质万物的本体;道是一种规律;道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的典范;道是一种心灵境界。
一、实存本体意义上的“道”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本体之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和最终依据,它超越具体有形的存在,是万物之所生的总原理,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本体之道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创生天地万物。同时本体之道也是万物存在的内在依据。“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三十四章)这说明万物因道而得以存在。本体之道在创生万物后,并没有消逝而是很自然的发生一次角色转变,内化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德”。关于这点陈鼓应讲得很清楚:混一的道在创生活动中内化于万物,成为万物的属性,这就是“德”[1]。作为宇宙本源和万物本体的“道”有以下特征:
第一,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道虽无声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但这个看似虚无的道,绝非空无所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这说明道不仅有实物有形象,而且有信息可见,是具有物质性的实存,是有无的统一体。
第二,道气相联,道本身具有气状特征。老子并未明确表示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气体,但是《老子》里多处描写,仍能让我们体会到它的气体状态。他说: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抿之不得,名曰夷。……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十四章)这说明道是
无形无色无味,无始无终,不别上下,无分明暗,浑然一体的。这种特征与“气”的特征很是契合。而此后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更说明了道浑然一体的气状特征。《列子·天瑞》篇中记载:
“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2]。冯友兰也表明“一”是种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气体[3]。
第三,道无始无终,超越时空无限存在;是独立不改,唯一常存的;先天地而存,自本自根,万物之母,为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二、规律之道
道在老子哲学中也指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老子对规律之道做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一)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也。”(四十章)“反”是道运动的根本方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之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可以理解为“返回、循环”[4]。除了用“反”,“周行”也是老子描述道运动方式时常用的词。“周行”就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当道作用于万物时,万物也依此规律其运动发展终要返回到基始状态,即道生万物,万物死灭又复归于道。万物生生灭灭就是道“反”和“周行”的结果。“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万物发展变化最终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本根是种虚静状态。
(二)道法自然
道的运动以“自然”为法,以自然为归。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5]。道的本性就是顺自然。道在作用于
老子道论浅谈
王美美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内容摘要】“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由老子首创的,他通过新的方法建构起一个思路开阔,范畴众多,具有鲜明哲学思辨色彩的道的思想体系。道既是宇宙本体也是支配万物运作变化的根本规律,是人们治国处世的准则又是心灵的最高境界。
“道”不仅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道无为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5-0123-02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项目“伏牛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关系研究”(2011B56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美美(1984—),女,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研究中心助教,主要从事先秦思想文化史研究。
123
万物时则是依照万物本然状态去发展,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以至于万物都不知是道的作用。所以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无为”即是对万物不有,不持,不宰;
“无不为”即是长之,育之,宰之,毒之,养之,覆之。道正是任万物自生,让万物以自己本然的状态自由呈现,才无物不生。道是万物之所创生之源,也是万物价值之本。自然既是道的存在作用状态,也是它创造生命的原则,这个原则对万物来说就是“顺任自然”[6]。万物都应遵照“顺任自然”的规律按它本身所具有的可能趋向去运行发展。以“道法自然”为特点,老子建立了自然哲学,此后道家以“自然”思想为基础并自始至终贯穿这种基本精神。
三、治国处世之道
老子的动机和目的,并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道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7]。老子言道目的不是为解说道本身,而是“推天道以明人事”,为人的存在和社会构建寻找合理模式。即老子根据道作用于万物时所呈现的特征抽象出一系列为人所效法、所体验的实践准则,为人们的治国处世提供依据。
政治上,他劝导统治者以道治国。“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以道治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是统治者行无为之政和慈爱百姓。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基本上都是从政治立场上阐发的,他认为当时的统治者强作妄为,结果导致人民的灾难困苦,而道作用于万物时自然无为,万物却能生机勃勃的发展。因此他发出感慨: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七十五章)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老子还把治国形象的比喻成烹饪小鱼。“夫烹小鱼者不可扰,扰之则鱼碎;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8]。说明君王治国只需辅助百姓为他们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可为政扰民,要使百姓感觉不到王权力量的存在。可见老子无为而治讲述是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治国方略,并非什么事也不做。在老子看来治理最好的世代,百姓仅知有一君之名目而已,除此之外,无所知之。“太上,下知有之”(十七章)同时君王要有救世之怀,慈爱百姓。老子把慈作为统治者治国三宝之一。“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六十七章)即慈爱用于作战能取得胜利,用于守卫能巩固。天要成就谁,就用慈爱来护卫他。老子对人类的深切慈爱之情正是其无为政治思想中人道主义的自然流露。
老子以道治国自然无为思想主要侧重于改造主体生存社会环境,重在治民,治天下,带有很强的政治性[9]。自然无为的治国思想消解了统治者的独断专行,给百姓最大程度的自主性,是老子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此外老子从人生层面着手,要求人们处世要守柔处弱,处下不争,致虚守静;要知足,贵身等,试图找出人们合理的生存方式。
四、心灵境界的道
学术界很多观点都认为:庄子的道主要指心灵境界,而老子的道几乎不涉及境界。笔者认为老子虽不像庄子用超脱浪漫的想象和形象、诡异瑰丽的言辞描述一个又一个的道境。但《老子》中描写境界之道的地方实在不少。如他笔下
的“体道之士”: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纯兮其若朴,浑兮其若浊,旷兮其若谷。(十五章)古时善于行道的人,幽微精妙玄奥通达,深远的使人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勉强对他加以形容说:谨慎啊就像冬天过河,虚隐啊就像害怕见到四邻,矜庄谦恭的就像作客一样不敢为主,融合啊就像冰融化了,沌朴啊无是非彼我之辩,空旷啊就像虚空的山谷。写出了体道者的容态和心境。此外,圣人也是老子理想中的人格,是与道合一的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二章)体道者和圣人都最深刻的体悟道,与道合一,他们“道”规范方法应用完全是本身“道”的德性的自然流露,他们最完美地运用了道,体现了道。老子所设计的道的境界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达到此境界的人不仅有一套独特的政治理念和施政方略,包括无为而治、以人为本的政治哲学,柔性化的施政管理手段;而且以浓厚的兴趣探索道,以超出常人的智慧认识宇宙的本原和运动的规律。他上效法天道,中洞明世道,下发以为人道,能带给人们幸福[10]。他们“以心显道”表现出无为无执,玄心玄智,因任自然让万物自我生长,自我发展,不假任何人为因素[11]。但尽管老子常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二十三章)实际上在老子看来,一般人是不能达到道的境界的,即使他们能够按“道”的规范去治国处世,甚至是以道修身,但他们也无法达到道的境界,而只能得道。而得道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是不同的,得道只是能够体道并自觉按道的规范去行事,是达到道境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达到道境不是得道的必然结果。
综上,老子以“道”为中心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本体之道是基础,治国处世之道是核心,心灵境界之道是终极追求,规律之道是重要内容。老子构建的“道”的思想体系打破了人们认识的局限将人思考及想象的范围由人生扩展到整个宇宙,将人、社会和自然都置于“道”这个系统中来加以认识,进而主张万物均要以“道”为准则、以自然为归,为道家思想成为中国哲学的主干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34.[2]杨伯俊.列子集释[M].龙门联合书局出版社,1958:5.[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83:128.[4]蒋锡昌.老子校诂[M].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170.[5]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A].老庄论集[C].齐鲁书社出版社,1987:68.
[6]蒙培元.论自然——
—道家哲学的基本观念[A].道家文化研究[C].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23.
[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前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337.
[8]蒋锡昌.老子校诂[M].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369.[9]黄烨.老庄无为思想之比较[J].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7(5).
[10]孙浩然.试论老子的圣人观[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7).
[11]单齐正.《老子》一书中道的内涵及特点[J].广西社会科学,2007(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