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论浅谈
老子道论
《老子》“道论”浅说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要求人们从思想观念上由以往单纯的“政治人”、“经济人”、向“文化人”嬗变。
当世界上有识之士分析了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各自的利弊和当代全球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后,都不约而同地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中国的原始道家文化。
因此,深入挖掘道家文化的核心“道论”的精义,对发展着的中国和世界,对“政治人”、“经济人”向“文化人”思想观念的嬗变,重塑民族之魂和世界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老子》“道论”浅析《老子》一书作为其社会政治学说-“德论”立论的基础-“道论”,以其丰赡的学养和深邃的思考,阐发得格外高远也格外宏富,其宇宙论、社会论和人生论,几乎涵盖了被后世称为宗教、哲学、史学等各种具体学科的知识,并且其思想的光芒历久弥远,甚至超越了种族意识成为了人类意识和宇宙意识。
首先,《老子》的“道论”以无以伦比的智慧确认了宇宙论和本体论,并且进行了超因果的推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王弼注《老子》第二十五章,下同)“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第二十一章)《老子》“道论”开篇就在“独立”和“周行”的情状下,即既不可分割又不是静止的状态中,以完全抽象的概念阐发了“道论”,确认了宇宙本体。
(郭店楚简《老子》就以此段开篇)而这正暗合了人类100多年前才搞明白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并且,又对“道”由粗到精、去伪存真地在意识上真切地确认它(“其中有信”)。
这是需要何等的智慧和大勇呢?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智慧,只强调物质的第一性,是建立在西方哲学以“有”为本体论的基础上的,对物质的生成之“道”不去再追问。
这就有认识的局限性。
而《老子》“道论”却对“独立”、“周行”的宇宙本体提出了疑问:“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老子》第一章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按字面理解:依此推论一:道可以说出来,言可以写下来,声可以发起来;依此推论二:说出来的道,写下来的言,发起来的声,就不是那个太初之道,太初之言,太初之声。
再深入理解可以看出,老子的道论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道论是不同的,他认为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道”与“无”同意,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
“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
“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改造和创作。
老子认为是道。
万有唯道所生,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后来成为中国哲学最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道”尽管是恍惚不明,却是有情有信、有精有物,因而是一种客观的、真实的存在。
这种存在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
“自本自根”表明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任何其它事物,“自古固存”表明它在万物形成过程中具有逻辑在先的性质,“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表明它只按自身规律运动并且永无休止。
这样就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道”的存在的真实状况,即是寓存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之中。
总而言之,“道”自身是绝对超越的,但又在具体事物及其关系之中。
所谓“物物者与物无际”,说的是“道”与事物是没有界限的,这似乎说明“道”与事物是融为一体的,但“道”又不是任何一个具体事物。
因此,道就其本性来说,是超越万物的,却又内在于万物。
老子学说的最大贡献,也是最大特点,就是用最高范畴——道,取代了人格、意志、主宰、命运之天。
老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与仁爱的,让万物自生自灭。
《老子·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老子发现,正是这种不仁,才是道之所在,隐隐约约中,似乎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才是至仁至善。
所以老子接着提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 意思是说圣人应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以自己为中心,对百姓的最大负责,就是让其自然发展,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之道。
综合起来,老子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圣人也就是决策者,应当以天下为重,以大道为先,尽量不以自身喜好为标准,不偏不倚,才是决策者应该有的态度,也才是对百姓最有利的。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化名人,被誉为道家学派的奠基人。
老子的思想深刻而独特,对中国思想史乃至世界哲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拟就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进行浅谈。
一、老子思想老子思想包括道、德、无为、自然、治国等方面。
其中,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即道是无法言语表达的,它是宇宙的根源和造化之源,同时也是人类唯一归宿。
在老子看来,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只有悟道,才能与世界融为一体,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老子的德是与道相合的。
他认为,德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力量,是道的体现。
对于人类而言,德是一种内在的信仰,是理性与情感的统一。
道的体现和自己内在的信仰相一致,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并实现自我完善和掌控命运的目标。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的路径之一。
他认为,人类应放弃过分的执着和努力,选择无为而治,把自己放到自然之中,听从自然的安排,以达到个体与自然的和谐。
老子的自然观是独特的。
他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根源,人类不能与之相抗衡,而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让自然发挥作用。
老子治国观则是以德治国。
在老子看来,国家应当依靠道德的力量,而不是依靠法律或者武力。
他认为,只有德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老子思想的特点是深邃而独特,它对哲学、宗教、文学及政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老子思想为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史带来了独特的道德思想和宇宙观。
老子思想强调道是宇宙的根源和造化之源,宇宙万物的根本。
他的思想超越了传统的宗教和世俗范畴,成为了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哲学思想。
其次,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学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思想融入中国的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例如,《道德经》在中国的世界地位上非常重要,常常被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外各大文化场合推广。
再次,老子思想对政治生活产生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他强调了德治国的重要性,认为国家必须依靠道德的力量,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评析老子中的道家思想
评析老子中的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而老子则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在《道德经》中,老子阐述了他对道、德、无为等概念的独特看法,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评析老子中的道家思想,以期深入理解其核心观点和价值观。
一、道的本质及其作用老子将道视为宇宙中最根本、最深奥的存在。
他认为道是无形无体、无处不在的,包容万物,是宇宙、自然万物的原始本源。
道具有无穷无尽的表现形式,既是万物的来源,也是万物的归宿,以其无限包容性和无条件给予的特性而深受道家弟子推崇。
在老子眼中,道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无法被凡人理解或言喻。
在人们追求享乐、物质财富的同时,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著名观点,即宇宙起源于道,万物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
他强调人应当追求与道相合、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摒弃功利心,追求心灵上的平静与满足。
二、道德与无为老子对道德的理解与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伦理观念有所不同。
他认为道德并非一套具体的规范或道义准则,而是一种对自然的顺应和无私的行为方式。
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这一道家重要思想,即通过无为而实现事物的最佳状态。
老子认为,人们常常因为私欲和个人意志而破坏了自然和谐的状态,而无为则是一个人以道的意愿为主导,不推动、不干涉或执着于某种目标,反而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在无为的境界中,人能够顺应自然的变化,主动放下欲望,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内在的和谐。
三、反思尊卑、合理减少欲望老子对尊卑观念和欲望的反思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人们常常通过对比来决定尊卑的次序,喜好贵族气质和地位,这导致了社会阶级之间的不和谐。
与此同时,老子强调欲望的压制与减少。
他认为欲望是苦难和不平静的根源,追求无止境的欲望只会导致痛苦,而减少欲望则能够使人更加满足和平静。
在老子的思想中,物质上的贫穷并非不幸,更多地依赖于内在的修养和自律。
他主张减少物质欲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
老子思想析评
老子思想析评老子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一,其思想主要体现在《道德经》一书中,它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被广泛地认为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老子思想从“道”、“德”、“无”、“天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强调了“道”的重要性,提倡了“无为而治”、“反功利主义”、“反权力主义”等思想,影响了中华文化的进程,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些思想是否仍旧具有现实意义仍需要再认真思考。
一、强调“道”“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强调了“深远而哉,众人皆孔之”,即“道”是深奥的普遍存在,并将其阐述为自然界自然的规律,指引人们自然而然地遵循,“道”既不是可见的礼仪规范和行事准则,也不是被赋予外在的意义和价值的物质或行为,“道”的本质是一种无形的、缥缈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律,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操持。
二、提倡“无为而治”老子思想主张“无为而治”,这是反对那些忙于张扬自己、奢求私利的人的一种思想倡导。
老子认为,不仅不能过于奋斗,更需要随顺顺势自然,不逆其自然的方向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无为而治”是对主观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一种反抗,可以缓和社会的紧张氛围,降低人们对世界和自己的期望值,让人们在面临特别困难和遭遇新事物时,更为从容不迫地面对问题。
三、反功利主义老子思想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唾弃社会功利,并强调“非以利物为约”,既不追求名利,也不追求权力,而是坚持淡泊名利,回归自然本真,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内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老子强调“无为而治”,这也是以守为主,不求当权,无私而不显。
预示着老子思想中反对功利主义的特点,体现出一种追求真实的生命状态。
四、反权力主义老子思想中的“道”是一种无形的、缥缈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律,是不存在于人为的制度、机构和法律之外的无上权威,强调天人合一,人不应将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凌驾于大自然的规律和秩序之上,以及强调让所有的人共享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成果,体现了私权和权力的反对。
五、天地万物老子思想视天地万物为一个整体,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尽的变化和发展的,无穷无尽的气流会形成一种永恒不变的秩序,而这种秩序是混沌未分的。
老子的道论思想
老子的道论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事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
“道”的提出,标志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抽象思维能力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老子首创以“道”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反对上帝有知、天道有为,针锋相对地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
这意味着天上神权的动摇,也正是地上王权衰落的反映。
但是,在老子的思想中,“道”只是个形式概念,不是积极概念,“道”本身不是一物,所以它是无名的。
老子对“道”的定义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萧呵,潦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道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是老子在二千五百年前,从原始道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老子的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贯穿形而下的。
给中国文化思想的架构,打开了一个极其高远、极富想象力的思想空间。
“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物的始基与母源都在于“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这个“道”虽然“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但“道”并不远人。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道无处不在,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老子》思想探微
《老子》思想探微《老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名著,被誉为道家学派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老子》思想的探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老子的道观、修身篇和治国篇。
老子的道观是整个《老子》思想的核心。
老子将道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认为宇宙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由道所决定的。
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超越人们的言语和思维,但同时也渗透到宇宙的方方面面。
道既是无形的存在,又能够形成万物的本源,包含着一切事物的真理和规律。
在《老子》中,老子用很多比喻形象地阐述了道的含义,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明了道的生成和演化的过程,也揭示了宇宙的初始状态和万物的演变规律。
老子在《老子》中也谈到了修身篇。
他认为个体的修养与自身的道德修养密不可分,只有通过悟道修炼,才能使个体实现真正的自我解放。
在修身篇中,老子强调了要“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不要过度劳累,要尊重自然的法则,保持身心的平衡。
他主张“柔弱胜刚强”,认为宇宙的运行有其规律,而过于强势的行为只会破坏这种平衡和规律。
他还提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认为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只会破坏心灵的宁静和内心的平衡,导致个体的迷失与痛苦。
老子的治国篇是《老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老子认为统治者应该尊重民众的意愿,倡导减少政府的干预,减轻民众的负担,使社会保持稳定和平衡。
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即政府要倡导无为而治,不要过度干预社会各个方面的事物,给予民众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增强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
他还强调了宽容与柔和的治理方式,认为统治者应该像水一样,包容万物,以温和的姿态来统治。
他认为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应该是由人民自身的认知和行为所决定的,政府只需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和规则。
《老子》思想的探微可以归纳为道观、修身篇和治国篇三个方面。
老子通过对道的思考和探索,揭示了宇宙的本质和事物演变的规律;通过修身篇,强调了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生活的平衡;通过治国篇,提出了政府的职责和管理的原则。
老子道论通析
老 子 道 论 通 析
谢 扬 举
摘 要 : 道论 是 老 子 哲学 最 大 的创 新。 纯 粹之 道 的提 出代表 着老 子 哲 学 的高度 , 需要 重新认 识 。
哲 学意 义 上 最普 遍 的“ 道” 本身 、 纯粹 的
“ 道” 是 老 子 首 次 提 出来 的 , 是 其 哲 学 的 最 高 范
业》 说“ 天主正 , 地主平 , 人主安静 ” , 都吸收了老
子 的某 些 思 想 成 分 , 也没有将纯粹 的“ 道” 本 身
放在应有 地位 , 没有 达到 老子之 “ 道” 的高度 。
篇》 ) , 但是文子说 “ 一也者 , 无适之道也 , 万物之 本也 ” ( 《 文子 ・ 道德篇 》 ) ; 《 吕氏春秋 ・ 仲夏 纪》
云: “ 道 也者 , 至精 也 , 不 可 为形 , 不 可为 名 , 强 为 之, 谓之太一 。 ” 以“ 一” 为“ 道” 是 战 国道 家 在 理
老 子道 论 哲 学体 系认为 : 道是 根本 存 在 , 具 有本 体论 意 义 ; 道是 宇 宙本 源 , 道 的宇 宙论包 括 万物 生存 的
过程 、 模 式和具 体 化 ; 道 的本质 是 自然 , 自然 是老 子 思想乃 至整 个 中国哲学 的核 心 范畴 , 老 子的 自然 不 能等 同于 自然事 物 、 自然主义 或 自然规律 ; 道具 有辩证 性 , 含 有宏观 和微 观辩证 环节 , 离开 了辩证性 , 老 子 的道 则 不可 能包 罗多重含 义和 功 能; 道是有 和无 的统 一 , 有和 无是老 子 思想结 构 的纲领 , 自有 观无 和
老子道论的内涵与理解
老子道论的内涵与理解本文以老子“道”的辨析作为全文的出发点,从“道”的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四个方面阐述老子道论的基本内涵,从而展示“道”的形而上视域。
标签:老子道道论“道”是中国哲学最高概念,它涵义幽深,包罗万有,揭示出一种无限的、生生不息的、本质的存在。
它地位崇高,无可超越;可体而不可说,可求而不可离;自古至今,其名不去。
中国哲学以“道”作为最高概念,所以谈到中国哲学就不能不论“道”,发扬中国哲学的精神就不能不体悟“道”。
老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两千多年来,老子哲学对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老子哲学的核心和起点,他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第一枝鲜艳的花朵。
老子的经典著作《老子》中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相同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脉络中,却有着不同的哲学意涵。
有些章句中,“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章句中,“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章句中,“道”是指是指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
因而,同样是论“道”,而哲学意涵却不尽相同。
但总体来说,在老子的道论中,他是把宇宙论、本体论、价值论、修身论合在一起探讨的。
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于此,老子的宇宙发生论基本模式便奠定了。
他说:“道者,万物之奥。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由之,老子的本体论而具雏形。
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此,老子以“道”为核心的价值论表露无疑。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由此,阐释了老子完善自我的修身论观念。
下面分别加以解说。
一、“道”的宇宙论古代中国人朴实地认为天地万物来源于一种混沌不分的原始状态,原始世界的逐渐分化才得以形成各种事物和现象。
老子“道”论浅析
古代文学老子“道”论浅析叶奕晨【摘 要】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道”乃是老子哲学乃至道教哲学上的一个最高范畴,也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所在。
本文将从本体之道、规律之道、处世之道以及治国之道四个方面入手,来阐述老子“道”论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老子 道 自然 无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他所著的《老子》是古代世界最系统、最精深的哲学名著。
《老子》虽然全书只有短短五千余字,但是“道”在书中反反复复出现,有七十二次之多。
且在不同的章句中,“道”有着不同的含义。
由此可见“道”乃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所在,“道”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本体之道“道”的本义是“道路”的意思,后被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
而老子的“道”不可道、不可名—它不同于具体事物,没有恰当的名词来表示它。
“道”是无形无名。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谓惚恍。
”(《老子》第十四章)“道”既然是看不见、听不见并且又摸不着,可见“道”是无形的。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第二十五章)对于“道”连老子都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称呼它,只能勉强叫它“道”,勉强叫做“大”。
“道常无名”和“道隐无名”都表明“道”是无名的。
由此可见“道”是不可名的。
对于道为什么是不可名的,老子是这样解释的:“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第一章)能够用语言表述的道,就不是恒常之道。
而老子的道是恒常之道,自然就不能用语言表述,如果能用语言来表述,那就成为了一般的事物,是有限的,而不是恒常的。
二、规律之道道不仅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更是世界万物运行所要遵循的普遍规律。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之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道论浅析
的人 们 对 宇 宙 、 对社 会 、 对人 生的 不 同认 识 和 思 考 。 为老 子 哲 学 的 最 高概 念和 范畴 ,道 ” 是 最 真 实 的存 在 , 是 最 普遍 的规 律 。 作 “ 既 也 它
是超 感 性 的 本体 存 在 , 万物 之根 本 、 宙之 大全 、 界 之 总原 理 。老子 “ ” 思 想对 于我 国历 代 政 治 制 度 、 想 文化 、 活 习俗 等 方 是 宇 世 道 的 思 生
思 , 们 借用 道 路 之 “ ” 指 天 体 运行 的轨 道 和 人事 的法 则 。 人 道 来 郑 国 子产 说 :天 道 远 , 道 迩 , 所 及也 , 以 知 之? “ “ 人 非 何 ” 天道 ” 即 指 。
天体 运 行 的 轨道 ,人 道 ” 指人 事 遵 循 的 法则 。这 时 的 “ ” 经 “ , 道 已
成 。” 大道 幽 隐 而 无 名无 形 。也 只有 大道 ,才 能使 万 物 善 始 善
终。
最 初 “ :道 , 行 道 的 途 《 日 “ 所
道 也 . 达谓 之 道 。 到 春 秋 后 期 ,道 ” 了方 法 、 则 、 律 的 意 一 ” “ 有 原 规
“ ” 老 子 思 想 的 核 心 观 念 之 一 , 老 子 的 思 想 体 系 中 有 着 重 道 是 在 要 的作 用 和 意 义
1 “ ” 内在 涵 义 道 的
“ 名 ” “ ” 意 在 说 明 “ ” 未 分 化 的 、 分 散 的 统 一 无 和 朴 . 道 是 未
体 。 老子 》 十二 章 云 :道常 无 名 。 虽 小 , 下 不敢 臣。 大 道 《 三 “ 朴 天 ” 永 恒 . 无 名无 形 。它 本 性纯 朴 幽 深 虽 然 微小 , 而天 下 却 无 人 但 然 能 够让 它称 臣。《 子 》 老 四十 一 章 云 :道 隐 无 名 。 唯道 , 贷 且 “ 夫 善
对老子道的认识和理解
对老子道的认识和理解一、引言老子(约公元前570年-约公元前471年),是中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老子道的认识和理解。
二、老子对道的认识1. 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是天地万物生成发展的本原。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明了道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的源头。
2. 道是无形无相的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相的。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写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这说明了在宇宙中最柔软、最温和、最柔顺、最灵活、最能适应变化的东西就是“道”。
3. 道是不可名状的老子认为,道是不可名状的。
《道德经》第一章中写到:“道可道非常道。
”这说明了道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只能通过直觉和体验来感知。
三、老子对道的理解1. 道是自然之道老子认为,道是自然之道。
他认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过度干预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写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说明了人类应该遵从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2. 道是无为而治老子认为,道是无为而治。
他认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的本性和平衡。
《道德经》第三七章中写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这说明了在治理社会时应该尽量减少干预和控制。
3. 道是返璞归真老子认为,道是返璞归真。
他认为人类应该回归本性、本源、本真。
《道德经》第十九章中写到:“绝圣棄智,民利百倍;绝仁棄义,民复孝慈;绝巧棄利,盗賊無有。
”这说明了在生活中应该放弃虚荣、功利和欲望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回归本真的自我。
四、老子道的现实意义1. 调整对待自然的态度老子所阐述的道是自然之道,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意味着我们要调整对待自然的态度,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
2. 建立和谐社会老子所阐述的道是无为而治,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的本性和平衡。
浅谈老子“道”的哲学及其本体论意义
一
、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强 字 之 日道 , 为 之 名 日大 。 道 ” 是 这 故 强 就 么 一 种 原 始 混 沌 的 东 西 , 在 天 地 产 生 以前 就 产 生 了, 独 立 它 它
第 2 卷 第 4期 3
21 0 0年 8月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r a UBEICore p de eUnv riy ou n l H of rs on nc ie st
Vo 2 . J 3 NO. . 4
Au . 0l g2 0
浅 谈 老子 ‘ 的哲学及其 本体论意 义 ‘ 道"
上对“ 进行了或唯物或唯心 的种种解释 。而最早赋予 “ 原 , “ ” 道” 道” 在 道 与宇宙万物之间并不存在一种 决定与被决定关系 , 以完 整 的 和 深 刻 的 哲 学 意 义 的是 老 子 。关 于 老 子 “ ” 诸 方 所 以“ 又 自然而然存在 , 道 的 道” 它虽生成万物 , 却并不有意识 、 目 有
为法 , 更别无所法” 即 自然生成 , , 反对任何外力 强加 , 反对任何 老子 并不 是最 先 使 用 , 不 是 唯一 使 用 “ ” 更 道 这个 字 的 人 。 有 意 识 、 目 的为 ” 有 所 道 在 老 子 以前 , 就有 了对 于 道 的说 明 。在 老 予 以后 , 有 许 多 的 命 题 。 道 ” 自然 生 成 的 , 常 无 为 , 道 ” 生 成 一切 , 又 早 更 “ 是 故 “ 又 故
王 俊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峨眉 6 4 0 ) 12 2
【 要l“ 是 中国哲学的核心 范畴 , 摘 道” 道论奠定 了中国传统 哲学本体论的基本 范式及其 思辨 特征 , 而这一理 论建树的奠基者 即是 老子。 本文首先论述 了‘ 哲 学的两个最基本 的含 义, 即“ 是 “ ‘ i ’ 一 道” 先天地 生” 为宇宙万物生 命的本源 , 即 “ 无法用语 言、 二 道” 言说 来表 达。然后 对 ‘ ” 道 的本体论做 了简单的探讨 , 最后 得 出老子 “ ’ 道 的哲学及 其本体论在今 天仍具有 重要 的理论意义。 I 关键词】老子; ; 道 本体论 ; 意义 【 中图分类号JB 2 23 【 文献标 识码JA 【 文章编 号J 17 -9 82 1)40 4 -2 6 15 1(0 00 ・0 70 d il.9 9 . s.6 1 9 8 0 00 . 3 o:03 6  ̄i n17 . l. 1 . 0 s 5 2 42 【 刊 网 址 lht: w .b b e 本 t / wwh x . t p / n
老子对道的阐述
老子对道的阐述一、道的定义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指出:“道可道,非常道。
”这里的“道”指的是一种超越具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基石。
同时,老子也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支配着宇宙万物发展的总法则。
二、道的性质1.无形无象:老子认为,“道”无形无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它不具有任何具体的形态和形象。
2.自然无为: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即“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的,它不干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而是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
3.虚静:老子认为,“道”是虚静的,它没有自己的欲望和意志,不偏不倚,保持中立。
4.恒常不变:老子认为,“道”是恒常不变的,它不受任何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始终保持其本性。
三、道的实践1.修身养性:老子提倡修身养性,即通过自我修炼和实践道德规范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合一。
他认为,只有了解自己并掌握自己的欲望和意志,才能真正做到与“道”合一。
2.无为而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即通过最小的干预和最大的自然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他认为,只有让万物自然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柔弱胜刚强: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采取柔和、谦虚的态度,避免冲突和争斗。
他认为,只有通过柔和的手段才能实现刚强的目标。
4.治国平天下: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思想,即治理国家应该像烹饪美食一样细心、周到。
他认为,只有通过柔和的手段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四、道的境界1.天人合一:老子认为,“道”的境界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他认为,只有通过了解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无我境界:老子提倡无我境界,即将个人的欲望和意志放下,以超越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达到一种忘我的状态。
他认为只有通过放下自我、了解世界的本质才能达到无我境界实现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五、道的价值1.道的智慧:老子认为,“道”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他主张人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学习这些智慧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人生境界。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一、老子及其思想的时代背景老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
据史书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曾在周朝做过“守藏史”的官。
从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作的一个简单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要深刻理解老子的思想时,首先必须对其产生和形成的原因进行追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战争的频繁,以及整个社会热衷于追逐功名利禄,功力主义思想泛滥,引发人们的利欲之心。
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追名逐利,失去自我,生命的本真状态被遮蔽,精神缺失、心灵空虚。
人们面对无尽的祸患、无法逃脱的战争和艰难的生存环境,生命的保全和意义引起各界的关注,作为史官的老子,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他不仅在现实层面上,提出了许多保全生命的策略,期翼告诉人们怎样保身,如何全生,而且在理想层面上,追求精神生命的自由和独立,对人的生命存在进行反思和追问,符合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历史趋势。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老子从社会现实、生命现状出发,形成和建立了他独特的思想。
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认识(一)、“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老子主张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宗,道先于天地万物,高高在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认为万物由“道”而生,得道则存,失道则亡,上至侯王君主下至普通民众无一人可离于“道”万物因“道”而和谐。
老子以“自然”生命存在的最高范畴,视自然为在“道”之本质特征,用自然的“道”取代以前的“神”,使人从神的宗教压迫中解放出来,且“道“作为对自然规律的提升和概括,作为对人们具体生活、行为活动的抽象化反映和呈现。
“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了老子心中的“道”,指的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物,具有规律、法则意义,也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无始无终,无边无涯故又被称为“大”,从万物回归到一,从演化的逆过程来认识全局和认识事物。
老子“道”论研究
老子“道”论研究摘要:对中国先秦哲学家老子“道”的理念进行分析,将老子所阐述的“道”及其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对本体之“道”、道的有无统一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对现今我国伦理思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的理念;演变;现实意义一、“道”之演变历程“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最早出现于《老子》之中。
可“道”由形下之器向形而上的演变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
“道”字最早出现于西周早期的青铜铭文之中,本意是指人们日常所行走的道路、途径。
直至西周晚期,“道”这一概念才被广泛使用,写法也骤然增多,《金文诂林》中就有六种之多。
《说文解字》云:“道,所行道也。
”《尔雅·释宫》谓之:“一达谓之道”。
从“道”这一原始意义上来看,“道”具有确定的指向,是人们达到目标的必经之路,其可以被引申为事物之所以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和必然趋势;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的,需要在“道”上来回往返,可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道”可以为人们提供达到既定目的的途径和手段,便可引申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最高原则。
由此,“道”字便不断地超出了其本意范围而朝着一个新的哲学概念而演进。
这些普遍意义和抽象性绝不是轻而易举获得的,而是古人在无数次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探索和总结中逐步概括出来的。
“道”由一个具体的生活名词上升为一个极具广泛含义的哲学范畴,其间经历了一个不断抽象的过程。
从“道”观念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一哲学的抽象化进程开始于《诗经》。
《诗经》是反映我国先民日常生活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已出现了一些以“道”言喻事理的诗句,如《诗经·秦风·蒹葭》中有“道阻且长”、“道阻且跻”等诗句,此处“道”看似仍有“道路”之意,实则为先民运用文学手法,借道路的迂回、遥远来隐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处境,用以表达心中之悲痛。
可见,此时的“道”字已出现了与本意相脱离的苗头,尽管尚未脱离本意,但它却是具体之“道”向抽象的哲学范畴演变过程中的艰难而重要的一步。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摘要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
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认为: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
“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
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
关键词: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一、前言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
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
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
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
《史记》中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
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又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
谈老子道论的母性本位意识
谈老子¨道¨论的母性本位意识口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沈香萍摘要:<老子》始终贯穿着“以母为本”的主题:老子把道称为“天下母”(第二十五章):用母扣子的关系来比喻道和万物的关系,进而提出“玄牝“的概念:老子所幢憬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是老子“以母为本”思想的历史依据。
关键词:老子;母性本位:意识一、道为“天下母”“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
《老子》首章说:“道可道……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始”和。
母”没有明显的区别,两者都指“道”。
所谓“始”,<说文》:。
始,女之初也。
”可知“始”的本义是女子怀孕之初。
<说文》:母,“从女,像怀子形,一日像乳子也”,“始”即“母”,“母”即“始”,两者都是“生命力”的源头。
是万物最后的根源,是天下万物的大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第五十二章)王弼注:母,本也。
子,末也。
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
“母”指称的是“道”。
“子”指万物。
也就是说老予把道比喻为母亲,天地万物都是从“道”这个母体中生育出来。
老子用母和子的关系来说明道和万物之问的联系.是“道”即母的更深一层的说明。
二、。
道”即“玄牝”道不仅为“天下母”.老子还把这种母性提高到形而上日:‘非其伦也!’鲞遍比其佳者四五人。
皆日:‘非其伦。
’是时吴王之女有第六者,则盎之内妹,裱艳如神仙,中表素推第一。
盎问日:‘孰与吴王家第六女美?’又日:‘非其伦也。
’盏托乎大骇日:‘天下岂有斯人乎?”’对于任氏的美貌具体怎样,没有在文字中直接表明,仅仅通过家童之口,不再细说。
给人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更加耐人寻味。
<无双传》从故事开头至长乐驿之会以前,都未对刘无双有正面叙说。
只是做了简单的勾勒。
王母称她“端丽聪慧”。
王生见其“资质明艳。
若神仙中人”。
文字不多,简单的侧面勾勒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问.究竟刘无双如何。
吸引之处不在话下。
三、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是浪漫的结晶。
论老子之“道”“无”“有”的关系
论老子之“道”“无”“有”的关系——论老子之“道”“无”“有”的关系【内容提要】道体与“无”“有”的关系是老子《道德经》第1章的核心问题,受王弼注解的影响,把道体等同于“无”的观点甚为流行。
“无”“有”属于同一层次,是一种逻辑上的并列关系,竹简文本第40章与牟宗三的阐释的一致性表明了“无”“有”同为道体的属性。
一、断句之争的实质对于老子《道德经》第1章,不同时代注解者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的断句问题上争执不休。
对于第一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种断句认为应该以“无名”“有名”断句,持这种看法的自王弼、河上公、范应元始,现代学者如马叙伦、冯友兰、蒋锡昌、朱谦之、任继愈、刘笑敢等;一种断句认为应该以“无”“有”断句,持这种看法的自司马光、王安石始,近现代学者如叶梦得、白玉蟾、俞樾、梁启超、高亨、侯外庐、关锋、陈鼓应、卢育三等。
主张以“无名”“有名”断句的注解者和学者认为,此句自古以来都以“无名”“有名”断句,并时常引用文子所说“有名产于无名,无名者,有名之母也。
”(《文子·道原篇》)《史记·日者列传》所说“此老子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也。
”作为例证。
主张以“无”“有”断句的注解者和学者认为,上述断句并不符合道家老子的原义,并引用庄子的两句话为证:“天门者,无有也。
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
”(《庄子·庚桑楚》)在论述老子思想时说“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庄子·天下》)这些学者进一步论证说,以“无名”连读问题不大,而且老子《道德经》有“道常无名”“无名之朴”的说法,无名可以是指称道体的一种方式,但“有名”连读就说不通,老子《道德经》虽然有“始制有名”之说,但这是指称的具体的有形的具体事物,按照老子哲学的思想逻辑,有名有形的具体事物不可能成为“万物之母”。
现代学者陈鼓应所说亦可作为例证:“无”“有”乃是哲学上的一个常用的词句。
老子的“道”论
老子的“道”论
关于“道”,还是得到老子的《道德经》里去找答案,老子的道论至少含盖三个方面的意思
1.宇宙万物的生成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即道生无极,无极生阴阳太极,阴阳两仪生天地人三才,由三才产生万事万物。
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而产生的,气冲阴阳而调和(就有了生机和活力)。
这段话揭示了大道产生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过程。
2.本体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寞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即有物质混合而成,它产生于天地之前,寂寞地生存着,周而复始地旋转而不停止,它可以作为天下万物之母。
这段话揭示了先天地而存在,自本自根的混元道气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根本。
说明道是客观存在,并非老子虚构的概念(并非如任继愈等所谓的专家闭门造车所的理解)关于这个问题,没有实修过《道德经》的人没法切身体会的。
只有打坐念诵道德经,才能进入虚无的自然状态,去观察大道的奥妙!!才会有“原来老子说的是这么回事”的感悟!!
3.价值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即人要效法大地,地要依法于天,天要服从大道,大道效法本身自然。
既然大道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原动力,那么万事万物就必须依法于大道,“唯道是从”、“尊道贵德”。
简而言之,〈道德经〉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根本,也是世界大同的指导书!(真水无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5月社科纵横May,2012总第27卷第5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27NO.5《老子》中,“道”字前后共出现72次,但在不同的章句中,道却有不同的含义,概括起来,老子的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是宇宙本质万物的本体;道是一种规律;道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的典范;道是一种心灵境界。
一、实存本体意义上的“道”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本体之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和最终依据,它超越具体有形的存在,是万物之所生的总原理,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
本体之道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创生天地万物。
同时本体之道也是万物存在的内在依据。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三十九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三十四章)这说明万物因道而得以存在。
本体之道在创生万物后,并没有消逝而是很自然的发生一次角色转变,内化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德”。
关于这点陈鼓应讲得很清楚:混一的道在创生活动中内化于万物,成为万物的属性,这就是“德”[1]。
作为宇宙本源和万物本体的“道”有以下特征:第一,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
道虽无声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但这个看似虚无的道,绝非空无所有。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一章)这说明道不仅有实物有形象,而且有信息可见,是具有物质性的实存,是有无的统一体。
第二,道气相联,道本身具有气状特征。
老子并未明确表示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气体,但是《老子》里多处描写,仍能让我们体会到它的气体状态。
他说:“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抿之不得,名曰夷。
……故混而为一。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
(十四章)这说明道是无形无色无味,无始无终,不别上下,无分明暗,浑然一体的。
这种特征与“气”的特征很是契合。
而此后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四十二章)更说明了道浑然一体的气状特征。
《列子·天瑞》篇中记载:“一者,形变之始也。
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2]。
冯友兰也表明“一”是种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气体[3]。
第三,道无始无终,超越时空无限存在;是独立不改,唯一常存的;先天地而存,自本自根,万物之母,为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二十五章)二、规律之道道在老子哲学中也指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
老子对规律之道做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一)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也。
”(四十章)“反”是道运动的根本方式。
“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之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反”可以理解为“返回、循环”[4]。
除了用“反”,“周行”也是老子描述道运动方式时常用的词。
“周行”就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
当道作用于万物时,万物也依此规律其运动发展终要返回到基始状态,即道生万物,万物死灭又复归于道。
万物生生灭灭就是道“反”和“周行”的结果。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十六章)万物发展变化最终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本根是种虚静状态。
(二)道法自然道的运动以“自然”为法,以自然为归。
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5]。
道的本性就是顺自然。
道在作用于老子道论浅谈王美美(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内容摘要】“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由老子首创的,他通过新的方法建构起一个思路开阔,范畴众多,具有鲜明哲学思辨色彩的道的思想体系。
道既是宇宙本体也是支配万物运作变化的根本规律,是人们治国处世的准则又是心灵的最高境界。
“道”不仅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道无为自然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5-0123-02*本文为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项目“伏牛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关系研究”(2011B56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美美(1984—),女,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研究中心助教,主要从事先秦思想文化史研究。
123万物时则是依照万物本然状态去发展,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以至于万物都不知是道的作用。
所以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三十七章)“无为”即是对万物不有,不持,不宰;“无不为”即是长之,育之,宰之,毒之,养之,覆之。
道正是任万物自生,让万物以自己本然的状态自由呈现,才无物不生。
道是万物之所创生之源,也是万物价值之本。
自然既是道的存在作用状态,也是它创造生命的原则,这个原则对万物来说就是“顺任自然”[6]。
万物都应遵照“顺任自然”的规律按它本身所具有的可能趋向去运行发展。
以“道法自然”为特点,老子建立了自然哲学,此后道家以“自然”思想为基础并自始至终贯穿这种基本精神。
三、治国处世之道老子的动机和目的,并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道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7]。
老子言道目的不是为解说道本身,而是“推天道以明人事”,为人的存在和社会构建寻找合理模式。
即老子根据道作用于万物时所呈现的特征抽象出一系列为人所效法、所体验的实践准则,为人们的治国处世提供依据。
政治上,他劝导统治者以道治国。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三十七章)以道治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是统治者行无为之政和慈爱百姓。
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基本上都是从政治立场上阐发的,他认为当时的统治者强作妄为,结果导致人民的灾难困苦,而道作用于万物时自然无为,万物却能生机勃勃的发展。
因此他发出感慨: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七十五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三章)老子还把治国形象的比喻成烹饪小鱼。
“夫烹小鱼者不可扰,扰之则鱼碎;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8]。
说明君王治国只需辅助百姓为他们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可为政扰民,要使百姓感觉不到王权力量的存在。
可见老子无为而治讲述是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治国方略,并非什么事也不做。
在老子看来治理最好的世代,百姓仅知有一君之名目而已,除此之外,无所知之。
“太上,下知有之”(十七章)同时君王要有救世之怀,慈爱百姓。
老子把慈作为统治者治国三宝之一。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六十七章)即慈爱用于作战能取得胜利,用于守卫能巩固。
天要成就谁,就用慈爱来护卫他。
老子对人类的深切慈爱之情正是其无为政治思想中人道主义的自然流露。
老子以道治国自然无为思想主要侧重于改造主体生存社会环境,重在治民,治天下,带有很强的政治性[9]。
自然无为的治国思想消解了统治者的独断专行,给百姓最大程度的自主性,是老子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此外老子从人生层面着手,要求人们处世要守柔处弱,处下不争,致虚守静;要知足,贵身等,试图找出人们合理的生存方式。
四、心灵境界的道学术界很多观点都认为:庄子的道主要指心灵境界,而老子的道几乎不涉及境界。
笔者认为老子虽不像庄子用超脱浪漫的想象和形象、诡异瑰丽的言辞描述一个又一个的道境。
但《老子》中描写境界之道的地方实在不少。
如他笔下的“体道之士”: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纯兮其若朴,浑兮其若浊,旷兮其若谷。
(十五章)古时善于行道的人,幽微精妙玄奥通达,深远的使人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勉强对他加以形容说:谨慎啊就像冬天过河,虚隐啊就像害怕见到四邻,矜庄谦恭的就像作客一样不敢为主,融合啊就像冰融化了,沌朴啊无是非彼我之辩,空旷啊就像虚空的山谷。
写出了体道者的容态和心境。
此外,圣人也是老子理想中的人格,是与道合一的人。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二章)体道者和圣人都最深刻的体悟道,与道合一,他们“道”规范方法应用完全是本身“道”的德性的自然流露,他们最完美地运用了道,体现了道。
老子所设计的道的境界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达到此境界的人不仅有一套独特的政治理念和施政方略,包括无为而治、以人为本的政治哲学,柔性化的施政管理手段;而且以浓厚的兴趣探索道,以超出常人的智慧认识宇宙的本原和运动的规律。
他上效法天道,中洞明世道,下发以为人道,能带给人们幸福[10]。
他们“以心显道”表现出无为无执,玄心玄智,因任自然让万物自我生长,自我发展,不假任何人为因素[11]。
但尽管老子常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二十三章)实际上在老子看来,一般人是不能达到道的境界的,即使他们能够按“道”的规范去治国处世,甚至是以道修身,但他们也无法达到道的境界,而只能得道。
而得道和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是不同的,得道只是能够体道并自觉按道的规范去行事,是达到道境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达到道境不是得道的必然结果。
综上,老子以“道”为中心构建了一个较为系统完整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本体之道是基础,治国处世之道是核心,心灵境界之道是终极追求,规律之道是重要内容。
老子构建的“道”的思想体系打破了人们认识的局限将人思考及想象的范围由人生扩展到整个宇宙,将人、社会和自然都置于“道”这个系统中来加以认识,进而主张万物均要以“道”为准则、以自然为归,为道家思想成为中国哲学的主干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34.[2]杨伯俊.列子集释[M].龙门联合书局出版社,1958:5.[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83:128.[4]蒋锡昌.老子校诂[M].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170.[5]陈鼓应.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A].老庄论集[C].齐鲁书社出版社,1987:68.[6]蒙培元.论自然———道家哲学的基本观念[A].道家文化研究[C].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23.[7]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前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337.[8]蒋锡昌.老子校诂[M].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369.[9]黄烨.老庄无为思想之比较[J].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7(5).[10]孙浩然.试论老子的圣人观[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7).[11]单齐正.《老子》一书中道的内涵及特点[J].广西社会科学,2007(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