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对死亡的沉思
哲学是对死亡的沉思
哲学是对死亡的沉思。
——苏格拉底中国的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西方的哲人大约会倒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中西人生哲学的分野就在于此。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死亡这个事实,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态度却各不相同。
从科学的角度来思考,死亡就是生物体新陈代谢,是一个生物体周期的结束。
我们每一天都会有细胞的生成和死亡,如果把一个细胞看成是一个生命体的话,也许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是死亡和新生命的诞生。
而令我们恐惧的恰恰不是这样的死亡,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可以理性的、科学的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自己的亲人挚友说,“死亡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科学道理。
而是我们通常理解意义上的死亡,恰恰是科学无能为力,是科学道理无法解释的。
从哲学上看,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前提。
个体的死亡是类永生的前提。
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命的前提就是要面对死亡。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抛入这个世界。
——海德格尔这样的被抛入恰恰是我们无所准备,无能为力,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被动的,那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从根本上讲也是无所抗拒,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又是被动的。
所以怎样的面对死亡,很多时候并不是取决于我们的储备的科学知识,而是取决于我们在生活这所大学校的所积累的智慧。
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和哲学的功能有是何其的相似。
为什么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的宗教徒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是那么的从容和自信。
因为他们认识到了我们人类的渺小,他们羞于理性,正是我们人类偷吃了智慧果,由于这样的一个罪恶,才被上帝罚到了人间,才让我们的生命不能永恒,生命不能永生。
所以他们依靠信仰,在短暂的生命里实现了精神的永恒。
我们现在的社会,那么多丑恶的现象出现,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不怕死人的太多。
而“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是我们社会长期宣传的主旋律。
其实对生命的珍惜,对自然地敬畏,对死亡的坦然,那才是我们教育真谛。
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为物伤其类:自己也会死。
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为殊途同归:自己也得死。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死亡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它是人生的必然经历。
从哲学角度来看,死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人类的价值观、人生意义和个体的存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死亡的哲学思考。
一、死亡的本质死亡是一种现象,它与生命密切相关。
生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物质和精神层面。
死亡是生命结束的标志,它意味着身体和心灵的停止。
然而,死亡的本质仍然存在争议。
一些哲学家认为,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是生命的必然结果。
然而,其他哲学家认为,死亡是一种损失,它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和价值的消失。
二、死亡的意义死亡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经验之一,它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于个体而言,死亡是一种解脱,它让人们从痛苦和疾病中得到解放。
在这种意义上,死亡是一种积极的经验。
然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死亡是一种损失,它意味着某个人才和经验的丧失。
在这种意义上,死亡是一种消极的经验。
三、死亡的后果死亡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后果。
对于个体而言,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和个体的消失。
这对于个体的家人和朋友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他们需要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悲伤。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死亡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死亡意味着某个人才和经验的丧失,这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死亡的接受对于个体而言,死亡是无法避免的,我们需要接受这个事实并尽可能准备好自己的离世。
这需要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有限,珍惜每一个时刻,尽可能地创造美好的回忆。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保护和珍惜生命,尽可能减少死亡的发生。
死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人类的价值观、人生意义和个体的存在。
我们需要认识到死亡的本质和意义,尽可能准备好自己的离世,并尽可能减少死亡的发生。
让我们珍惜生命,创造美好的回忆,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死亡问题的哲学之思
死亡问题的哲学之思思之死总是伴随着死之思。
对死的领悟意味着在的澄明。
当哲学和文学毫不隐讳地把“死”这个触及人类灵魂深处的奥秘揭示出来时,人们才猛然发现,“死”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许多文化现象的活的源头。
中国历来重死。
从产生无数伤逝悼亡之作的文学艺术到强调不着意生死处堪破生死的佛家冥想;从沉缅于“在世”之烦忙的日常意识到注重节操的政治——伦理文化,都可以看出人们对自身命运的终极的关怀。
人们对死的种种思索、名目繁多的丧礼、各式各样的墓葬可以使我们发现中西文化的心理差异以及表现这些差异的文化壁垒,找出使中西文化在更高层次上获得会通的现实根据,并由此获得审视和拓展文化境域的崭新角度。
鉴于此,本文力图对死亡现象进行初步的文化分析。
一、死亡的自然性与文化性美国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恩斯特•帕克在风靡一时的著作《死亡的否定》中写道:“在达尔文之后,死亡问题作为进化问题处于首要地位。
许多思恕泉随即看到,它是人类的主要心理学问题”。
在七,帕克的确道出了死亡问题的重要地位。
[1]然而,死亡问题不仅是生理学、病理学和心理学的重要问题,而且是文化学的重要问题。
我们必须区分综合生理学意义上的死亡和生存论意义上的死亡。
前者涉及死亡的自然规定,后者涉及死亡的文化观定。
只有充分了解这两种规定才能获得完整意义上的死亡概念。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神秘现象,而生与死始终是最具有神秘性的东西。
为了揭示死的奥秘,古希腊人就开始研究死亡的生理病理过程,并在这种意义上提出了“死亡学”这一术语。
但直到二十世纪,随着生物学、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才真正把死亡作为自然过程来加以探讨。
191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斯韦•帕克主张建立死亡学这门学科,以便研究何为死亡以及人在临死前的反应。
此后,瑞士精神病理学家伊丽莎白•屈布勒一罗斯进一步把人在临死前的反应分为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沮丧、接受五个阶段。
1932年和1938年,英国和美国安乐死协会的相继成立则是死亡学研究史上的划时代事件。
生命的意义与生死的哲学思考
生命的意义与生死的哲学思考生命是一种奇妙的存在,是每个人都存在的真实体验。
然而,面对生命的意义和生死的存在,我们常常会思考和探索。
生命的意义和生死的哲学思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化进步者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人们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不同的人对于生命的意义可能有不同的回答。
对于某些人而言,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和满足。
他们相信通过追求个人利益和物质享受来获取生活的意义。
然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生命的意义更多关乎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他们认为通过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才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生命的意义。
此外,生命的意义还可以从宗教和哲学的角度思考。
在宗教中,人们相信生命的意义来自于对于神的崇拜和追求。
他们认为人类的一生是神圣的,在追求神的道路上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而在哲学中,生命的意义则可能来自于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
通过思考和理性的探索,人们可以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二、生死的哲学思考生死是人类存在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面对生死的哲学思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生死的存在。
相对于个体的生物死亡,哲学上则更关注灵魂的命运和意识的存在。
在宗教和哲学中,人们对于生死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在一些宗教中,人们相信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灵魂的延续。
他们认为死亡只是肉体的死亡,而灵魂会继续存在于另一个世界或者投胎转世。
对于他们来说,生死只是过程的不同,灵魂的永恒存在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哲学中,对于生死的思考更多围绕着意识和存在的问题展开。
一些哲学家认为死亡是生命无法回避的现实,它给我们的生活赋予了真正的意义。
正因为有了死亡的存在,我们才更加珍惜生命、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对于他们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我们活着的过程,而不是死亡本身。
三、反思与行动生命的意义和生死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类智慧和生活的真实反思。
它们提醒我们应该关注和反思我们的存在,并根据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进行行动。
关于生死的哲学思考
关于生死的哲学思考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叫伊壁鸠鲁,他说过一句话:"在死亡未到来时好好地活,当死亡到来时好好地死。
"这是毎个头脑清醒又讲生命质量的人的最高追求。
可怎么样才能好好的活,最终又可以好好的死呢?这实在是一个考验人们智慧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哲人是怎样论述他的关于"好好活着和好好死去"的。
他又是怎样用行动去证明他的关于生死的理论。
今天在西方,你能看到打着"伊壁鸠鲁"牌子的咖啡屋和餐馆,还能找到一份"伊壁鸠鲁式的生活"的杂志,翻开《牛津词典》,我们还能找到一个词:伊壁鸠鲁式的。
在这里'伊壁鸠鲁'这个词基本上意味着享乐主义。
仔细阅读这位先哲的著述,查看他的生平,发现他的享乐主义跟我们理解的享乐主义相差甚远。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诠释享乐的含义的。
伊壁鸠鲁说:'凡智慧所能够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远超过一切。
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的父母一样,他们对我们的爱不以我们的外表和社会地位为转移,所以我们身穿旧衣服、承认今年没赚多少钱,都不会于心不安。
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
我们追求发财的最大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他人就会对我们视而不见。
'朋友们鼓掌表示赞同,接着伊壁鸠鲁总结说:'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
'这是伊壁鸠鲁快乐清单的第一条一一友谊。
伊壁鸠鲁宣称,快乐是幸福生活的根本原则。
在雅典,他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座花园办学。
他的学园大门上醒目地写着:宾至如归,乐为到善。
在校门口迎候客人的是水罐和面包。
这个学生群体的生活非常简朴,一日三餐主要是水和面包,但伊壁鸠鲁觉得很满意。
他说:'当我靠面包和水而过活的时候,我的全身都洋溢着快乐;而且我轻视奢侈的快乐,不是因为它们本身的缘故,而是因为有种种的不便会随之而来"。
尼采的生命哲学
尼采的死亡哲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导读讨论稿有言称“哲学是对死亡的联系”。
的确,死亡对于人类来说是个永恒的谜,人类对于死亡的思索也是永无止境的,生与死更是古今中外哲学家们苦思冥想、孜孜不倦探索的哲学话题。
死亡哲学的内容固然千头万绪,且见仁见智,但无论如何,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都是它的一个基本的或轴心的问题。
而所谓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说透了就是一个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或无限)的意义或价值问题,因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生的意义或价值问题。
1.珍爱、敬仰生命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第一卷中对死亡的说教者一节中,死亡的说教者说到“世上充满了多余的人,生命被这些过多的多数人糟蹋了,但愿用‘永生’之说把他们从此生中骗走。
”尼采将死亡的永生论者、厌世者、看破红尘者、多愁善感者、禁欲者、虚无主义者都是死亡说教者的别称。
“在死亡的说教者中间,有些是灵魂的痨病患者:他们刚刚诞生,就已经开始死亡,渴望倦怠和断念的教义”。
死亡的说教者有这么7种类型——内藏淫乐或自加撕裂的猛兽的可怕者,灵魂的痨瘵者,认为“人生只是苦恼”者,认为“肉欲是罪恶”者,认为“生育是苦事”者,认为“同情是需要”者,爱劳苦、紧急、新鲜、陌生者。
从查拉图斯特拉对于死亡说教者的批判中我们可以得知尼采是一个重视生命者,他抨击基督徒宣扬的将全部希望寄予“来世的生活”。
尼采认为虽然死亡不可避免,但是对于生命决不能怀有轻视的态度,相反,我们要尊重、珍爱和敬仰生命。
2自由的死和成就之死什么是“自由的死”或死的自由呢?尼采回答说,这就是“当我愿意死,死就来到”。
那么,究竟我在什么时候愿意死呢?自然是“在适当的时候死去”。
在《查》中,查拉图斯特拉教导人们要在最恰当的时候死亡。
然而究竟在什么时候死才死得其时呢?于是尼采提出了“成就之死”的问题。
成就之死就是一个人在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赋予自己、人类和大地以新的意义之后死去。
这样的死是光荣的,是美丽的,值得庆祝的。
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
浅论哲学对死亡的思考摘要人对生存的执著,其实是源自对死后的无知,只有超越生死,超越无常,才是绝对的快乐。
本篇文章主要阐述本人对有关死亡的恐惧、意义和超越的问题。
解决死亡的恐惧问题是提升人之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这需要人们从明白死亡之本质入手。
死亡不仅有意义,而且意义突显。
死亡的存在及其必至性能使我们能够珍惜生命,去积极地建构健康与理性的人生观及人生态度,并注重自我生命的保护。
死亡的超越不仅可能,而且还有必要。
人类只能从精神的层面去超越死亡,通过建构关系,通过贯注了自我精神意识的创造物来使自我的生命永恒。
一个现代人,只有解决了死亡的恐惧问题、死亡的意义问题和死亡的超越问题,才能够真正获得生命的安顿、生活的充实,以及人生的幸福。
关键词:死亡恐惧;死亡意义;死亡超越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脱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惧之、人人害怕。
但我们若转换一个视角,则会发现死亡实际上是我们每个人之人生的最后成长的阶段,一直到临终前的那个瞬间,我们的生命、生活与人生都在成长着。
所以,对“死”我们不应也不能去害怕,而是要去探究,去求得死亡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现在我们所要思考的是在于由思想意识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径,来深刻地体察死亡、咀嚼死亡,由对死的思考来为自我的“生”确定方向,确定意义,也确定价值。
一个现代人在其人生中达到了这一境界,他的生存与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获得极大的成功。
一、关于死亡的恐惧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厌死,根本原因是将两者截然两分。
但实质上,“生”与“死”犹如连体婴儿,无法将它们分开。
因为人在刚刚出生之后就在走向死亡,死是蕴含在生命之内的,而宇宙间的有生之物也不完全相同。
大凡有生命者,都会经过孕育期,然后则出生、成长,再进入衰老期,最后便会死去。
生与死虽然截然不同,判然有别,但生的瞬间就含蕴着死的因素,两者是互渗而混然一体的。
可是,世人一般都体认不到“生死互渗”的道理,谁都只愿永远地活下去,人都害怕死亡的降临。
苏格拉底: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苏格拉底:哲学就是学习死亡展开全文苏格拉底雕塑众所周知,苏格拉底是被判处死刑,并服毒而死。
但是,事实上苏格拉底本来可以有很多选择,以免一死:例如,他可以在开审之前就逃亡,这在当时的希腊非常常见;或者,他也可以在辩护的时候说些悔改的话,以获得陪审团的同情;即便被判处有罪,苏格拉底依然可以缴纳充分的罚款,以免除死刑。
然而,苏格拉底放弃了上述的所有选择,几乎可以说,是在一心求死。
柏拉图在对话录《申辩篇》对苏格拉底接受审判的过程,有详细的记载。
苏格拉底一上来,就对非常骄傲的雅典人,当头棒喝。
他说:“人中最高贵者,雅典人,最雄伟、最伟大、最以智慧著称之城邦的公民,你们专注于尽量积聚财富、猎取荣誉,而不在意,不想到智慧、真理和性灵的最高修养,你们不觉得惭愧吗?”即便如此,在第一轮投票中,陪审团投票结果:有罪281票,无罪220票。
两者仅仅相差60票。
苏格拉底依然有机会妥协求生。
但是,在第二次申辩中,苏格拉底拒绝接受刑罚,激怒了陪审团。
苏格拉底故意提出了罚款1个米那,在朋友的劝说下才提高到了30米那。
他甚至提出,自己是神明赐给雅典的礼物。
应当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胜利者、杰出的将领一样,终身享有特权,在普瑞塔尼乌木公共餐桌上有一个席位。
在陪审团的第二次投票中,判处他死刑。
最后主张有罪的人,比第一次投票还多出了80人。
但是,即便如此,苏格拉底依然从容不迫。
在《申辩篇》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在被判死刑之后,到行刑之前的这段时间里,苏格拉底本来有机会逃走。
这是雅典城邦当局默许的。
苏格拉底有一个富有的朋友克力同,为他打点好了一切,让他逃跑。
对话录《克力同》里,就介绍了这段事情。
但是苏格拉底拒绝逃走,坦然赴死。
当克力同到监牢里探望苏格拉底时,发现他居然睡得很香。
克力同告诉苏格拉底,他愿意和苏格拉底的其他朋友、学生出钱,为他打点出逃。
但是,苏格拉底断然拒绝。
他还教导克力同说,关注是非、善恶、荣辱的问题,不应该倾听大众的意见。
哲学生死观——精选推荐
哲学⽣死观/春⾹司马新陈代谢、⽣⽼病死,为个⼈存在的基本状态,也是⾃然界的基本规律。
对⼈的⽣存状态进⾏分析,必然要对死亡进⾏考察。
哲学对⼈⽣的分析少不了对死亡的关注,每⼀种哲学⼏乎都有⾃⼰的⽣死观。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就是对死亡的沉思。
其核⼼意思是说:死亡关系⼈⽣的终极关怀,⼈⽣意义的追问源⾃于对死亡问题发出的回应。
如果⼈⽆须⾯对死亡,悠闲⾃在地⽣活在永恒的伊甸园中,就没有必要去追问⽣活的意义问题。
没有对死亡的分析透视,就不可能正确把握⼈的⽣存论基础,更不可能有对⼈⽣的洞察。
那么,哲学对死亡是怎么看的,有什么思想能够让我们可以透视⼈⽣哪?哲学对死亡的认识主要有三个⽅⾯:死亡是⼈最本⼰的存在。
⼈的⽣命是属于⾃⼰的,死亡也属于⾃⼰。
⼯作、职责、事业、⾓⾊等等可以有别⼈来代⼀、死亡是⼈最本⼰的存在。
⼀、替,死亡是不可代替的。
任何⼈也不可能从他⼈那⾥取⾛他的死。
每⼀个⼈向来都必须⾃⼰接受⾃⼰的死。
只要死亡“存在”,它依其本质就向来是我⾃⼰的死亡。
即使你有天⼤的本事和能耐,也不可能让别⼈替代你的死亡。
即使你有痛天悲地的同情⼼和怜悯⼼,你也不可能替代亲⼈和朋友的死亡。
⼈的⽣命属于⾃⼰,死亡的命运也只有⾃⼰来承受。
在⽣命历程中,不同的⼈有不同的经历,感受过⼤不相同的⼈⽣意义和体验。
但对每个⼈来讲,⽆情的事实是,你可以经历和感受世上可能有的任何事情,惟独对死亡不能感受。
⼈们能够从别⼈的⽣⽼病死中感觉⽣命的短暂和失去的痛苦,却不可能在⽣命存在的时候去体味死亡。
对每个⼈来讲,死亡决不会是这个世界上的事实,⼈永远不知道⾃⼰已经死了。
正如维特根斯坦在他的《短⽂集》⾥所说:“死亡不是⽣命中的事件,我们不会活着体验死亡。
”你可不知道真死的时候,再没有第⼆个你活活地站在你左右哀悼恸哭你躺着的⼫⾸?——鲁克烈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命运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客观规律是必然的,⼈的⽣⽼病死也是不可超越的。
死是我们⼈⽣旅程的终点,是我们⼆、⽬标的必然对象。
哲学死亡演讲稿三分钟(3篇)
第1篇今天,我站在这里,与大家探讨一个永恒而深刻的话题——死亡。
死亡,是生命旅程的终点,也是哲学思考的终极命题。
在这个短暂的三分钟里,我将从哲学的角度,与大家共同探讨死亡的本质、意义以及我们如何面对它。
首先,让我们从死亡的本质说起。
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归宿。
它如同一条无形的河流,无论我们如何挣扎,最终都会被它带向彼岸。
在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死亡。
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点,而是生命审视的起点。
它让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思考生命的价值。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死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死亡是普遍的。
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这体现了死亡的普遍性,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二、死亡是不可预知的。
我们无法预知何时会死亡,这种不确定性使死亡成为一种神秘的存在。
三、死亡是必然的。
死亡是生命的一个环节,是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那么,死亡的意义是什么呢?在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对死亡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一、死亡是生命的解脱。
佛教认为,死亡是轮回的终结,是摆脱生死轮回的解脱。
从这个角度来看,死亡意味着生命的重生。
二、死亡是生命的升华。
柏拉图认为,死亡是灵魂的解脱,灵魂通过死亡达到更高的境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死亡是生命的升华。
三、死亡是生命的警钟。
死亡提醒我们珍惜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
正如孟子所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一、正视死亡。
死亡是生命的常态,我们应该正视它,而不是逃避。
正视死亡,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生命的价值。
二、追求生命的意义。
死亡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从而更加努力地去追求生命的意义。
这种追求,不仅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找到乐趣,还让我们在死后留下美好的回忆。
三、传承文化。
死亡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延续性,从而更加努力地去传承文化。
这种传承,不仅让我们的文化得以延续,还让我们的生命在后代中得到延续。
哲学死亡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想要和大家探讨一个沉重而又永恒的话题——死亡。
死亡,是每个人生命中无法回避的话题,也是哲学思考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在此,我愿以“哲学死亡”为题,与大家共同探讨死亡的本质、意义以及我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态度。
首先,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死亡。
自古以来,哲学家们对死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有的认为死亡是灵魂的解脱,有的则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结。
在我国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等学派都对死亡有着独特的见解。
儒家认为,人应当“立德、立言、立功”,追求道德的完善;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超脱生死;佛家则强调轮回、因果,认为死亡是轮回的一部分。
那么,死亡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死亡是生命的一种终结,是时间的终结,是存在的终结。
它意味着个体生命的消失,意味着一切与之相关的记忆、情感、思想都将化为乌有。
然而,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点,而是生命的一种转化。
正如古人所言:“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
”死亡的价值取决于我们如何面对它,如何理解它。
面对死亡,我们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呢?首先,我们要正视死亡,接受死亡。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我们不能逃避,也不能抗拒。
只有正视死亡,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珍惜与亲人、朋友相处的时光。
其次,我们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死亡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让我们更加珍惜时光,珍惜与亲人、朋友相处的每一刻。
最后,我们要追求生命的价值。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我们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道德的完善、精神的富足,让生命在死亡面前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哲学的视角下,死亡还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首先,死亡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脆弱。
在死亡面前,我们无法抗拒,这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其次,死亡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短暂。
在死亡面前,我们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从而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最后,死亡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无常。
在死亡面前,我们意识到生命的不可预测,从而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如何理解书中的死亡哲学
如何理解书中的死亡哲学死亡,是一个沉重而又神秘的话题。
在众多的书籍中,死亡哲学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引发着我们对生命终结的探索与反思。
要理解书中的死亡哲学,首先得明白死亡在人类认知中的复杂性。
它不仅仅是生命的终止,更涉及到诸多层面,如心理、伦理、宗教和文化等。
从心理角度来看,人们对死亡往往存在着恐惧和不安。
这种恐惧可能源于对未知的担忧,不知道死后会面临什么,或者害怕生命的突然终结,使得未竟之事成为永远的遗憾。
书中关于死亡的探讨,常常会剖析这种心理,引导我们正视并理解自己对死亡的恐惧。
伦理方面,死亡哲学促使我们思考在面对他人的死亡以及自身可能的死亡时,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比如,在医疗决策中,当面对绝症患者,是选择全力抢救延长生命,哪怕可能带来更多痛苦,还是尊重患者意愿,选择相对安宁的离世方式?这不仅是一个医疗技术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难题。
宗教对于死亡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和描绘。
有的宗教认为死亡是灵魂脱离肉体,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过渡;有的则将死亡视为轮回的一部分,是生命新的开始。
通过阅读相关的死亡哲学书籍,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宗教对于死亡的独特见解,从而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
在文化层面,不同的文化对于死亡有着不同的仪式、观念和禁忌。
有些文化中,葬礼隆重而庄严,是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死亡可能被视为一种解脱,处理方式较为简单。
理解这些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死亡。
那么,书中的死亡哲学是如何帮助我们应对死亡这一现实的呢?它给予我们的,首先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
让我们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减少对它的过度恐惧。
当我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死亡时,便能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去追求有意义的事物。
其次,死亡哲学促使我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生命终有尽头,那么我们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是追求功成名就,还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快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设定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让生命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蒙田: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蒙田: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西塞罗说,探究哲理就是为死亡作思想准备,因为研究和沉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使我们的心灵脱离躯体,心灵忙忙碌碌,但与躯体毫无关系,这有点像是在学习死亡,与死亡很相似;抑或因为人类的一切智慧和思考都归结为一点:教会我们不要惧怕死亡。
的确,理性要么漠不关心,要么应以满足我们为唯一的目标。
总之,理性的全部工作在于让我们生活得舒舒服服,自自在在,正如《圣经》上说的那样。
因此,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思想,尽管采用的方法不同,都一致认为快乐是我们的目标,否则,它们一出笼就会被撵走。
谁能相信会有人把痛苦作为目标呢?在这个问题上,各哲学派别的看法分歧仅仅是口头上的。
“赶快跳过如此无聊的诡辩。
”过分的固执和纠缠是与如此神圣的职业不相符的。
但是,不管人们扮演什么角色,总是在演自己。
不管人们说什么,即使是勇敢,瞄准的最终目标也都是快感。
“快感”一词听来很不舒服,但我却喜欢用它来刺激人们的耳朵。
如果说快感即极度的快乐和满足,那勇敢会比其他任何东西更能给人以快感。
勇敢给人的快感强健有力,英武刚毅,因而那是严肃的精神愉快。
我们应该把勇敢称作快乐,而不像从前那样叫做力量,因为快乐这个名称更可爱,更美妙,更自然。
其他低级的快感,即使无愧于快乐这个漂亮的名称,那也该参与竞争,而不是凭特权。
我觉得,那种低级的快感不如勇敢纯洁,它有诸多的困难和不便。
那是昙花一现的快乐,要熬夜、挨饿、操劳和流血流汗,尤其是种种情感折磨得你死去活来,要得到满足无异于在受罪。
千万别认为,这些困难可以作为那些低级快感的刺激物和佐料,正如在自然界,万物都从对立面中汲取生命一样,也决不要说,困难会使勇敢垂头丧气,令人难以接近,望而却步,相反,勇敢产生的非凡而完美的快乐会因为困难而变得更高尚,更强烈,更美好。
有人得到的快乐与付出的代价相互抵销,既不了解它的可爱之处,也不知道它的用途,那他是不配享受这种至高无上的快乐的。
人们反复对我们说,追求快乐困难重重,要付出艰辛,尽管享受起来其乐无穷,这岂不是说,快乐从来也不是乐事吗?他们认为人类从来也没有办法获得这种快乐,最好的办法也只满足于追求和接近它,却不能得到它。
哲学-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苏格拉底的相关思考我和大家分享苏格拉底的一句话:学习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我认为是学习西方哲学的重要命题,我们应该引以思考和重视。
死亡,这是我们首先会问的关于这句话的问题。
那么,在今天我们对于死亡的描述是怎样的呢?医学上解释,所谓死亡,就是指大脑坏死,但人体各部分器官并非伴随大脑细胞死亡而死亡,在大脑细胞死亡后它仍可存活一段时间,其存活期限依保存方法不同,而有显著差别。
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类新陈代谢的停止,心脏的停止跳动等具体的现象。
那么,苏格拉底是如何理解死亡的呢?他说:死亡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和分离出来。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用了解脱和分离这两个词,那么我们平时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两个词呢?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解脱—说明某样东西收到束缚,想通过某种方式从中脱离控制,在此,我把它理解为个褒义词,例如我们在某件事上受到很大的压力,当这些压力消失的时候,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说:终于解脱了!那么分离呢?用到这个词时说明几样东西是一个整体,或者存在着某种关联。
如:台湾是我国神圣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既然这句话是苏格拉底说的,我们就有必要谈论一下他的死。
苏格拉底当时是最有智慧的人,却被希腊以最公正的方式处死,为什么会这样呢?本质上来讲,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真正的悲剧:它意味着一个更高的精神原则——个人的意识作为独立的意识——出现了;而这个原则又意味着人拿自我意识来代替神谕——人自己知道什么是真理,他应当向自身中观看。
这就是“认识你自己”的寓意。
但是,这个新原则最初是破坏性的,因为它与雅典生活的实质相对立;当希腊世界的现存原则与新的主观反思的原则相冲突时,苏格拉底之死便表现为一种悲剧的必然性。
于是在柏拉图《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最后说道:“死别的时候已到,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知道。
”其实希腊并不是真的想要他死,而只是想封住他的嘴。
他死了,是对雅典的一种抗议,也是一种感激,希腊人当时并不知道他们犯下了多大的错误,他必须在法律上忠诚才能在精神上反抗,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
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死亡是一个不祥的事实,但也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
从印加印第安人,到现代诗人,都为之着迷。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关于死亡的哲学思考论文篇一死亡的哲学死亡是一个不祥的事实,但也是一个吸引人的话题。
从印加印第安人,到现代诗人,都为之着迷。
或许,只有死亡才会使人陷入沉思。
我们讨厌它、痛恨它,然而我们却因为死亡带来的恐惧而癫狂。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征服者,比如,修建万里长城的秦始皇,或者把中国疆土扩张到土耳其斯坦的汉武帝,被这种恐惧紧紧地攥住,他们晚年都致力于寻找长生不老的药方。
解决这一问题有三种方案。
最佳方案是,不想它,不管它。
这是孔子的方案。
关于死亡的哲学探讨总体来说是相当空泛的、没有价值的。
这里,我推崇一位像孔子一样的大家――欧文?埃德曼;他不愿意思考死亡,因为这样做是无益的。
没有什么比讨论未来生命的可能性更让他感到乏味的了。
布朗宁浪漫地热情地讴歌毁灭,埃德曼也不会那样做。
对他来说,死亡是一件可恶的事情,因为,“死亡是人们只能去憎恨的仇敌之一。
”这是最明智的一种方案。
对付死亡的第二种方案是宗教。
所有宗教的基础是关于人类必死命运的冷峻的事实。
一天,我从位于亚壁古道的地下墓穴回来后,站立在罗马圣保罗大教堂里,为其宏伟和庄严所震撼。
地下墓穴通道里,早期受迫害的__将他们向圣彼得和圣保罗祈祷的内容雕刻在墙壁上――这些雕刻最近才被发现。
圣保罗大教堂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并且隐含着浓重的神秘色彩,我不由得被深深感染。
少数文化程度不高的基督__帝国都城罗马;一些人被钉在十字架上,一些人被砍头,一些人被抛给狮群。
他们胜利了。
这是一个必须解释其原委的历史事件。
我开始研究这些渔民是如何成为征服者的。
说来话长。
我了解到,这是一个关于拯救人类计划的故事,其主要情节取自于罗马贵族和平民的观点。
这个故事无论是否真实,从人的堕落到通过代人受难获得的救赎,人类得救的这一方案是明确的、周全的,蕴含着振奋精神、鼓舞人心的寓意。
死亡的哲学深入探讨死亡的本质
死亡的哲学深入探讨死亡的本质生命是一种神秘而又无法避免的旅程,而其中最为不可避免的一站,便是死亡。
无论是哲学家、文学家还是心理学家,人们一直试图深入探讨死亡的本质。
死亡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它同时也承载着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人类存在的真谛。
本文将深入探讨死亡的哲学,并探寻其本质。
一、死亡的存在哲学死亡作为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它深深地嵌入了人类存在的本质。
哲学家们通过不同的哲学观点对死亡进行了思考,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对生命终结的认知,而是对人类本质、意义和价值的深度思考。
死亡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无法逃避的恐惧,同时也是一种唤起人们对人生意义的重要因素。
在古希腊哲学中,死亡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自省题材。
柏拉图通过他的作品《斐多篇》中的“哲学之死”表达了对人类生命的深邃思考。
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应该准备好在死后解脱,并与灵魂合为一体。
而在康德的伦理学中,他将死亡视为人类自由的证据,主张生命的目的在于追求个体的人生价值。
二、死亡的意义与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哲学中,对死亡的探讨更加深入。
死亡在此被视作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它赋予了生命以真实、完整和自由。
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类主义》一书中认为,死亡赋予了人生以必然性,并引导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行动。
死亡的存在,使人们明白生命的短暂,进而珍惜和追求有意义的存在。
死亡在存在主义哲学中还被赋予了自主创造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人们无法逃避死亡,而正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才赋予了个体选择,从而通过意义和价值的塑造,真正体验到人生的自由。
因此,死亡是存在主义哲学中不可或缺的主题,它迫使人们深入思考人生的真谛。
三、死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死亡不仅仅是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它也对个人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死亡的存在意味着生命的有限性,这促使人们更加珍惜和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我们的死亡意识可以唤起内心对生命短暂性的关注,从而更加专注于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不再荒废光阴。
与此同时,死亡的存在还强调了个人责任和价值观。
死亡的智慧哲学家对死亡的思考
死亡的智慧哲学家对死亡的思考死亡的智慧:哲学家对死亡的思考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死亡一直是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命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哲学家们对死亡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和探讨。
他们试图理解死亡的本质、意义及其对人生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哲学家们关于死亡的思考,希望能带领我们获得对死亡的智慧。
一、死亡的存在性众所周知,死亡是生命的终点,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恐惧,因为一旦死亡,个体的存在就会彻底消失。
然而,康德则主张死亡是人类有限存在的必然结果,即使我们惧怕死亡,但这并不改变死亡作为生命一部分的事实。
二、死亡与生命的意义对于存在意义的追求,哲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尼采认为死亡使我们对生命的独特性有所体验,并赋予了我们生命的意义。
西塞罗则主张生命中的每一刻都要充实和有意义,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何时来临。
这种理解使我们珍惜时间,追求更高尚的事物。
三、死亡与恐惧死亡在人类心中常常引起深深的恐惧和不安。
康德认为害怕死亡是因为我们对未知的畏惧,对未来的无知。
而萨特则认为害怕死亡源于对我们自身无限可能性的畏惧,死亡意味着我们将永远失去这些可能性。
四、死亡的存在与非存在有些哲学家认为,死亡不是一个存在的问题,而是非存在的问题。
黑格尔认为死亡是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它在人类无限的演进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海德格尔则认为死亡是我们存在意义的根源,因为正是因为我们将会死去,我们才会充分珍惜我们的存在。
五、死亡对生活的启示一些哲学家认为,死亡对我们的人生观有着深远的启示。
尼采认为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并呼吁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它。
他认为人类应当活在当下,并拒绝延迟满足。
而卢梭则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他认为死亡是唯一能证明我们存在的事实,因此,死亡鞭策着我们要过一种有意义的人生。
六、死亡的决策哲学家们关于死亡的思考还延伸到了自主选择死亡的问题。
苏格拉底在面临死刑时选择了喝毒饮料,而居斯塔夫·冯·埃森巴赫将选择死亡视为一种人权。
对死亡的思考
“人类所有高级的思想,正是起源于对死亡所做的沉思、冥索,每一种宗教、每一种哲学与每一种科学,都是从此处出发的。
”佛教似乎重死远甚于重生,将就人生的“轮回”和“转世”,即以另一种方式或命体再活一回,主张“向死而生”。
而基督教则将就生之苦难与死之救赎,耶稣以一死而度众生,展示的是世俗生命在“十字架”下的神圣超越与美丽想象。
康德反对任何形式和理由的自杀。
他的反对理由非常彻底: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只关乎他或她自己,更关乎整个人类。
如果自杀成为了纯粹的个人事件,则每一个人的自杀都是可允许的;如果一个人可以因某种或某些原因(理由)自愿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则所有人的自杀都是可能的。
如此,人类的存在本身就真的会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
叔本华争辩道,人之生的确只是一种痛苦和煎熬,既然生不如死,以死了生就是一中最好的选择。
更何况,人之生死乃是一个绝对个人的私事,只能由生命主题自我决断,与他人或社会无关。
因为性欲的冲动不仅是生命痛苦的欲望之源,而且也是人之“生”“活”最顽强的力量之源(参照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和本能自我学),更是延长人类生命痛苦的传薪接种之源,故必须根除此欲方能将人类的生之欲望消灭干净。
人作为“趋于死亡的存在”,在接近死亡的人生旅途中不断收到死亡的威胁,这种死亡意识在生活中表现为“不安”。
但恰恰也是这种不安使人醒悟到自我生命的紧要性,醒悟到一步步创造自己人生的重要性,因此,死亡是“生的最高可能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对于人生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
因此,自我们出生一刻始,我们就在想着死亡而生存着。
我们在活着,也在死着。
死亡的存在,使我们对于自身生命(生活)有一种亏欠,一种畏惧。
正是死亡,使我们的生存有了紧迫感。
对死亡的畏惧逼使我们不断地追问自身我们本真的存在方式,唤醒我们对生活、生命的思考,以及激越或诱发出强烈的生命欲望与生命意识。
由此说来,人的死亡意识是其生的创造性动力。
正因为人自觉意识到了人终有一死,所以才格外珍惜生之可能,而此种珍惜人生的价值意识支配着人创造人生、以尽可能发挥人生潜力并创造人生辉煌的整个行为过程。
沈德咏:《沉思录》中的死亡哲学观
沈德咏:《沉思录》中的死亡哲学观《沉思录》中的死亡哲学观文·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沈德咏《沉思录》的作者是一位古罗马皇帝,名字叫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公元121年-180年)。
他在位近20年,诚如译者何怀宏教授所言,该书的大部分系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在鞍马劳顿中写成,是“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
品读本书,在我的心目中,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与其说是一位罗马皇帝,不如说是一位睿智的哲学家、一位斯多葛派哲学代表人物更为准确。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位君临天下的皇帝,每天思考的不是家国天下和权谋,而是宇宙、世界和人生,这是绝无仅有的,至少在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君主人物。
古往今来,所谓人生的思考和研究,逃不过三大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并没有教科书式地阐述这些问题,但在他的十二卷自我对话中,对这三方面的问题都有深邃的思考和精彩的回答。
当然,本文并不打算全面探讨马可·奥勒留·安东尼的人生思考,而只想就《沉思录》中所展示的死亡哲学观作一简要的介绍,权作为我研究安乐死这一课题的营养采撷,也表明人类关于死亡的思考和研究是一个千古话题,并非是昨天和今天才突然开始关注和谈论的事情。
生命是各种元素结合和分解的过程斯多葛派哲学本质上属于无神论,他们认为宇宙是一个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体,由原始的神圣的火演化而来。
在《沉思录》中,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以下简称《沉思录》作者)写道:“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一别的事物没有联系。
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
”斯多葛派哲学家们认为,人只是宇宙体系的一部分,是神圣的火的一个小火花,但他同时又是一个小宇宙,他的本性与宇宙的本性是同一的,并且应该同宇宙的目的相协调而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是对死亡的沉思。
——苏格拉底
中国的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西方的哲人大约会倒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中西人生哲学的分野就在于此。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死亡这个事实,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态度却各不相同。
从科学的角度来思考,死亡就是生物体新陈代谢,是一个生物体周期的结束。
我们每一天都会有细胞的生成和死亡,如果把一个细胞看成是一个生命体的话,也许我们每天都面临着是死亡和新生命的诞生。
而令我们恐惧的恰恰不是这样的死亡,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可以理性的、科学的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自己的亲人挚友说,“死亡是生物体新陈代谢”的科学道理。
而是我们通常理解意义上的死亡,恰恰是科学无能为力,是科学道理无法解释的。
从哲学上看,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前提。
个体的死亡是类永生的前提。
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命的前提就是要面对死亡。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抛入这个世界。
——海德格尔这样的被抛入恰恰是我们无所准备,无能为力,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被动的,那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从根本上讲也是无所抗拒,我们离开这个世界又是被动的。
所以怎样的面对死亡,很多时候并不是取决于我们的储备的科学知识,而是取决于我们在生活这所大学校的所积累的智慧。
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和哲学的功能有是何其的相似。
为什么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的宗教徒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是那么的从容和自信。
因为他们认识到了我们人类的渺小,他们羞于理性,正是我们人类偷吃了智慧果,由于这样的一个罪恶,才被上帝罚到了人间,才让我们的生命不能永恒,生命不能永生。
所以他们依靠信仰,在短暂的生命里实现了精神的永恒。
我们现在的社会,那么多丑恶的现象出现,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不怕死人的太多。
而“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是我们社会长期宣传的主旋律。
其实对生命的珍惜,对自然地敬畏,对死亡的坦然,那才是我们教育真谛。
死是最令人同情的,因为物伤其类:自己也会死。
死又是最不令人同情的,因为殊途同归:自己也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