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效果研究-以上港集团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员工持股计划对于企业员工的激励在当代企业制度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增强企业向心力、提高企业业绩、完善公司福利体系以及稳定和吸引人才颇有益处。2012年8月,我国证监会正式发布文件《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这意味着员工持股计划将在我国上市公司全面推行,接着2014年6月,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指导意见》,这份文件首次在管理模式上提出,上市公司可以将本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委托给具有资产管理资质的机构进行管理。

该文件的颁布通过使员工持有所在公司的股票,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捆绑在一起,以此达到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的目的。员工持股计划已在欧美上市公司中普遍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股权激励手段成为了吸引人才的亮点。但是,目前为止对最佳的员工持股比例仍然没有一个被公众接受的比例。

1.2 研究目标

本文将会从上港集团的员工持股计划来出发,就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股本结构等综合因素来分析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对于实施目标的方案设计中,持股范围、来源、载体等一系列环节做出判断。并对案例公司的审计报告进行同行业的分析比对。

第一,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观察其员工持股计划的核心内容,将其与我国计划的开展做一个参考作用。

第二,比对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后的公司绩效的前后数据。

第三,对员工持股计划的方案与成果来分析,得出一个能大致被广泛接受的员工持股比例以促进公司双赢发展。

1.3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参考与员工持股计划有关的一部分文献、书籍、档案、法规及国家政策资料,并总结国内外相关案例,以此来判断我国员工持股计划实施的各个阶段是否合理。在前人的研究贡献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研究目标。

(2)案例分析法

本文以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最多的上港集团作为案例的研究对象。分析其员工持股计划的普适性、要点及公司的绩效变动,为我国今后的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提供借鉴与参考。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本文基于对前人分析研究的基础,综合前人的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第一股的上港集团进行具体案例分析。i具体分析上司公司在开展员工持股计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其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创新点在于,通过对单一上市公司的财务与非财务数据,来横向分析总体上市实施

员工持股计划后可能产生的效果。

1.4.2 研究不足

由于作者个人能力有限,对同行业数据的分析难免有遗漏之处。只能分析上港集团的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无法获得企业的内部数据,以此造成的数据误差无法避免。

2、文献综述

2.1 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计划的区别

员工持股计划本身是上市公司及其员工自愿选择的结果,是上市公司在对未来业绩和股价有较强信心的基础上对公司员工进行激励的方式。相比股权激励而言,员工持股计划在实施上更为灵活,激励效应更强。

股权激励则是是将公司股权或股权的收益权以某种方式授予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

员和业务、技术骨干形成权利和义务相互匹配的所有权、收益权、控制权关系,从而激励员工为公司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制度安排。

2.2相关经济理论

2.2.1 双因素理论

20世纪50年代,经济家Louis Kelso提出“双因素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上生产要素

主要是资本和劳动。这个理论很大意义上给后来的员工持股理论莫定了基础。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贫富差距加大,他希望劳动者也能获得资本收入.ii Kelso(1867)在“双因素理论”基础上提出ESOP概念,认为此计划是对财产进行二次分配而不侵犯原财产所有权者。他同时指出,世界各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利用员工持股进行融资。自此,新资本主义制度再建立不再依靠政府,而是走向更加民主化道路。iii

2.2.2 分享经济理论

马丁·魏茨曼在自己的《分享经济学》(1986)一书里强调的分享经济和以上观念基本一样。为此计划的实施起到重要作用,他将职工薪酬制度分为工资制与分享制。工

资制度指“企业发给雇员的酬劳和那些与企业经营以及与企业行为的所有没有相关性的核算单位关联。分享制度是“企业员工的酬劳和某些能适当反映企业生产管理的指数(比如企业的成本或净利润相关联)。企业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项有效的EVA 激励措施,被

普遍认为对公司治理,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祝均有很大的积极作用。iv

3、上港集团案例

3.1 企业简介

3.1.1 企业发展

上港集团一家是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演变而来的公司,经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准,以50 亿元的注册资金于上海港务局在2003 年4 月4 日成立。

上海港位于我国大陆东海岸的中心地区、“T”字型水运交点,作为上海港公共船埠的运营商,上港集团于2006 年10 月26 日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是国内第一

家整体性上市的的港口股份制上市公司,是国内大陆区域当前最大上市港口类型企业,

同时成为全世界最大化港口企业其一,其主营业务收入如图3-1 所示。

表3-1 上港集团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上港集团根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了良好的内控结构,如图3-2 所示。

图3-2 上港集团内控结构

3.1.2 主要财务指标

上港集团作为国内经营良好的最大的港口企业。财务各项指标在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其最近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如表3-3、3-4 所示。

表3-3 上港集团主要会计数据

表3-4 上港集团主要财务指标

3.2 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过程

上港集团自2014年11月15日员工大会上通过《上港集团2014年度员工持股计划》的议案到2015年6月共历时半年时间,过程如表3-5 所示。

表3-5 上港集团员工持股计划时间进程

3.3 员工持股计划基本原则

3.3.1 依法合规原则

上港集团本次的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从开始到结束一直都是在指导意见下严格按照依法合规的原则实施。上港集团本次计划严格按照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准确、真实、完整的披露与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相关的持股范围,持股价格,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等各种相关信息。v

3.3.2 自愿参与原则

上港集团所开展的员工持股计划完全按照员工的意愿,在实施过程中不存在强制摊派分配的情况。早在落实员工持股计划以前,企业对员工进行了相关的员工持股计划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